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教条,试一试。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大胆假设小心尝试。
想都不敢想和跟一试就走极端是一种毛病。
棍棒教育也分为“我要打了”,“给我打”,“狠狠的打”,“往死里打”等到不同层级,
而不听话的孩子,也分为管不住自己,尽力了做不好,就是对着干,不知道事情严重性,纯粹恶作剧,知错犯错等不同动机。
这个世界凡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除了听人劝以外,都要针对不同场景亲身试一试。
而这个试一试其实是学问最大的。
绝大多数人,在大胆假设上,也许能做到天马行空,但是在小心尝试上,要么耐心不足,要么方法不好,要么逻辑混乱归因错误。
譬如打孩子这事儿,
小心尝试的话,就该从口头警告,拿走喜欢物品,罚站,关禁闭,等逐步加码,就算要打,也是从,假装打,打手心,打屁股,慢慢加力,慢慢升级,每一步都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改正态度。一旦发现这种方式负面影响很大就改换方式,假如发现暂时就这个管用,就用类似的方式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做好小心尝试,其实棍棒教育未必就是坏事,它甚至能起到拨乱反正的奇效。我的一个小伙伴小时候偷人家钱,被他爹一顿暴揍号称是这辈子没被打得那么狠过。这哥们儿到今天都记得那顿打,偷东西这事儿是从来没再干过,现在谈起来,都说他爹揍得对。
说到他爹揍他颇有戏剧性,他当时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他爹拿着棍子在外面说,就揍三下。然后这哥们儿觉得三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从厕所里出来了。然后他爹三下直接把直径三厘米的木头拖把棍给打断了。
这算是标准的棍棒教育了,不过人家爹这辈子就棍棒过这么一次。
人活着最忌讳的就是教条,也就是不经过小心实践就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拒绝。我们是生物,所有的决策和属性都符合生化反应的规律。一切生化反应都不完美,偏差都很大,因此绝大多数社会上的规则都无法适用于所有人。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异于常人的地方,这就导致我们身上总会有些事,看起来对所有人都可以,但是我们自己却好像受不了。
因此,活着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我们不能不听道理,又不能全信道理。所有具体到我们个人的事都需要谨慎小心的验证和分析,不能急着去下结论。
知乎上很多问题,都把场景拿开,孤零零地去讨论,这其实是大忌。对于复杂系统,一个变量改换,结果天差地别。没有场景的对错就像不谈剂量来讨论毒性一样。水和氧气都能搞死人,这种讨论没有办法把问题解决的。
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必然隐藏在具体场景的具体细节里,绝对不是在大是大非的判断中。
后面这些跑题了,纯粹是吹水:
我还是忍不住吹一波改革开放
当年中国改革,今天的小伙伴儿觉得好像是理所应当一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对中国人的震撼有多大。举个例子吧,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坚定不移地认为这是“诱敌深入”要把帝国主义头子给抓起来批斗。结果这个老兵知道尼克松安全离开后,精神崩溃,自杀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不熟悉历史的人,那个时代改革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这么说,中国改革的难度比苏联要困难一万倍!因为我们可是连赫鲁晓夫都骂是修正主义的!思想固化成这样,改革又没有参考,自身条件又差,国家人口又多,这些挑战之大现在的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
想象一下,今天,越南摸着兔子过河,都时不时会搞不清状况,何况兔子那个时候。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完全没有的概念好吧!马列主义里,没有这个东西。其实今天有关这种现象的社会主义理论都还有一个缺口,只是实践快于理论。
但是改革是怎么做的呢?先画个特区,从深圳开始做实验,然后逐步推广到广东,然后再慢慢到全国。这就是正儿八经做事的态度,先在可控的范围里做点尝试,情况好了再推广一点,情况再好就再推广。
相比而言,苏联请了个什么诺贝尔经济学的得主,搞了个什么休克疗法,一家伙把俄罗斯的经济给整崩溃了。
其实中国吃过很多这种亏,比如王明,比如蒋介石找的这些常青藤毕业的经济学博士把国统区搞得经济崩溃,毛泽东思想里,在我看来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管你名校也好,专家也罢,名流也好,具体到我们自己身上的事,都要仔细调研,小心论证,不断尝试。
改革开放能走成也是贯彻这个思想,我觉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能够跟“知行合一”并列,甚至超越它。
拿这四个字去看很多东西都能够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四个字比什么,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天赋人权,平等博爱要重要得多。
好比防疫吧,你把自由人权教条化自然得到躺平防疫的结果。可是如果实事求是,咱们不谈这些虚无的价值,不考虑未来几百年的制度构架,就说怎么能提高全民的福祉和健康,答案显而易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