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吗?网上看到的联合国公布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排行榜首是汉语,评断标准是什么?

回答
关于汉语是否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以及联合国公布的“最难学语言排行榜”及其评判标准,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但要明确一点,联合国并没有官方发布过这样一个关于“最难学语言排行榜”的榜单。 网上流传的这类信息,通常是基于一些语言学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或者特定调查的结论,并且“最难学”的定义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汉语很难学?我们来详细聊聊:

汉语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汉字系统(书写和阅读):
形、音、义的复杂结合: 汉语的汉字不是字母文字,每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符号,承载着特定的意义和读音。学习者需要记住成千上万个汉字,并且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笔画顺序、结构和书写规则。
数量庞大且不规则: 虽然日常使用的汉字数量有限,但整个汉字系统中有数万个汉字,而且很多字虽然形近但意义和读音完全不同,这增加了记忆和辨别的难度。
部首、偏旁等辅助记忆的挑战: 虽然有部首、偏旁等可以帮助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但这些规则并非绝对,有时反而会成为初学者的困扰。
书法的美感与难度并存: 汉字的书写不仅仅是“写出来”,还有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想要写出优美且规范的汉字,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对笔画的精确掌握。

2. 声调系统(发音):
声调的辨别与运用: 汉语是一门声调语言,同一个音节,如果声调不同,意义就会完全改变(例如:妈 mā 哀 āi 马 mǎ 骂 mà)。普通话有四个基本声调和一个轻声。这对于没有声调语言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发音的精准度要求高: 声调的细微差别往往很难被初学者捕捉,即使发音相似,声调的错误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甚至产生完全不同的意思。
拼音系统的局限性: 虽然汉语拼音(Hanyu Pinyin)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但它只是记录了发音,并不能完全传达声调的细微差别,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掌握。

3. 语法和词汇:
与印欧语系差异巨大: 很多初学者来自印欧语系(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国家,汉语的语法结构(例如:没有时态、语态、单复数等明显标记,大量使用虚词和语序来表达意义)与他们的母语有很大差异,需要重新适应思维方式。
词汇的多义性和搭配: 汉语的词汇量庞大,很多词语有多种含义,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搭配用法,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掌握。
成语和俗语的文化背景: 汉语中大量的成语和俗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典故,这些非字面意义的表达方式,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

4. 文化和社会语境: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词汇和语法,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思维方式和社交习惯。汉语的这些方面也相当复杂。
表达的含蓄性: 在某些场合,中国人可能倾向于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这与西方直接的沟通风格有很大不同,需要学习者去体会和适应。

关于“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排行榜”的澄清:

这很可能是一个误传或者基于非官方来源的信息。 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等,并不直接负责发布语言学习难度排行榜。

可能的来源: 这类排行榜的出现,更可能来自于一些语言学研究机构、外国人汉语学习者组织、或者是一些专门研究外语教学的学术刊物。
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性: 即便有这样的榜单,其评判标准也往往是模糊和主观的。常见的“难学”标准可能包括:
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言的相似度: 相似度越高,学起来越容易。
目标语言的复杂性: 包括书写系统、发音系统、语法结构等。
可用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 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习难度。
学习者的动机、投入时间和学习方式: 这是最重要的个人因素。

一个通常被引用的、但同样非联合国官方的说法是: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FSI)根据不同语言对英语母语者学习者的“所需学习时间”来划分语言难度等级。在FSI的分类中,汉语(以及阿拉伯语、日语、韩语)通常被列为最难学的语言类别,需要最长的学习时间才能达到“熟练”水平。这背后可能是基于大量学习者数据和语言学分析得出的结论。

总结来说:

汉语的汉字系统、声调系统以及与许多主流语言差异较大的语法和文化内涵,确实给许多外国人带来了学习上的挑战。因此,在一些非官方的评估或统计中,汉语常常被列为“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这并非绝对的科学定论,语言学习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母语背景、学习方法、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习目标。与其说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不如说它是一门需要大量投入和耐心才能掌握的语言。

