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医院的医生治疗感冒病效果普遍不如基层医生?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人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有的感受。你说的“效果普遍不如”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背后可能藏着几个不同的原因,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感冒本身是一种病毒感染,目前并没有特效药能够直接杀死引起感冒的病毒。医生能做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帮助身体自己去对抗病毒,以及预防并发症。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医生,无论在哪种级别的医院,其治疗“感冒”本身的核心思路都是相似的。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大医院不如基层医生”的观感呢?这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诊疗重心和侧重点的不同:

基层医生(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诊所): 他们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常见病、多发病”,感冒恰恰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基层医生每天面对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普通感冒。这使得他们对各种感冒的常见症状、发展规律、以及针对这些症状最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案(比如退烧药、止咳药、化痰药、缓解鼻塞的药物等等)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更熟悉哪些药物在普通人群中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更擅长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制定一个相对“轻柔”但有效的治疗组合。他们更关注的是让患者舒适,症状快速缓解。
大医院医生(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大医院的医生不仅要处理感冒,更要面对各种复杂、疑难的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甚至是早期肿瘤的呼吸道表现等等。对于感冒这样的“小病”,他们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排除其他可能性。比如,一个普通的咳嗽,在基层医生那里可能就是感冒引起的,但在大医院,医生会考虑是不是肺炎、哮喘、肺结核或者其他更严重的情况。这种“排除法”的诊疗过程,虽然严谨,但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大医院的医生“小题大做”,或者没有基层医生那样“一针见血”地解决感冒症状。此外,大医院的医生通常会更加强调“循证医学”,对药物的使用会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涉及到抗生素的使用上(尽管感冒多是病毒性,抗生素无效,但有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 诊疗环境和病人构成:

基层医生: 他们接触的大多数感冒患者,病情相对轻微,身体抵抗力也较好,通常通过对症处理就能很快恢复。这种“治好了”的病人,会给患者留下“基层医生医术高明”的印象。
大医院医生: 来大医院看感冒的,往往是病情比较复杂,或者在基层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这些人可能本身基础疾病较多,身体状况较差,或者感冒并发了其他问题。即使大医院医生尽了最大努力,患者的恢复速度也可能比单纯的普通感冒要慢。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就会产生“大医院也没什么用”的误解。

3. 医患沟通和期望值:

基层医生: 基层医生通常与患者的接触时间相对充裕一些,沟通也更接地气。他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解释感冒的病程,告知患者如何居家护理,比如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等。这种全面的“生活方式指导”和细致的沟通,能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怀,从而对治疗效果有更高的满意度。
大医院医生: 大医院号源紧张,医生面对的患者数量巨大,工作节奏快。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深入的沟通,更侧重于“诊断”和“开药”。患者可能只是想快速拿到药,缓解症状,但医生出于严谨和风险考虑,可能会开出更全面的检查单,或者给出更保守的治疗建议。这种“效率至上”的模式,虽然不代表医生能力不行,但很容易让患者觉得不够“用心”,或者没有达到他们期望的“速效”。

4. 药物使用和处方习惯的差异(但这一点需要谨慎看待):

理论上,大医院的用药更规范,但有时候,基层医生可能更熟悉针对特定症状的一些“经验性”用药组合,这些组合可能在缓解眼前不适方面,给患者带来更直接的“疗效感”。例如,一些复方感冒药的使用,或是针对咳嗽、鼻塞的某些特定组合,可能会让患者觉得“吃了药,症状立刻好多了”。而大医院的医生,可能更倾向于分开用药,或者考虑更长期、更根本的治疗(即使是感冒,如果反复发作也可能暗示潜在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区分“治感冒”和“治好感冒”。

治感冒 是医生开出相应的处方,指导用药。
感冒治好 是指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身体恢复健康。

基层医生之所以给一些人留下“治感冒效果好”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大多是能够快速自行恢复的普通感冒,并且他们的诊疗方式更侧重于症状的快速缓解,以及与患者更近距离的沟通。

大医院的医生,他们是处理疾病的“全科医生”和“专家”,他们的职责是更全面、更细致地诊断和治疗,包括排除其他严重疾病。所以,他们处理“感冒”的思路和侧重点,自然会与基层医生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并不是大医院的医生治疗感冒不行,而是他们面对的患者群体、诊疗目标、以及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处理感冒的方式会更严谨、更全面,甚至有时显得“不那么直接”。而基层医生因为其工作性质,在处理普通感冒和缓解症状方面,更能让患者感受到“即时效果”,也更容易建立起“医术好”的口碑。

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普通感冒,并且症状不重,去哪里看都可以,最重要的是遵循医嘱,好好休息。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那去大医院就诊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那里能更全面地帮你检查和诊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感冒的定义,已经有同仁说了,其实狭义上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的症状是鼻塞,流清涕,部分有咽痛,一般不发热。致病微生物一般是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

那为什么老百姓总说感冒发烧呢?

