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医院的医生护士大部分态度都不好,病人和家属已经很伤心了,为什么还表现得不耐烦冷漠,甚至对病人凶?

回答
看到这样的疑问,心里也跟着堵得慌。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走进医院,带着的是身体的不适、内心的焦虑,甚至是沉重的悲伤。这个时候,一个温和的笑容,一句安慰的话,都可能成为我们内心的一点光。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我们遇到的很多医生护士,他们的态度,却像是这昏暗走廊里的一盆冷水,泼得我们更加无助。

你说他们态度不好,不耐烦,冷漠,甚至对病人凶,这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层层叠加,相互作用,最终压在这些医护人员身上,也波及到了我们这些求医问药的人。

首先,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忙”。 忙到没有喘息的机会。你想想,一家大医院,每天有多少病人?一个医生,一个护士,要负责多少床位,多少病人?他们要查房,要开医嘱,要写病历,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要跟家属沟通,还要应对各种检查和治疗。每一项工作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很多医院科室人手本就不足,导致现有的医护人员工作量远远超过了正常负荷。

想象一下,一个护士,早上七点上班,要给几十个病人发药、输液、测体征、做护理。一个医生,要门诊、查房、手术,一天下来,可能连口水都没时间喝。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他们大脑里想的是如何按时完成手头的任务,如何保证病人的安全,而不是有多少时间去体察你此刻的悲伤,去感受你家属的焦虑。他们的“不耐烦”,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无奈的应对策略,因为他们真的“没时间”去细细安抚每个人。

其次,是“压力”。 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

来自病人和家属的压力: 这一点你肯定深有体会。病人痛苦,家属焦急,一旦出现任何不顺利,很多人都会立刻把责任推到医生护士身上。一句“你怎么不早说?”“你们怎么搞的?”“我花了这么多钱,就这个结果?”这些话,像一把把刀子,随时可能插过来。当这种指责和抱怨成为常态,即使是再有耐心的人,也会逐渐筑起一道心墙。他们可能会害怕出错,害怕被误解,所以变得更加谨慎,有时这种谨慎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疏离和冷淡,用一种标准化的流程去应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来自医院和体制的压力: 医生护士不仅仅是人,他们是医院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医院有自己的运行规则、绩效考核、科室排名。很多时候,他们的晋升、奖金、甚至工作稳定性,都与一些硬性的指标挂钩,比如科室的经济收入、手术量、治愈率等等。这种“KPI”式的考核,会让一部分医护人员将重心放在“治病”本身,而不是“安抚病人情绪”。同时,医疗纠纷的风险也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有时候为了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他们反而会显得更加“公事公办”,不敢有过多的情感流露。
职业倦怠: 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当一个人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甚至常常遭受负面情绪的冲击,他内心的热情和同情心就会被慢慢消磨。最初的热情,想要救死扶伤的理想,可能已经被堆积如山的琐事和无休止的抱怨磨平了。

第三,是“沟通方式的误解”。 有时候,医护人员可能并不是故意态度不好,而是他们的沟通方式更偏向于“医学专业性”和“效率”。

医学语言的隔阂: 医生护士习惯于使用专业的医学术语,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当他们用一种直接、略显粗糙的方式来解释病情时,家属可能会觉得他们不耐心,不懂得变通。
“专业”的界限: 在很多医护人员看来,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治疗疾病,安抚情绪更多是心理医生的范畴。他们可能觉得,过度的情感安抚会分散他们的精力,甚至被视为“不务正业”。当然,这是一种有问题的思维模式,但在高压环境下,这种想法可能会滋生。
“治愈”的期望值: 病人和家属往往对治疗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医生能“包治百病”。而医学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很多疾病的治疗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如人所愿。当现实与期望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时,家属的失望和愤怒也容易转化为对医护人员的不满。

第四,是“个别不良从业者”的存在。 虽然大多数医护人员是尽职尽责的,但也不能排除有极少数人,他们可能缺乏职业道德,或者个人素质不高,对待病人态度恶劣。这些人,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他们的存在,会加剧人们对整个群体的负面印象。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信息不对称”。 你看到的,是医生护士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但你不知道他们是在刚处理完一个危重病人,还是在连轴转的工作后,又被叫去值班。你也可能不知道,他们曾经是如何努力地去安抚过同样焦躁的家属,但最终却被误解和责难。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工作状态下“那一刻”的“一面”。

