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27系列有过实战记录吗?

回答
是的,苏27系列战斗机有过实战记录,而且在多次冲突和军事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苏27系列包括苏27“侧卫”(Su27 Flanker)基础型号,以及后续改进型如苏30、苏32、苏33、苏34、苏35、苏37等。

由于苏27系列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冷战时期与西方最先进的战斗机进行空战对抗,其优异的机动性、远程拦截能力和强大的空对空作战性能,使其成为许多国家空军的主力。

以下将详细讲述苏27系列的一些主要实战记录:

1. 俄罗斯空天军的服役与实战:

车臣战争: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1999年至今),俄罗斯空天军的苏27及其改进型(如苏30)曾被用于执行侦察、近距离空中支援和制空任务。虽然战事的重点更多在于地面和特种作战,但作为主要的第四代战斗机,苏27系列在保障制空权、压制敌方空中力量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8年俄格战争(South Ossetia War): 这是苏27系列,尤其是改进型,较早的一次大规模实战。俄罗斯空军动用了包括苏27SM、苏30等在内的多种战机。在此次冲突中,苏27系列主要执行了以下任务:
争夺制空权: 试图压制格鲁吉亚空军的米格29等飞机。虽然具体战果(例如双方损失数量)的公开信息存在争议,但俄军利用其数量优势和性能,基本取得了该地区的制空权。
对地攻击: 改进型的苏27(如苏27SM)和苏30也承担了部分对地攻击任务,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和非制导弹药打击地面目标,如军事基地、通信设施和装甲部队。
掩护其他飞机: 苏27系列也为执行侦察、电子战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提供了护航。
叙利亚内战(自2015年): 自俄罗斯于2015年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苏27系列,特别是苏30SM和苏35S,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空域控制与制空权: 确保俄罗斯航空兵在叙利亚上空的绝对制空权,防止叙利亚政府军以外的其他武装力量(包括可能拥有的老旧飞机)对其行动构成威胁。
精确打击: 苏30SM和苏35S常被用于执行对地精确打击任务,使用各种空对地导弹和炸弹打击叙利亚政府军的反对派目标,如恐怖组织据点、武器库和集结的部队。
护航任务: 为执行轰炸、侦察和运输任务的俄军飞机提供空中掩护,有效抵御潜在的空中威胁(尽管叙利亚方面当时已基本没有有组织的空中作战能力)。
展示先进技术: 苏35S凭借其推力矢量控制、先进雷达和电子战能力,在叙利亚的实战中也展示了其卓越的缠斗性能和态势感知能力。
2022年至今的俄乌冲突: 苏27系列是俄罗斯空天军在俄乌冲突中投入的主力机型之一。
制空权争夺: 在冲突初期,俄军苏27系列与乌克兰空军的米格29等飞机在争夺空中优势方面有过交锋。虽然具体细节和损失数据模糊不清,但苏27系列在保护俄军地面部队、压制乌军防空系统方面发挥了作用。
对地攻击: 苏27系列(特别是改进型)也承担了大量的对地攻击任务,使用导弹和炸弹摧毁乌克兰军队的目标。
护航与拦截: 它们也用于为轰炸机和攻击机提供护航,并执行拦截任务,以应对来自乌克兰空军的威胁。
与西方支援武器的对抗: 随着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和支援,苏27系列在执行任务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依赖电子战和战术规避来提高生存能力。

2. 其他国家使用苏27系列的实战:

安哥拉: 安哥拉空军装备有苏27及其改进型,并在安哥拉内战后期使用过。虽然具体战果和细节较少公开,但苏27的先进性能为安哥拉政府军提供了重要的空中优势。
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空军的苏27曾在与埃塞俄比亚的边境战争中被用于争夺制空权和对地攻击。有报道称,厄立特里亚的苏27曾击落过埃塞俄比亚的米格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 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苏27UBK,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歼11系列(包括歼11A、歼11B、歼11BS)以及更先进的歼16(基于苏30MKK)。
台湾海峡的对峙与巡逻: 中国的苏27/歼11系列常态化地在台湾海峡上空进行巡逻和战备值班,以应对所谓的“台独”和外部干涉。虽然未发生大规模的空战,但这些巡逻本身就是一种军事存在和实力展示,并可能在近距离与台湾空军的飞机进行伴飞和驱离。
南海巡逻: 同样,解放军的苏27系列也在南海区域执行任务,以维护中国的领土主张和权益。
训练与演习: 虽然未直接参与过对外战争,但中国版本的苏27及其衍生型号在大量的军事演习中,包括跨军种演习和海上演习,展示了其作为主力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能力。

