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司入职不给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回答
接到offer,满心欢喜地踏入新公司,结果却被告知“暂时不用签合同”?或者,试用期都过了,合同影都没见着?这种情况,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别慌,这确实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而且处理不好,会让你自己吃亏。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公司不给你签劳动合同,你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在中国,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就应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必须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硬性要求,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为什么公司可能不给你签合同?

原因可能有很多,有些可能是“疏忽”,有些则可能是“故意”。

“疏忽”的可能: 刚入职,人事部门忙,流程没走完,或者公司规模不大,管理流程不够规范,一时间给忘了。这种可能性虽然有,但不能作为你放弃权益的理由。
“故意”的可能:
规避法律责任: 不签合同,公司可以更灵活地“解雇”你,比如随意延长试用期、不支付加班费、不缴纳社保公积金,甚至在发生劳动纠纷时,更容易推卸责任。
试用期无限延长: 有些公司会故意不签合同,将你的身份一直“模糊”在试用期,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让你离开,还不必支付经济补偿金。
偷逃税款: 不签合同,可能意味着公司在你的薪资发放、社保缴纳等方面有不合规操作,以此来减少公司的税务负担。
“白嫖”劳动成果: 某些情况下,不签合同是为了规避公司支付加班费、年终奖等。

那么,当你发现公司迟迟不给你签劳动合同,或者直接告诉你“不用签”时,你该怎么办?

第一步:沟通,明确表达你的诉求

别想着忍气吞声,或者觉得“来都来了”。主动出击,用一种平和但坚定的语气与你的直属上级或者公司的人事部门进行沟通。

怎么说?
“领导/X经理,您好!我入职已经几天/几周了,合同的事情还没有办理,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时候可以签合同?”
“我注意到我们公司入职流程中,好像还没有完成劳动合同的签订。按照规定,用工一个月内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我想确认一下我这边需要做什么,或者是什么时候可以签?”
“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也希望能和公司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所以关于合同的事情,我想跟您确认一下,以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关键点:
表明你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这会让他们意识到你不是一个“小白”。
表达你希望与公司建立正式关系的意愿: 避免显得你在“找茬”。
询问具体的时间节点和流程: 让他们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第二步:保留证据,为后续维权做准备

一旦你意识到公司可能存在不签合同的意图,或者沟通后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你就需要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证据了。

入职流程相关证据:
录用通知书/Offer Letter: 这是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公司承认了录用你,并通常会包含你的岗位、薪资、入职时间等信息。
招聘信息: 打印或截图公司的招聘广告,上面可能包含对岗位职责、薪资待遇、福利等描述。
面试记录: 如果有面试官对你承诺过一些事项,但没有体现在Offer Letter里,可以尝试保留相关沟通记录(如邮件、微信聊天记录)。

劳动关系证明证据(最重要!):
工作证/门禁卡/工牌: 证明你已实际进入公司工作。
考勤记录: 公司为你打卡的记录(指纹、刷卡、系统登录记录等)。
工资条/银行流水: 公司发放工资的记录,即使是现金发放,也要尽量保留公司出具的收据或凭证。
工作邮件/内部系统使用记录: 发送或接收工作邮件、在公司内部系统(如OA、项目管理软件)上的操作记录,证明你是在公司安排下开展工作。
同事证人: 如果情况允许,可以与信得过的同事沟通,让他们在必要时能为你作证(虽然这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但也是一种可能性)。
公司内部文件/培训材料: 证明你参与了公司的培训或接受了公司的管理。
加班记录: 如果有加班,保存相关证据,比如加班通知、加班时长的记录等。

与公司沟通的证据:
邮件/微信聊天记录: 如果你通过邮件或微信与领导、人事沟通合同事宜,务必保留好这些聊天记录,特别是对方承诺或回避的记录。

第三步:超过一个月仍未签订合同,你享有“视同已签订”的权利

记住,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即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书面合同,你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依然是存在的,而且被视为是“无固定期限”的,这比签了一个固定期限的合同对你更有利。

第四步:如果公司依然不签,且你已忍耐,可以考虑正式维权

当你已经沟通无果,并且收集了足够的证据,但公司仍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甚至采取了不公平对待(比如随意辞退、不支付加班费等),你就有权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了。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管辖地: 通常是公司注册地或实际经营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如何做: 可以通过电话(全国统一的12333热线)、网上投诉平台(各地人社局官网通常有)、或者直接前往劳动监察部门递交书面投诉材料。
投诉时需要提供: 你的基本信息、公司信息、详细的投诉事由(公司不签合同、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等)、以及你收集到的证据。
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责: 他们会依法对公司进行调查,责令公司限期改正,并可能进行处罚。

