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被骗了。出生率降低后反弹的事件屡次发生。
例如,你可以自行搜索哈萨克斯坦的出生率。
粗出生率如图所示。生育率是 1998 年 1.80,2019 年 2.90。
吉尔吉斯斯坦的粗出生率、生育率也有下降后上升的表现。
考虑到历史上婴幼儿夭折的概率,古代世界的生育率 5.0~7.0 未必比现在的 2.3 产生更多可育人口。事实上,全世界的人口是在工业革命后加速上升的,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医疗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增加后爆炸式增多。
突尼斯 生育率
塞舌尔 生育率
当然,你可能觉得 1.98、1.99 很没有诚意。但它们的生育率都恢复到了 2.10 以上。
“低生育率陷阱(生育率降到 1.3~1.4 后很难回到 1.6)”也不是绝对的。
因为工业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但是让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教育成本高就算了,主要是养孩子的收益太低了。
就像很多人说的养儿防老那一套,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相信的,就算是口口声声说养儿防老像复读机一样复读的人他自己也不信,为什么呢?因为谁还没个父母啊,养没养老自己知道啊。
工业化让生育的回报降低了,但不工业化能行吗?那可以参考东南亚穷国,你不会觉得那里的人是财富吧。
我们以前生孩子多也是因为工业化未完成,改开前就是个彻底的农业国。
政府也在2012年提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工业化,也差不多做到了。
因为家庭观念和责任感这种东西,建立起来很难,打碎却很容易。
我们用了几千年灌输给了中国人,家庭观念,责任感。
然后,用短短的二十年打碎了这些。
再重建的话,不是随随便便鼓捣几下就能成的。
建设永远比破坏要难得多。
·
因为社会是属于哪一代人的,是属于哪些人的,有些人一清二楚。
出生率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高,在一些地方低,其实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因为人们的感知度。
比如说经典影视剧《甄嬛传》,皇上真是没少白忙活,基本上年年都有后宫嫔妃们怀孕。站在皇上的角度来看,生多少孩子都没关系,养多少孩子都没负担。
这就是皇上的生育观,对于皇上来说,生孩子这件事情真得不能用任何因素来衡量,生孩子就是生孩子,生一个孩子养一个孩子什么负担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天下都是皇帝他们家的,他生孩子当然没感觉。
同样地,把这个定律放在普通人身上也成立。
对于那些有房有车没贷款,每月固定一两万的人群来说,他们生孩子也就是生了个孩子,不能多生是肯定的,但是生个一两个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问题是,不仅仅是能量遵循守恒,其实比能量更遵循守恒的,是这个社会的经济法则。
如果皇上生的多了,那么必然要挤压越来越多的人的生存空间。
而同样地,假如这个社会上最有资源的那一批人把资源都拿到手了,那么必然会挤压其他人的生存空间。
问题就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最有资源的那一批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手头的资源是真得不少,但是等到他们真生孩子的时候,允许他们生二胎生三胎的时候,他们又不积极践行了。
这些人有很多,比如指望房价很低的白岩松,迄今为止似乎只有一个孩子,在英国留学学习蒙古历史。
再比如马云和马化腾,好像官方报道也是只有一个孩子。
以及女演员群体里面,比如刘晓庆、范冰冰等人,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孩子。
这些人如果真得用我们当今的生育观来看的话,真得就是浪费国家资源,因为现在正是需要他们生三胎的时候,但是这些人整天作妖,一会一个年轻人太懒,一会一个要改变银行,一会一个偷税漏税,就是没把大好的人生用在生孩子身上。
这出生率降低简直是必然的事情。
有资源的人忙着挣取更多的资源,中产阶级的房车群体们早就把二胎生完了,完了还抱怨自己当年生二胎产房多挤,未来孩子上学多卷,丝毫没有一点廉耻心,没意识到年轻人和他们不一样了,没那么多钱生孩子。
上层有资源但是就是不生孩子,中层扎堆生二胎但是不肯生三胎,什么钱都没有的底层年轻人思想意识已经觉醒,意识到没有孩子才是对自己对孩子最负责任的做法。
这就是社会资源分配导致的生育率下降。有能力生孩子的没有钱,没能力生孩子的把社会资源全都占据了。
没错,我说的就是你,越南。
你嘲笑韩国的时候不遗余力,没想到现在居然也步入到生不如死的时代了。
如果改成消除影响因素的话,这个题目其实就不成立了。
影响因素是什么因素?