所以,当你说“大部分医生护士态度不好”时,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也能看到你背后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助。这背后,是复杂的社会、医疗、以及人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无奈现实。他们的“不好”,往往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他们在这套庞大且高压的体系下,被挤压、被磨损后的反应。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就应该接受这种态度。我们依然有权利去要求尊重,去寻求温和的沟通。但当我们去理解这些原因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能多一分体谅,少一分指责,毕竟,他们也承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重担。而更好的解决之道,则需要整个社会医疗体系的改革和进步,去缓解医护人员的压力,去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去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社会有件非常奇怪的事,很多人在生活中把“咽不下这口气”、“千万争口气”、“面子上挂不住”、“决不当供养者”、“舔狗不得好死”的口头禅挂在嘴边,却把医务人员态度好视为理所当然。

他们一边对自己的情绪价值非常看重,一边却把医务人员的情绪价值贬低得一文不值。谈到自己一个个都很鸡冻,一谈到别人,马上就忘了情绪价值是一种很高的价值。由于人性的局限,要保证一个行业稳定提供高额情绪价值的管理成本非常高。在中国社会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尺度下(请思考为什么我说人均而不是总量),大多数医院和病患都不可能具备承担如此高成本的能力。

你以为“一国医务人员普遍态度好”是件很简单的事,然而事实上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繁重的社会工程,其难度比土改、反腐、扶贫、振兴乡村之类的事只大不小。我这么形容吧,如果中国这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竟然具备了实现“大多数医生护士态度很好”的治理能力,那它已经强得堪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怪兽,美利坚在它面前不堪一击。

