问题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非常专注,学习的时候却常常分心,家长应该怎么做?

回答
我家孩子啊,玩起游戏来,那叫一个专心致志!眼睛盯得紧紧的,手指头灵活得跟弹钢琴似的,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玩电子猫”。可是一到写作业、看书的时候,那小脑袋瓜就开始跑偏了,一会儿看看窗外飞过的鸟,一会儿又盯着天花板上的灯花,家长真是又着急又无奈。

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家庭都很普遍。孩子玩游戏时高度专注,一方面是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游戏能即时反馈,玩得好就有奖励,这种即时满足感对孩子很有吸引力。而学习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投入才能看到成果,而且过程可能比较枯燥,所以孩子就容易分心。

那咱们家长该怎么办呢?别急,我分享一些我自己摸索出来,也听其他有经验的家长们说过的“土法炼钢”的方法,希望能给您点启发。

一、 理解与沟通:先别急着否定,了解背后的原因

首先,咱们得承认,孩子在游戏里能展现出的专注力,说明他是有这个潜力的,只不过这个潜力被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别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批评,说他“就知道玩野了”。

试着聊聊游戏: 找个轻松的时间,问问孩子玩的是什么游戏,游戏里有什么好玩的,为什么他这么喜欢。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在游戏里也有策略、有挑战、有成就感。了解这些,你才能知道怎么把这份专注力“转移”过来。
倾听他的烦恼: 有时候孩子学习分心,是因为学习内容太难,或者他觉得枯燥无聊,甚至可能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多问问孩子学习上的感受,是不是哪里有困难?是不是觉得学的东西没意思?听听他的心声,也许问题就出在这儿。

二、 创造学习的“游戏感”与“奖励机制”

既然孩子喜欢游戏带来的即时反馈和成就感,那咱们不妨在学习上也借鉴一下。

将学习任务“游戏化”:
设定小目标: 把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能获得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今天完成这三道数学题,就可以休息五分钟玩会儿积木;读完这一章书,可以听一首歌。
积分或勋章制: 就像游戏里的积分和勋章一样,给孩子设定一个学习积分系统。每次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都可以获得积分。积攒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一些奖励,比如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去游乐场玩一次。
计时挑战: 用计时器来增加紧迫感和趣味性。比如,“我们来比比看,你在十分钟内能记住这五个单词吗?”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
物质奖励: 孩子达成某个学习目标后,可以奖励他一个小玩具、一本新书,或者一次特别的户外活动。关键在于,奖励要和他的努力相匹配,让他觉得“我付出了,我得到了”。
精神奖励: 更多的赞美和鼓励!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点点进步时,及时地、具体地表扬他。“宝贝,我看到你今天写字比昨天进步了很多,字迹更工整了!”“你刚才这道题想了很久才做出来,很有耐心,真棒!”这种肯定远比物质奖励更重要,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 优化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孩子玩游戏时那么专注,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个环境足够纯粹,没有其他东西来打断他。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模仿这种环境。

固定的学习区域: 给孩子创造一个专属的学习角,或者一张干净整洁的书桌。这个区域只用于学习,不放玩具、零食或其他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物品。
排除电子干扰: 游戏机、电视、手机,这些都是“学习杀手”。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这些设备收起来,或者关闭通知。如果是家庭共享的电子设备,要规定好使用时间。
安静的氛围: 尽量保持学习环境的安静。如果家里有其他人在看电视、大声说话,可以提前和家人沟通,让他们理解孩子正在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灯光和舒适度: 保证学习区域有充足且柔和的灯光,书桌和椅子的高度要适合孩子,让他坐着舒服。

四、 培养学习的内在兴趣,而不是只靠外部驱动

长期依赖奖励和外部刺激来学习,孩子很容易产生“为了奖励而学”的心理,一旦奖励消失,学习动力也会随之消失。我们要努力挖掘学习本身的乐趣。

联系生活实际: 把学习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学数学时,可以一起算算买东西找零;学科学时,可以一起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学语文时,可以一起讲故事、读绘本。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有用的、有趣的。
鼓励提问和探索: 当孩子对某个知识点产生好奇时,鼓励他去查阅资料、问老师或者问你。培养他的求知欲,让他享受探索未知的过程。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如果孩子对某个科目特别感兴趣,多支持他在这方面深入学习,让他体会到“学有所长”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能反哺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五、 家长自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别忘了,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如果你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多,那孩子自然也会模仿。

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家长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读读书、看看报,或者学习一项新技能。让孩子看到,学习是一件伴随终生的事情,不是只属于学校的“任务”。
和孩子一起学习: 有时候,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比如他做作业,你看看书。这种“陪伴式学习”能给孩子一种心理上的支持,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后,给您一些心理上的建议:

耐心和坚持: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长期的坚持。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灰心丧气。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展现出的积极性比最终的分数更重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
允许有“玩”的时间: 合理的游戏时间是孩子放松和释放精力的方式,千万不要因为学习就完全剥夺孩子的游戏权利,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关键在于“平衡”。

我家孩子现在也还在慢慢进步中,有时候也会遇到反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引导,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耐心陪伴,孩子一定能够逐渐学会平衡游戏和学习,甚至能把他在游戏里那种专注和解决问题的精神,转移到学习上来,成为一个真正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半小时了首胜都没刷出来,你咋不去死?”“爆弹药架了?咋别人的弹药架不爆?”“老子花钱给你冲金币买的车,你玩成这样,对得起你爹我风里来雨里去么?”“马上给我滚回去接着刷,再输一局试试?今天晚上还想不想吃饭了?”