女性受教育过高,那是不是直接限制女性读书?
网络发达导致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增加,个体间因为比较而矛盾增加。那要不要全国别上网了?
还有就是,欧美为首的殖民经济体建立资本主义国际吸血体系还在,国内发展就必须进行自我剥夺来完成原始积累。这个贫差因素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有效,但不代表合理)就是直接强制劫富济贫匀富,可能吗?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
生育率爆降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唯物主义上看,这个确实没法摆脱。国内国外因素,时代因素,科技发展因素,人类认知水平的变化,国际主要经济政治关系,都有原因。
要是能够没有后果,一瞬间变成什么因素都没有了。那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人口锐减50%。那么我相信大家其实都还会愿意生一点的。
原答案:
因为人的信心一旦被击溃,就很难恢复。
有的人说:城市化必然生的少;有的人说:你放屁,是贫富差距;有的人说:你们都放屁,明明是成本太大,房子车子孩子妹子都要花钱。生你马生。
不管哪个,都是人的信心被击溃了。而不论哪个理由击溃,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们,恐慌情绪是蔓延得极快的。
前几年没买房,一年翻一倍。没钱买房是他们的错吗?90后当时才刚工作。好了,结什么婚?他们恐惧了;
别人家的孩子出生就有各种苹果设备,进口奶粉,保姆月嫂月子中心,形体修复,医美保养。自己看了一下朋友的账单,好家伙,一下子几十万。好了,生什么孩子?恐惧了。
你跟年轻人说,不生孩子老了很难受?没用的。
近期人大会议已经召开,为了响应国家三孩政策,各路代表提了一堆关于三孩的建议。近期各种证书改革,职业资格改革,明显也非常照顾00后,让前面扩张本科学历的高校,顺带考证,扩招一下考研,鼓动00后跟90后内卷。
90后明显已经被放弃了。
不保证1,去保证既得利益的3。
这恒河里。
破千补一下吧…
如果说社会主张个人奋斗,主张人和人内卷,其实没什么问题。提高社会积极性嘛,白猫黑猫嘛,自强不息嘛。
重点在于个人奋斗要到什么程度,才能匹配社会普遍价值观中的“理想生活水平”。在于如何避免部分人群获得必要生活资源以外的垄断资源及避免过度打压这类部分人群,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很遗憾的是,我们把一个人口红利,扔进了市场经济。在获得巨大的收益之后,没有保障这个收益均衡地给到每一个人。
这个不单单是企业分配的问题,也有社会分配的问题。
涨价去库存有问题吗?我想大家都会说有问题。
但如果我有个约束条件,家庭人均超过60平米以上购买新房部分,按超过面积对应的总市价,增加首付比例,税收比例或征收持有税呢?