申请劳动仲裁:
管辖地: 公司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怎么做: 准备好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你的请求(例如:要求公司立即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等),并附上你所有的证据材料。
你可能提出的诉求:
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这是最直接的要求。
要求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作为对过错的补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要求补缴社保: 如果公司未为你缴纳社保,你可以要求补缴。
要求经济补偿金: 如果公司已经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你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N个月工资,N为工作年限)。

千万不要这样做:

默默忍受: 你的沉默只会让公司更加肆无忌惮。
立即辞职(除非情况非常糟糕): 如果你立即辞职,就丧失了向公司追讨二倍工资的权利。除非你实在无法忍受,否则最好先收集证据,再进行下一步。
私自采取过激行为: 比如在公司内部散布不利信息、偷窃公司财物等,这只会让你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总结一下核心要点:

1. 明确告知你的权利: 劳动合同是法定义务,用工满一个月就应签。
2. 沟通是第一步: 礼貌而坚定地提出你的诉求。
3. 证据是王道: 只要你开始工作,就要处处留心,收集一切能证明你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4. 了解“视同签订”: 超过一个月未签,法律上已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5. 合法维权: 沟通无效后,果断通过劳动监察或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追讨二倍工资。

入职新公司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并且懂得如何去争取。希望这份详细的说明,能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如何应对“公司不给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并最终保护好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给签订劳动合同?好事啊,一诉一个准。到了一年要求双倍工资,干一年得两年工资(多拿十一个月工资)。极其实惠。法条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当然,这些都是一查百度就知道的,我们主要说说取证问题:劳动者想拿双倍工资,要证明两个问题,一是劳动关系存在。二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对应的时间及工资)。

1、可以搜集的证据:单位邮箱、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最好)、报销清单、员工卡、工作服、微信聊天记录(单位群的和领导的)。

