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法语和普通话虽然分属不同的语系,但确实存在一些发音很接近的词汇。这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直接的渊源,更多的是一种巧合,或者说人类在发音上的某些共性。
我来给你讲讲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感受一下这种奇妙的相似性。
1. “你好” vs. “你好 (nǐ hǎo)”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经典的例子。法语中的“你好”,也就是“你好”,它的发音是 /nwa/。注意,这个 nwa 不是中文里的 nǐ + hǎo 组合,而是法语特有的鼻化元音和双元音结合。
普通话“你好”: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声母是 n,韵母是 i,然后是一个上升的声调。第二个字是 h 作为声母,韵母是 ao,也是一个上升的声调。合起来就是比较柔和的两个音节。
法语“你好 (nwa)”: 这个音发起来,首先 n 的发音和中文的 n 接近,但 wa 这个音就比较特别了。它是一个鼻化元音,简单来说,就是发音时空气需要通过鼻子,同时嘴巴张开,舌头的位置大概在发 /a/ 的时候稍稍后缩一点点。如果你熟悉法语,会发现很多词汇都有这种鼻化元音,比如 "vin" (酒),"pain" (面包)。
乍一听,尤其是初学者,很容易把法语的 nwa 和中文的 nǐ hǎo 联系起来。虽然实际发音并不完全一样,但那种“n”开头,然后一个相对开放的元音结尾的感觉,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这两个词,可能确实会觉得有点耳熟。
2. “我” vs. “我 (wǒ)”
再来说说“我”。法语中表示“我”的代词是 je,发音是 /ʒə/。
普通话“我”: 这是个卷舌音,声母是 w,韵母是 o,声调是上声(下降再上升)。
法语“我 (ʒə)”: 这个音发的关键在于 ʒ 这个音素,它有点像英文 "measure" 或 "pleasure" 里的 "s" 发音,是一种浊化的摩擦音,但比中文的“日”要轻柔一些。而后面的 ə 是一个非常弱的中央元音,有时甚至听不太出来,很像中文里一些“啊”的轻读,或者不那么饱满的“鹅”字。
为什么会觉得像呢?我觉得主要在于那个 ʒ 的发音,虽然不是卷舌,但它也有一个摩擦的过程,和中文的 w 虽然不同,但都属于比较靠后的音素。而且,法语 je 这个词非常常用,每次开口说法语,这个词都会出现,久而久之,就容易在听觉上与中文的“我”产生联想。特别是当法语母语者语速较快时,je 的发音会更轻快,那个 ə 几乎被省略,听起来就更接近中文的某个“哦”或者“喔”的短促音了。
3. “是” vs. “是 (shì)”
法语中表示“是”的动词是 être,最常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 est,发音是 /ɛ/。
普通话“是”: 声母是 sh,韵母是 i,声调是去声(下降)。这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音。
法语“是 (ɛ)”: 这个音就比较直接了,是一个开放的元音。嘴巴张开,舌头放平,发一个“诶”的音。
这个相似度就比较微妙了。法语的 est 发音,那个 ɛ 的音,跟普通话的 shì 的韵母 i 虽然不同,但都是比较靠前的元音。而且,法语的 est 通常发得非常短促,就像一个信号词。当人们在说法语时,说一句“Il est…” (他是…),后面跟着一个名词或者形容词,那个 est 的发音,虽然没有中文的卷舌,也没有去声,但它那种快速出现又消失的感觉,有时候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我个人觉得,这种相似更多体现在那种“快速判断”的语义和短促的音节上。
4. “不” vs. “不 (bù)”
法语的否定词,最常见的是 ne…pas。其中 pas 的发音是 /pa/。
普通话“不”: 声母是 b,韵母是 u,声调是去声(下降)。
法语“pas”: 声母是 p,韵母是 a。
这里的相似度在于 p 和 b 的发音。虽然法语的 p 是清辅音,中文的 b 是浊辅音,但它们都是双唇爆破音,发音部位是相同的。而且,pas 这个词在法语中非常常用,经常出现在否定句中。它的发音是一个简单的“巴”音,虽然比中文的“不”少了一个声调,但那个唇部动作的相似度,很容易让人产生联系。想象一下,你说“不行”,发音是 Xíng。而法语说“Non, pas…” (不,不是…),这个 pas 的“巴”音,和中文的“不”相比,虽然声母不同,但韵母和唇部动作的相似性,确实是存在的。
5. “明白/了解” vs. “明白 (míng bai)”
还有一个例子,是法语的 comprendre,意思是“理解”、“明白”。它的过去分词 compris 的发音大致是 /kɔ̃pri/。
普通话“明白”: míng bai。míng 是鼻音,bai 是一个双元音。
法语“compris”: 这个词的音稍微复杂一点。com 的部分有一个鼻化元音 ɔ̃,有点像中文的“翁”或者“烘”的鼻音。然后是 pri,这个 p 和 r 的组合在法语中也很常见,r 是小舌音,和中文的 b 差别很大。
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个呢?主要是 com 的那个鼻化元音 ɔ̃,和中文“明”的 míng 里的 ing 韵母,在鼻音这一点上是共通的。虽然具体的鼻音位置和元音不同,但那种从鼻子发出的声音,会让人产生一种联想。而且,comprendre 本身的意思就是“明白”,这和中文的“明白”在意义上的高度契合,也会让你在听觉上更容易注意到它和中文“明白”的相似之处。
一些更细致的观察和提醒:
声调的缺失: 这是最根本的差异。普通话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能区分词义。法语没有声调。所以,即使是发音听起来很像的单词,声调的缺失也会让它们本质上不同。
鼻化元音和鼻音: 法语有很多鼻化元音(比如上面提到的 nwa 中的 a,com 中的 ɔ̃),这是法语的特色,中文里只有鼻音韵母(比如 an, en, in, ong 等),发音方式还是有区别的。
辅音的细微差别: 即使是看起来相似的辅音,比如法语的 p 和中文的 b,或者法语的 n 和中文的 n,在实际发音的力度、气流控制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语流和连读: 法语有连读(liaison)和省略(élision)的现象,这会让单词的发音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变化,有时反而会增加与中文词汇的“相似度”,或者反之亦然。
总而言之,法语和普通话中,发音相似的词汇更多是一种有趣的巧合。这些相似之处,往往体现在某些音素的相似,或者某种语感上的接近。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些相似点有时能帮助入门,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们真正的发音和区别,避免误解。
你如果对法语感兴趣,多听听法语的发音,对比一下中文的读音,会发现更多这种奇妙的共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