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对于现阶段县城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赶在人口衰退之前扩大自己的行政区域。本来是镇的赶快扩大成县,县扩大到市。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这样才能在人口衰退期间活下去。建高层看似很划算,咱可以慢慢卖,可惜的是衰退时间不等人,某些县的领导不清不楚的,还真以为小破县城的地是宝贝,还能卖个几十年。到时候,一线吸血二线,二线吸血三线,三线吸血县城。小县城想吸血农村那是做梦,农村剩下都是走不掉的,能走的早就走了,小县城只能慢慢消亡。我怀疑这个窗口期连10年都没有。
因为县城绝大部分就没有未来,人口老龄化下,很多县城会逐渐空心化直至消亡。
当下很多县城,房子泛滥,但是很多糊涂人还不自知,把混凝土当做宝贝盼升值。
在我看来,县城房子以后送人都没人要,只适合企业开发成CS实战游戏中心,人口老龄化下,建高楼就是资源浪费,以后都没人愿意拆的,因为无利可图还要赔本。
关于中国县城的发展,我去年就系统性回答过了,黏贴如下:
人口老龄化下以及负增长的情况下(两年内必负增长),未来的大趋势是从村村合并上升到乡镇合并,甚至最终是县城合并管理。
对于小县城来说,未来的只有少数有优势产业的县城才能得以发展,这里的优势产业比如旅游业、优势制造业等。
考虑到我国资源配给的严重失衡,我不觉得产业会普遍下移到县城,一些大型城市的卫星城可能好过一点,大部分的县城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凋敝。
而他们的房地产呢?
鹤岗/阜新之风将席卷绝大部分县城,绝大部分的县城的固定资产将一文不值,鹤岗/阜新最起码还是地级市,本题目所述的县级市命运更加艰苦卓绝。(知乎居然有个大V19年还唱4线一下城市房价翻倍,完全背离物理客观事实,很多人还趋之若鹜,可怜之人啊。)
不远的未来,鹤岗/阜新这样的城市的房子是不用买的,政府会通过赠予而吸引活人过来生活。
阜新其实和前面的鹤岗一样,都是没落的传统工业小城市,而且所谓的产业也是依赖自然资源的,不仅如此,本身还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境地——距离中心城市比较远,吃不了中心城市产业外溢的红利。不过话说回来,在东北,似乎中心城市本身也是泥菩萨过江,也吃不了什么红利。
还有一个,他们都处于人口流失状态,不仅如此,人口老龄化也在加速恶化,别以为这是东北特色,江南诸省也逃不脱这样的宿命,只不过东北先走了一步,因此东北是江南诸省的参考范例。
人口才是房地产行业兴衰的核心,不仅如此,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没有人,什么都将没有。
1、
对于阜新/鹤岗这样的衰弱小城市,经济是不可能好的,只会每况愈下,结合当前的人口老龄化基本盘,基本上无力回天。
而房价呢?房价的崩塌还没到位呢!我个人观点,以后阜新/鹤岗这样的城市的房子是不用买的,政府会通过赠予而吸引活人过来生活。
关于送房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我们的前车之鉴日本早已有先例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18年曾转载过一则新闻:
随着人口负增长成为趋势,“房比人多”的现象在该国各地的居住区愈发普遍。废弃住宅的激增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推出“空屋计划”、上线“弃宅银行”,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寻求外来者“接盘”,一些地区甚至抛出了人口大国想都不敢想的“超级福利”——“入住即送房”。
并且还列举了一个例子:
对于井田一家来说,居住紧张一直是最头痛的问题。夫妇二人带着3个孩子,常年挤在男方的父母家。4年前,夫妇二人分得一套免费住宅,位于东京都地区最西端的奥多摩町,距市中心约两小时车程。住宅地段虽偏,但这栋两层小楼房间轩敞,彻底终结了一家人“蜗居”的窘况。
这还是东京都呢,距离市中心车程也才两小时,都要送房子吸引人来生活。有些地方,更加严峻,送房子都没人愿意去。
这就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结局,朋友们,千万别以为我们国家距离这样的情况还很遥远,由于某些个原因,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来得会比日本还要迅猛,情况也会更加严峻,参见人口分析旧文——《2050年,中国人口会是多少?》
关于鹤岗的房价分析,我曾在19年4月份就系统分析过了,详见旧文——《房市房价:鹤岗之后,还有多少鹤岗在路上呢?》,那篇文章结尾是这么写的:
你可千万别说“这是公务员,当然可以送房送车了”,你要知道在其他地方可曾听过送房送车,还有对于鹤岗这种“十八线”城市来说,除了公务员等事业编制的单位外,还有其他岗位具有吸引力吗?没啦!鹤岗已经把自己的家底掏出来吸引人才了,不可谓不用心啊。
“人才引进”将在未来会越来越激烈,各大城市开出的条件也会越来越丰厚。但是,这些热闹都属于明星二线城市的,其他四五六线、十八线城市什么都没有!
