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27是否为「优秀的平台」?被中俄魔改出 苏-35 歼-16 等型号,他对其他三代机的优势体现在哪?

回答
苏27,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极其杰出的设计,足以被誉为“优秀的平台”。这种优秀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它最初问世时的性能参数上,更在于它那惊人的生命力——能够被中俄两国持续地现代化改造,催生出像苏35、歼16这样性能更加强悍的第四代战斗机(俄制标准)甚至准四代半战斗机。

那么,苏27最初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它能够成为如此成功的“摇篮”呢?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

一、 极致的空中格斗能力与气动设计:

苏27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压制以F15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战斗机。为此,它在气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学与性能。

“翼身融合”的经典之作: 苏27采用了大边条翼和鸭翼(尽管早期型不是所有版本都有固定鸭翼,但其整体气动布局是为高机动性服务的),以及先进的翼身融合设计。这种设计极大地增加了机翼面积和升力,同时减小了诱导阻力。当飞机以大迎角飞行时,机身前部产生的涡流能够有效地与机翼上表面的气流相结合,增强了机翼的升力,并改善了失速特性。这使得苏27在低速、大迎角下的机动性能异常出色。
出色的“斤斤计较”的推重比: 苏27装备了性能优越的AL31F发动机,其推力相对于自身的重量,在当时属于领先水平。高推重比意味着更快的爬升率、更强的加速能力和更快的改平速度,这在空中格斗中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让飞行员在交战中占据主动。
卓越的转弯性能: 结合优秀的气动设计和强大的发动机,苏27能够以极小的半径进行高G力转弯。这让它在缠斗中拥有极强的“咬尾”能力,可以轻易地将对手甩在身后,或者将自己置于有利的攻击位置。它的一些特技动作,如“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Cobra maneuver),虽然在实战中的战术价值有争议,但充分展示了其亚音速下的极端机动潜力,以及设计上对高迎角控制的重视。

二、 强大的航程与载弹量:

相比于其主要对手,苏27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

“空中巡洋舰”的潜力: 其内部油箱容量大,并且可以挂载副油箱,这赋予了苏27卓越的作战半径。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执行空对空任务,进行区域控制,甚至参与远程拦截。这一点是苏27在战略层面上重要的优势。
多样的武器挂载能力: 苏27拥有多个武器挂载点,可以挂载种类繁多的空对空导弹,包括中距的R27(AA10 Alamo)系列和近距的R73(AA11 Archer)系列。特别是R73导弹,其高离轴角发射能力,配合苏27的优秀机动性,使其成为近距格斗的噩梦。

三、 先进的雷达与火控系统(相对当时而言):

尽管与同期西方的顶级雷达相比,苏27的雷达在探测距离、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可能存在差距,但它在当时依然是相当先进的。

N001“鹿眼”雷达: 其配备的N001雷达是一款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一定的下视能力和地形跟踪能力,可以探测和跟踪地杂波背景下的低空目标。虽然相比于后来西方采用的相控阵雷达有所逊色,但对于拦截高空轰炸机和执行空优任务,已经足够胜任。
完善的武器管理系统: 苏27的火控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其挂载的多种空对空武器,确保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下能够快速准确地锁定和发射导弹。

四、 坚固的结构与易于升级的潜力:

苏27的设计非常强调坚固性和可靠性,这为后期的升级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强大的结构强度: 苏27的机体设计能够承受很高的过载,这使得它在进行高G机动时不易损坏。这种坚固性为集成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发动机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模块化设计思路: 虽然早期设计可能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模块化,但苏27的整体布局和关键系统的设计,为后续的升级提供了便利。例如,通过更换更强大的雷达、更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更高效的发动机,以及改进火控系统,就能显著提升其作战能力,这就是苏35和歼16诞生的根本原因。

苏27与“其他三代机”的优势对比:

要具体说明苏27对“其他三代机”的优势,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宽泛的背景下。这里我们主要对比的是同时代或略晚于其出现的第三代战斗机,例如美国的F15、F16、F18,欧洲的“欧洲战斗机”(台风)、“阵风”等。