其实发烧了,可能由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一般致病微生物是肺炎链球菌。

一般病程是这样的,先感冒,后发烧。人体本身就是巨大的微生物王国,有时是因为外界的病毒入侵,有时是因为着凉,熬夜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平时在体内的病毒增殖,导致感冒。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都会破坏呼吸道环境,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有一部分人几天就好了,另一部分人免疫力太低,没干过病毒,之后病毒继发了细菌感染,因为这些细菌平时也在体内,或者免疫力下降后,外界的细菌更容易感染。

说人话就是,病毒是个开锁的小偷,把门打开后,细菌这个强盗进来了。

一般来说,小偷比强盗威胁小,病毒比细菌威胁也小。

感冒,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吃点康泰克,连花清瘟这类的感冒药,然后高蛋白饮食,戒烟,充足睡眠,保持呼吸道干净湿润,多喝水,雾霾天戴口罩。

如果出现细菌感染,比如发热,咳痰色黄,那一般就不是感冒了。需要查血常规,crp,或者影像,确诊疾病,定治疗方案。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小诊所治疗感冒更好呢?

首先,小诊所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是地塞米松。这种激素应用后会掩盖一切症状,包括发热,全身酸痛,轻度咳嗽。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引起库欣综合征或者股骨头坏死。

神药就两个缺点,一,激素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二,掩盖症状,不治病,还降低免疫力,容易出现漏诊,耽误病情。

其次,一般小诊所治三天就不治了,让病人去医院,这有些幸存者效应,如此统计,小诊所治疗感冒的水平还不错,治一个好一个。治不好的都跑医院了呗。

再次,人们对诊所没有太高的期望。


我并不反对诊所看病,我反对的是乱治,我们接的病人一般都是用过激素的,症状掩盖了,连血常规都给掩盖了,往往这些病人表现的不重,实际上已经延误病情,挺重的了。

标准的诊所至少有血常规,心电图,不清楚别的地区怎么样,天津的社区都有这俩,有的还有x线。

我个人建议,如果出现鼻塞,流清鼻涕以外的症状,尽量不要自己瞎吃药,建议至少做个血常规。

二,再去诊所看病,问一句用的什么药,最起码万一不管用,得去医院,能告诉医生曾经用过什么药。(我在临床见到的人基本都不知道吃的什么药,仿佛药品是无足轻重的东西一样。)

user avatar

现在的答案,我觉得都没弄清楚重点。

而且有的答案把赤脚医生和社区医生等同起来的,这是虚空矛盾呀,同志们。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弄清楚这么两个问题:

(1)每一次真的是感冒吗?

我在临床上遇见非常多的,声称是感冒的「哮喘」、「肺炎」、「COPD」、「慢性支气管炎」,无论我怎么给他说他不是感冒,他都会问我:「医生,我这个感冒是怎么回事?」

所以首先得弄清楚题主是不是真的是感冒。

我在之前不少问题里就提过大众对感冒的误解非常深,主要体现在:

(1)有感冒症状≠一定是感冒;
(2)传统医学/中医里的感冒和现代医学(西医)里的感冒不是一个东西;
(3)感冒和流感是不一样的。

(2)每一次吃的是什么药

比如大医院分别每次都开的什么药,赤脚医生分别每次都开的什么药。

我是见过治疗咳嗽和鼻炎的神医的,每一个都是在坑人。

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治疗咳嗽的神医,还是一个院长,他常规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有一个治疗鼻炎的神医,使用的是已经被淘汰的鼻炎封闭疗法。

他们俩用的方法的特点都是便宜+见效快,但对人体伤害大。不过都被周围的群众捧为了神医、良心医生,要是敢反驳,就一定会挨群众骂。

举这两个例子,不是想说这个赤脚医生也在坑人,而是想说见效快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

