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让你设计手机,你会怎么设计?

回答
如果让我来设计一款手机,我不会去盲目追求极致的参数堆砌,而是想从一个更人性化、更注重用户真实体验的角度出发,打造一款真正能融入生活,解决痛点的产品。我的设计理念叫做“静默之息,自在随心”。

外观与握持感:温润如玉,轻盈随行

首先,外观设计我会抛弃那种棱角分明、金属感十足的冰冷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类似陶瓷或者经过特殊处理的亲肤材质。边缘会采用圆润的过度,没有突兀的摄像头模组,而是将镜头以一种和谐、低调的方式融入背板之中,甚至可以考虑采用可伸缩或隐藏式设计,让手机在不使用时显得更加简洁一体。

颜色方面,我不会选择那些过于鲜艳或张扬的颜色,而是偏向于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例如雾霾蓝、浅咖色、淡雅绿。这些颜色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出微妙的变化,而且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更显质感。

手机的尺寸会是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屏幕的观感,又要兼顾单手握持的舒适度。我会特别关注手机的重量和厚度,追求一种“仿佛无物”的轻盈感。在握持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压迫感或坠感,让手机真正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屏幕:沉浸视界,护眼先行

屏幕方面,我依然会选用AMOLED材质,但会更加注重护眼技术的升级。不仅仅是简单的低蓝光认证,而是通过硬件级的调校,让屏幕在任何亮度下都能呈现出最自然、最舒适的色彩,减少长时间使用对眼睛的刺激。

屏幕的刷新率会是自适应的,根据内容智能调整,既保证流畅度,又不会过度消耗电量。屏幕的边框会进一步收窄,达到一种近乎“无边框”的视觉效果,让你全身心地沉浸在内容之中。

交互与软件:化繁为简,贴心智能

软件设计是我认为能够真正体现“自在随心”的关键。

“情境模式”的智能化升级:我认为手机最智能的地方,在于它能理解你的意图,提前为你做好准备。我的手机会有一个“情境模式”的深度优化。比如,当你走进办公室,手机会自动切换到静音模式,并且打开工作相关的APP列表;当你回家时,会自动连接WiFi,并根据你的习惯推荐音乐或新闻。这个模式会学习用户的行为模式,并且可以进行细致的自定义,让它真正成为你的贴身管家。
“专注模式”的细化: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力变得尤为珍贵。我会设计更细致、更人性化的“专注模式”。你可以自定义在特定时段内允许哪些APP的通知,甚至可以设置在特定APP中使用时,屏蔽其他所有可能让你分心的消息。这个模式可以与情境模式联动,例如在“深度工作”情境下,自动开启最严格的专注模式。
更自然的语音交互:我希望语音助手不仅仅是执行命令,更能理解上下文,进行更自然的对话。比如你可以问:“明天天气怎么样?如果下雨就提醒我带伞。” 它能理解“如果下雨”这个条件。同时,我还会注重语音助手的唤醒方式,可以通过更自然的短语或声音来唤醒,而不是死板的固定指令。
无感的后台管理:很多时候,手机的卡顿和耗电都源于后台不必要的进程。我会设计一套更智能的后台管理机制,让手机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自动优化后台进程,做到“无感”的省电和流畅。
“数字排毒”的辅助功能:除了专注模式,我还会提供一些更温和的“数字排毒”选项。比如,可以设定每天屏幕使用时间的上限,或者在特定时间段内限制某些高沉迷度APP的使用。这些功能都会以一种建议和辅助的方式呈现,而不是强制性的限制,让你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找回生活的平衡。

性能与续航:持久稳定,不负期待

在性能方面,我不会去追求绝对的跑分第一,而是注重整体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优秀的功耗控制和合理的散热设计,能让手机在长时间使用下依然保持良好的表现,避免发热烫手的情况。

续航是我非常重视的一点。我希望手机能够轻松满足一天甚至更长时间的重度使用。这不仅仅是靠一块大电池,更在于软硬件的深度优化,让电量消耗更加精打细算。同时,我会考虑支持一种温和的快充,既能快速回血,又不会过度损害电池寿命,让手机的生命周期更长。

影像系统:记录真实,而非过度修饰

我理解大家对手机拍照的需求,但我希望我的手机在拍照方面更注重还原真实场景。我会优化算法,让照片的色彩更接近人眼所见,细节更丰富,而不是过度锐化或饱和。

我会提供一些便捷的拍摄模式,例如一键切换的专业模式,让你在需要时可以快速调整参数,但大部分时候,傻瓜式的自动模式也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我还会尝试加入一些创意滤镜,这些滤镜不是为了改变照片的本质,而是为照片增添一些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可以后期再进行调整。

