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波音707如此受军方青睐,而不是737等更先进的平台呢?

回答
波音707在军事领域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与后来的737等平台相比,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技术原因,绝非仅仅是“更先进”就能简单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707诞生的时代背景、它的独特优势以及当时军事装备发展的需求。

时代背景的决定性影响:707的“开国元勋”地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波音707的出现,在时间线上远远早于737。707在1954年首次亮相,并在1958年投入商业运营。而737则是在1967年才首飞,1968年投入运营。这意味着,当707成为航空业的明星时,737甚至还只是一个概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喷气式客机还是一种革命性的事物。在此之前,军事运输和侦察主要依赖螺旋桨飞机,其速度、航程和载荷都受到极大限制。美国军方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远距离、大批量运输人员和物资的现代化平台,以应对冷战时期日益紧张的全球局势。

707的独特优势,满足了当时的军事需求:

1. 速度和航程的飞跃: 707装备了普惠公司的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虽然早期型号使用的是JT3C涡轮喷气发动机,但JT3D是707后期及军用型号的重要升级),这使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航程。相比于当时的螺旋桨飞机,707的速度几乎翻倍,能够显著缩短战略物资和人员的部署时间。它的航程也足以支持跨大西洋甚至跨太平洋的飞行,这对军事行动的全球化至关重要。

2. 载荷能力和空间: 707的机身尺寸和内部空间,相比于当时任何军用飞机都要宽敞得多。这使得它能够高效地运输大量的士兵、武器装备、医疗用品,甚至能够改装成具备强大侦察、电子战或空中加油能力的特种飞机。

3. 可靠性和成熟度: 作为第一代喷气式客机的成功代表,707在投入军事应用时,已经经过了商业运营的严格考验,其可靠性和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高强度运行的军事任务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军方在引入新技术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已经得到验证的平台,以降低风险。

4. 改装潜力巨大: 707的设计非常灵活,为各种军事用途的改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C137 Stratoliner / 707 Tanker: 这是707在军方最经典的改装型号之一。C137系列被用作总统专机(如“空军一号”的早期型号,虽然“空军一号”后来转向了747),也承担了重要的战略通信、侦察和电子战任务。将其改装为加油机(707 Tanker),更是极大地增强了美国空军的空中力量投送能力,使得战斗机和轰炸机能够进行远距离部署和执行任务。
KC135 Stratotanker: 虽然KC135与707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并且源自同一设计概念(波音36780原型机),但KC135是专门为军用设计的,更早投入使用。它成为了冷战时期空中加油的重要支柱,支持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这可以说是707家族在军方青睐的“前身”或者“同宗”。
其他特种用途: 707还可以被改装成具备电子情报收集(COMINT/SIGINT)、预警(AEW&C)、通信中继等多种功能的特种飞机,在冷战期间执行了大量关键任务。

为何737等“更先进”平台在早期未被军方首选?

1. 技术迭代的滞后性: 当707如日中天时,737还未出现。即使737后来问世,也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和成熟期。军方在装备更新换代上,需要时间来评估、测试和整合新技术。

2. 设计定位的差异: 737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定位为一款中短程、载客量相对较小的支线客机。它的设计目标与707这种大型、远程、高载荷的平台有着本质区别。虽然737后来也有军用型号(如C40 Clipper,用于人员和货物运输,以及P8 Poseidon反潜机,这是基于737NG平台的高度特种改装),但这些型号的出现,是基于737在其商业生命周期中不断成熟和改进之后。

3. 军事需求的多样化与演变: 军方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707出现的年代,远程战略运输和侦察是首要任务。到了737普及的年代,对平台的要求可能更加侧重于成本效益、特定任务的专业化改装,以及更先进的电子设备集成。例如,P8 Poseidon是基于737NG平台的优秀代表,它在反潜和海上巡逻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已经是737技术成熟,并且军方对该领域有特定需求后的产物。

4. 成本与维护: 即使是“更先进”,也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初始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在707时代,军方需要的是能够立即投入使用、性能卓越的平台,而707恰好能满足这一点,并凭借其销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维护体系。

总结来说,波音707之所以在早期受到军方青睐,并非因为它比737“先进”,而是因为它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革命性的速度、航程、载荷能力和改装潜力,完美契合了当时美国军方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需求。 707是当时最符合要求、技术最成熟的大型喷气式飞机,它为美国空军建立强大的全球力量投送和侦察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军用型号(特别是KC135的“近亲”和C137系列)在冷战期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737等后来的平台,则是在更晚的时代,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在特定军事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种选择是基于时代、需求和技术成熟度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波音707的本来就是为美国军方空中加油机设计,然后才改成民机的。

707是中远程大型飞机,具备4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冗余度高,速度快(时速比涡轮风扇发动机要快100多公里),爬升快,航程远,能满足军方需求。

