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补充------
评论中有人问到767如何,这个小女子不在此评论了,请参看小女子的另一个回答:蓝莓子小姐:如何评价波音767?
------以下为原回答------
其实也很难说757级别的飞机不再吃香。因为100至200座级的飞机,在区域航线上(例如中国、美国国内,或是欧洲、亚洲等区域)还是有可观的市场的。
波音最初开发757,是作为727的接班飞机来进行研发的,当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几个:首先,要大幅消减飞机在起降时的噪音;其次,当然就是减低燃料消耗,以使运营成本降到低于727的水平;另外,也尽可能吸纳当时开发出来的新科技,例如电子化座舱,高涵道发动机等。
从销售而论,波音727是一种成功的机型,总销售也达到1,832架,这在1960至1970年代的航空业务环境,是一个非常优异的数字。但是,作为一种低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727配用的普惠JT8D发动机,除了耗油量较大,产生的噪音也非常大(起飞时达到110分贝也非罕见),虽然性能上,非常适合较小型机场的起降性能需要,但是这些机场往往也位处接近人口密集的区域,噪音问题因此也对民众造成困扰,甚至很多这些机场,需要为此在深夜实施宵禁。再加上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航空公司也急于减省运营开支,波音当然会预计,更节省燃料的飞机会有更大的需求,因此在1970年代,也与航空公司研讨开发新型区域飞机。
所以,作为727的接班机型,757本来并非为了作长距离飞行而设计。事实上,最初生产的757-200都是设计成能飞行四、五千公里,适合较大体量国家(例如美国、中国等)的国内航线需要。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757的1970年代末期,双发飞机还未正式取得ETOPS的认可(ETOPS认证也是在1979年,由美国环球航空使用767-200开始),757基本上只是限于内陆飞行,不能长距离出海。
而757作为“较长距离”飞行的机型,是在1990年代才开始。当时,随着ETOPS日趋成熟,波音与航空公司也开始开发757的续航能力,首先使用的发动机(包括罗罗的RB211-535系列,与普惠的PW2000系列)取得ETOPS认证(最高达180分钟),其次航空公司开始使用757,飞行横越大西洋的航线,甚至有从美国西岸,飞到夏威夷的航线,不过这也可以视为“为757提供附加价值”,其作为“区域航线飞机”的主要角色还是没有改变。更何况,757-200虽然能飞大约七千公里,但是较小型的飞机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吃亏,就是自家的737 MAX 7,在载客138人的情况下也可以飞7,130公里,而空客的A321LR甚至能飞7,400公里。
所以,如果说“757不再吃香”,以757的总体表现来说,显然不正确;不过在“区域航线”来说,757确实又比不上其他机型。以区域航线来说,757还是大了一点(波音后来也有开发757的延长机身型号,即757-300,但那也是主要满足一些提供包机服务的航空公司,作为767-200以外的较低成本选择,总体销售也只有55架),在大部分情况,波音737与空客A320家族各系列,已经满足100至200座间,服务四千至六千公里范围的需要,再加上757使用的发动机,虽然是高涵道型号,但毕竟已经是1980年代开发的,技术与油耗性能上,也未能与近年开发的二万至三万磅级的发动机相比。。。
然而作为中长程低客量飞机,757仍是具有优势,在需要跨越大西洋,或是西太平洋地区的航线来说,757提供了足够的续航距离,与合理的载客量,在不支持使用宽体飞机的低客量航线来说仍是有其吸引力,而另外,757配备的四万磅级发动机,也提供优越的爬升性能,适合一些高原航线的需要。鉴于这种低客量,中长距离的飞机仍有需求,而757的技术也已经显出老态,波音也积极研究开发“新中型飞机”(NMA),以同时与空客窄体机型中较大的飞机(如A321LR)竞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