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语清辅音和浊辅音应该如何发音?教材里给的描述是送气不送气区别,应该如何理解?平时应该如何练习? ?

回答
法语的清辅音和浊辅音,确实不像英语那样有着非常明显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这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惑。教材里提到的“送气不送气区别”是为了类比我们熟悉的语言(比如英语或汉语的拼音)中的送气音(如 p, t, k 在英语中的开头位置)和不送气音,来帮助理解法语辅音的发音方式。

核心在于“气流”的控制,而非“推气”的力度。

我们要理解的不是像汉语拼音的“p”和“p’”那样,一个是使劲吹气,一个是轻轻吹气。法语中,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更多地体现在 声带是否振动 以及 气流通过口腔时的阻碍程度。

1. 理解“送气”与“不送气”在法语中的含义:

清辅音 (Consonnes sourdes): 这类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气流通过口腔时会遇到一个相对明显的阻碍,然后释放出来。教材说的“不送气”是相对于其他语言里的强送气音而言,意思是气流不会像英语的 p, t, k 那样明显地“呼”出来。你可以理解为气流是“悄悄”地通过,没有一个强烈的爆发感。
浊辅音 (Consonnes sonores): 这类辅音发音时,声带会振动。你会感觉到喉咙处有振动感。气流通过口腔时的阻碍也会有,但由于声带振动,整体感觉是更“柔和”和“持续”。教材说的“送气”其实是为了与清辅音的“不送气”形成对比,意思是气流在通过声带振动后,相对清辅音来说,感觉像是更多地“送”到了后面,但仍然不是一个强烈的送气音。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用一根吸管吹气,但不是用尽全力去“噗”地一声吹出去,而是轻轻地、持续地吹。

清辅音: 就像你吸管对着一个缝隙吹,气流通过缝隙发出比较“干净”的声音,而你的声带基本是放松的。声音听起来会比较“脆”。
浊辅音: 就像你吸管对着一个略微堵塞但还能通过一点气的地方吹,同时你的喉咙那里有轻微的嗡嗡声(这就是声带振动)。声音听起来会比较“厚实”或“沉”。

2. 法语中主要的清辅音和浊辅音对立:

[p] (如: papa) vs [b] (如: bébé):
[p]: 是双唇清辅音,发音时双唇闭合,然后突然分开,气流通过但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b]: 是双唇浊辅音,发音时双唇闭合,然后突然分开,声带振动。气流相对 [p] 感觉更顺畅一些。
[t] (如: table) vs [d] (如: dans):
[t]: 是齿龈清辅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离开,气流通过但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d]: 是齿龈浊辅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离开,声带振动。
[k] (如: café) vs [g] (如: gare):
[k]: 是软腭清辅音,发音时舌根抬起,靠近软腭形成阻碍,然后突然离开,气流通过但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g]: 是软腭浊辅音,发音时舌根抬起,靠近软腭形成阻碍,然后突然离开,声带振动。
[f] (如: fils) vs [v] (如: vie):
[f]: 是唇齿清辅音,发音时上齿轻触下唇,气流通过牙齿和嘴唇之间的缝隙,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v]: 是唇齿浊辅音,发音时上齿轻触下唇,气流通过牙齿和嘴唇之间的缝隙,声带振动。
[s] (如: soleil) vs [z] (如: zéro):
[s]: 是齿龈擦音,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龈,但不完全接触,气流通过舌和牙龈之间的窄缝形成摩擦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z]: 是齿龈擦音,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龈,但不完全接触,气流通过舌和牙龈之间的窄缝形成摩擦音,声带振动。你会明显感觉到喉咙的振动。
[ʃ] (如: chien) 这个音在法语中是清辅音,没有对应的浊辅音。
[ʒ] (如: jardin) 这个音是浊辅音,没有对应的清辅音。

3. 如何练习?