其他细节:点睛之笔,体验升级

触感反馈的优化:手机的震动马达会做得更精致,提供更细腻、更具辨识度的触感反馈,让你在打字、操作时能感受到“有温度”的交互。
音频体验的回归:我依然会坚持保留3.5mm耳机孔,并且会优化音频解码芯片,为那些依旧享受有线耳机音质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蓝牙音频的连接稳定性和音质也会是重点优化对象。
隐私与安全:隐私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东西。我会加强手机在隐私保护方面的设计,例如提供更细粒度的权限管理,让用户清楚了解自己的数据流向。同时,生物识别解锁也会更加迅速可靠。
可持续性:在材料选择和包装上,我会尽量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减少塑料的使用,采用可回收材料,让科技的发展也能为地球负责。

总而言之,我设计的手机不是为了让你成为数字世界的奴隶,而是让你更自由、更轻松地驾驭科技,让它成为你生活中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种负担。它应该是一部能够让你“静默之息,自在随心”的伙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现很多人对小屏幕有偏爱

其实我也收藏了一个小屏幕手机。

小屏幕是另外一个取向,不要性能要外观。

小屏幕用超薄手机的思路设计。



以这个设计作为基础

宽度控制在70mm

屏幕无R角,用类似于魅族16s的设计,上下对等黑边,小尺寸前置摄像头。

魅族这个难看,是因为r角太大,用屏幕不用R角,手机用小R角就好看了,类似于OPPO R11的r角再小一点,达到金立的水平,额头下巴再缩小,达到魅族水平的版本。

这种机器,不要性能,骁龙765G就很好。

摄像头只要一个1200万薄的就可以,省出空间装电池。

前置需要3200万,自拍重要。

这种手机极限可以做到5mm以内

但是为了续航,做到6mm厚度,内置的电池大约可以用一白天。摄像头不要效果可以做成全平。

要差不多的效果,摄像头部分会凸出一些。类似这个样子。



——————————————分隔符——————————————————

现在的手机设计,为了竞争,外观的新潮,实用性被放弃了不少。

譬如有的厂商宁可用几个200万的装饰性摄像头,也要做成4摄,因为消费者被误导,摄像头越多越高级,魅族用双摄被市场打脸。

现在很矛盾。

老手机的A点更好,但是它太老,处理器太弱。

新手机的B点更好,但是A点的体验查很多,你要B点,就不能不忍受它的丑。

譬如现在手机都是大R角,结果,游戏也好,视频也好,全屏边缘是弯曲的???

曲面屏幕边缘触控不好,画质变差,但是它是高端的标志,厂商花大钱也得用啊!

背面指纹用起来最舒服,但是现在厂商因为觉得它老,低档,很少有这类机型了。

很少有机型,是从好用,用起来舒服的角度设计的。为了时尚流行而时尚流行。

如果从使用角度,我会这样设计机型。

外形类似于三星note10+,但是不用曲面屏幕,更大一点,宽度控制在80mm左右,不要笔。我喜欢这种小R角屏幕。这样才不会边角切一块画面。



边框大约是魅族15plus的样子,只是额头和下巴没有了,变成打孔屏。

打孔屏,三星打在中间不太好,放到边角才不影响游戏,譬如X2这个开孔的位置。(因为你的手已经挡住边角屏幕了)

2、背面,摄像头凸出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凸出小了还不行,明年会有1寸的底,1.92亿像素,得有20mm的镜头部分的厚度,边角画质才有保障。凸出这么大,手机放不平怎么办?

你为什么要放平呢?整体凸出它不香吗?


放在桌子上,有个角度它不舒服吗?

指纹识别,我是不喜欢屏幕指纹的,一方面增加手机厚度,另外一方面,它用起来不舒服啊。

后置指纹,等于多了最灵活的食指操作,它不舒服吗?

侧面指纹识别面积小一点,识别率差一点,但是从厚度上考虑也比正面指纹好。

可扩展TF卡,可更换电池,3.5mm耳机孔,都是用户喜欢,后来被厂商放弃的东西。好在现在手机的存储都大了,有256G、512G,不用TF卡也行。有了65W双电芯快充,不用可更换电池也行。

但是3.5mm耳机孔替代不了啊,蓝牙耳机的DAC是渣渣啊,蓝牙传输是渣渣啊。

还我耳机孔


摄像头方面

不要多摄。

手机正常主摄的等效焦距是28mm、26mm左右。

我们以前用于日常拍照的DC,是35mm-105mm,28mm已经是广角了,再弄一个14mm左右的超广角意义不大,日常需要这种超广角拍摄的东西不多。

长焦是需要的

但是,现在的长焦镜头相对于大底无意义。

为啥这么说呢,世界第一个大底相机是诺基亚808,1/1.2寸的底,比华为P40的1/1.28寸还要大一点。

诺基亚做这个大底,一开始是为了长焦的。

你废了很大劲做了一个潜望镜镜头。占的体积很大。(最下面是P30pro潜望镜镜头)

