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我会!
北宋把宣和北征打成了天会大捷,继而引发新兴的金朝政权发出“不过如此”的评价,于是挥师南下,在赵佶、赵桓父子的配合下炮制了靖康之变,灭北宋,逐步攻取了河北、河东、京西、京东、陕西十路,宋室天下五去其二。随后九子康王赵构继位南京应天,泥马渡康王,引出金国狼主四太子领兵南下,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播迁江表两浙,最终落脚杭州,改为行在,史称南宋。
然而金国是在短短五年之内完成的灭辽灭宋之举,几乎从部落制跳跃到的封建制,国家制度难以适应这种急剧扩张,再兼之此时的金朝首都在今天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即后来在金上京,距离黄河南北限山隔海,尤难管控。而此地民众不满异族统治,心向大宋,各地杀官而反者风起云涌。
鉴于急剧扩张引发的恶名过高,影响了稳定度,于是金朝释放了一个附庸国。这个附庸国位于黄河以南,大抵占了金属北宋的六成,都城定在大名府,又以开封、东平、河南府为陪都。就这样,一个傀儡政权就此诞生。
伪齐政权,皇帝刘豫,年号阜昌。后来他把首都从大名搬到东平再搬到开封。在此后的八年内,宋、夏、金、齐以及土豪、流寇等武装力量各方的角逐,尤其是南宋军民的反击,让伪齐并未起到“保民安国”的作用,金军不得不“大劳远戍”。故在金天会十五年,即伪齐阜昌八年十一月,新继位的金熙宗废刘豫为蜀王,吞并了伪齐,伪齐灭亡。
吞并伪齐之后,金朝内部主战派主和派争斗,最终采用了主和派完颜挞懒的提议,把伪齐的陕西、河南之地归还南宋,大名府路由金朝直管,而山东二路则作为挞懒的自留地,即金朝开国之初的行台尚书省模式。金宋第一次和议达成。但随后挞懒为主战派的完颜兀朮所杀,兀朮撕毁和议大军南侵,南宋将领岳飞、韩世忠等被迫展开自卫反击,并取得辉煌战果。
然后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同样说几个俄国吞并附庸国的例子吧,就说中亚三汗国。
第九次俄土战争,也就是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俄罗斯元气大伤,但已经陷入被吞并危机的中亚布哈拉、希瓦、浩罕三个国家不但不联合,反而继续互相征伐,这就使俄国的征服之路一帆风顺。
1857年希瓦最先与俄国签订条约,希瓦汗把统治本国臣民的最高权力移交俄国,也把宣战权、媾和权、征税权让给俄国,等于变成了俄国的保护国和殖民地。
但是希瓦方面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个条例。
接下来俄国和布哈拉汗国也签订了条约,包括释放俄国奴隶、允许俄国商船航行、允许设立临时的商务代表,改善俄国商人的贸易条件。这就使得俄国独占汗国市场。
但布哈拉人也并未遵守该协定。
之后的俄国人转而发动侵略,在占据了一部分中亚土地之后,建立了突厥斯坦省。1865年6月15日,俄国二攻塔什干成功,这促使了中亚三汗国开始有意的联合抵抗俄国的侵略。
1866年,经历了一系列胜利之后,俄国向求和的布哈拉汗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比如承认俄国攻占地区尽属俄国,承担军费,双方关税税率相同。布哈拉方面经过三个月的考虑,愿意接受俄国一切要求,但此时俄国又提出了新的条件,如俄臣民可在布哈拉汗国任意一地建立商队客栈,布哈拉埃米尔永不干涉浩罕事务等,这种条件定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布哈拉汗国被迫与俄国开战。
俄军摧枯拉朽般地消灭了布哈拉的军事力量。双方于1868年6月签订《俄国与布哈拉的商业条约》,规定俄国臣民有权去布哈拉汗国的任何地方。
从此布哈拉汗国沦为俄国的保护国。
随后突厥斯坦总督考夫曼又将目标定为希瓦。随便找了一些借口就与希瓦汗国开战。希瓦汗求援不成,只得遣返俄国奴隶,但俄军不予理会。
期间双方一度同意休战,但俄军随即又破坏协议,重新炮击。最终,1873年希瓦汗表示无条件投降。
俄皇下令,承认希瓦汗国的独立地位,但却剥夺了希瓦汗的行政权力。希瓦沦为俄国的保护国。
浩罕汗国则是在1868年接受了俄国强加给的商业条约之后,不仅商业贸易被俄国控制,就连浩罕汗也成了俄国的附庸。
浩罕汗倒行逆施,引起民众起义,新汗在求和不成之后,宣布对俄国发动圣战。但是不到两个月就被俄军平定。
随后于1875年九月双方签订《浩罕—俄国条约》,主要内容就是浩罕承认本国为俄国的附庸,并且割地赔款。
浩罕是最早被正式兼并的,1876年,浩罕汗国并入俄国,改名为费尔干纳区。
俄国面对中亚三汗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将其吞并,这其中也有忌惮英国的原因,主要采用的策略就是打着“保护俄国商业贸易”的旗号,将三汗国变为倾销俄国商品的市场。进而控制其国家经济税收。最终通过武力签订城下之盟,将其变为俄国的保护国。
希瓦和布哈拉比较特殊,他们撑过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但是迎来的却是苏联红军。
1920年6月,布哈拉共产党发动农民起义,呼应伏龙芝,布哈拉被红军攻克,埃米尔政权被取缔。
1920年12月,红军一举攻占希瓦,希瓦汗国灭亡。
之后分别成立了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和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几年后两国解散,领土被并入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
类似吞并附庸国这种事,感觉俄国人很擅长搞啊。
例如:俄国在第七次俄土战争中攻占了苏呼米,推翻了在奥斯曼帝国名下统治阿布哈兹的阿斯兰贝伊并扶植他的兄弟塞费尔·阿里贝伊上台,后者改宗东正教并改名为乔治,阿布哈兹成为俄罗斯帝国治下的自治领。
沙俄政府视阿布哈兹为俄国在充满动乱的高加索地区的一个缓冲区,因此当切尔卡西亚最终被平定之后,当地王公的自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1864年11月,阿布哈兹的王公米哈伊尔被强迫放弃他的一切权利并被流放到沃罗涅日,阿布哈兹被整合成为俄罗斯帝国的苏呼米省。(此后,当俄国试图在阿布哈兹征税时遭到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并爆发了起义,俄国对起义的残酷镇压导致此地人口减少到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
再比如会议波兰,建立之初作为俄国的傀儡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在1863年的起义之后就被撤销了自治权,被整合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维斯瓦河边疆区”,后来又成为总督区)。
还有库尔兰公国,在18世纪晚期库尔兰公国就陷入了各方势力的拉锯战中,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莎,波兰国王萨克森的奥古斯特三世,还有俄罗斯的伊丽莎白女皇都想为了自己的利益指定库尔兰公爵的继承人,而当地的德意志地主们则是在波兰和俄罗斯之间摇摆不定。
最后,在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成功将比隆家族扶上公爵之位,避免了波兰对库尔兰的影响。1795年,在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期,库尔兰公爵彼得·冯·比隆在俄罗斯“善意的建议下”放弃一切权利,库尔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沙皇攫取了库尔兰公爵的头衔。
资料来源:Wikipedia
什么图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