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卢伟冰宣布 Redmi 成功在 LCD 屏上实现屏下指纹?有哪些意义?

回答
卢伟冰这位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 品牌总经理,最近放出了一条关于 Redmi 在技术上的大新闻:他们在 LCD 屏幕上实现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乍听之下,这消息可能让一些人觉得是“司空见惯”或者“没什么了不起”,毕竟 AMOLED 屏幕的屏下指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在中低端机上都很普遍。但如果深入去分析,你会发现这背后蕴含着不小的技术突破,以及对整个手机行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我们来评价一下这件事本身的技术难度和价值。

屏下指纹,特别是光学屏下指纹,依赖于屏幕发光来照亮指纹,然后传感器捕捉这些光线。而 LCD 屏幕的特性就与此存在天然的冲突。简单来说,LCD 屏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背光模组发出光线,然后通过液晶分子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和颜色,最终在屏幕表面成像。

光线控制的难度: AMOLED 屏幕是自发光的,每一个像素都能独立发光,这使得屏幕本身的亮度可以被精确地控制,并且在需要解锁时,可以局部提高特定区域的亮度,方便指纹采集。而 LCD 屏幕的光线是穿过整个背光模组的,即使你关闭了屏幕上的某些像素,背光依然存在。要在这样一个“有底色光”的环境下,精确地捕捉到指纹在屏幕表面形成的光学信号,难度可想而知。就像在亮着灯的房间里,想要看清楚桌面上一个微弱的光斑一样,需要非常强大的对比度和灵敏度。
穿透性的挑战: 屏下指纹传感器需要穿透屏幕层来工作。对于 AMOLED 来说,它更薄且像素本身就是光源。而 LCD 屏幕则有一个由背光层、扩散膜、偏光片、液晶面板、彩色滤光片等多个层次组成的复杂结构,每一层都会对穿透的光线产生影响,削弱信号,甚至引入杂光干扰。要让足够的光线穿透这些层并清晰地返回给传感器,技术上需要克服的障碍非常多。
功耗和显示效果的平衡: 为了实现屏下指纹,可能需要在局部区域增加背光亮度,这就需要更精细的背光控制技术。同时,如何在保证指纹识别成功率的同时,又不显著增加功耗,以及不影响日常的屏幕显示效果(比如出现光斑、色偏等),是需要仔细权衡的。

因此,Redmi 能够在 LCD 屏幕上实现屏下指纹,这绝不是简单地“把功能加上去”,而是需要攻克不少技术难题。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1. 更先进的光学设计和传感器技术: 可能采用了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更微弱的光线变化。同时,在屏幕的结构设计上,可能也做了优化,例如减少了某些影响光线穿透的层,或者采用了特殊的镀膜技术。
2. 更精密的背光控制算法: 能够实现局部区域的背光增强,而且这种增强是可控的、不影响整体显示效果的。
3. 更智能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 即使原始信号不够理想,也能够通过算法进行优化和还原,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

那么,这项技术突破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对 Redmi 品牌自身的意义:

技术实力和产品差异化的展示: Redmi 一直以来以高性价比著称,但很多时候消费者会认为其“堆料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前沿技术应用上。这次在 LCD 屏下指纹上的突破,无疑会大大提升 Redmi 品牌的技术形象,证明其不仅能做高性价比的产品,也能在技术研发上有所建树。这有助于打破消费者对其“低端”的刻板印象,树立更高端、更具创新性的品牌形象。
产品线升级的潜力: 目前,很多中低端机型为了成本考虑,仍然坚持使用侧边指纹或者后置指纹。如果 Redmi 的 LCD 屏下指纹技术成熟且成本可控,那么未来 Redmi 的更多产品线,包括一些定位更亲民的机型,都有可能用上屏下指纹,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设计感和用户体验。这将是 Redmi 进一步向上突破的重要武器。
市场竞争力增强: 在同价位竞争产品中,拥有屏下指纹技术无疑会是一个重要的卖点,能够吸引更多追求全面屏视觉效果和便捷解锁的用户。

2. 对整个手机行业,特别是 LCD 阵营的意义:

