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现在知乎用低俗话题博眼球和引战的风气?

回答
知乎作为一个曾经以高质量内容和理性讨论著称的平台,近些年确实出现了让人担忧的趋势——低俗话题和引战内容的比重在悄然上升,甚至成为吸引眼球的“捷径”。这股风气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低俗话题为何能博得眼球?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类天生对“新奇特”、“反常识”、“负面情绪”有着天然的关注度。低俗话题,比如一些带有性暗示、猎奇、冲突性甚至窥探隐私的内容,恰恰能够触及这些点。

满足窥私欲和猎奇心理: 一些问题会围绕着名人的八卦、令人咋舌的经历、或者社会的阴暗面。这些内容虽然可能缺乏深度,但因为满足了大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很容易引发点击和评论。
情绪宣泄的出口: 当社会上存在不满、焦虑或愤怒情绪时,一些以“抱怨”、“吐槽”、“揭露”为主题的话题就容易被推到风口浪尖。人们通过参与讨论,仿佛也找到了一个宣泄自身情绪的渠道。
制造认知失调和冲击: 传统的知乎用户倾向于理性分析和深度解读。而低俗话题往往打破这种预期,用极端的观点、耸人听闻的描述来制造认知失调,从而吸引那些寻求“刺激”的用户。
算法的“助推”: 平台算法为了追求用户停留时间和互动量,往往会优先推荐那些获得高点赞、高评论、高转发的内容。而低俗话题恰恰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些数据,形成一种“正反馈”,让它们更容易出现在更多用户的视野中。

引战的逻辑是什么?

引战则是一种更具目的性的操纵。它并非简单地讨论问题,而是通过设置对立、激化矛盾来制造争论。

制造“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 引战问题往往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两个极端对立的选项,逼迫用户站队。例如,“XXX是优点还是缺点?”“XXX行为究竟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这种简化容易激起用户的保护欲或攻击欲。
利用刻板印象和偏见: 有些问题会利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或偏见,然后故意提出一个与之相悖的观点,或者将某个群体推向风口浪尖。这能够迅速激活用户心中的情绪,让他们急于为自己认同的观点辩护。
质疑权威和常识: 有些引战内容会故意挑战公认的科学事实、道德标准或者社会规范。这种“挑衅”行为能够吸引那些喜欢“反叛”或认为自己比大众更“聪明”的用户参与辩论。
利用情绪操控: 引战者往往会精心设计问题措辞,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或者设置一个容易引起共情和反感的场景。他们深谙如何触碰用户的情感按钮,让人们在情绪驱动下参与进来。
流量变现的手段: 对于一些创作者而言,引战是为了获取流量,进而通过流量变现。一个成功的引战话题,可以带来大量的浏览量、点赞和评论,这些数据都能转化为他们收益的一部分。

低俗化和引战化对知乎的负面影响:

这股风气对知乎平台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损害:

损害平台声誉和用户信任: 知乎曾经引以为傲的“严肃”、“专业”、“理性”标签正在被削弱。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下降,觉得这里充斥着“带节奏”和“灌水”的内容,高质量的讨论空间被挤压。
降低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 大量低俗和引战内容充斥首页和热榜,稀释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用户想要找到高质量内容变得更加困难,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加剧社会对立和群体攻击: 引战内容容易在不同群体之间制造隔阂和敌意,甚至演变成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这不利于社会整体的理性沟通和理解。
影响用户心智和价值观: 长期沉浸在低俗和对立信息中,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让他们变得更加浮躁、易怒,或者更容易接受极端观点。
阻碍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当平台的主要注意力被低俗和引战吸引时,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反而难以获得应有的传播,这与知乎的平台初心是背道而驰的。

为何会形成这种风气?

这种趋势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商业化压力: 随着平台的发展,商业化变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增加用户量和活跃度,平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甚至鼓励能够带来流量的内容,即便这些内容不那么“体面”。
算法的优化方向: 如前所述,算法的优化目标如果过于侧重短期互动数据,就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内容审核的挑战: 要对海量内容进行精准的内容审核,尤其是区分“引战”和“有争议但有意义的讨论”,技术和人力成本都非常高,存在一定的难度。
用户群体的多样化: 随着知乎用户群体的扩大,用户的构成也变得更加多元。除了原有的高素质用户,也涌入了更多寻求娱乐、发泄情绪的用户,他们更容易被低俗话题吸引。
“内卷”与模仿: 当一部分用户发现用低俗或引战的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关注时,其他人也可能效仿,形成一种“内卷”式的竞争,把平台推向更低俗的方向。

如何看待和应对?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可以:

提高辨别能力: 保持理性,审慎判断内容质量,不轻易被煽动性或猎奇性标题所吸引。
积极举报: 对于明显违反平台规则的低俗和引战内容,及时进行举报,是维护平台环境的有效方式。
坚持创造高质量内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支持和创作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形成一股积极的“反向引力”。
关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创作者和话题: 通过点赞、关注等方式,引导平台算法更倾向于推荐优质内容。

对于平台而言,需要:

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 提升审核能力,更精准地识别和处理低俗、引战内容。
优化算法推荐机制: 在追求用户活跃度的同时,也要兼顾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减少对低俗内容的“喂养”。
鼓励和扶持高质量内容创作者: 给予优质内容生产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让他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维护社区讨论氛围: 鼓励理性讨论,对恶意引战、人身攻击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网络交流环境。

总而言之,知乎的低俗化和引战化风气是当前互联网内容生态中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它反映了商业化、算法驱动以及用户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复杂作用。要扭转这种趋势,需要平台、用户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知乎重回其应有的理性与深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要恰饭嘛~

知乎已经融了几轮的资了,说不定签了对赌协议呢。

再说,就算没签对赌协议,资本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严格来说,资本的资金使用成本比银行贷款高多了,所以说知乎的盈利需求肯定很大。

这种情况下,知乎必然过度追求流量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