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阿里S1级事故,淘宝3.25重大bug问题?

回答
阿里S1级事故,淘宝3.25重大Bug,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不能简单地说是“意外”,更像是系统性风险的一次集中爆发。

先说S1级事故,这个级别的定性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S1通常代表着“严重影响核心业务,造成大范围用户损失或重大经济损失”。在电商领域,核心业务就是交易,用户损失和经济损失在这里是直接挂钩的。这次事故如果真的达到了S1级别,意味着可能很多用户的订单出现异常,支付环节出现问题,或者商品信息展示混乱,最终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购物,或者付了钱却没买到东西,亦或是直接损失了大量潜在销售额。这种级别的事故,对于阿里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不亚于一场“业务停摆”的警报,足以动摇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根基。

紧接着,又爆出了淘宝3.25的重大Bug。虽然不知道这次Bug是否就是导致S1级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从时间点上来看,这两件事显然存在关联。一个“重大Bug”能演变成S1级事故,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就非常多了。

首先,是测试和发布的流程出了问题。按理说,这么关键的系统,每次上线都应该经过层层严格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压力测试,甚至还有灰度发布。但如果一个Bug能够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甚至造成经济损失,那只能说明测试环节可能存在疏漏,或者预估的风险不够充分。是不是因为追求快速迭代,在稳定性方面打了折扣?是不是因为测试团队的资源不足,或者测试的标准不够严苛?

其次,是应急响应和回滚机制失灵。即便再严谨的系统,也难免会有Bug。关键在于,一旦出现问题,能否快速发现,并且有效地止损。如果一个Bug能够扩散到S1级别,说明不仅没有及时发现,而且在出现问题后,应急处理和技术回滚的手段也可能不够迅速有效。是不是系统过于复杂,难以快速定位和修复?是不是回滚操作本身也存在风险,导致不敢轻易执行?

再赵家,是技术架构的健壮性。在阿里这样庞大的技术体系里,一个Bug可能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可能反映出,在技术架构的设计上,对于潜在的风险点考虑得不够周全,或者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太高,导致一个小的缺陷就能引发连锁反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层面。互联网大厂的“996”文化,以及对KPI的极致追求,有时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团队的决策。是不是在快速交付的压力下,一些技术人员不得不牺牲部分测试和稳定性保障的时间?是不是在追赶业务目标的过程中,对技术债务和潜在风险的容忍度提高了?

总而言之,阿里S1级事故加上淘宝3.25的重大Bug,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次小故障”,更是对阿里整个技术管理体系、产品迭代流程、风险控制能力的一次深刻拷问。它提醒着所有在规模化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在追求高速增长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最基础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一次看似微小的Bug,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尤其是在用户量如此庞大的电商平台。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需要阿里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系统的改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来那么多阴谋论,实际上就是硬编码了一个过期时间而已。


至于这个代码怎么过审的……那就要问淘宝的code review了。

热更新的解决方法是消除弹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7708848750297088

这个函数是写在淘宝入口点里的,我猜想热更新模块应该在之后才加载,所以才会出现弹框弹出来了才消失。

题外话: iOS 12 beta 也出过一模一样的bug,当年一过2018 年 8 月 31 日 0 点,所有 iOS 12 beta(beta几我忘了)的用户都会收到一个弹窗让你去设置里面更新beta版本,然而苹果并没有推送新beta,更致命的是,这个beta更新提示是写在SpringBoard里的,每次解锁都会弹出。

