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现在人对以往历朝历代历史的了解和印象,基本都受到了满清的强烈影响,现代影视剧和现代网文又更加强化了这一点。
你们经常提到的奏折、折子,明朝压根就没有啊;你们所津津乐道的各种“历史名词”、“制度”、“称谓”,也基本都是清朝的,或者主要是清朝的。明朝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被清朝给覆盖了,所谓明清各项制度差不多、清沿明制、明清一体,是从整体上来看,具体到细节,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
明朝及其以前大多称为奏疏,主要包括奏本和题本之类。不仅名字不一样,实际内容和实物形象也存在差别。
现在出版的明朝奏疏集其实很多,比如《张居正奏疏集》、《杨博奏疏集》、《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等等,但不适合一般人阅读,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用来搞研究的,反正我也没看过......
不过我倒是看过一篇研究《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的硕士论文,我刚又翻了一下,截几张图你看看:
古代的各种公文制度和行移制度是很复杂和枯燥的,比如公文贴黄制度、公文办理制度、公文稽核制度、公文保密制度等等,而明朝因为大多数皇帝不愿上朝、不愿与大臣当面议政,以及其较为特殊的内阁政治、文官政治,公文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中后期几乎成了公文治国,公文的地位得到空前加强。
我看很多人对明朝的公文制度几乎是完全不了解,问奏本和题本的区别,以及满清的奏折,就查阅了一些专著论文和史料,来简单讲一下明朝的公文制度。更详细一点的明代公文介绍看我这篇文章,我这个回答里只简单说一下明代官府(吏)给皇帝的上行文,即一般被称为官员奏疏的公文。
明代官府吏上奏皇帝的公文,主要有奏本、题本、揭帖、表笺、制对、露布、译等。
这里只说奏本、题本和揭帖。
1、奏本
明代最初的奏本既可用于公事,又可言及官员本身私事。后因奏本文字必须依照《洪武正韵》,并要用仿宋细字书写,还得计算字数及用纸张数,使用十分不便。因此,允许在京诸司凡急切公事用题本,若在外并自陈己事,仍用奏本。
奏本不需递交通政司等部门,不用备副本,也不必告诉上级官员,由本人送到会极门。其内容在皇帝批示、公布前无人知悉,具有很强的保密性。
鉴于题本与奏本的用途纠葛不清,明代又规定:
凡内外各衙门,一应公事用题本;其虽系公事而循例奏报、奏贺、若乞恩、认罪、缴敕、谢恩,并军民人等陈情、言事、伸诉等事,俱用题本。
奏本格式如下图:
2、题本
明代的题本,起自永乐年间。永乐二十二年,令诸臣有急切机务不得面陈者,许具题本投进,若诉私事,乞私恩者不许。自此之后,题本便成为法定公文文种。
凡属诸司政务用题本,如吏部任免官员、兵部军士甲仗、户部钱谷出入等项公事,皆具题本投进。在外封疆大吏经办某些重大政务,需向皇帝请示,也具题本奏进。
题本比奏本用纸略小,而字稍大,上呈官员须用印具题,递通政司转内阁上奏,并备副本送六科。其运转程序相比奏本要严格和规范,其内容大多属于例行公事,很少会引起争议。题本是明代最为重要的政务公文。
题本的格式与上面的奏本大致相同,但奏字写作“题”字。
3、揭帖
揭帖在明代用得较多。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三:“凡大事申报上司,于文书之外,仍附以揭帖,备言其事之始末情节,利害缘由。”这是申报上司,补充说明时使用的揭帖。
另有阁臣密奏时使用的揭帖,《陈眉公见闻录》称:
累朝以来,凡有密奏以奉谕登答者,皆称为揭帖。其制视诸司题式差狭而短,字如指大,以文渊阁印封进御,左右近侍莫能窥也。诸军国机要,朝廷大政,上意之所欲出而事理未安;政体所宜行而睿衷未发;诸司待命而未报;言官力诤而难回者,阁臣从中调剂,就事医维,其妙用全在一揭。
这种揭帖是内阁诸臣处理棘手疑难政务时,对皇帝使用的密奏揭帖。而明末因使用过滥,皇帝由最初十分重视,改为不复省览。
实际上明朝还有一种极不正规的匿名揭帖,属于一种私下揭帖,称不上公文。从明初永乐年间可能就有这种匿名文书,后渐渐发展为匿名揭帖。就是写作者故意匿去自己的姓名和真实身份,专为攻击政敌、诽谤他人。明朝经常会有这种匿名揭帖在京师、各省乃至大内广为传播,其张贴于御道及大街小巷,皇帝和朝廷曾反复下令禁止这种匿名文书和匿名揭帖,查出抓到后严惩,重者甚至凌迟斩首,但屡禁不止。很多匿名揭帖还是宫内太监所作。具体例子见文章。
至于满清的奏折,也可称作折子,这么叫大概是因为确实是一种小本本,像个折子,影视剧里多有表现。奏折乃是满清时期发明的一种官方文书,大约始于顺治时期,在康熙时期形成稳固的制度,此后一直被清朝袭用。我对清朝不太熟悉,就不多说了。
而明朝官员的奏疏,并不是奏折,从实物形态上看也根本不是那种小本本折子。其实物形态我还没见过,据说一般是以优良的丝绢锦缎做底,比如蜀锦、杭缎之类,再把写有自己奏疏的公文用纸裱在上面,纸张大小、颜色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
翻译、解读《明实录》,长期连载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历史为主的各类文史问题,分享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电子资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