以上对话发生在我姐夫与他儿子之间,真事,而且对话发生的时候我侄子正跪在地上哭,而我表哥手里正挥舞着皮带。。。


顺带一说,事情过去大约两周以后我侄子偷偷把电脑上所有游戏都删了(不止某蹲坑世界,自从发现自己儿子沉迷游戏之后,我姐夫将计就计,干脆所有游戏都逼他必须玩到一定水平,比如刺客信条要求每星期多少进度,蹲坑世界要求每天几局之内刷出首胜,想不玩都不行,不然就是不给吃饭或者用皮带抽)

真的,你们可能不相信世界上真有这种事情,但是各位不妨设身处地想想,要是你每天玩游戏,玩的一点不好就要挨打,就要挨饿,你还会喜欢游戏么?


我这姐夫从来没学过心理学,但是自己也是资深玩家,当年传奇和cs时代过来的人。用他的话说,玩游戏的乐趣他太清楚了,游戏之所以比学习有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习是要“担风险”的,学不好要挨骂挨打,谁会喜欢学习?那么既然我们无法让学习变得像游戏那样有趣,索性把玩游戏也弄得像学习一样“担风险”好了。。。我不得不承认,他真有才。。。


其实各位要是实在没法子了,或许真的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让他玩,而且要逼他玩,然后把他玩的体验搞得跟学习一样糟糕,等他不得不每天必须用面对学习甚至面对考试的心态玩游戏的时候,自然他就会像讨厌学习,讨厌考试那样讨厌游戏了。


注意,这不是开玩笑,各位家长,真要干的话,就拿出你逼他学的那个劲头来,把游戏玩不好的后果搞得比期末考试不及格更严重,你看他游戏输掉的时候,就想象自己正在看着一张考试不及格的试卷,然后该揍的揍,该骂的骂,连文字模版都是现成的,就套用他考试不及格的时候用的模版,里面换几个名词就差不多了。效果嘛。。。反正我侄子现在提起坦克世界这几个字的时候还会哆嗦一下。。。


