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标题没啥可关注的。
标题也就是吸引个眼球而已,全文和相关文件都没写600万怎么领,文件里可查这七个城市的购房补贴政策,最高的是15万而已(专业对口博士,在本地缴纳2年社保)。
这个补贴远不如一线城市同学历岗位,两年工资的差别。
所以这是鼓励原本就在当地的人买房,这几年二三线城市常规政策而已。
高房价进程到一定程度,会进入逆城市化情况,这个比较抽象,举个例子,上海的房价收入比在45以上,一个男生要不吃不喝45年才能买个小房,这个情况对男孩是没有希望成家的,当城市化到某个临界点,小城市的人口流出导致房价低,大城市的男孩会退走,前段时间那个海员去鹤岗买房并呼叫同类去就是这种请况。
当逆城市化进行时,大城市的人口会减少,看下统计数据,上海近三年,除金山区和青浦区人口略有增加,其他区人口都减少的,这种形势下,上海的高房价就到顶了,缺乏人接盘了。
现在正在逆城市化,而且人口出生率断崖下跌,一线城市要保有规模人口是困难的,不要忽视人口规模,每十万人才能养活个交响乐团,几万人的城市根本不谈这事。
当城市化时,一线城市相比某他有更强的吸金能力,一个江苏大学生去上海买房,首付算一百万吧,就从江苏抽走一百万,X个人去上海买房,上海的房价高了,地皮费也高了,上海的城市美化了,收入也高了,经济由于吸金也上行了。但当逆城市化时,原来的游戏结束了,最明显的上海南站,高铁地铁长途客运公交,应该尽显繁华,有方便的可以去感受下,大街上肯德基就没几个人。当人口流失严重,保有经济规模是困难的。
有人拿日本都市圈说事,上海房价六万,江苏东台市六千,上海能成为日本东京式的都市圈才见鬼了,理由是一个男生去上海月平均收入一万,对付五万多房价,抽光钱包还三十年房贷,每月还房贷后也就不剩什么了,结婚都困难,也没钱生小孩了,但他回小城,首付的线房车都齐了,没有房贷,月收入三四千,小日子还行,你怎么选择?
总结下大城市的补贴就是在抢人。
追更一下,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这个确实是有都市圈现象,这个现象发生的根本逻辑是东京首尔的房价比周边高得没离谱,那么离谱后会发生啥呢,参看下东欧三国土尔其等,就没有什么都市圈,房价高的城市是呈萎缩状的。
不开放限购。
本地的购买需求支持不了土地财政,必须让外地人进城买房。
而外地人要进来获得购房资格,需要给户口。
大学生进来落户是最直接的。
大学生要结婚成家,进城落户,基本全家人一辈子的积蓄就要买成这个城市的房子了。
房子有人买,土地才能卖得出去,政府才能拿到土地出让金,才能维持日常开支,上项目。
这是核心利益。
抢人,实际抢的是这个人附带的全家一辈子的积蓄。
现在最大的雷,其实是还没出台的房产税,这个预期不落地,买房的隐患很大。
轻税分走房租,重税楼市崩盘。
日本房价跌80%的例子就在眼前。
你再给补贴,预期要贬值的资产也是要谨慎。
这个时候,最有利于楼市和土地出让的政策,是确定未来一城一策,地方决定房产税全部返还,或者不是豪宅(150平方以上)无论多少套永远不收。
这才是定心丸。
限购细化,规定按区限购(一个区只准买一套,一个市如果有九个区可以买九套)。
明确没有持有成本,同时释放需求,才能刺激起土地出让。
房价进去升值预期,外地人自然就想尽办法落户口来买了。
1月9日,珠海发布《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推出最高600万元的住房补贴、80万元生活补贴、3.8万元租房补贴等“住房奖补”,6折租住人才安居住房,人才公寓申请入住“零等待”。
1月7日,保定出台相关政策,主要针对在保定市落户的非保定籍高校毕业生,其中提出,在中心城区购买家庭首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享受博士15万元、硕士6万元、本科2万元购房补贴。
2021年12月31日,长春发布《关于调整落实人才和进城农民购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于进城购房的农民,长春将提高补贴标准,补贴从80元/平方米提高至200元/平方米,同时还将补贴政策覆盖到了二手房领域。
2021年12月30日,昆明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于缴纳社保满2年的博士和硕士,将享受到8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你来这问怎么看?
知乎上99.9%的人都拿不到珠海这600万补贴,
保定的zc只针对非保定户籍的毕业生就不说了,
长春这80提高到200等于100平房子只少2万还是只针对农民,
昆明那房价补5万也就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值一提,
总结就是没什么诚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