所以一定要分清楚医生分别使用了什么东西,才能进一步论证,为什么会出现疗效差异。

现在为什么说感冒不需要治?不是真的不需要,而是一个无奈之举。

感冒病毒目前发现的就有200来种,常见的鼻病毒、4个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等。这些病毒感染人体后,造成的症状太轻微了。

我们如果使用现在的抗病毒方案,药物副作用都比疾病严重,缩短的病程可能就一两天,完全犯不着。

关键是病毒种类还多,也基本没办法针对性开发。

可以这么说:

如果出现针对感冒的,真正的无损缩短病程的疗法,这种疗法一定是可以轰动全球的疗法。

甚至有可能因此出现一些普适性的抗病毒方案,这种方案对人体影响还小,简直不要更完美。

而且还有冠状病毒,说不定新冠病毒(SARS-CoV-2)也能参考。

这位赤脚医生的疗法也是值得探究的,题主如果能拿到专利,不仅功德无量,而且金钱无量。

user avatar

我是儿科医生,就说说孩子感冒的问题吧。

至于成年人,道理差不多,以此类推。

一篇旧文了,直接转发过来:

孩子感冒了,最主要的治疗应该是什么?------你们全都搞错啦!


作为一名小儿科的医生,今天,我和大家聊聊一个非常“小儿科”的问题------感冒。

虽然,这是一个最常见的小毛病,不过,我估计,大家对它的误解是很深的。

比如说,本文标题的这个问题,孩子感冒了,最主要的治疗是什么?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很多医生,都会答错!

不信?试试看。

请先在心里准备好几个答案,然后:

揭晓答案:

对于普通感冒,照料者教育是治疗的主要方面和方法。

看到了吧,孩子感冒了,首先需要治疗的,是家长。

治疗家长的方法是:教育!

这可不是我随口胡说的,有权威依据: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评价研究院(United Kingdom'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和英国胸科学会(British Thoracic Society)均作此推荐。

那么,该怎么教育家长,需要教育那些内容呢?

01

什么是感冒?


感冒的正式名称,叫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这个名字包含三个部分:

一是“急性”。

说明感冒来得快,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去得也快。

婴幼儿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在疾病的第2-3日达到高峰,然后在10-14日内逐步缓解

少数儿童咳嗽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一般会在3-4周里稳步减轻。

至于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用来缓解感冒所导致的咳嗽,请看这一篇:

治疗咳嗽哪家强?D爸也来开偏方

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症状通常在5-7日后消退,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吸烟的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

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太着急,虽然多数孩子的“感冒”都是小问题,但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康复。

二是“上呼吸道”。

这表示病变的部位,一般在鼻、鼻窦、咽喉等部位。

人体的呼吸道通过口、鼻与外界相通,是身体的门户,所以,外面的病毒、细菌容易入侵这里。当然,如果病情进展,病变也可以蔓延或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

“感冒”的孩子一般会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或咽痛等症状,这都表明:上呼吸道出了问题,有外敌入侵这里了。

不过,这些症状并不是病毒对呼吸道的直接损伤所致,而是机体免疫应答的结果,也就是说,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正与病毒奋勇作战的表现。

比如说,通过分泌鼻涕,把入侵的敌人清洗出去;通过打喷嚏和咳嗽,把敌人吹出去。

同时,孩子也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这都是机体正在调兵遣将、积极参战的表现。

三是“感染”。

感染这个词,通常是指细菌侵入人体,并生长繁殖,损害我们身体健康的这种情况。

但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感染”,一般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而且,不是一种病毒,而是很多种病毒都可以造成我们感冒。

其中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就是这种鼻病毒,也还可以分为100多种类型,其他的,还有腺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等等。

不同病毒所导致的感冒,症状有很多类似之处,如不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几乎无法确定是哪一种病毒所致。

02

孩子是怎么患上感冒的?


显而易见,是病毒侵犯了孩子。

但是,病毒从哪儿来?