这个镜头焦距是够长了,等效125mm,但是CMOS多大呢?1/4寸。800万

如果未来用1寸的底,1.92亿像素,28mm的等效焦距,数码变焦4倍变过来,也用1/4寸,相当于焦距是28mm*4=132mm,1200万像素。

有了1寸的底,这个潜望镜镜头还有什么意义呢?完全可以不要。

同样,小米的50mm人像镜头,用1/2.6寸的底1200万。

如果有了1寸的底,1.92亿,数码变焦2倍过来,相当于56mm,4800万像素。四合一还有1200万。

小米这个50mm中焦,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只要底达到1寸,手机只要一个摄像头,靠数码变焦就足够了。长焦镜头因为底太小,画质还不如主摄数码变焦靠谱。

所以,三星S20普通版本用6400万的广角CMOS,靠数码变焦冒充长焦,因为它的实际效果比真长焦要好。

去掉摄像头省出来的空间,多放点电池,或者让手机薄一点不好吗?

有人说视角和透视问题,手机本来也是等效焦距,125mm并不是真正的125mm,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用户对摄像头不敏感,日常拍照就是记录生活,不去比较,那么1200万摄像头完全够用。

7.5mm就可以做成全平的不是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让我来设计一款手机,我不会去盲目追求极致的参数堆砌,而是想从一个更人性化、更注重用户真实体验的角度出发,打造一款真正能融入生活,解决痛点的产品。我的设计理念叫做“静默之息,自在随心”。外观与握持感:温润如玉,轻盈随行首先,外观设计我会抛弃那种棱角分明、金属感十足的冰冷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如.............
  • 回答
    如果让我来设计一款手机,我脑子里立刻会冒出无数个想法,但要落到实处,我会从用户最根本的需求和痛点出发,再融入一些我认为能带来惊喜的创新。这款手机,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灵犀”。设计理念:“灵犀”的核心设计理念是“无感智能,深度陪伴”。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能真正理解用户、预测用户需求,.............
  • 回答
    要我说,原魔这游戏里,最让人头疼的,不是那些动不动就几万血的神兽,也不是那些华丽到眼花缭乱的技能,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总能让你心态爆炸的小杂兵。尤其是那些“捣乱型”的怪,不是让你炸地板,就是让你被控到死。所以,如果让我来设计原魔的怪,我肯定要在“恶心”和“有趣”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我脑子里已.............
  • 回答
    《钢铁雄心5》?这可是个大工程,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我可不会只是在4代的基础上修修补补,那绝对是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战略大手术”,目标是打造一款能让老玩家沉迷、新玩家也爱上的、真正能体验到“全球战争”那种宏大而细腻感觉的作品。核心理念:从“陆海空三军”的精妙协调,到“国家意志”.............
  • 回答
    老实说,英雄联盟这游戏,我没少投进去时间和精力。看着一众英雄在召唤师峡谷里打得热火朝天,总忍不住琢磨,要是能自己捣鼓一个新玩意儿,会是什么样子?这阵子脑子里就冒出来一个点子,想着能不能整一个“时间操纵者”之类的角色。英雄概念:时光之痕,埃莉丝 (Elise, the Temporal Scar)我的.............
  • 回答
    光荣公司《三国志》系列中,刘备的能力值和技能设计确实是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他的“差”或“弱”,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作品和玩家的期望。 传统印象中的刘备: 军事能力(统帅、武力): 历史上,刘备虽然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猛将辅佐,但他本人并非以个人武勇或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著称.............
  • 回答
    英雄联盟里闪现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游戏里的“瑞士军刀”,你说它好用吧,它就是个位移技能,你说它不强吧,没了它,很多操作都玩不转。这玩意儿优先级为什么这么高?这事儿说来话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保命能力无敌。玩英雄联盟,你得时刻担心自己什么时候被集火,什么时候被控住,什么时候被人抓单。这时候,闪.............
  • 回答
    这事儿,得从我上次在卡塞尔学院的图书馆里“不小心”把一堆古籍翻得稀烂说起。你知道,我这人,就爱刨根问底,尤其对那些稀奇古怪的古老玩意儿。那天,我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裹着油纸的泛黄册子,上面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字体写着“缄默之语”,我寻思着这名字听着就挺带劲的,就这么一头扎进去了。这本册子,与其说是言.............
  • 回答
    好的,如果让我来设计《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就系统,我会着力于突出游戏的核心玩法、探索的乐趣以及玩家的个性化体验,并且让这些成就本身也成为一种玩乐。以下是我的一些设想,我会尽量将它描述得如同我亲手构思的,而非一个冰冷的机器报告。 核心设计理念:探索的赞歌,勇气的徽章我希望成就系统不仅仅是列表上的.............