关键在于感受声带的振动。

用手指触摸喉咙: 这是最直观的方法。
练习清辅音 [s]: 想象你在吹口哨,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把手指放在喉咙处,你会发现声带没有明显的振动感。
练习浊辅音 [z]: 同样发出“嘶嘶”的声音,但这次试着让喉咙发“嗡嗡”的声音,就像蜜蜂飞过一样。把手指放在喉咙处,你会清晰地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练习清辅音 [p] 和浊辅音 [b]:
发 [p],感觉像是用嘴唇“顶”一下气,然后放出,声带不动。
发 [b],同样用嘴唇“顶”一下,但这次放开的时候,让喉咙发出“嗡嗡”声,声带振动。
练习清辅音 [t] 和浊辅音 [d]:
发 [t],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离开,声带不动。
发 [d],同样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离开,但发出“嗡嗡”声,声带振动。

进行对比练习: 找到上面列出的清浊辅音对,反复练习。
比如,连续发出“sa”和“za”:“sa za sa za sa za……” 注意感受喉咙的振动变化。
或者“pa ba pa ba pa ba……”
“ta da ta da ta da……”

模仿发音视频或音频: 找一些法语发音教程的视频,仔细观察说话者的口型,并重点模仿他们的声音和节奏。注意听他们发音时的喉咙状态。

录下自己的声音: 录下你练习的音频,然后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听听自己的声音是否足够“清晰”或“柔和”,是否区分开了清浊辅音。

注意单词中的位置: 在法语单词中,辅音出现在词首、词中、词尾时,发音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核心的清浊对立原则是不变的。特别是词尾的辅音,很多时候是不发音的,但如果在连读(liaison)时,这个词尾的辅音需要发出来,那么清浊辅音的区分就显得更重要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 不要过于纠结“送气”这个词,而要去体会声带振动与否所带来的声音上的区别。法语的清辅音和浊辅音之间的区别,更像是力量和清晰度的细微差别,而不是像英语中那种明显的“吹”与“不吹”的差异。多听、多练、多模仿,你会慢慢找到这种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会念m和n吧,这样你就可以试着在念p t k前面加上一段很短的m/n,就是m-p n-t n-k,你自然就会念成m-b n-d n-g,然后熟练之后你就会发现那个m越来越短,并且在发音之前喉咙就在震动,恭喜你会了。