一般有三种常见途径:

1、手接触

小孩子总爱东摸西摸,如果手接触到染有感冒病毒的人或物之后,再去揉眼睛、抠鼻子,就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

这是主要的一种传播方式,引起感冒的病毒可在人体皮肤表面存活至少2小时,在物体表面可存活1日。

2、飞沫传播

感染者会咳出一些小颗粒的飞沫,飞沫在风中飘呀飘,然后,被孩子吸进去了,也可能会感染。

3、密切接触

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可能会排出大颗粒的飞沫,直接落在别人的鼻黏膜或眼结膜上。

所以,勤洗手、戴口罩,对于预防感冒,也是有用的。

但是,太小的孩子,戴口罩这事儿,确实不大好实施。很可能熊孩子早上戴个蓝色的口罩去幼儿园,下午却戴个红色的回来。

不过,可以勤通风。

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感冒约6-8次,症状一般持续14日;较年长儿童平均每年感冒约2-4次,症状一般持续5-7日。

还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常常有人说,今天孩子吹了冷风,打喷嚏,流鼻涕,一定是“感冒”了。

不一定。

吹了冷风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很可能是冷空气的刺激所造成的,不一定是感冒了。

关于寒冷是否与感冒有关,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讨论。

我的看法是:寒冷肯定不是感冒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病毒感染。但是,寒冷有没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使病毒更容易侵犯我们?这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要证实的话需要进一步的对照试验等研究。

03

聊聊“感冒药”


常见的儿童感冒药有很多种,它们虽然名字不同,但主要成分的差异,其实并不大。

而且,其作用几乎都是缓解感冒所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注意:是缓解这些症状。举例说明一下,就像很多止痛药,只能止痛,也就是缓解症状,至于病变本身,该咋地还是咋地!)

不过,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些症状其实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和病毒作战、抵抗病毒入侵的表现,我们用药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杀灭入侵的病毒,还干扰了孩子自身抵抗力与敌人的战斗。

部分感冒药里面的某些成分还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多次发布公告,对很多儿童感冒药表示禁用、慎用或不推荐使用。


所以,我认为,对于“感冒药”的使用要谨慎,特别是含有可待因、特酚伪麻、特洛伪麻等成分的,都不要用。

我家的小丫和小熊,是从来没有吃过什么“感冒药”的。

但是,如果确实难受,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一下症状,是可以的。

这一点,可以看看:关于孩子发热,这些知识,总有一条会颠覆你的认知!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用感冒药来缓解症状,让自己舒服一点。但是,请明白这一点,感冒药仅仅是让你舒服一点,根本就不是在“治愈”感冒。

有的感冒药,缓解症状的作用强一些,有的可能弱一些。

所以,题主的问题,应该懂了吧。


有的亲或许会想到:

能不能直接用抗病毒的药物来消灭病毒,从而治愈感冒呢?

对,这是一条好思路。

但是,抗病毒的常用药物,如利巴韦林(也叫病毒唑),其实并没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也不建议用于孩子的感冒。

当然,对于流感来说,是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的,如:奥司他韦。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根据专业医学搜索引擎Uptodate的推荐,对于普通感冒的患儿,可采用以下几种支持措施:

1、多喝水

维持充分补液可能有助于稀释分泌物,并舒缓呼吸道黏膜。

2、摄入温热的流质

摄入温热的流质(如,茶、鸡汤)可能对呼吸道黏膜有舒缓作用,可促进鼻腔黏液流出,还可松解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促进其排出。

但是,所摄入的温热流质应该与婴儿或儿童的年龄相符。比如,你不能给1个月的小宝宝喝鸡汤。

3、局部用盐水

将盐水用于鼻腔可暂时去除令患儿烦扰的鼻分泌物,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引起血管收缩以缓解鼻阻症状。

不过,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黏膜刺激或鼻出血。

对于婴儿,可使用盐水滴鼻;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使用盐水鼻喷雾剂或盐水鼻冲洗。

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盐水应为无菌的,请到医院开具或正规药店购买,不能自己用自来水兑点盐。

4、加湿空气

可以使用冷雾加湿器或喷雾器来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松解鼻腔分泌物,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而且,每次使用冷雾加湿器后都要按照生产商的说明做好清洁工作,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感染或吸入损伤的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推荐吸入蒸汽或加热加湿的空气用作治疗鼻部症状的方法。吸入加热加湿空气或蒸汽并不会减少症状,可能还会引起烧伤。

04

几个常见的误区


关于感冒,还有几个常见的误区,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1、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来消灭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的,而不能杀灭病毒。

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所致。

所以,应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有时病毒感染后会继发细菌感染,此时是可以用抗生素的,这需要医生来判断。

2、中成药

很多人误认为中成药很安全,其实,中成药的成分很复杂,有些成分可能具有肝、肾毒性,还有一些名字是中成药,成分却含有西药。所以,给孩子使用中成药也要非常谨慎。

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很多中成药发出了警示:

3、维生素C

2013年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24项试验,共10,708例参与者,未能发现每日补充维生素C可在一般群体中预防普通感冒的证据。

不过,每日补充维生素C或许可以缩短儿童普通感冒的持续时间。

4、锌

随机试验表明,在预防感冒以及减少感冒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口服锌有一定作用,但是,需要长期每日给药(≥5个月)。

一般来说,不大可能连续吃上5个多月的锌,只是为了预防下一次感冒。

5、益生菌

根据目前的医学证据,不建议将益生菌用于预防儿童感冒。

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某些打擦边球的广告。

05

尾声


最后来个总结,批驳几个常见的看法:

1、孩子今天吹了冷风,打喷嚏、流鼻涕,一定是“感冒”了。

不一定。

“感冒”又叫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感染”,所以说,是病原体侵犯我们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病毒侵犯人体所致。

吹了冷风后打喷嚏、流鼻涕,很可能是冷空气的刺激造成的,不一定是“感冒”了。

在本次疫情中,我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时,一会儿一身汗,一会儿冷得瑟瑟发抖,却没有“感冒”过。为什么呢?

因为有防护服的保护,病毒侵犯不了我。

2、感冒了,赶快吃点“感冒药”,不然会加重!

感冒是病毒侵犯人体所导致的。而绝大多数“感冒药”的作用是缓解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打喷嚏,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没有抗病毒的效果。

所以,吃“感冒药”,只能缓解“感冒”的症状,而不能消灭病毒,也就是“治标不治本”。

当然,也有少数“感冒药”含有抗病毒的成分。但是,亲,目前人类对于病毒,还没有疗效显著的药物。能够对抗流感病毒的奥司他韦,就算很不错的了。

要不然,本次肺炎疫情(冠状病毒),动静就不会搞得这么大了。

3、感冒了,来点抗生素吧。

感冒绝大多数是病毒所致,而抗生素,是用来对抗细菌的。

这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有时病毒感染后会继发细菌感染,此时是可以用抗生素的,这需要医生来判断。

4、今天天气有点冷,吃点“感冒药”预防一下。

这个问题,亲,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5、不吃药,感冒怎么能好?

人体自身有免疫力,是它消灭了引起我们感冒的病毒,所以好了。

与吃没吃过“感冒药”,没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的感冒症状一般持续14日;较年长儿童,症状一般持续5-7日。

不过,对于流感,早期应用抗病毒的药物是可以的,请遵医嘱。

大多数时候,人体在与导致我们感冒的病毒进行斗争时,都能占上风,消灭它们,我们的免疫力也不是吃素的。

但是,也有可能,病毒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病变,如肺炎,脑炎,等等,这可能是致命的。

此时,医疗的目的是维持我们机体的正常运转,给免疫系统提供机会,“以空间换时间”,让机体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才是感冒时医疗的价值!

@知乎日报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

如需转载请联系

参考文献在原文中


原文在此,如对本文内容有疑问,欢迎查阅文末的参考文献:

孩子感冒了,最主要的治疗应该是什么?------你们全都搞错啦!



