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本家离开工人,活得下去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尖锐,也问到了点子上。资本家离开了工人,能不能活下去?这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咱们得明白“活下去”是什么意思。如果指的是物质上的生存,有吃有喝有住,那理论上资本家离开工人,也许能暂时的撑过去。毕竟,资本家手上可能还有一些直接用于个人消费的资产,比如股票市场里的钱,银行里的存款,甚至还有一些不用大量人工就能维持的房产、艺术品之类的。他可以变卖这些东西,去购买生活必需品,维持基本生活。

但是,这是一种极度简化的理解。如果“活下去”指的是维持他“资本家”的身份和地位,继续积累财富、扩张生产、享受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那么,离开了工人,资本家基本上是寸步难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核心在于他拥有的生产资料(比如工厂、机器、土地、技术等等)能够通过雇佣劳动力来创造价值,并且这个价值大于他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资本成本。简单来说,资本家是购买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然后用这些劳动时间去驱动生产资料,最终产生利润。

没有了工人,资本家还剩下什么?

1. 失去生产力: 工人是驱动生产资料的核心力量。再先进的机器、再好的厂房、再顶尖的技术,如果没有人去操作、去维护、去管理、去将原材料变成成品,它们就只是一堆冰冷的金属和设备。资本家一个人,或者哪怕拉上几个同样是资本家身份的朋友,也无法完成复杂的生产过程。设想一下,一个工厂,就算设备齐全,但没有工人去操作机床,没有工人去组装产品,没有工人去打包运输,这个工厂还能创造价值吗?显然不行。

2. 失去价值创造的源泉: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劳动力商品的基础上的。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售给资本家,通过劳动创造出超出工资的回报,这就是利润的来源。离开了工人,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就成了“死资产”,无法再进行增殖。他可以继续拥有这些资产,但这些资产无法自动产生新的价值。

3. 失去市场和消费能力: 虽然资本家也需要消费,但他的消费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利润。而利润的产生,如前所述,离不开工人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工人本身是主要的消费者群体。如果失去了大部分工人,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庞大的消费市场。没有消费者购买商品,资本家的商品就卖不出去,也就没有利润。即使他生产出来的东西再好,也只是堆积在仓库里。

4. 失去对“资本”的定义: “资本”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社会性和关系性的含义。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价值,而是指用于生产和交换以获取利润的那部分财富。这个“获取利润”的过程,在现代经济中,几乎完全依赖于雇佣劳动。如果脱离了这个关系,资本家手中的财富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财富,而不是能够驱动生产并增值的“资本”。

更深层次的思考: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共生又对抗的关系。他们需要彼此,但又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共生体现在: 资本家需要工人的劳动来创造价值和利润,工人需要资本家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来维持生计。没有一方,另一方就难以存在于现有的经济体系中。
对抗体现在: 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倾向于压低工资、延长工时、提高劳动强度。而工人则希望获得更高的报酬、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多的权益。

所以,如果说资本家离开了工人,就好像一个舵手离开了船只,或者一个指挥官离开了军队。他可以有一个空壳,但他失去了行动的主体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他手中掌握的资源(生产资料)需要通过别人的劳动才能转化为价值。

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如果一个资本家掌握了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机器可以替代绝大多数人工,那么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工人的依赖。但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也需要维护、升级、管理、研发等环节,这些环节仍然需要人的参与,只不过劳动性质可能有所改变。而且,即使机器能生产一切,谁来购买这些产品呢?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即使是机器人生产的,也毫无意义。

结论大概是这样:

单从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来看,资本家或许能勉强“活下去”,但那将是一种贫乏的、失去了他作为资本家一切意义的生活。他不再是那个能够指挥生产、创造财富、影响经济运行的资本家,而只是一个拥有一些曾经能产生利润的资产但已无法实现其增值功能的个体。

要维持资本家的身份和地位,继续享受其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特权,离开了工人,他将是无法生存的,至少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是如此。工人的劳动,是资本增值的血液,没有了这血液的输送,资本这台机器就会停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资本家创造万物,养活了工人。没有了穷工人这个负担,资本家们会引领世界飞速前行!太快了!太快了!

