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敦煌莫高窟会不会还有其他藏经洞?

回答
敦煌莫高窟,这座承载着千年佛教艺术与文化的宝库,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个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第17窟,也就是那个神秘的“藏经洞”。然而,关于莫高窟是否还藏有其他不为人知的“藏经洞”,这是一个长久以来都引人遐思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深入理解一下莫高窟的“藏经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为什么会如此独一无二。

那个“名声在外”的藏经洞——第17窟

我们通常所说的“藏经洞”,是指1900年由王圆箓道士偶然发现的莫高窟第17窟。这个洞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最初的佛窟,而是在一个早期的佛洞(第16窟)的前室修建的。在盛唐时期,这里被用作供养人(即捐资修建佛窟的信徒)的灵柩安放之地。

到了晚唐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空间被封存起来,里面堆满了大量的佛教写经、绢画、刺绣、法器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数量惊人,内容丰富,涵盖了佛教经、律、论,以及各种佛经的翻译、注释,还有大量的民间文学、历史文献、科学著作等等。更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了许多失传的珍贵典籍,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也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古时期中国乃至中亚地区的宗教、文化、社会生活面貌。

为什么会有“藏经洞”?

“藏经洞”的出现,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与当时的宗教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佛教的兴盛与佛经的传播: 佛教在古代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信徒们热衷于抄写佛经以积累功德,祈求福祉。这导致了大量的佛经抄本的产生。
战乱与动荡: 历史的洪流中,战乱频仍。在动荡时期,寺庙和宝库中的珍贵文物常常面临被焚毁或盗掠的危险。因此,一些信徒或僧侣会将珍贵的经卷、法器等集中起来,封藏于隐蔽之处,以求其安全。
“末法时代”的忧虑: 佛教中有“末法时代”的说法,即佛法衰败的时代。一些信徒可能怀着对未来佛法可能失传的担忧,将重要的经典保存下来,寄希望于后世能够重新发现和传承。
佛塔与经藏: 佛教传统中,佛塔是供奉佛舍利、经典的重要场所。有时,佛经会被集中存放在佛塔的塔室或相关附属建筑中,形成一种“经藏”的概念。第17窟的形成,可能与这种将珍贵经卷集中保存的传统有关。

是否存在其他的“藏经洞”?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许多研究敦煌学的人士乃至普通大众都非常感兴趣的。答案是: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存在其他类似第17窟这样的大规模文物集中封存地点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存在另一个与第17窟规模相当、内容类似的“藏经洞”。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偶然性与必然性: 第17窟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一个普通道士的无意中发现,才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藏经”行为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当时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2. 莫高窟的规模与结构: 莫高窟现存有700多个洞窟,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可能确实有其他的洞窟被用作过储藏、安放灵柩、甚至暂时存放物资的地方。但这些洞窟的用途和性质,是否能够达到“藏经洞”的标准,即大规模、集中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写本、绢画等文物,这是关键。
3. 考古发现与研究的进展: 尽管过去了120多年,但敦煌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一直在对莫高窟进行更精细的测绘、勘探和研究。如果存在其他的“藏经洞”,或许在未来的考古发掘或文献研究中会浮出水面。
4. “藏经洞”的定义: 我们需要明确,“藏经洞”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特指第17窟那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封存了大量佛教文献和艺术品的空间。如果仅仅是某些洞窟中零星发现了一些写经,那与第17窟的性质是不同的。

一些相关的推测与可能性:

零星的发现: 在莫高窟的其他洞窟中,确实也发现过零星的写经、残片等。但这与第17窟那种“地下图书馆”般的规模和完整性是无法比拟的。这些零星的发现,可能只是当时信徒随手放置、或者佛龛中的一部分,并非有意识的集中封存。
已经被盗掘或破坏的洞窟: 历史上的战乱、盗墓行为,以及自然风化、人为破坏,都可能导致一些洞窟的原始面貌和内部情况我们无法得知。也许曾经有过类似的“藏经洞”,但因为各种原因,其内容早已散失或被毁。
周边地区的可能性: 敦煌不仅仅是莫高窟,它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周边地区也可能存在类似的文化遗址。只不过,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洞窟结构,为文物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断言敦煌莫高窟绝对不会有其他的“藏经洞”,因为历史的复杂性和考古发现的未知性总是存在的。 然而, 基于目前的考古证据和学术研究,还没有发现任何能够与第17窟相提并论的、大规模的、系统性保存了海量文物的“藏经洞”。 第17窟的“藏经洞”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发现文物的数量、质量、重要性和独特性所决定的。

敦煌的魅力,也正在于它总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每一处斑驳的壁画,每一卷残破的写经,都可能藏着一段未被揭开的故事。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敦煌的地下还会传来新的回响,但至少在目前,那个第17窟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东方的小图书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藏经洞这种奇迹,有一例就是人类文明之幸,我是不指望有下一例的。

藏经洞里的那些宝贝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大、时间跨度之长,简直怀疑是有人穿越时空封存的。

user avatar

按理说应该是不存在了,当初的藏经洞是王道士无意中发现的,现在的敦煌研究院肯定也如此想过,并且对每个洞窟的墙面都探测过。如果真的有所发现,也会公布于世,应为这对敦煌学,甚至整个文化领域都是极大的宝藏!

user avatar

感谢大数据推送。

我觉得不会。

想想司空图那诗。

再想想3D佛。

user avatar

哈哈哈,这个问题在我16年去参观完莫高窟出来的时候脑子里暴风过。当时闪了好多密室来着。

理论上来讲,应该是不会了,毕竟我国对于莫高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里里外外说不定都被查的真真切切,要是有,肯定早发现了。

但是,但是,但是,作为一个如此灿烂而意义深远的文化,去了一次还想去很多很多次的地方,参观之后内心澎湃和平静共存的地方,当年技艺超绝的建造者们,是不是还建造了一个,两个,甚至很多个和16号窟一样,甚至更加隐秘的窟喃,虽然现在还未发现,说不定几百年,几千年后,他们蹦到世人面前,开心的说到"瞧,我在这呐,在这等了你们千万年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