如果做不到,试着发音的时候让口舌喉放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法语的清辅音和浊辅音,确实不像英语那样有着非常明显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这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惑。教材里提到的“送气不送气区别”是为了类比我们熟悉的语言(比如英语或汉语的拼音)中的送气音(如 p, t, k 在英语中的开头位置)和不送气音,来帮助理解法语辅音的发音方式。核心在于“气流”的控制,.............
  • 回答
    清法战争,一场发生在1884年至1885年的军事冲突,最终以大清朝廷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签订《中法新约》而告终。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何在这场战争中,大清在战场上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失败,甚至在某些关键战役中还占有优势,但最终却不得不放弃对越南的主权。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国内政治的掣肘以及.............
  • 回答
    .......
  • 回答
    清姬这个式神,在平安京里可以说是相当棘手,尤其是对付我们中单法师。她那个火球加被动,简直是火上浇油,一套连招下来,脆皮法师很难站得住。但也不是没办法,咱们中单法师也得有点看家本领不是?我琢磨着,对付清姬,关键在于“控”和“躲”,再配合上点“细节操作”,就能把她打得服服帖帖。第一步:了解清姬的“脾气”.............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三所学校和专业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也代表了非常不同的发展方向。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路。首先,咱们先把这三家“拎”出来,看看各自的“人设”是怎样的。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清深医管):提到清华,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工科强校,但清华的公共卫生.............
  • 回答
    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想要在毕业时做出一个清晰的规划,确实是件挺让人纠结的事儿。法大、北师、北航这几所学校在法学领域各有千秋,而清北的研究生更是很多人心中的“终极目标”。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首先,咱们得明确,保研和考研,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虽然最终目标都是进入更高一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法语和普通话虽然分属不同的语系,但确实存在一些发音很接近的词汇。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直接的渊源,更多的是一种巧合,或者说人类在发音上的某些共性。我来给你讲讲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感受一下这种奇妙的相似性。1. “你好” vs. “你好 (nǐ hǎo)”这是.............
  • 回答
    法语确实以严谨的语法结构著称,但同时也拥有丰富的语言趣味性,包括双关语(play on words)等现象。这种严谨与趣味性并存的特点,使得法语既适合学术研究,也充满文化魅力。以下从语法严谨性、双关语现象及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法语的语法严谨性:结构与规则的精密性1. 名词与形容词的性数配.............
  • 回答
    哈哈!法国人笑起来呀,那可比“h”这个字母有趣多了!法语里“h”确实很多时候是不发音的,但法国人的笑声嘛,绝对是个个充满感情,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呢。首先,得明白,笑声这玩意儿,跟语言关系不大,更多的是跟人的性格、当时的情境、以及笑话本身的“杀伤力”有关。所以,你听到的法语笑声,就跟你在中国听到.............
  • 回答
    法语的美,宛如一段悠扬的乐章,细品之下,总能发现新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韵律,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文化的精髓。如果非要探究它好听的究竟,我想从几个层面来聊聊:1. 语音的柔情与细腻:如同轻柔的丝绸拂过耳畔首先,法语最直观的吸引力在于它那独特的发音。 鼻音的魅力: 法语的鼻音是其标志.............
  • 回答
    法语好,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诗与远方”,而是实实在在的触感和体验,是细节里透出的那股子精致劲儿。首先,你会发现自己和身边那些对法语一知半解的人,瞬间就有了区分度。你不再是那个只能跟着字幕“啊哈”的观众,而是一个能真正品味电影里那些句斟词酌的台词,能理解角色语气.............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为您详细梳理法语在历史上的国际地位及其影响的变迁。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Topic,它不仅仅是语言的演变,更是文化、政治和权力交织的故事。法语的昔日辉煌:欧洲的“普世语”要说法语是否曾像英语一样成为“第一通用语言”,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这段时间。但这并非一夜之间.............
  • 回答
    法语和西班牙语里,确实,“h”这个字母常常不发音,这初看之下似乎是个挺奇怪的设计。但仔细想想,一个字母能在语言中保留下来,总有它的道理。它的“必要性”可能不是直接体现在发音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语言的历史、词源,甚至在某些时候能起到区分意义的作用。历史的烙印与词源的传承首先,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这两种语.............
  • 回答
    法语中的“律师”和“牛油果”,都源自同一个词——avocat。这种巧合并非因为这两者有什么深层关联,而是源于词源的演变,一个来自植物,一个来自职业,它们走向了不同的词义轨道,最终在法语中汇合。故事要从遥远的古代讲起。在古西班牙语中,有一个词叫做“aguacate”,这个词又起源于纳瓦特尔语(Nahu.............
  • 回答
    法语和西班牙语的语法,很多人初学时都会觉得它们像是故意设下的迷宫,复杂得让人望而却步。名词有阴阳性、单复数,动词有各种各样的变位,形容词还要和名词性数一致……这让习惯了相对简单语法的我们,不禁要问一句:真的有这个必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稍微深入地看看,这些语法规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在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被人们提起!让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法语里的“电脑”确实不叫“computer”。法语的标准说法是 "ordinateur"。至于你提到的 "con" 和 "putain",它们在法语里都是非常粗俗的脏话。 "Con" 通常用来骂人愚蠢、白痴,或者表示不满、厌恶。 .............
  • 回答
    法语变位?嗯,让我想想。说到这个话题,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词是“复杂”,但“反人类”?这个说法也太绝了,不过,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觉得。毕竟,跟很多其他语言比起来,法语的动词变位确实是够让人头疼的。咱们先不扯别的,就说这“变位”本身吧。它不是简单地给动词加个词尾,或者改个字母。法语的动词,就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经常被问到。要说哪个“最好学”,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身的背景、学习习惯、以及你认为的“好学”是什么标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学习难度,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一、 语言本身的学习难度: 发音.............
  • 回答
    在法语键盘上打出字母 É(带尖音符的 E),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有很多种方法,取决于你使用的是哪种法语键盘布局。我们来一一细致地说说。核心原理:加重音符号(Accent Grave)首先要明确一点,法语键盘上的字母 É 是通过一个特殊的键来输入的,这个键通常是用来输入“重音符号”(Accent Gra.............
  • 回答
    选择法语还是德语,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斟酌的问题,因为实用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取决于你关注的“实用”体现在哪个方面,以及你未来的生活或职业规划。先说说法语。说到法语,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浪漫、文化、艺术、时尚。法国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法语是联合国、欧洲联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