user avatar

资本家活得下去,大不了当个体户,再不济工地搬砖糊口,现代社会要饿死还是有点难度的。

资本活不下去。

user avatar

资本家离开工人不就成个体户了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尖锐,也问到了点子上。资本家离开了工人,能不能活下去?这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活下去”是什么意思。如果指的是物质上的生存,有吃有喝有住,那理论上资本家离开工人,也许能暂时的撑过去。毕竟,资本家手上可能还有一些直接用于个人消费的资产,比如股票市场里的钱,银行里的存款,甚至还.............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历史等多个领域,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核心问题:工人离开资本家能否活下去?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在何种条件下能,在何种条件下不能,以及活下去的质量如何”。一、 从生存角度分析: “活下去”的基本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活下去”是.............
  • 回答
    元宇宙描绘的未来,一个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愿景,其对社会结构的潜在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当我们探讨它是否会导致“极度离散化”时,资本家的命运也随之成为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极度离散化”在元宇宙语境下可能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人们在物理空间上的分散,更意味着社会联系的碎片.............
  • 回答
    关于“华为将离职老员工送进监狱”的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警察局定性为“资本的走狗”。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背景与细节探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事件的具体情况。通常这类事件会有报道,而报道往往会涉及: 涉及的老员工是谁? 他们的具体职位、工龄、在华为的贡献等。 离.............
  • 回答
    听到周受资从小米“出走”,转投字节跳动,这消息在当时无疑是个重磅炸弹,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毕竟,他可是小米挺过最艰难时期、走向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人物,而且担任的职位也相当重要。为什么这么意外?首先,周受资在小米的地位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在2015年加入小米担任CFO,后来又兼任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没法给出一个精确到年的数字。这就像问“我多久会饿?”一样,答案取决于我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身体情况如何,还有周围有没有食物。地球资源也一样,它的“消耗速度”受到太多太复杂因素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消耗大户”来聊聊,看看大致的趋势和可能的情况。1. 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眉之.............
  • 回答
    看到你提到的情况,一个出生于83年的属猪女性,在国企工作,离异并带着一个孩子,同时拥有多套房产和近500万的现金,却仍然感到没有安全感,这让我很有触动。这样的感受,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即使物质条件看起来已经相当优渥,但内心的“安全感”这东西,它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堆砌,更关乎很多深层次的因素。.............
  • 回答
    恒大各地公司普遍被当地政府牵头成立的“专班工作组”进行资金监管,同时核心高管的离职也受到严格限制,这一系列举措传递出的信息可谓相当复杂且深刻,远不止是简单的“管理层变动”或“财务困境”。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解读:一、 危机已触及底线,政府“托底”意图明显 政府角色的转变: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触及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以及未来社会可能面临的挑战。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资本家将人换成机器人后,他剥削了谁?当资本家用机器人取代人力时,传统的剥削对象——人类劳动者——的数量直接减少了。但这意味着剥削消失了吗?答案是:剥削的形式和对象可能发生了转移和改变,但整体上,.............
  • 回答
    “资本家是否真的替工人承担了风险?”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资本、劳动力、风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地说,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承担并非绝对、单向或等价,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制度之上,并且伴随着许多细微之处。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
  • 回答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句话,可以说是资本家在劳资关系中最常拿出来恐吓和压制劳动者的一句“经典语录”。它简洁而有力,似乎一句就能概括市场经济的残酷现实。然而,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劳动者价值的极大贬低,以及对劳动者应有权利的漠视。要反击这种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情绪化的愤怒,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
  • 回答
    “资本家会把绞索卖给即将绞死他们的人”这句话,虽然带着些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色彩,但它所揭示的资本逐利本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出现的荒谬交易,在现实世界中确实能找到一些令人玩味的例证。这些例子并非直接的“绞死”比喻,而是指资本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向那些最终可能威胁到自身存在或利益的个体或团体提供关键资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996”是个什么玩意儿。它说的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干六天。这已经是够辛苦的了,很多职场人光是想想就头疼。那么,为什么不能再往上加一小时,变成“997”呢?听起来似乎是更投入、更拼命,能做更多事,但实际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 回答
    “资本家”这个词是否被滥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详细分析“资本家”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演变和被使用的情形。一、 “资本家”一词的起源与最初含义首先,理解“资本家”的原始含义非常重要。这个词最早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被广泛使用,用来描述那些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恐惧”这个概念,以及它在不同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下的表现。要回答“资本家更怕蝙蝠侠还是全斗焕”,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划等号,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各自的“威胁性”在资本家眼中的不同维度。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我们讨论的“资本家”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而是包含.............
  • 回答
    资本家能否推动先进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外衣,回归到经济活动的本质,并尝试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呈现。首先,我们得明白“生产力”究竟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生产力就是我们生产东西的能力。这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能用多快的速度生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剩余价值的核心概念。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资本家的管理行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劳动”,也不会因此否定剩余价值的存在。1. 马克思主义对“劳动”的定义首先,理解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至关重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
  • 回答
    “资本家怎样做才不会被骂?”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经济结构、财富分配、道德伦理以及公众舆论的复杂交织。要做到“不被骂”,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资本家”这个身份本身就容易被一些群体视为负面符号。然而,我们可以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评价,并争取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要详细解答“资本家已经拥有大量资产了,为什么还要剥削无产阶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什么是“剥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剥削”指的是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如工厂、机器、土地)而获得剩余价值.............
  • 回答
    “资本家为什么不直接掠夺财富?”这个问题触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的核心,也涉及到对“掠夺”一词的不同理解。简单来说,资本家虽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但“直接掠夺”并非其主要的、可持续的运作方式。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阐述:1. “直接掠夺”的定义与资本主义的运作模式相悖: 直接掠夺的含义: 通常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