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知乎为什么对资本家有那么多的转变?

回答
2020年,知乎上关于“资本家”的讨论确实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知乎平台本身的演变以及用户情绪的流动。

一、宏观社会背景的催化

首先,2020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经济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疫情初期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之而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就业挑战,以及部分行业(如教培、互联网平台)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这些都让民众对经济分配、社会公平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经济压力与民生关切: 疫情加剧了普通民众对收入、就业、生活成本的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更容易将目光聚焦在掌握大量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群体上,并开始审视他们财富的来源、分配方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平台经济的争议: 2020年恰逢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进入一个重要的调整期。一些互联网巨头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开始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关于平台垄断、数据安全、算法滥用、对小商户和劳动者权益的影响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公众对“平台资本”的讨论。
社会思潮的波动: 在经济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一些先前被压抑的社会思潮可能会借机涌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对更公平分配模式的探讨,在网络空间中获得了一些新的表达空间。

二、知乎平台自身的演变

知乎作为一个以“认真”、“专业”为标签的问答社区,其用户群体和讨论氛围也在不断变化。

用户群体的年轻化与多元化: 随着知乎的发展,其用户群体逐渐年轻化,也更加多元。早期以精英、专业人士为主的画像有所淡化,更多年轻、有社会参与感的网民涌入。这带来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的讨论,也带来了更多元的视角和情绪。
“知识付费”的争议与用户认知: 知乎大力推广“知识付费”业务,虽然为平台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知识变现”是否合理、以及“知识付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讨论。部分用户开始质疑那些通过“知识付费”积累财富的“知识网红”或“意见领袖”,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内容生产的“内卷”与“毒性”: 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知乎上的内容创作有时会走向极端化、情绪化。一些用户为了获得高赞和流量,会故意放大社会矛盾,或者采用更具煽动性的语言来讨论敏感话题,包括“资本家”议题。这种“内卷”和“毒性”的内容,更容易激化用户的情绪,引导讨论走向负面。
“大V”的形象转变: 早期一些在知乎上获得巨大声誉的“大V”,有些在2020年也因各种原因(如商业化、言论争议等)面临公众审视。他们与资本的联系,或者他们所代表的商业利益,使得他们在用户心中的“专业”、“中立”形象受到挑战,间接影响了对“资本家”群体的认知。

三、用户情绪的转移与表达

在上述背景下,知乎用户对“资本家”的态度发生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从“仰视”到“审视”: 早期,知乎上存在一种对成功企业家、投资人的“仰视”文化,认为他们是创新和财富的创造者。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用户开始从更宏观、更批判的视角去审视资本的力量,关注资本逐利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压榨劳动者、加剧贫富差距等。
“打工人”叙事的兴起: 2020年,“打工人”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络词汇。它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劳动者身份认同,以及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辛苦、焦虑和被压榨感。“打工人”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对“老板”、“资本家”的对立情绪的释放。在知乎上,这种情绪通过各种问答、评论得到表达,对“资本家”的批评也因此变得更加直接和普遍。
“反内卷”与“躺平”思潮的共鸣: 2020年,“内卷”和“躺平”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这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在高压竞争环境下产生的疲惫感和对既有评价体系的质疑。在这种情绪下,对那些似乎是“内卷”的始作俑者或者最大受益者的“资本家”,自然会产生更多的不满和批判。
对“原罪”的追问: 随着社会对财富来源的关注,一些关于早期创业者财富积累过程的“原罪”的讨论也逐渐增多。对“资本家”的追问,有时也包含了对不公平竞争、权力寻租等现象的质疑。

总结起来,2020年知乎上对资本家的态度转变,是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平台自身发展逻辑,以及用户集体情绪演变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平台经济的调整,以及“打工人”等新兴网络叙事的流行,共同催化了用户对资本的审视和批判。知乎作为这些情绪和讨论的聚集地,自然成为了展现这种转变的重要窗口。这种转变并非对所有“资本家”的否定,更多的是一种对资本运作方式、社会责任以及财富分配公平性的更深入、更普遍的关切和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产阶级就是一个伪概念,只要不具备生产资料,收入主要靠劳动,那就是无产阶级。

中产这个说法是资本用来分化无产阶级的卑鄙手段,让有些稍微富足一些的无产阶级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被剥削的存在,可以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了,转过头来才发现当你越努力,自己的老板就越早美好生活了。

现在敏感资本,反对资本的声音越来越大,跟整体的经济下行是息息相关的。

以前蛋糕越来越大,被这拿一点,被那拿一点,还能留一些,整体生活都还过得去,甚至还能有增长的盼头。

现在眼见蛋糕越来越小了,你拿我一点就是要了我的命,我眼瞅着账单,没法跟你拼了,那还不许我有点怨言了?

