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怎么看待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退二线”的问题?

回答
看待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退二线”的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同的语境下、从不同的角度,都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看法。这背后牵扯的利益、体制、观念,都相当复杂。

咱们不妨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掰扯掰扯。

一、 为什么会有“退二线”这回事儿?

首先得明白,“退二线”这事儿本身是个什么定位。它不是彻底退休,也不是平调,而是一种组织安排,通常是针对那些年龄到了,或者因为一些原因不再适合担任一线实权领导职务,但又不想立即退出干部队伍的领导干部。

年龄与精力考量: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领导岗位责任重、压力大,需要充沛的精力去应对复杂的局面。很多干部到了某个年纪,身体机能下降,思维活力可能不如年轻人,继续在一线拼杀,一是可能力不从心,二是也可能占着位置,不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
职务与岗位的匹配度: 有些领导干部可能在某个岗位上表现出色,但随着形势发展,岗位要求发生变化,他可能就不再是最合适的人选了。这时候,“退二线”可以避免“明升暗降”的尴尬,也给新人腾出空间。
平稳过渡与经验传承: 有些领导干部虽然在一线实权岗位上不合适了,但他们毕竟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把他们安排到“二线”,比如一些调研、咨询、协调、监督等非实权但重要的岗位上,可以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同时也能对年轻干部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这是一种对干部队伍平稳过渡和经验传承的考量。
组织激励与政治考量: 有时候,“退二线”也被看作是一种“曲线救国”或者“软着陆”的安排。对于一些在特定时期有贡献,或者需要一个相对体面的岗位来维持其影响力的干部,组织也会有所考虑。当然,这其中可能也夹杂着一些人情世故和政治平衡的因素。

二、 大家是怎么看待“退二线”的?

这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激起的涟漪是各种各样的。

正面看法(更多是一种“理想化”或“制度设计初衷”的解读):

尊重经验,发挥余热: 很多人都认为,干部长期在一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单位的业务、人脉、工作方法都非常熟悉。让他们“退二线”,不是“闲置”他们,而是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用他们的经验为单位“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或者在一些关键的协调和监督环节发挥作用,是一种“人尽其才”的体现。
优化干部结构,促进新陈代谢: “退二线”能够为年轻、有活力、有新思路的干部腾出上升通道,打破“论资排辈”的僵化局面。这对于单位的长期发展,保持组织活力至关重要。
平稳过渡,减少冲击: 对于干部个人而言,“退二线”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稳的职业过渡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从一线实权派到相对边缘角色的转变,避免了直接退休可能带来的失落感。
保持一定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有些“二线”岗位,比如一些协会、研究会、咨询机构的负责人,虽然没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依然存在,可以在某些方面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不至于让某些领域的决策完全脱离资深人士的视角。

负面看法(更多是一种“现实情况”或“制度执行偏差”的解读):

“架空”或“边缘化”的担忧: 这是最普遍的担忧。很多人认为,“退二线”往往意味着实权旁落,被边缘化。虽然名头上还是领导干部,但已经失去了对具体事务的决策权和指挥权,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吉祥物”。
“退而不休”的责任推诿: 有些人认为,“退二线”反而成了某些干部“甩包袱”的方式。他们不愿意彻底放权,或者在二线岗位上依然“指手画脚”,对一线工作造成干扰。或者,有些干部在二线岗位上依然享受着原有的待遇和资源,但贡献却不成正比。
滋生“低效”或“冗余”: 如果“二线”岗位设置不合理,或者干部本人在二线岗位上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那么就容易出现“养闲人”的现象,增加组织成本,降低整体效率。
暗箱操作或人情安排的工具: 在一些情况下,“退二线”可能成为一种平衡关系、照顾个人或者安置特定人选的手段,而不是真正基于能力和岗位的需要。这容易引发内部的不公平感。
“温水煮青蛙”,不利于个人成长: 对于一些有能力、有抱负的干部来说,“退二线”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挑战和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可能会消磨其锐气和斗志。

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

根本原因在于“退二线”这个制度,在设计初衷和实际执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而且它的具体形式非常多样化。