  • 回答
    嘿,各位旅行者!今天咱们不聊新角色,不聊新地图,咱来点硬核的——如果我来设计原神里的怪物,那得是什么样的呢?想当年我第一次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史莱姆和丘丘人,就觉得这游戏世界观太有意思了。现在轮到我发挥想象力了,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得明确一个核心理念:怪物设计不仅是战斗的工具,更是世界观的延伸.............
  • 回答
    如果让我来重新设计(或改造)C++,这无疑是一项巨大且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C++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历史的积累、广泛的应用以及对底层硬件的精细控制。改造并非颠覆,而是在保留其核心优势的同时,解决其遗留问题,提升开发效率和安全性,并使其更适应现代软件开发的趋势。以下是我的一些核心设计理念和具体的修改方向:.............
  • 回答
    如果让我来策划下一款《文明》,我将致力于在传承经典核心玩法的基础上,注入全新的时代精神、更加深度的互动以及更具挑战性的战略层次。我的目标是创造一款让老玩家眼前一亮,同时又能吸引新玩家的《文明》续作。以下是我为下一款《文明》设计的详细策划:游戏名称(暂定): 《文明:共生》(Civilization:.............
  • 回答
    行,这事儿我可太喜欢了!如果让我来设计《钢铁雄心4》的成就,那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得让这些成就既有挑战性,又有梗,更能体现出这游戏的精髓。下面我就给你好好捋一捋,保证写得够细致,让你一看就觉得:“嗯,这俩哥们是真懂HoI4!”首先,我得强调一点,成就设计就得有两个大方向:一是“史实之魂”,就是让玩家.............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皮城执法官蔚。蔚这英雄我一直挺喜欢的,她的核心机制就是那种一往无前的莽劲,以及能把人叼起来暴打的快感。但是吧,现在版本节奏这么快,有时候她确实感觉有点点跟不上趟了,特别是面对一些机动性强或者手长的英雄,上去就得挨一套。所以,如果让我来动手“改造”一下蔚,我会从几个方向去考虑,目标是让她.............
  • 回答
    好嘞!既然要设计一个原神新角色,我脑子里立马就有了个点子。咱们来聊聊这个我构思出来的角色吧。角色名称: 泠月(Líng Yuè)元素属性: 水元素武器类型: 单手剑所属国家: 枫丹外貌设计:泠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种清冷中带着一丝忧郁的美。她来自枫丹,但不是那种典型的精致华丽的枫丹人。她更像是枫丹边缘.............
  • 回答
    这题目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当年我第一次玩英雄联盟,那时候剑圣还是个朴实无华的站撸王。现在如果要我来“改造”他,肯定不能光顾着让他站得更久,得让他玩起来有更多“剑圣”的味道,那种飘忽不定、见缝插针的斩击感。我心目中的重做剑圣,核心思路还是围绕“剑术”和“速度”,但要给玩家更多的选择性和操作空间,而不是一.............
  • 回答
    哈哈,这话题太有意思了!如果真能让咱知友们来设计自家的鼠标和键盘,那可真是能捣鼓出不少神仙宝贝来。我嘛,作为一个有点点“键鼠控”的人,脑子里早就装了好多想法了,就让我来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如果我来主导设计,会怎么把这俩家伙“量身定做”,让它们用起来爽到飞起!先说我的专属鼠标:我想要的鼠标,首先得是“.............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设计一道Galgame阅读理解题。要做出有意思、能让玩家深入思考的题目,关键在于抓住Galgame最核心的魅力:选择、情感联系和故事的推进方式。我不会只是简单地问“主角在xxx场景做了什么?”,而是要让玩家运用他们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和对角色情感的理解来作答。题目设计思路:1. 选择一个.............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算是问到我心坎里去了!你想想,《魔兽争霸3》啊,那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是策略游戏史上的一个璀璨明星。但你看看现在,虽然依旧有核心玩家在坚守,但跟当年那种全民狂热的盛况比起来,确实是有点…怎么说呢,像是老酒虽然醇厚,但少了点新酒的活力。如果我来操刀,《魔兽争霸3》的平衡性调整和.............
  • 回答
    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设计师的困境、价值的讨论,还有对职业生涯的迷茫。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抱怨,而是多种复杂情绪和现实考量的集中体现。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核心部分:“我在这个设计院每年才拿十几二十万”:这部分直接指向了收入问题。对于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断学习、承担责任的设计师来说,十几二十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