user avatar

为什么梵蒂冈的教皇驱魔效果普遍不如农村巫婆神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人在就医过程中可能会有的感受。你说的“效果普遍不如”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背后可能藏着几个不同的原因,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感冒本身是一种病毒感染,目前并没有特效药能够直接杀死引起感冒的病毒。医生能做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帮助身体自己去对抗病毒,.............
  • 回答
    确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感冒了,明明说能自愈,怎么去医院反而要吃一大堆药,还花费不少?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因素,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理解“自愈性疾病”这个概念。感冒,绝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等。这些病毒的特点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一旦识别并对抗它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医学发展史、科学哲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对疾病本身的认知偏差。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这种说法。一、 自限性疾病的概念与历史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自限性疾病”这个概念。 定义: 自限性疾病是指那些病程有一定时间限制,.............
  • 回答
    武汉大花山方舱医院作为首个以中医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其首开舱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时代意义: 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 疫情初期,医疗资源紧张,方舱医院作为一种快速、大规模收治轻症患者的临时医疗设施应运而生.............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对医疗行业,特别是顶尖医院人才培养的疑惑。首先明确一点,三甲医院的医生并非都是博士,但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拥有博士学历,尤其是在一些专科和研究型岗位上。 而且,说实话,并不是所有治病救人都必须博士学历,但高学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咱们就掰开了、.............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医生为什么都不愿意治疗不在他这里手术的病人”这个说法,我需要先澄清一下,这并非一个普遍现象,也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医生依然秉持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并且他们的执业范围和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对所有需要帮助的患者负责。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咱就拿淘宝举例,大家买东西,看完宝贝描述,觉得好,就给个五星好评,觉得不好,就留个差评,这多直接,多透明。医生治病救人,咱们病人也是希望透明化,知道哪个医生医术高明,哪个医生还需要“进步”。但实际情况,医生和淘宝卖家那可是天壤之别,不能简单地套用一套评价体系。首先,医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医疗公平和人道主义的底线,很多时候也牵动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为什么即便面对垂危的生命,医院在某些情况下似乎也无力或不愿施以援手?这背后绝非简单的“不救”那么简单,而是牵扯着一套复杂的系统运作、经济压力和法律法规。首先,要明白医院并非纯粹的慈善机构。虽然很多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带有社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系统运作的核心,也是很多病患在面对医疗费用时产生的疑问。为什么医院不像我们平时购物一样,先拿到东西再付钱,或者在“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模糊的账单、不透明的收费项目)解决后再付款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考量,涉及到风险控制、运营模式、行业惯例、甚至法律法规。首先,我们.............
  • 回答
    在心理治疗中,有时我们会听到治疗师鼓励我们“全部想起来”,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治疗原理。这个“全部想起来”并不是要我们像录像机一样回放每一个细节,而是指一种深入探索过往经历、情绪和感受的心理过程。那么,为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能成为推动治疗前进的重要力量呢?1. 解开情绪的锁链,释放压抑的能量.............
  • 回答
    在探讨医院为何“常常”拒绝收治癌症晚期病人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几个关键点。事实上,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并不会“拒绝”收治任何一位病人,无论其病情多么晚期。医院的首要职责是救治生命,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一些让癌症晚期病人在医院“难以”获得预期收治,或者说,他.............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类似情况的朋友都会有同样的困惑。牙医在提供诊疗建议时,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现象,而您提到的“不告知后续治疗方案”以及“介意患者去其他地方看牙”的感受,背后可能包含着一些复杂的原因。我们来一一梳理一下。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您会觉得“牙医都不跟你说该怎么治疗.............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很多人眼中,医院代表着科学、专业和希望,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部分人,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的人们,宁愿求助于所谓的“农村大神”或者传统偏方,也不愿去医院就医。这背后的原因,绝非单一的“迷信”二字就能简单概括的,而是交织着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医疗体系最核心的几个难题。很多人确实希望能有“先看病,后付钱”的医院,这听起来既人道又符合“救死扶伤”的理想。但现实中,要建立一个大规模、可持续运行的“先治病后付钱”的医院,挑战非常巨大。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它这么难实现。一、 资金流转是生存的命脉,医院不是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道出了很多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心中的无奈。确实,在很多人眼中,中医似乎背负着一种“不公平”的期待,评价标准更是常常两极分化,让人哭笑不得。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剖析开来,看看这背后都有哪些复杂的原因:一、历史与认知上的“原罪”: “神秘主义”的标签: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很.............
  • 回答
    从医学角度来看,脚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足癣,虽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但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顽固分子”,想彻底根治并不容易。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是简单涂抹药膏就能一劳永逸的。首先,我们得明白脚气到底是什么。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这些小家伙们特别喜欢温暖、潮湿、不透气的环境,而我.............
  • 回答
    南美洲的领导人对古巴的医疗体系青睐有加,这背后并非仅仅是对古巴医疗水平的盲目崇拜,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实际的考量,也包含着政治与情感的联系。首先,古巴的医疗体系的确有着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一些特定领域,其性价比和专业性在发展中国家中是相当突出的。在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南美国家,尖端医疗技术往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又有趣的问题,因为你点出了一个很多人都在谈论,甚至有点争论不休的现象:现代医学在很多方面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很多曾经的不治之症在现代医学面前迎刃而解,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中医抱有信心,甚至坚持认为中医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呢?要深入聊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对“病”.............
  • 回答
    您好!听到西安多家医院接诊出血热患者的消息,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出血热,医学上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一组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肾脏,但也可能影响到全身多个器官。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什么是出血热,.............
  • 回答
    截至2020年2月20日,日本报告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中,治愈者仅为1例,这确实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疑问,尤其是考虑到日本在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整体高水平。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确诊病例的构成与时间线: 早期病例集中在特定群体: 日本早期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尤其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