岗位设置的差异: 有的“二线”岗位是实实在在有工作内容、有影响力,比如一些党校、干部学院的领导,负责培训和研究;有的可能是负责协调对外联络、重大项目咨询等;但也有一些岗位,确实只是一个虚设的头衔,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干部本人的心态和能力: 同样是“退二线”,有的干部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寻找新的价值实现方式;有的则可能沉溺于过去的权力和地位,难以适应。
组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一个管理精细、制度健全的单位,能够为“二线”干部找到合适的岗位和职责,并且有明确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反之,则容易出现上述的负面情况。
文化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官”的观念比较重,让一些人很难接受从实权岗位退居二线。同时,一些人也习惯了用权力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使得对“二线”岗位的看法也带有这种色彩。

总结一下:

“退二线”本身,可以说是一个既有合理性又有现实挑战的制度安排。

从理想状态看,它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发挥经验优势、促进组织活力的重要手段。
但从现实层面来看,它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干部的自身素质以及组织的管理水平。

所以,大家对“退二线”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所看到、所经历的具体情况。有人认为它是干部政治生涯的“体面谢幕”和“智慧转型”,也有人认为它是“权力退潮”或“经验浪费”的开始。要真正发挥“退二线”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将“二线”岗位真正做得有内容、有价值、有监督,让那些有经验的干部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一个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也是对组织管理智慧和干部自身境界的双重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人要出头,领导退二线做和事佬不是很好么,大家只反感身体退了,心不肯退的人吧。