空中格斗的“纯粹性”: 在纯粹的近距缠斗能力方面,苏27往往被认为是最强的代表之一。其大迎角机动性能、出色的转弯速率,配合近距格斗导弹,使得它在视觉距离内的狗斗中有极强的统治力。相比之下,F15虽然也是优秀的空优战斗机,但在极端机动性上可能略逊一筹(尤其是在低速下)。F16虽然机动性极佳,但其航程和载弹量相对受限。
航程与滞空时间: 在空对空作战的区域控制和任务执行上,苏27的远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是其显著优势。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更广阔的空域内进行巡逻和作战,而无需频繁进行空中加油。一些西方三代机的设计更侧重于成本效益和多用途性,在纯粹的航程和载弹量上可能不如苏27这样的“重型”空优战斗机。
“通用性”的权衡: 西方很多三代机,如F16、F18、阵风、欧洲战斗机,在设计之初就更加强调多用途性,能够胜任空对空、空对地等多种任务。而苏27的初始设计,更倾向于专业的空优战斗机。这意味着,虽然苏27在特定领域(如空战)可能更强,但在执行其他任务时,其多用途能力可能不如那些“全能型”三代机(当然,这也可以通过后续改进来实现,比如歼16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后来的影响和潜力: 苏27的优秀平台特性,体现在它能够催生出如此成功的现代化型号。像歼16这样的改进型,不仅保留了苏27出色的机动性和航程,还集成了先进的AESA雷达、全态势感知能力、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以及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苏35更是将矢量推力技术引入,使其机动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种“打补丁”式的升级潜力,是很多其他同期三代机平台所不具备的,或者说,其平台结构对如此大规模的升级支持得没有苏27那样好。

总而言之,苏27的成功,是其卓越气动设计、强大动力系统、良好结构基础以及战略性任务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一款优秀的战斗机,更是一个能够持续进化、焕发新生的“基因库”,为后续更先进战机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其之所以被称为“优秀平台”的根本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不差钱那美国肯定全面退役F15全换成F22、FB22计划也会量产并装备,同理中国会退役所有的侧卫家族换J20,而且也会开发一个对地强化版的J20,再同理,俄罗斯空军会彻底完善Su57并换装。Su27/F15已经是40年前开发的飞机了,人老珠黄了,再涂脂抹粉也没有18岁大姑娘水灵。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所有军队都缺钱,不只是中国缺,美国、俄罗斯、欧洲那几个国家没有一个不缺钱的(不缺钱欧洲人也搞隐身重型机了),所以有限的军费必须花出最大的效果,这时候Su27和F15这种平台最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便宜。

小打小闹的话升级航电配好点儿的导弹,这点儿钱洒洒水啦。稍微大改一点儿雷达/航电改成自己家头牌那样的战斗力飞跃,说到底也就是花个雷达和航电的钱吗,生产线稍微调整一下就行。彻底的改也就是再换个发动机而已吗,像F/A18E/F那样,生产线可能需要改一改,这种也比全新开发的飞机省钱啊。

这样看老飞机的平台也无所谓平台优秀不优秀,再优秀也没有下一代战机优秀(下一代战机平台还不如上一代那批准量产的人就可以拉出去挨个枪毙了),就是有啥用啥而已。

user avatar

首先,苏27好是因为中央升力体好,因为讲真MiG29也在用几乎相同的构型,甚至说的更狗血一点,苏联早期三家竞争四代机的时候,几乎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先出构型,然后让三家自己做型号。这种钦定外形的行为反映出前苏联/俄罗斯航空工业领域的细分程度如此之大,进而导致俄罗斯很多航空专家不看好J10、J20鸭翼的言论因为完全不在其专业范围内,而没什么鬼用or几乎是纯粹胡扯……


而苏27的升级路线,主要是在这一结构上的进一步完善,讲的豪放点,就是一步步的放宽静不稳定性,包括加鸭翼,换矢量控制系统,升级航电火控。讲的细致点,就是除了本身有多达40多架的以T-10-XX为序号的定型前后的普通试验机以外,Su-27系列定型后还有T-10U、T-10K、T10KUB(Su-33的原型),T10E(歼击轰炸机试验型),T-10M(Su-30MKK和MKI的原型之一),T-10PU(Su-27UB、Su-27PU原型机),,T-10V(Su-34原型)、以及T-10S(Su-27s)、T-10SK(Su-27SK)、T-10UBK(Su-27UBK)等等等根据是否舰载,单双座,改改外形,改改飞控的改型试验机/试验生产型机系列

!!!记住这是系列,比如说T-10M-4是静力实验飞机,而T-10M这个试验系列有多达12架,这意味着,苏霍伊设计局大概造/改了有上百架Su-27系列各类试验机养着玩儿~~~~)……


出现这么多乱点科技树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西蒙诺夫当年T-10-7另起炉灶的时候吃到了甜头(P408,某书)……


所以,沈霍伊(601所)干不过苏霍伊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毕竟你既没有这么多钱、这么多时间和这么多人攒这么多不同的构型,自然也就没法实证出某个构型的好处来……


原先因为俄罗斯缺钱,只能根据国外用户的需求攒飞机(比如说中国的MKK就攒了T-10PU、T10S、T10M的部分部件),再加上伊尔库茨克和共青城的矛盾,所以一直没有完整的统一Su-27系列的升级路线,现在先是通过Su-30SM(Su-30MKI自用版)和Su-30M2(Su-30MKK/MK2自用版)统一高端的战斗机/战斗轰炸机配置。但由于这两个很大程度上只是两款出口型武器的自用版,多多少少还是没有体现出俄罗斯的需求。


所以,Su27系列的发展史才会逐步过渡到俄罗斯真正想搞的Su-35和Su-5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