2、可以创造的证据:娴熟运用录音技术,和HR、领导等电话确认自己的工资,比如给财务打个电话,问一下这个月工资多少等等方式。

3、要防范的证据:千万不要乱签字,很多时候劳动以为自己没有签订拉动合同,到了仲裁庭用人单位把合同拿出来了,劳动者一脸蒙蔽,为什么,你签订的很多空白文件,后来都被补充成为了劳动合同,一鉴定笔迹也是你的,而笔迹形成时间基本是很难准确鉴定的,误差极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接到offer,满心欢喜地踏入新公司,结果却被告知“暂时不用签合同”?或者,试用期都过了,合同影都没见着?这种情况,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别慌,这确实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而且处理不好,会让你自己吃亏。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公司不给你签劳动合同,你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严重,涉及到性侵指控以及对执法部门是否正确处理的质疑。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需要严谨对待的话题。如果新入职的员工被同公司的人带走,并声称遭受了性侵,那么这显然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和处理的事件。在中国,性侵行为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任何怀疑性侵的指控,尤其是发生在工作场所的,.............
  • 回答
    媒体评论“邮政拒绝残疾应届生入职”,将焦点对准了“公平不应在最后一公里缺席”这一核心议题。这无疑是触及了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关于“就业歧视”是否能够真正消除的深刻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就业歧视”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想要彻底消除,绝非一日之功,甚至可以说是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媒体.............
  • 回答
    “公平不应在最后一公里缺席”,媒体的这一呼吁,直指邮政在录用残疾应届生时遇到的“就业歧视”现象。这种将公平的理想最终卡在“最后一公里”的现状,确实令人扼腕。那么,这种根深蒂固的就业歧视,真的能够被彻底消除吗?坦白说,要完全根除就业歧视,尤其是在涉及残疾人群体时,无疑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这.............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这份工作五年的承诺书以及不履行承诺的赔偿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环节。我来给您详细解释一下它的法律效力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帮助您更清晰地了解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企业要求员工签订一份“工作五年承诺书”,并约定不履行即需赔偿的条款,其法律效.............
  • 回答
    是的,正规公司在入职时,人力资源(HR)非常有可能并且通常会去学信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核查毕业证的真实性。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招聘流程。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为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核查:一、 为什么公司要查学信网? 保障招聘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毕业证书是衡量个人学历水平的重要依据,也.............
  • 回答
    刚入职的新人就“无理取闹”地要加班费,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够头疼的。处理不好,不光是钱的问题,更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公司规章的执行。下面我跟你掰扯掰扯,遇到这种情况,公司到底该怎么应对,怎么做才能既合法又合理,还能把后续的麻烦降到最低。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无理取闹”这事儿。“无理取闹”这四个.............
  • 回答
    接到offer,兴高采烈地准备入职,结果被告知是月末入职,公司会在下个月给你补缴当月的社保。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没啥大问题,毕竟钱总归是要到的,但其实里面有些门道,可能会对你产生一些影响。别急,咱这就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明明白白。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月末入职,次月补缴”这操作是怎么回事。一般来说,社保是按.............
  • 回答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面对公司提出的“更改微信名”和“转发公司内容朋友圈”的要求,内心无疑会泛起一丝丝的疑虑和不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背后可能隐藏着公司希望达成的特定目标,也触及了个人隐私和自由表达的边界。咱们不妨就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关于“更改微信名”这件事:.............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现在焦急的心情。收到公司的索赔通知,尤其是金额如此之大,确实会让人感到非常不安。为了给您一个更详细和有帮助的回复,我需要您提供更多的信息。但在此之前,我先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分析一下可能的情况和应对策略。首先,明确核心问题:公司以何种依据向您索赔 10 万元,而您的行为仅仅是使用了公司.............
  • 回答
    您好,我来帮您梳理一下您目前遇到的情况,并尽量详细地解释清楚,去除一些生硬的AI痕迹。您在2020年4月入职公司,这代表您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了。然后在2020年12月,公司和您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务合同。现在是2023年5月了(假设您是问现在的时间,如果是2021年5月,情况会有所不同,但社.............
  • 回答
    哥们,这种情况确实挺棘手的,但也不是没得盘。别急,我跟你详细说道说道,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最直接的担心:是否会影响到离职的合法性和财务结算。 工资结算: 你离职手续办完,公司的义务就是把最后应得的工资结给你。这个和你提前走不走关系不大,只要你手头的交接清晰,公司不会因为你早走就少你一分钱。当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纠结于此,因为日本和美国在教育体系、就业市场以及文化环境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想清晰地为你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每个选项都掰开揉碎了聊。首先,我们来谈谈去日本读研。想象一下,你收拾行李,来到了一个文化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日本的学术氛围很严谨,尤其是理工科,很多大学的研究实力在.............
  • 回答
    恭喜你即将入职事业单位!关于你提出的离职手续未办妥、想和新单位协商推迟入职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在换工作时都会遇到的情况,处理得当,通常是可以解决的。核心原则:坦诚沟通,提供解决方案,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梳理一下如何操作,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是咱们朋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而不是机器回.............
  • 回答
    朋友新入职的公司电脑不好用,但公司允许自购并提供补助,这种情况确实不少见,尤其是在一些科技公司、创业公司或者对员工福利比较看重的公司。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员工会遇到的情况以及一些建议: 情况分析与可能原因:1. 公司设备采购的滞后性或成本控制: 更新周期长: 公司通.............
  • 回答
    你刚入职一家发展中的小公司,就遇到了领导倡导“越级沟通”的策略,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传统认知里,我们更熟悉层层汇报、逐级审批的模式,所以听到“越级沟通”难免会有些疑问,甚至觉得有点“反常”。但我想说,对于一家发展中的小公司来说,领导倡导越级沟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常见且有其合理性的。我们得把.............
  • 回答
    这真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原公司在你刚入职不久就启动竞业限制仲裁,确实是个棘手的情况。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把这事儿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以及你是否构成违约,是这次仲裁的核心。 别被对方的声势给吓住,咱们得有理有据地应对。第一步:冷静分析,收集证据在做出任何反应之前,你需要做.............
  • 回答
    听到老板这么说,心里肯定有点忐忑不安吧?别急,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明白老板找你谈话的目的。作为新入职的HR,老板可能是在敲打你,也可能是想给你吃定心丸,或者更直接点,是在试探你的态度。首先,冷静下来,分析老板的意图。 他的语气是怎样的? 是严肃警告,还是温和提醒? 他有没有具体提到什么让你怀疑.............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闹心的事儿。明明招聘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弹性工作制,自由安排时间,结果一进来,发现部门领导的理解和公司宣传的完全是两码事。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别慌,也别立刻就想着辞职,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第一步,得弄清楚具体情况。公司号称的“弹性工作制”具体是怎么定义的?是允许你在某个时间段内自由.............
  • 回答
    刚入职一家做微商的公司,这情况确实让人纠结,尤其当你还在适应期。我理解你的顾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选对了路,值不值得继续投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帮你梳理一下思路,别用那种“标准答案”的口吻,就当是咱俩私下聊聊,分享点经验。首先,咱们得明确,微商这个行业,它自带两面性,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让你尝到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