说句题外话,其实我觉得我姐夫这种才是最适合去干杨永信那个活的,各位不觉得吗?lo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家孩子啊,玩起游戏来,那叫一个专心致志!眼睛盯得紧紧的,手指头灵活得跟弹钢琴似的,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玩电子猫”。可是一到写作业、看书的时候,那小脑袋瓜就开始跑偏了,一会儿看看窗外飞过的鸟,一会儿又盯着天花板上的灯花,家长真是又着急又无奈。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家庭都很普遍。孩子玩游戏时高.............
  • 回答
    当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拒绝玩耍时,这确实是一个令家长心疼的时刻。这不仅是孩子社交发展中的常见挑战,也是家长引导孩子学习处理情绪和社交关系的好机会。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处理建议,从不同角度帮助家长应对这种情况:一、 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与观察 保持冷静和支持: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孩子被拒绝时,他们的第一反.............
  • 回答
    听到你这样的烦恼,我真的特别能理解。五岁的孩子,正是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好时候,如果爸爸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游戏和看电视,这确实会让人担心。而且你一表达,爸爸还觉得是你管太多,甚至说你把孩子“管抑郁了”,这一下就让你夹在中间,挺难受的。别急,咱们一起来捋一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试试。首先,.............
  • 回答
    到了游乐场,孩子兴奋得跟装了弹簧一样,蹦蹦跳跳,满眼都是那些五颜六色、高高低低的游乐设施。嘴里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妈妈!我要玩那个!爸爸!我要那个!快点呀!”一刻也停不下来。然而,做父母的却是一脸愁容,看着票价单,再看看周围人山人海,心里开始盘算:这一趟下来,光门票和玩项目就要花掉不少,值不值当啊?.............
  • 回答
    这事儿可太常见了!家里有娃的,谁没遇过熊孩子看上自家玩具,死活不撒手的情况?尤其是亲戚家的孩子,碍于情面,还真不好直接撕破脸。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你作为儿子的家长,有权利替儿子守护他的物品。 玩具对孩子来说,有时候是他们的“宝藏”,是他们的小世界,被强行拿走,会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被尊重,甚至留下心理.............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气又无奈的场面。看着七八个孩子在黑暗中上窜下跳,甚至跑到银幕前玩闹,而其他家长只是看着,只有一位家长勉强管了管,这不仅破坏了观影体验,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反映了一些家长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的管理是“放任自流”的态度。他们可能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或者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也是.............
  • 回答
    这确实是带娃出来玩时,每个家长都可能遇到的糟心事。看着自家宝贝因为玩具被抢而手足无措,心里肯定不好受。别急,这件事的处理,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既能维护孩子的权益,也能帮孩子学习如何应对。首先,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温和而坚定地介入。当看到对方家长不经过同意就把你家孩子的玩具拿走时,别立刻冲上去指责,.............
  • 回答
    关于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对学习效率影响的讨论,确实是当下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议题。自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来,大家都在观察和评估这项措施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对孩子们学习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家长对孩子们过度沉迷游戏感到焦虑。长时间的游戏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睡眠,甚.............
  • 回答
    家里的电脑想给孩子装 Linux 系统,既能管住他们沉迷游戏,又能让他们顺畅地查资料、学习,这事儿靠谱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容易操作得多。用 Linux 来实现这个目标,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因为它本身就提供了很多灵活的工具和权限管理,让你能更精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方式。首先,我们.............
  • 回答
    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这绝对是不少家长心中的一块石头。说实话,想把这件事做得又到位又不让孩子觉得是被“压迫”,确实需要点智慧和耐心。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哪些实操的方法,让咱们家孩子既能享受游戏的乐趣,又不至于被它“绑架”。首先,得承认,游戏本身是有吸引力的,而且现在的游戏设计得越来越精良,.............
  • 回答
    我是一名曾经沉迷于各种单机游戏,如今已为人父的玩家。回想起当年通宵达旦在屏幕前奋战的日子,再看看我家那位对电子产品充满好奇的毛孩子,我时常会思考,自己当年玩游戏的心态,和现在对待孩子玩游戏的方式,会有怎样的变化。坦白说,刚当爸爸的时候,我脑子里确实有过一丝“传承”的念头。看着儿子对我的电脑和游戏手柄.............
  • 回答
    这话说得挺绝,但也挺能让人深思的。以前咱们这一代,小时候哪有游戏玩?顶多是拍洋画、跳皮筋、捉迷藏。现在可不一样了,孩子们的世界里,游戏是绕不开的存在。把“制止孩子玩游戏”说成是“最大错误”,这肯定不是让大家不管孩子玩到天昏地暗,而是提醒我们,别太武断地把游戏一棍子打死。你想想,咱们小时候,家长们是不.............
  • 回答
    哎,这真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共同难题,我家孩子也曾这样过。看着他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业荒废,心里那叫一个焦灼!严厉批评吧,孩子要么捂着耳朵不听,要么当场低头认错,过后还是老样子;好好商量吧,他要么敷衍两句,要么直接跟你玩消失,钻进游戏世界里再也不出来。真是“软硬不吃”,让人好生无奈。我当初也是愁得睡不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看到孩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变成沉迷游戏的“低头族”,家长的心情肯定五味杂陈。别急,我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该怎么应对。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对孩子有吸引力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青春期,社交需求和新奇体验的渴望都很强烈。你的孩子成绩一直不错,说明他本身是个聪明、有潜力的孩子,这股劲.............
  • 回答
    特斯拉 1.2 万元儿童越野摩托“秒售罄”,这事儿听起来挺魔幻的,尤其是在这个价位上。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玩意儿跟咱平时见到的普通儿童摩托到底有啥不一样?以及,那些掏出万元给孩子买这么个“大件”的家长,他们的想法到底图个啥?价格的鸿沟:1.2万 VS 几百到几千首先,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价格。普通儿.............
  • 回答
    嘿,各位老爸们!今天咱们不谈工作、不谈生活压力,就聊点儿咱跟自家熊孩子一起乐呵乐呵的事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找点能让咱俩都玩到一块儿去的活动,可真是门学问。别担心,今天我给大伙儿搜罗了一些既能增进感情,又能让孩子(当然还有咱自己)嗨翻天的点子,保证真实又实用! 动手创造,乐趣无穷:1. “我是小.............
  • 回答
    看到自家娃一天天长大,小脑袋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小手小脚总想着去探索,这做父母的心里甭提多开心了。尤其是两岁多这个阶段,正是孩子最爱玩、最爱动弹的时候,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玩具,真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让他玩得开心、学得聪明。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玩具买多了,孩子会不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会不会因.............
  • 回答
    电子游戏,这个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舶来品,如今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孩子们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那么,电子游戏究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还是“助推器”?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家长都想深入探讨的。电子游戏:是“毒药”还是“良药”?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绝对有利”或“绝对有害.............
  • 回答
    “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这两种成长轨迹确实会在未来的许多方面产生显著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往往是多维度、深层次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领域来详细剖析: 一、 认知与学习能力一直在玩的孩子: 探索性学习能力强: 玩耍,尤其是自由玩耍,是孩子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触摸、感知、尝试、.............
  • 回答
    孩子玩不到想要的玩具,这可是件大事,毕竟对孩子们来说,玩具就是他们世界的中心。这时候,作为家长,咱们的心情也会有点复杂,一方面是心疼孩子,另一方面也得处理好这个“小尴尬”。当你的孩子兴冲冲地跑过去,伸出手想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结果人家小主人“不行!”或者直接把玩具抱紧,甚至躲开,那一刻,孩子的脸上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