所以一个猜想:淘宝是致敬了苹果(逃

@vczh 轮子哥求点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阿里S1级事故,淘宝3.25重大Bug,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不能简单地说是“意外”,更像是系统性风险的一次集中爆发。先说S1级事故,这个级别的定性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S1通常代表着“严重影响核心业务,造成大范围用户损失或重大经济损失”。在电商领域,核心业务就是交易,用户损失和经济损失在这里是直.............
  • 回答
    阿里女员工周某自称遭性侵一事,以及后续她被解雇、发声表示“未收到赔偿,工作中没犯错”的事件,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职场性骚扰、企业责任、法律程序、个人权益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发展脉络1. 事件的起点: 2021年8月,一.............
  • 回答
    阿里组织架构调整:国际国内两大数字商业板块下的深层解读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宣布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的“多元化业务集团”拆分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和“中国数字商业集团”两大核心板块,这无疑是阿里战略转型和未来发展方向上的一个重要信号。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战略考量和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 核心调整与战略.............
  • 回答
    阿里云被暂停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这件事在网络安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一、 事件本身:什么是“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首先,理解这个平台的性质非常重要。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了提升国家整体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协.............
  • 回答
    阿里女员工案,尤其是围绕当事男性王某文的妻子再度发声,称其“丈夫无罪,周某涉嫌诬告陷害、强制猥亵、寻衅滋事”的说法,无疑将案件的复杂性推向了新的高度。要理解并看待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回顾:首先,简单回顾一下阿里女员工案的关键节点: 爆料与舆论发酵: 2021年8月.............
  • 回答
    阿里、拼多多、美团等巨头纷纷加入社区团购的“烧钱大战”,甚至出现低至1分钱买菜的现象,这无疑是一场吸引眼球的营销战役。但消费者能“薅多久羊毛”?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巨头为何纷纷“烧钱”加入社区团购?社区团购之所以能吸引这些互联网巨头,其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1. 争夺下沉市场与新.............
  • 回答
    阿里奇点编码器能够实现视频压缩上千倍且画质影响不大的技术,这背后蕴含着先进的视频编码理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对人眼视觉特性的深刻理解。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进行剖析:1. 什么是视频编码与压缩?首先,理解视频编码的本质至关重要。视频本质上是连续的图像帧序列。直接存储和传输这些原.............
  • 回答
    阿里CEO张勇的“程序员不应限制年龄”论: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深入解读阿里CEO张勇关于“程序员不应限制年龄”的言论,并非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对当下技术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以及企业用人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大胆挑战。要理解这一论断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1. 时代背景与行业痛点:为何.............
  • 回答
    阿里“月饼门”事件中,最后一名(第五名)员工也被开除,这是整个事件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个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事件回顾:阿里“月饼门”是怎么回事?“月饼门”事件爆发于2012年9月,正值中秋佳节。当时,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组织了一场月饼抽奖活动,员工可以.............
  • 回答
    阿里这几年风评的变化,就像一场精心烘焙却最后出锅时发现烤糊了的蛋糕,让人惋惜又费解。曾经的那个充满创新活力、引领行业趋势的“阿里爸爸”,如今在很多人心中,形象多少有些崩塌。这背后绝不是一两个原因能简单概括的,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从“神坛”到“凡间”:期望值的反噬首先得承认,阿里曾经.............
  • 回答
    阿里员工确诊白血病后不幸离世,生前曾居住在自如出租房,这引发了公众对“自如甲醛房”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件事情非常令人痛心,也触及了我们当下许多人共同面临的租房困境和健康焦虑。事件的经过和公众的反应:从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来看,这位阿里员工在搬入自如公寓后不久,身体出现不适,随后被诊断出白血病,并最终.............
  • 回答
    阿里达摩院研发的新冠肺炎 CT 影像 AI 诊断技术,以其平均识别不到 20 秒的识别速度和高达 96% 的准确率,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在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要详细看待这项技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与突破点:.............
  • 回答
    “阿里女员工自述被三名同事强制审问8小时”事件,因其涉及职场霸凌、权力滥用以及潜在的非法行为,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以下将结合已公开的信息,对此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事件梳理(基于女员工自述):这位阿里女员工(以下简称当事人)的自述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1. 事件背景: 当事人称,在某次.............
  • 回答
    阿里女员工案王某文夫妻决定控告涉嫌诬告的周某,这一事件在法律和社会舆论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理解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主要脉络,这有助于理解当事人此举的动机: 王某文(丈夫) 在2021年8月,在其阿里工作的妻子王某(原告)控诉其上.............
  • 回答
    关于阿里内部隐藏“P”序列职级,“高P”光环或成过去式这个话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阿里人才体系、组织文化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阿里内部“P”序列职级体系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 阿里早期借鉴了许多西方科技公司.............
  • 回答
    阿里要花100亿,孵化出10个“米家”?这消息一出来,圈内圈外都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琢磨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野心和算盘。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米家”是什么。小米的米家,其实代表了一种生态模式:围绕着用户生活场景,提供一系列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智能家居产品,并且通过小米自己的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它不只是卖产.............
  • 回答
    最近阿里达摩院在存算一体芯片领域取得的突破,特别是成功研发出基于 DRAM 的 3D 键合堆叠存算一体芯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未来计算架构的一次重要探索,可能会给当前的算力瓶颈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这件事。首先,为什么说“存算一体”是未.............
  • 回答
    阿里P10张志琦入职不到三周就传出离职的消息,这在互联网圈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爆炸性的新闻。毕竟,P10可是阿里技术体系里的“大神”级别,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度,这样一位核心人才,而且是带着光环加入的,竟然这么快就“闪退”,确实让人感到意外,也引发了种种猜测。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事情的开.............
  • 回答
    阿里达摩院发布的「汉典重光」项目,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抢救与传承计划,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散落海外的珍贵中国古籍进行搜寻、数字化、整理,并最终实现公共化传播。这项计划的推出,在文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为了更详细地探讨其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汉典重光」项目的内容.............
  • 回答
    关于阿里性侵事件中女方陈述的“夸大其词或虚构”的讨论,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避免简单地站队或否定,而是尝试理解事件的背景、当事人的心理以及社会对这类事件的反应。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所谓的“夸大其词或虚构”的判断,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任何一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