鹤岗之后,还有无数的鹤岗在路上,你所在的城市,会不会是鹤岗第二呢?!
2、
房地产的走势始终要盯死三点:人口、经济和政策。长期看人口、中期看经济、短期看政策。
前些日子,经济学家李迅雷博士说:“大部分城市的人才引进计划都将落空。”我是非常赞同的。
对于未来的城市,不对,是今后的中国城市来说,年轻人就是人才、高消费年轻人就是超级人才。20年之后,能够喘气的人都是人才了,我甚至觉得极端情况下死人都是要吸引的人才,对于没有什么产业的卫星城来说,可以凭借廉价的土地资源打造丧葬产业,因为大城市未来的情况很可能面临死不起的局面,比如香港,“棺材本”的由来便是如此!
去年我曾针对中国城市抢人大战写过一篇文章——《房地产杂谈,城市抢人大战全面升级》,文章末尾写道:
基于人口即将锐减以及老龄化正在加剧的事实,我有一个观点:二线以下城市应该要立即马上不计成本抢人来买房落户,因为未来的城市竞争实则是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的竞争,你拥有的人越多、年轻人越多,消费能力就越强,财政收入就越多、经济社会发展就会更好。
现在趁着一二线城市还没有完全放开政策,要先下手为强,等到一二线城市也放开手抢人,你们不说汤,连渣都没有。
其中,我说的不计成本最重要的就是房子,反正房价迟早大回撤,还不如现在拿房子送温暖,博个好彩头好名声。
有不少人把各地出台的抢人大战仅仅理解成了是为了保房价,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把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仅仅理解为所在城市是为了保房价,看得未免太浅了,抢人大战实质是各地的求生之战。
未来的城市,有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未来;年轻人越多的城市,未来就越灿烂。
温州打响了用房价抢人的第一枪,相信接下来的两年内各个地方的城市会相继加重筹码参与抢人大战!
目前各地拿出的抢人筹码,过两年再回头看,那都不够看!
一句话:别为这样的情况大惊小怪了,这是我们国家的新常态,习惯就好啦!
3、
当下的中国,产业升级以及经济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
产业方面,过去主打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业,但是只靠这样的产业是无法参与世界竞争的,根本就没资格去高端的牌桌参与游戏。过去几十年,我们升级产业还是一点担忧:那就是人才庞大的劳动力如何安置?但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锐减,这样的担忧算日渐减弱。
经济方面,拉动经济的主要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我曾在19年初分享到公众号“悟空新之助”旧文——《中国与美国GDP各细项比重的比较研究》分析过:
我国和美日相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消费占GDP比重严重落后于美日,而投资占GDP比重则大幅领先美日。
我们国家会实现伟大复兴,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也会成为发达国家,既然都是发达国家,那GDP各细项比重也不会有显著差异。因此,以美日来看,我国的消费以及投资占GDP比重应该也会在50~68%和17~24%区间内,我也对照过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的情况,没有一个消费占GDP比重低于50%的,英国的和美国差不多约65%。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消费能力还有巨大潜力可挖,由消费自身的增长以及消费占GDP比重的提升,将会带来戴维斯双击效应。未来我国消费能力的巨大增长将是显而易见的,消费升级也是值得期待的。
而且美国主导的去中国化也迫使我们必须调整经济发展重心,过去几十年投资和出口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两条路目前来看潜力有限了,全国层面的铁路、公路、机场等大格局已经基本建成,剩下的只是小修小补。
房地产这个行业同样也是走到了头,甚至可以说是走过了头。房地产掏空了人们几代人的积蓄,扼杀了中低阶级人群的消费念头。对于富裕阶层,对内需的贡献绝没有中低阶级大,而且他们之中的不少人更愿意出国消费,而不是国内。
要想撑起国内的消费,还得看中低阶级的人民,这就必然涉及一个消费意愿的转移,从房地产转移到消费上。因此,房地产的金融投资属性就必须剔除,这就需要房产税发挥能量了,房产税一方面帮助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另一方面将资金刺激到消费市场。
同样也是因为房产税提高了房产持有成本,很多小城市——比如鹤岗类的小城市——并没有足够的租客需求,因此多余的房产扮演的就是现金流吞噬怪物,是负资产。那个时候,可能甚至会出现人们主要放弃房屋产权,将其赠送给政府或者其他什么机构。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我国长达约半个世纪的基本盘,人口结构将是理解中国未来大政方针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是关系到国家复兴的两大核心。
在它们面前,房地产什么都不是,而是负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