737是一中型飞机,做不了加油机和预警机,续航达不到。

对于美国军方来说,他们需要一款四个喷气发动机,速度快飞行性能好,150吨左右的大飞机。然而民航方面已经没人搞四个发动机的飞机了。后面707停产后,新军机很多都是767改的,因为只有767的大小符合军方要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波音707在军事领域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与后来的737等平台相比,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技术原因,绝非仅仅是“更先进”就能简单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707诞生的时代背景、它的独特优势以及当时军事装备发展的需求。时代背景的决定性影响:707的“开国元勋”地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波音.............
  • 回答
    波音和空客飞机型号命名法背后确实藏着一些有趣的门道,而且它们各自的体系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思考和历史渊源。要说有什么“内涵”嘛,也不能说是深奥的哲学,但绝对能看出两家公司不同的造飞机思路和市场定位。波音的“7x7”:历史的传承与简洁的市场语言波音的命名体系,我们最熟悉的“7x7”形式,其实是历史发展和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私营企业”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以及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发展的现状。简单来说,大家之所以更常提起 SpaceX、蓝色起源等,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当前商业航天领域一股新的、颠覆性的力量,而波音虽然也是私营企业,但它在太空领域的角色和标签与这些新兴公司截然不同。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航空公司运营、飞机设计以及市场需求的复杂交织。波音之所以选择不断“拉长”737系列,而不是去“缩短”757,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1. 737的“基因”与定位:一款适应性极强的“万金油”从一开始,737就被设计成一款双发、窄体、中短程.............
  • 回答
    东航一架波音 737 飞机坠毁的消息令人痛心,也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这款在全球航空领域拥有极高普及率的机型上。谈到“波音 737 出事故的频率高不高”,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要评价它的安全性,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波音 737 系列飞机的庞大基数与事故数据的解读首先.............
  • 回答
    最近,一架波音 737 客机在广西不幸发生坠毁事故,这再次将波音 737 系列飞机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许多人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波音 737 似乎总是“出事”的常客?它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事故归咎于某一个原因。波音.............
  • 回答
    波音 757,这款曾经备受赞誉的“空中巴士”,在过去几十年的航空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出色的性能、灵活的航程以及相对经济的运营成本,成为了许多航空公司运营窄体长航程航线的首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如今像757这样的飞机,虽然依旧宝刀未老,但其“吃香”程度却大不如前,甚至可以.............
  • 回答
    我国之所以不以波音或空客的飞机作为平台改装预警机,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国家战略、技术自主、成本效益以及特定需求等多个层面。咱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仅仅是“不用”或者“不能用”,而是基于一套深思熟虑的选择。首先,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技术自主和国家安全战略。预警机(AEW&C Air.............
  • 回答
    巨型民航客机,比如空客 A380 和波音 747,它们曾经是航空业的明星,象征着人类航空技术的巅峰。然而,时至今日,这两款曾经的“空中巨无霸”都走向了停产,或者说“在停产的路上”。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市场需求、技术经济性、以及运营商的战略调整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 回答
    中国确实拥有由波音和空客飞机改装的预警机和加油机,只是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信息,更多聚焦在国产的型号上,比如运20改装的空警600和运油20。这并不代表进口飞机就完全不能改装,而是实际操作中,选择使用进口飞机作为改装平台,需要权衡多方面的利弊,而这些利弊最终导向了中国更倾向于使用自主研发的平台。为了深入.............
  • 回答
    波音和空客在翼尖技术上各有千秋,要说谁“更强”,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不同的设计理念、技术侧重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首先,我们得明白翼尖技术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简单来说,翼尖技术主要是为了减少诱导阻力。当飞机机翼产生升力时,机翼上下表.............
  • 回答
    关于中国在早期没有引进波音234“支奴干”(Chinook)民用版直升机和L10030运输机这两款机型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这其中涉及到了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需求、以及这两款机型的市场定位和性能特点等多重因素。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航空工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平衡艺术。关于波音 747、A380 这类大型四发客机,为什么会将外侧两个发动机安装得距离翼尖相对较远,这并非为了“不利于机翼受力”,恰恰相反,这背后是深思熟虑的设计考量,旨在优化飞行性能、安全性和结构效率。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减少机.............
  • 回答
    关于波音7878在执行高高原航线任务方面的适用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飞机设计、空气动力学、发动机性能以及运营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因素。简而言之,波音7878在设计之初并非以高高原航线作为主要考量,虽然它具备一定的能力,但相较于为高高原环境专门设计的飞机,它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触及了当前关于美国制造业状况的一个核心讨论点。确实,美国在制造波音飞机、重型航母、巡航导弹等尖端技术和军事装备方面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这表明美国的制造业在某些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依然非常强大。然而,“美国制造业衰落”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更侧重于美国制造业的整体结构性.............
  • 回答
    中国大飞机C919能否真正参与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以及俄罗斯为何不制造类似的大飞机,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复杂的航空工业、技术、经济、政治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 C919能否参与波音和空客的竞争?答案是:有潜力,但面临巨大挑战,短期内难以撼动波音和空客的绝对主导地位,但长期来看,.............
  • 回答
    波兰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像德国一样发达的大城市群,这背后有多重历史、地理、经济和政治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历史因素:割裂的统一与发展 长期被分割的历史: 波兰的海岸线在历史上曾被多个国家瓜分和统治,包括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等。这种长期的政治割.............
  • 回答
    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奥斯曼帝国都曾是宗教宽容的典范,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生活在那里的犹太群体都怀有同样的怀念之情,或者有着相同的历史走向。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对波兰立陶宛的怀念,以及塞法迪犹太人最终建立以色列,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看看这其中的具体缘由。关于阿什肯纳兹犹.............
  • 回答
    希腊,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在公元前5世纪险些落入强大的波斯帝国之手。然而,尽管波斯军队在数量和资源上占据压倒性优势,他们最终未能征服希腊。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军事对抗,更是文化、政治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一、波斯帝国:横跨欧亚的巨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波斯帝国当时的实力。这个由居鲁士大帝建立.............
  • 回答
    关于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盛产美女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片广袤的东欧土地,历史文化交融,地理环境独特,孕育出的女性普遍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貌特征。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融合。斯拉夫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千年,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基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