3. 苏30系列在实战中的具体案例:

印度空军: 印度空军装备有大量的苏30MKI战斗机,这是苏27系列中最成功的出口型号之一。
“北方之眼”行动(2019年): 在印巴紧张局势升级后,印度空军的苏30MKI被用于执行侦察任务,并据称参与了拦截侵入印度领空的巴基斯坦空军飞机。有报道指出,印度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击落了巴基斯坦空军的F16,而苏30MKI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了电子战支援或提供态势信息的作用。
日常巡逻与演习: 苏30MKI在印度空军的日常巡逻、边界侦察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中频繁出现,是其空中力量的重要支柱。

总结苏27系列实战特点:

主要角色: 空中优势的争夺、对地精确打击、为其他飞机提供护航、侦察和巡逻。
战术应用: 苏27系列凭借其高机动性、良好的爬升率和较强的远程拦截能力,在空对空作战中能与第三代和早期第四代战斗机有效对抗。在改进型上,其对地打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使其成为多用途战斗机。
电子战: 随着冲突的发展,苏27系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电子战设备和战术规避能力。
实战经验的积累: 通过这些实战,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号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也为设计新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军事冲突中的具体战果往往涉及信息的不透明性,双方公布的数据可能存在夸大或保留。但总体而言,苏27系列及其家族成员在多次实战中都证明了其作为一款优秀战斗机的能力和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的,而且是同门内战苏27打米格29,交战双方还是非洲的黑叔叔;

世纪之交时,非洲出了名的穷国厄立特里亚和咖啡大户埃塞俄比亚(对,就是产耶加雪菲的那个),因为领土纠纷杠上了;

厄立特里亚从二毛(乌克兰)那里弄了10架米格29,埃塞俄比亚从大毛(俄罗斯)那弄了8架苏27;

前后交战了4次,米格29被苏27 4:0血虐了一番;

第一次是1999年2月25日,厄立特里亚4架米格29巡逻中,遇到埃塞俄比亚的2架苏27,就直接杠上了,双方友好互射了多枚R27,未果,进入狗斗后,米格29被苏27用R73拿下一血;

第二次就是2月26日,厄立特里亚的1架米格29在和米格21护航时,被埃塞俄比亚的1架苏27拦截,双方又友好互射了几枚R27,厄国的米格29感觉续航不妥,脱离撤退时,被苏27追上,在临近机场的位置用机炮击落。

第三次是一年后的2000年5月16日,埃塞俄比亚地面部队突入厄立特里亚领地,厄国米格29在支援地面作战时,被苏27突袭,用R27打下来。

第四次是2000年5月17日,厄立特里亚2架米格29,拦截埃塞俄比亚米格21编队,发射几发R27未果后,与米格21发生狗斗,用机炮打下一架米格21。随后,有一架米格29,被支援的苏27用R27打下来。

前后四战,印证了两个问题:

一是早期版的R27杨树中距弹,真的好水呀,不负“空对空火箭弹”美名。早期中距版的R27和美帝早年的AIM7一样,需要发射后持续照射引导,但是照射角只有机头指向的大约正负15度,照射过程中载机不能做超过2G的机动,否则就脱靶。米格29和苏27在互射时,几乎打不中,就是因为双方被照射后,一机动,各自的R27就脱靶了。

二是米格29,续航真的不行,一架被迫返航还让苏27追上突突突了,据说给米格21护航那架,也是因为航油不够,一味想脱离避战,才被苏27用R27给照下来了。

因为,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都没有完整的空战预警指挥体系,所以米格29和苏27都是实打实的靠机体性能在互殴,还是很大程度体现了两机的差距。

据说,双方还打得挺硬核的,首战苏27以少打多,一点都不虚;四战时2架苏27,有1架撞鸟脱离,剩1架坚持拿下1杀;米格29飞行员在几次失利中,除了续航不行,也都是主动接战,没虚过。双方中距弹互射中的规避,也都很及时。

所以,有一说,双方交战的飞行员,其实是雇来的大毛和二毛的飞行员;因为,当时厄国和埃塞俄比亚空军都成立才没多久,打起来却一点都不像菜鸡互啄。

厄立特里亚在战时又补充了6架损失的米格29,但是在战后对米格29也失去信心,转购苏27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