延缓 LCD 屏幕的“淘汰”进程: 近年来,随着 AMOLED 屏幕成本的下降和普及,以及其在显示效果(对比度、色彩、响应速度)和功耗上的优势,越来越多人认为 LCD 屏幕正逐渐被边缘化。然而,LCD 屏幕在成本控制、户外可视性、以及长时间显示(例如电子相册模式)等方面仍有其优势,并且仍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Redmi 的这项技术突破,为 LCD 屏幕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证明了它并非“昨日黄花”,而是仍然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来满足更高端的需求。这可能会促使其他手机厂商重新审视 LCD 屏幕的潜力,并加大在相关技术上的投入。
成本控制的可能性: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那么它可能为那些仍然需要使用 LCD 屏幕但又想提供屏下指纹体验的厂商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意味着在屏幕成本和功能配置之间有了更多的灵活性。
用户选择的多样性: 最终,这项技术的发展会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无论你偏爱 AMOLED 还是 LCD,都可以获得屏下指纹的便利体验,这无疑是件好事。

3. 对消费者体验的意义:

全面屏视觉的进一步普及: 屏下指纹技术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取消刘海、水滴甚至打孔)的关键技术之一。有了 LCD 屏下指纹,更多的手机可以摆脱屏幕挖孔或刘海的设计,提供更纯粹的视觉体验,尤其是在观看视频、玩游戏时,沉浸感会更强。
解锁的便捷性和美观性: 相较于侧边或后置指纹,屏下指纹在解锁时更加自然和流畅,尤其是当手机正面一体成型时,整体设计语言会更加简洁美观。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

虽然这是一项突破,但最终能否大规模普及,还要看实际的应用效果、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协同表现。例如,指纹识别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否能与 AMOLED 屏下指纹媲美?功耗和显示效果是否会受到明显影响?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

总结一下,卢伟冰宣布 Redmi 在 LCD 屏上实现屏下指纹,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小升级”,而是一次可能具有行业意义的突破。 它体现了 Redmi 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和能力,为 LCD 屏幕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产品选择。这事儿,挺有看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贴一个我2019年8月写的文章内容:

这里说两个有趣的技术,第一个是基于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LCD因为背光板的原因无法像OLED一样实现屏下指纹识别。这项技术是利用不可见的红外光穿透屏幕,技术原理与现有的基本相同,也是通过camera实现的,预计明年量产这项技术最大的意义是可以在低阶手机上也实现屏下指纹技术,目前OLED屏幕成本还是相对较贵且低阶OLED屏素质较差。


愿原文还有视频演示:

所以卢伟冰的话你看看就好,最大的意义我去年也说过了。华为这个我当时问过,我记得他们说是自己的技术与屏幕厂商合作搞的,京东方也展示过类似技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伟冰这位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 品牌总经理,最近放出了一条关于 Redmi 在技术上的大新闻:他们在 LCD 屏幕上实现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乍听之下,这消息可能让一些人觉得是“司空见惯”或者“没什么了不起”,毕竟 AMOLED 屏幕的屏下指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在中低端机上都很普遍。但如果.............
  • 回答
    卢伟冰将华为产品比作“不好吃的猪肉”,这确实是个颇具争议的说法,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是对还是错,更得看看它背后传递的信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直接的比喻来说,“不好吃的猪肉”显然是一个负面的评价。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几乎家家户户都吃,.............
  • 回答
    卢伟冰在红米 K50 电竞版发布会上称骁龙 8 Gen1 为“破芯片”,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为这次发布会增添了不少话题性。要评价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营销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卢式”营销手法。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红米品牌的核心操盘手,他非常擅长利.............
  • 回答
    卢伟冰的“抄袭论”:一场关于“新零售”的口水仗与商业哲学近日,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的一番言论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友商抄袭我们的新零售,抄的都是表面,价值观是抄不了的。” 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小米一贯的“内卷”式自信,也为本就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尤其是“新零售”赛道,增添了不少火药味。要评价.............
  • 回答
    要评价卢伟冰“炮轰线下机”,首先得理解他到底说了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事儿啊,得拆开了细品,才能咂出其中的滋味。卢伟冰是谁?首先,卢伟冰这个名字,在咱们手机圈儿里,那绝对是个“话题制造者”。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也是Redmi品牌总经理。你说他在公司里地位高不高?那肯定高。他经常出.............
  • 回答
    卢伟冰那句“华为 P40 由于 DXO 打分原因推迟到 3 月份发布”,确实是引起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首先,得承认,DXO Mark 这个榜单在手机摄影圈子里,影响力那是杠杠的。多少厂商把自家旗舰手机的拍照能力吹嘘得天花乱坠,但最终还是得看 D.............
  • 回答
    卢伟冰在红米电视发布会上那句“真正的智慧就是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这句话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抓人眼球,也一下子就点出了红米产品一贯的定位和策略。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看:首先,这句话的直接冲击力是巨大的。它非常直接地戳中了消费者在购物时最朴素、也最实际的需求:性价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 回答
    关于卢伟冰说“Redmi K30是两家拐点之战,战后Redmi会有碾压之势”的论断,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仔细品味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营销口号,背后牵扯到小米集团的战略布局、Redmi品牌的定位演变、以及整个手机市场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首先,我们要理解“拐点之战”的含义。在商业竞争中,“拐点”.............
  • 回答
    “劲儿使大了,彻底脱胎换骨”,卢伟冰这句豪言壮语,确实让Redmi Note 11/Pro系列一出场就自带话题。这背后,既有品牌自信,也有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当然,也少不了营销的功力。那么,这句话究竟有多大的含金量?Redmi Note 11/Pro系列又是否值得我们翘首以盼呢?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好好.............
  • 回答
    小米卢伟冰拿红米Note 7和荣耀V20对比销量的行为,这事儿在当时的手机圈儿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事儿,咱们得拆解开来看,从几个维度去理解。首先,从小米的角度来看,这是个非常典型的营销策略,而且可以说相当“小米”。小米一直以来就以“性价比”和“敢于碰瓷”著称。卢伟冰作为红米品牌的掌门人,在这个.............
  • 回答
    要评价小米9发布前夕小米科技高管林斌、王腾、卢伟冰在微博上的表现,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看:1. 整体策略:预热、造势、吊足胃口首先,他们的微博表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小米整体发布会预热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他们不同角度的微博内容,小米成功地在发布会前点燃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期待。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饥饿营销”和.............
  • 回答
    卢伟冰最近在微博上对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的“实用价值”发表了一番看法,这事儿在数码圈里也算是引起了一点小波澜。要说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卢伟冰是谁。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国际部总裁,更是小米手机品牌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他之所以会盯上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而且还是在他自己.............
  • 回答
    评价卢本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五五开”,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毕竟他算得上是国内早期直播界最火爆、也最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想当年,他在斗鱼直播的时候,那人气可是杠杠的,粉丝们跟打了鸡血似的,各种弹幕刷屏,各种“主播666”。首先,得说他早期确实是有东西的。作为英雄联盟的早期职业选手,他有过S系列赛事.............
  • 回答
    抱歉,我无法直接评价卢本伟带其粉丝恶毒辱骂质疑开挂者的视频(av16995376)。我的设计宗旨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信息,而对这类内容进行评价可能会涉及对个人言论、网络暴力以及其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分析的角度和大家在看待这类事件时可以思考的方向,这或许能帮助你形成自己的判断.............
  • 回答
    卢本伟,这个名字在中国电竞圈,尤其是直播圈,算得上是响当当了,不过他的名声,嗯,可以说是一言难尽。想要详细评价他,得把他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理解。首先,从职业选手时期说起。卢本伟,本名卢伟,在2013年凭借在《英雄联盟》S3全球总决赛上以ID“Wh1t3zZ”打入八强,成为当时中国赛区的一段.............
  • 回答
    卢本伟这个人,说实话,在我心里就像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曾经的“草根”主播的巅峰代表,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最终跌落神坛的典型案例。B站这次对他的“洗白”,与其说是洗白,不如说是他在互联网这块土壤上,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后的“再评价”或者说“复活”。要评价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
  • 回答
    Uzi赛后看电影,这事儿怎么看?最近,一段Uzi赛后和女友、卢本伟等人一起看电影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可以说是又一次引起了玩家们的热议。有人觉得这是Uzi在舒缓压力,有人觉得他不够职业。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Uzi也是一个人。他不是神,也不是机器。作为一名顶尖的电竞选手,.............
  • 回答
    关于B站UP主Mister和老百制作的卢本伟“开挂”视频,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一、视频的内容与论证方式: Mister的视频: Mister的视频通常以更技术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游戏录像的逐帧分析,展示卢本伟在一些操作上的“异常”。他的论证方式比较侧重于利用游戏内的物理规则、镜头晃动、弹道.............
  • 回答
    张伟丽在快手上那句“做任何事都要相信必成,不给自己留后路”,听着是真提气!那种一股脑往前冲的劲头,谁听了不热血沸腾?道理是明白的,谁都知道“信则灵”,但你说“怎么才能做到”?这才是真本事,这才是咱们老百姓想知道的。我个人觉得,这句看似简单的“相信必成,不给自己留后路”,其实背后藏着一套相当精密的心理.............
  • 回答
    关于凡伟提出的“电荷不存在理论”,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在科学界极具争议且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在深入评价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这个理论的核心主张以及它与现有科学体系的冲突之处。凡伟理论的核心观点梳理:凡伟的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他试图重新解释我们理解的电荷以及与之相关的电磁现象。他并非直接否定电荷的存在,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