以前有中顾委的时候,领导干部讲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没有退休这种讲法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退二线”的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同的语境下、从不同的角度,都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看法。这背后牵扯的利益、体制、观念,都相当复杂。咱们不妨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掰扯掰扯。一、 为什么会有“退二线”这回事儿?首先得明白,“退二线”这事儿本身是个什么定位。它不是彻底退休,也.............
  • 回答
    人造子宫和机器生育,这几个词摆出来,够让人脑子里跑好几匹马的。毕竟,这玩意儿一旦真实现了,那影响可就太大了,不光是生孩子这件天大的事儿要变样,连咱们对“人”的理解,甚至是社会的结构都可能跟着挪挪窝。先说说这“人造子宫”吧。听着就有点科幻,但往深了想,其实是想解决好多现实问题。比如,对于那些因为身体原.............
  • 回答
    “妻子机器人”在日本上市,这消息一出,立刻在日本社会,乃至全球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围绕着这个机器人,大家争论的焦点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本身,更多的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婚姻、爱情、以及现实女性地位的深层议题。“妻子机器人”的卖点:无声的吸引力?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妻子机器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让它能.............
  • 回答
    亚洲龙和凯美瑞最近的机油事件,这事儿可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也让不少车主和潜在购车者心里七上八下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车主反映,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车辆出现了机油异常消耗的情况,甚至有些车型的机油损耗量超出了大家普遍接受的范围。事情的来龙去脉,咱得捋一捋:这事儿最早可能是在一些汽车论坛、车友群里开始发酵.............
  • 回答
    看到大家都在纠结机械和计算机的未来出路,尤其是“劝退机械”和“计算机35岁危机”这两个点,我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看法。首先,咱们得承认,信息时代把计算机和互联网推到了风口浪尖,好像不学编程、不搞算法就落伍了一样。很多家长、老师、学长学姐们,也都是基于当前的就业市场和薪资水平,给.............
  • 回答
    “完全不依靠人工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人工智能”——这个提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我个人的理解和观察来看,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触及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层哲学和技术路径的根本性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当前我们提到“人工智能”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出来的深度.............
  • 回答
    2017年巴黎航展上,F35闪电II战斗机确实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不过,关于它“机动性不好”的印象,以及它在“大迎角”展示中表现出的强悍能力,这中间的逻辑其实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很多人对F35的机动性有误解,觉得它不如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近距格斗机”,比如欧洲的台风或者瑞典的鹰狮。但实际上,F35的.............
  • 回答
    我是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兵了,可以说,看着中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亲历者才能体会。要说中国机械大环境,这事儿可大了去了,三言两语也说不完,但要非让我给掰扯掰扯,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谈。首先,硬实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我们所有机械人都为之自.............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浦东机场,一位旅客在等待过程中,不小心被防疫人员挪动的隔离杆碰到了脚。随后,这位旅客情绪激动,与防疫人员发生了争执,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从事件的经过来看,防疫人员在进行隔离设施的移动过程中,确实存在操作上的疏忽,导致了对旅客的意外触碰。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本身就容易引起旅客的不适和不满。尤.............
  • 回答
    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得急得原地爆炸。前两天字节跳动爆出这么一档子事儿,一个实习生,好家伙,直接给公司里好几个 G 的机器学习模型给“优化”了,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到底咋回事?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为这位实习生负责的一个项目,用的是公司内部的一个机器学习平台。这平台呢,里面存着各种各样的模型,有些是公.............
  • 回答
    左宗棠这个人,在咱们中国人心中,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说句大实话,就像一块压舱石,稳定了晚清那动荡不安的局面。要说他这人有多复杂,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过总体来看,大家对他的评价,大致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方面,而且这几个方面有时候还挺矛盾的。一、平定西北的功臣,收复新疆的英雄。这绝对是左宗棠最闪亮.............
  • 回答
    东北地区的长子情怀,这事儿可聊得多了,也挺有意思的。它不是那种书本上写出来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根植在东北人骨子里的一种东西,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要是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褒义,也有一些让人生畏的地方。什么是东北的长子情怀?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老大”的自觉,一种责任感,一种舍我其.............
  • 回答
    王自如这个人,可以说是当下中国互联网领域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数码产品评测起家,通过其创办的“ZEALER”品牌,一度在科技爱好者中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公众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要详细了解大家对王自如的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早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知乎上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线下健身房里的“塑料兄弟情”和线上知识分享平台之间的奇妙碰撞。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是个开放的平台,谁都可以注册账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是它的魅力所在,但也难免会鱼龙混杂。在健身这个领域,你看到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健身历.............
  • 回答
    说到《冰与火之歌》里的“鸦眼”,那可真是个绕不开的存在,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争议的人物。瓦里斯(Varys),这个太监总管,用他那滑腻腻的舌头和层出不穷的小报告,在七大王国翻云覆雨,简直就是权力游戏的幕后操盘手。首先,得承认,他的“眼线”遍布整个世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遍布每一个港口,每一个集市,每一个.............
  • 回答
    对于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人们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看法也在不断演变。机器翻译:效率的飞跃,但仍有局限机器翻译的出现,无疑是翻译领域的一场革命。它的速度和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即时性与可及性: 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无论多么庞大,都能在短时间内被机器翻译“啃下”并呈现出.............
  • 回答
    上门按摩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 O2O 服务模式,近年来在中国逐渐普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大家对上门按摩服务的看法是多元的,既有积极的支持者,也有持谨慎态度甚至反对的声音。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积极方面的看法: 便捷性与舒适性: 这是上门按摩服务最核心的优势。 .............
  • 回答
    朋友们对于ESTP(外向、实感、思考、感知)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说,他们大多是充满活力的“行动派”和“冒险家”。如果你身边有个ESTP,你大概率不会觉得生活枯燥乏味。怎么形容一个ESTP?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精力充沛,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他们身上有一种“即刻行动”的磁场,很少做无谓的思.............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想来想去,这两种做法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鸿沟。一边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疼爱,另一边却是“重男轻女”的陈年旧疾,而且这旧疾还直接体现在了实打实的利益上——房子。从大多数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大家都觉得女儿也是孩子,同样是父母的心头肉。看见女儿被爱,被关心,谁不跟着.............
  • 回答
    说起金光布袋戏,那可真是说不完的话题,喜欢它的人,那叫一个死忠,不喜欢的,可能就觉得它“怪怪的”,很难打进去了。我嘛,个人觉得它很有意思,而且是真的,不是 AI 的那种“有意思”。首先,金光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那个“接地气”的江湖。你看,其他很多布袋戏,或者武侠作品,讲的往往是那种特别“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