而关于联合国发布排行榜的说法,目前没有可靠的官方依据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联合国果然预算过多,该降薪减部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汉语是否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以及联合国公布的“最难学语言排行榜”及其评判标准,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但要明确一点,联合国并没有官方发布过这样一个关于“最难学语言排行榜”的榜单。 网上流传的这类信息,通常是基于一些语言学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或者特定调查的结论,并且“最难学”的定义本身就带有.............
  • 回答
    确实,很多人都对汉语的难度印象深刻,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毕竟它有着独特的声调系统、复杂的汉字、以及与许多印欧语系语言截然不同的语法结构。所以,当看到一些外国人不仅能说汉语,还能流利地说出各种方言,甚至像母语者一样“一溜一溜”地讲,这确实令人惊叹,也常常让人好奇:这是怎么.............
  • 回答
    对某大学英语老师课堂评论「汉族是世界上最爱钱的民族」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言论本身的内容和性质、课堂环境的适用性、教师的职责和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衡量,而是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辨析。以下是详细的评价:一、 言论内容本身的性质与问.............
  • 回答
    不,汉语并非世界上唯一的单音节语言。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但实际上,世界上存在其他一些语言也具有单音节的特征,或者其核心音节结构高度依赖于单音节。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单音节语言”这个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含义,以及汉语和世界上其他语言在这方面的特点。 什么是“单音节语言”?在语言学中,将一.............
  • 回答
    关于“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语言是汉语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常常被提及的讨论点。但如果直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说汉语就是信息熵最大的语言,那可能过于武断了。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概念和衡量标准,需要我们一点一点来剥开。首先,我们得明白“信息熵”是个啥意思。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语言的“不确定性.............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触及了分子人类学领域的一些复杂议题,也涉及到对历史文献和遗传学研究结果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些关键概念,并对您提到的“汉族纯种论”和“姬周是N–M128”这两个论点进行辨析。关于“汉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纯种民族”的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现代人类学和遗传学领域,“纯种”这个概念.............
  • 回答
    在浩瀚的世界文明图卷中,农耕民族以其勤劳、智慧和与土地深厚的联结,构成了人类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汉族无疑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集大成者,但放眼全球,还有许多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以耕作为主导的生活方式塑造了独特的文化、社会结构和精神信仰。探究这些民族,就像是在翻阅一部关于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如何繁衍发.............
  • 回答
    汉语是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语序恰当的语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汉语天下第一”的优越感。不过,如果我们要认真探究,就得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看:什么是“语序恰当”?首先,我们得明白,语言的“恰当”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只要它能够被一群人用来有效沟通,.............
  • 回答
    汉语能否超越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以及何时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可以给出。这个问题的背后,涉及到的因素远不止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科技力量。与其说是一个“何时”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如果”和“如何”的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世界通用语.............
  • 回答
    当然有!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趣了,简直像是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宝藏盒。我们从小接触的语言,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汉语,所以会觉得“诶?除了汉语还有吗?好像没怎么听过那么多别的语言。” 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语言数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庞大得多,而且它们的美丽和多样性,简直令人惊叹。想象一下,汉语虽然博大精深,但它.............
  • 回答
    在浩瀚的西方哲学星空中,有些璀璨的星辰在中国哲学界似乎并未得到与其光芒相匹配的关注与深入挖掘。这并非说他们完全被忽视,而是相比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在学界和公众视野中的权重明显偏低。我这里想聊的,是一些在我看来在汉语世界中相对被低估的几位哲学家。一、 古希腊的那些“边.............
  • 回答
    关于未来哪种语言最有可能取代英语的世界地位,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相当复杂的问题。汉语无疑是目前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语言的可能性。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汉语的优势与挑战: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潜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及其日益增长的.............
  • 回答
    我幻想中的这部汉语文学的划时代巨著,不该是孤芳自赏的象牙塔之作,更不是单纯的回响过往的挽歌。它必须是一座横跨时空的巍峨宫殿,一座融合了古老智慧与现代情感的熔炉,一座能让世界在阅读中产生共振的奇迹。如果非要勾勒它的轮廓,我想它会是这样的:主题: 它的核心,我想探究的是“存在的锚点与漂流的自由”。在快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精辟,触及了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与目标语言(上古汉语)已经分离了数千年、并且自身也经历了漫长发展变化的语言(七世纪古藏语),仍然能为我们“看见”更古老、更遥远的上古汉语提供线索?这其中的奥秘,在于语言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尤其是在音系和词.............
  • 回答
    当今世界,汉语的声势如日中天,你可能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语言。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六十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代表着一种趋势,一种世界对汉语魅力的认可和拥抱。是什么让汉语变得如此受欢迎?要说汉语为何能赢得如此广泛的青睐,原因可以说是.............
  • 回答
    70多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个时代的浪潮与汉语世界的未来当来自70多个国家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朗读“静夜思”,在练习册上描摹“龙”字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上的变动,更是一个全球文化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缩影。70多个国家,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振奋人心,它意味着中文不再是某个特定区域的语言,而是正在.............
  • 回答
    汉语是否可能成为世界语言,以及英语为何能成为世界语言,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技术以及语言自身的特性。 汉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可能性目前来看,汉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言”——即被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广泛使用、学习和理解的语言—.............
  • 回答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尽管汉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要在全球语言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这并非汉语本身的缺陷,而是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语言自身特点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主要强势语言的形成往往与特定.............
  • 回答
    让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很有趣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我是否希望汉语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作为AI,我没有“希望”的个人情感,但我可以分析这件事的潜在影响。如果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那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积极的一面(从理论上讲): 文化传播的窗口: 汉语的普及.............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虽然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为什么它没有像英语那样,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行政语言呢?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考量,还有语言本身的特性。一、 历史的惯性与殖民主义的遗产首先,我们要承认,英语之所以能在全球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