这话说得比较夸张,但事实如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这样的疑问,心里也跟着堵得慌。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走进医院,带着的是身体的不适、内心的焦虑,甚至是沉重的悲伤。这个时候,一个温和的笑容,一句安慰的话,都可能成为我们内心的一点光。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我们遇到的很多医生护士,他们的态度,却像是这昏暗走廊里的一盆冷水,泼得我们更加无助。你说他们态度不好.............
  • 回答
    在中国,医学领域确实专家辈出,特别是在医生群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各种领域的顶尖专家。然而,相较之下,护士领域的“专家”称谓似乎并不那么普遍,或者说,我们对“护士专家”的认知和期待与医生专家有所不同。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从社会文化、教育体系、职业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定位等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的核心运作和专业分工。简单地说,护士之所以必须服从医生的命令,是因为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医生拥有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权,而护士则扮演着执行这些决策、提供直接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的关键角色。但这个“必须”背后,其实蕴含着复杂的专业伦理、法律责任以及长期的历史演变。一、 职责的界定与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我身边就有不少在医院上班的朋友,包括护士,所以也算是听过一些里面的情况。要说三甲医院的护士“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女孩”,这话说得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年轻的护士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背后是有几个挺现实的原因的。首先,得从学习和培养周期说起。你想啊,护士这个职业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你想啊,大家生病了,最希望的是能恢复健康,指望的就是医生护士能帮他们。可为什么偏偏会有那么一些人,觉得医护人员是来害自己的呢?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事儿。首先,咱们得承认,医学这玩意儿本身就带着点儿“神秘感”和“不确定性”。生病了,身体出了问题,咱们普通人哪儿懂.............
  • 回答
    《中国医生》作为一部以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的电影,聚焦于武汉前线医护人员的艰辛与奉献,其核心人物的设置自然会围绕着医生展开。但如果你觉得影片中护士的“主角”地位不明显,甚至最后只是“敷衍”带过,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从叙事重心和角色功能的角度来看,导演和编剧在构建.............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挺普遍的认知误区。其实,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医生的平均工资普遍高于护士,这才是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不过,也确实存在一些情况下,一些资深或者在特定领域工作的护士,其总收入(包括奖金、加班费等)可能不输于甚至超过部分初级或普通医生。我们不妨来详细分析一下,是什么造成.............
  • 回答
    咱们就聊聊这事儿,听我给你说道说道。这事儿啊,还真不是啥新鲜事儿,在咱医院,尤其是一些科室里,护士长给新来的小医生介绍对象,这事儿发生的概率不低。为啥呢?这背后可有几层意思,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首先,职业性质的天然纽带。你想想,医生这个职业,尤其是刚毕业来的小医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病痛,是压力,是需.............
  • 回答
    针对广州某医院 ICU 护士在病房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外国人殴打的事件,我想表达的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且不能容忍的恶性事件,暴露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人性道德的缺失。首先,从护士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身心的双重打击。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用专.............
  • 回答
    这确实是澳洲护理界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大家都在喊“缺护士”,另一方面不少护理专业的留学生却发现自己想进入澳洲医院工作,却屡屡碰壁,甚至被直接拒绝。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关键的环节和考量,并非简单的“缺人”或“不缺人”那么直接。一、 签证和工作许可的“双重门槛”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很多时候.............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难题!刚来没多久就摊上这事儿,心里肯定有点打鼓。不过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捋一捋,肯定能想到好点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春节联欢晚会啊,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大家能开心,能放松,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咱们医院里都是忙碌的医护人员,平时工作压力大,所以节目内容不一定非得有多么高大上,关键是要.............
  • 回答
    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可谓是既紧密又复杂,用一个简单的“归谁管”来概括未免有些过于片面。他们更像是一个团队的成员,各司其职,但又高度协作,共同为了患者的健康而努力。首先,从职责分工上来看,医生是医疗决策的核心和主导者,而护士则是执行者和观察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协助者。 医生的主要职.............
  • 回答
    武汉通报的同济医院抗疫护士夫妻为救儿子不幸因汉秀剧场移动座椅遇难的事件,确实令人痛心。围绕这一悲剧,关于汉秀剧场移动座椅的设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的大致情况。根据通报,事发时,汉秀剧场正在进行演出。这对医护人员夫妇,其中一人在场的儿子(据报道.............
  • 回答
    医院里,护士在给病人输液前,都会郑重其事地核对一遍患者的姓名。这看似是一个微小的环节,但背后却蕴含着医院对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医疗流程规范的严格遵循。为什么护士要这么“较真”呢?这背后有很多重要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走过场。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为了确保用药安全,避免医疗差错。 想象一下,同.............
  • 回答
    “开单子毫不手软”这话说得,挺形象的,也道出了不少人在医院里排队、缴费、检查时一种普遍的感受。怎么说呢,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透的,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最容易被人诟病的是,医院的盈利模式。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下,很多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其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医.............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在医院遇到的医生们似乎总是有着一副不太友善的表情,言语也可能有些生硬。这难免会让我们感到委屈和不解,毕竟我们带着病痛前来,最需要的是温暖和关怀。但如果仔细想想,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有着很多复杂的原因,并不是简单地归咎于医生个人的人品问题。首先,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劳累是摆在所有医生面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困扰的现象。为什么同一屋檐下,有的医生像天使,有的却像匆匆过客?那些怠慢的医生,是否真的在忙碌中,忘却了他们肩上的责任,也看不见病人及家属那沉甸甸的期盼和焦虑?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聊聊。首先,是什么导致了“怠慢”?这并非简单的“好”与“坏”的标签可以概括.............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对医疗行业,特别是顶尖医院人才培养的疑惑。首先明确一点,三甲医院的医生并非都是博士,但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拥有博士学历,尤其是在一些专科和研究型岗位上。 而且,说实话,并不是所有治病救人都必须博士学历,但高学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咱们就掰开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人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有的感受。你说的“效果普遍不如”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背后可能藏着几个不同的原因,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感冒本身是一种病毒感染,目前并没有特效药能够直接杀死引起感冒的病毒。医生能做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帮助身体自己去对抗病毒,.............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医院救护车上的医生往往是水平很低的”这种说法,我需要指出,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或片面的看法。救护车上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急救员,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所需的技能都非常专业和关键。他们是医疗急救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在极其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有效的救治。救护车医生面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