好像涨价去库存的问题也并没有这么大。
因为它从一个存在鼓励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性的政策,变成了一个带有部分普惠型的政策。把买房从个人竞争,到家庭竞争,宗族竞争的演化洪流中,开了一条支流,疏通了原本强大的冲击力。
当然,加了补充条款可能就没法立刻解决经济危机下的超发货币和房地产一蹶不振等现实问题。我上面也只是简单举例,具体操作细则远没那么简单。
所谓经济危机,也就跟人体疼痛是表明身体出现了问题一样。出现经济危机,出现行业危机,不就是反映哪里出了问题吗。的确是被美国传染的疼痛,这是全球化的必然。但直接一剂吗啡下去,多少也只是掩耳盗铃。
各种打击分配问题,福利问题,生育问题,如果永远从企业个人下手,永远期待没有强约束就能世界大同的话。那么问题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其实我不太喜欢列数据写推测。毕竟社科这玩意我不擅长,整得会很像民科。而且人口减少这玩意,因素很多,绝大部分都是推测,没法实证。但是既然有人@我,要我看数据,那我只能截一下我能找到的数据:
2016年~2021年:
育龄妇女:3.43亿→3.17亿,下降7.5%
↑(找到两个版本,但下降幅度接近)↑
出生人口:1785万→1062万,下降43%
一多孩比:一孩52%~一孩42%
总和生育率就不写了,恒大研究院的数据问题比较大。19年说是有1.6多,但7普给出的是1.3。
然后是70后人口2.19亿,80后人口2.28亿,90后人口1.75亿。90后整体少80后20%左右。
所以我也承认,人口结构确实会导致出生人口减少。但是这个没法解释为什么从2016开始一孩数字占比下降到40%上下,且一直低于50%到现在。
这是不是说明,想生的会继续生,不想生的一个都不生呢?
而且人口结构问题外加二孩退烧问题,会导致出生人口在5年内下降43%吗?虽然我们一直说二孩政策效果显著,但其实单独二孩之前10年,平均生育人口可是也在1600万上下的。哪怕上升到巅峰的将近1800万,二孩政策能提升幅度是12.5%左右,哪怕近几年降回去二孩政策以前,配合90后人口结构,大概1400万也差不多了。然而统计局的数据是前年1200万,去年1062万。
人口减少我能列出10条不重样的原因,包括信息技术发展,教育水平,女性地位提升等。我的确很难说哪个更主要,但既然大家都点了这个赞,都承认自己活的很恐慌,时时刻刻都在比较的话。
那么我认为这比再多数据更能够证明一些问题。
因为贫富分化之后,以后就不可能更平均了
9500万党员先生
也不是不可能。
搞成阿富汗就哗哗的生,黑布一罩不服就打那种。
一半人不能上高中改成女的那一半,疗效必须立竿见影。
当然以上不可能,打炮都要看绿码测核酸,哪来生育
不开玩笑地说,因为核武器。
不信的话,打一次世界大战,打完看看生育率回不回得来。
一图胜千言。
出生率太低。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导致消费减少,生产力下滑,经济下滑,老龄化加剧。经济不断下滑,导致生活更加艰难,进一步导致生育率下滑。这是一个泥潭,一旦陷进去很难脱身。
知道癌症吧?
早期没什么症状,就算有大家也觉得不是什么大事,挺一挺就过去了。
到了疼的实在忍不了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生育率下降也只是一种“症状”,像是发烧、咳嗽、疼痛。而且和癌症一样,生育率这个症状表现非常滞后。
一个国家可能早就出了问题,但老一辈人并没有察觉,平民对国家zz的敏感度很低,就算有困难,很多人也会相信新闻联播说只是暂时的,我们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所以老一辈人可能会把上一个时代的生育理念带到下一个时代。并且持续十几年,直到他们失去生育能力。
开放二胎就是很好的例子,年轻夫妻的一胎暴跌,但大龄产妇硬是把坑填了一大截。
这种症状相对病情的滞后表现,直接导致了一旦发现问题就是晚期。
有的国家治不了是因为没能力切除肿瘤,有的国家是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大脑(比喻),身体决策中枢被占领了,癌细胞指挥身体禁止抗癌。
日本、韩国,还有一些欧洲反人民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基本都把“低生育率”当做一种病来治,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低生育率只是症状,得了癌症吃止疼药,生育率低了发补贴,都对病情没有意义,反而可能继续恶化。
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身体还正常的细胞自主行动起来,进行全身化疗抗癌,包括消灭大脑里的癌细胞,来一次彻底的革命,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也不一定,主要是看环境。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也是被基因操纵的机器。
基因指挥人类,首要任务就是繁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本质其实就是:
当然,对男人来说,也是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