兴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就是当下最赤裸裸的真实感。

既然总是要被剥削的,那么被剥的舒服和被剥的不舒服,自己总还是清楚的。

user avatar

上半年程序员加入声讨资本家,那才那到哪啊,现在五一刚过,起点就向声讨资本家的队伍输送了810万专业笔杆子

user avatar

经济高速发展,能掩盖非常多的问题。包括部分资本家无底线行为。

矛盾的激化与否,本质问题是如何分饼。

饼做的越来越大的时候,资本家多拿了,用于开拓市场,研发投入,能分给无产中产的部分也在绝对数上增加,虽然增加的比例没有资本那么大,但是客观上提升了生活水平和收入。这时候内部矛盾可控,大多数无产中产认为分配相对合理,所以吐槽和怼资本家没有民意基础,而且有大量的无产中产认为自己也有机会获得资本,在创业和造福的小概率事件被渲染之后,韭菜们成为精资,反过来为资本家的合理性摇旗呐喊。

当饼做大的速度降低的时候,问题来了:

1,资本家希望保持增速,所以变本加厉的忽悠消费主义,并利用资本优势扩大垄断,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资本家变成了中产无产,缓过劲来的无产中产意识到了危险。

2,为了维持刚性增长,资本家需要消灭无产和中产的储蓄习惯,将很多刚需的隐性成本提升。只有消灭了储蓄习惯,劳动力才能真的成为资本的农奴,辛劳至死。这一点无产者虽然后知后觉,但现在已经明白了。

3,资本增殖其影响力,潜伏进入媒体,控制舆论,甚至希望重建东林。来获得垄断特权和安全性。这是无产阶级绝对反对的行为。

4,“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已经成为保护恶资本家的护身符,但当经济发展与普通人关联性很低的时候,这种发展的成果绝大多数为资本占据的时候,会有民意的拐点。

知乎只能算先知先觉,人民富豪们如果不知悔改,继续给民众吃翔,早晚整个民意环境都会大逆转。

对癌细胞,会有抗体的。

user avatar

知乎er:我以前向往资本主义,现在我痛恨资本主义,我以前为资本家鼓掌,我现在痛恨资本家,我……我这是怎么了?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摩根:资本主义一直就是那个样子,资本家也一直是那个样子,你的转变,是你自己的原因,和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你改变了。

知乎er:我没有改变,只是资本家变得更坏了,其他的知乎er都是这样的。

摩根:资本家有没有变得更坏我不知道,假设他们真的是『变』得更坏了吧,以前他们不那么坏的时候你们拥戴他们,现在他们变坏的时候你们又唾弃他们,那么,假如有一天他们又变得不那么坏,你们是不是又要拥戴他们?

知乎er: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是资本家,我不会那么坏。

摩根:现在你觉得你能够成为资本家吗?

知乎er:资本家已经把上升通道都堵死了,现在都阶级固化了,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还成为资本家?

摩根:你现在回家去开一个包子铺,雇一个工人给你做包子,再雇一个人给你卖,你立刻就成为了资本家,为什么说自己不能成为资本家?

知乎er:那只能算个体户,最多算小资产阶级,不算资本家。

摩根:要雇佣多少人才算资本家?

知乎er:100?200?雇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赚多少钱。

摩根:赚多少钱才算资本家?

知乎er:……

摩根:有的人开公司一直在赔钱,并不赚钱,那些公司的老板算不算资本家?

知乎er:压榨剥削工人的就是资本家!

摩根:那么雇佣两个工人的包子铺老板为什么不算资本家?包子铺老板也在压迫剥削工人。

知乎er:……

摩根:话说回来,你说什么样的人是资本家?

知乎er:马云,刘强东,马化腾!

摩根:马云麾下的十八罗汉算不算资本家?

知乎er:算!

摩根:为什么?

知乎er:他们有股份,所以他们可以不劳而获。

摩根:就我所知,马云他们也劳动的,开会接见外宾也是劳动之一,你只能说他们获得太多,但不能说他们不劳而获。

知乎er:他们有股份,有资金,所以他们是资本家。

摩根:那些大厂的很多员工也有股份,有的股份还不少,他们也是资本家?听说你也是某厂员工,你也有股份,你也算资本家?

知乎er:我们……我们股份不够多,所以不算。

摩根:我觉得我们先要确定资本家是哪些人,然后才能说如何对待资本家,不然,你们仇恨或者拥戴的只是一个『想象中的资本家』,并不是真正的资本家。

知乎er:一直是你问我,那我问你,你觉得谁是资本家?

摩根:谁是资本家不重要,因为关键问题是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决定了游戏规则,这个制度下,不管是资本家还是资本机器人,都会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来继续游戏,你当了资本家,也一定会按照这个规则来玩的。

知乎er:我说过了,我这种人不可能成为资本家,上升通道都被堵死了!

摩根:假如上升通道被打开了,你想往上走成为资本家吗?还是选择不去当资本家?

知乎er:当然……当然去当了,能当还不当,不是傻X吗?

摩根:你看,所以说游戏规则就是这样,和谁当资本家没有关系。

知乎er:但是我就是非常恨资本家,我恨他们,他们骗我青春,骗我钱财,骗我……

摩根:所有的骗局,都是因为受骗者能够上钩。

知乎er:你意思是怪我咯?

摩根:不要总想着怪谁,要怪就要怪这个游戏规则。

知乎er:我觉得你一直在给资本家辩护,一直在给这个制度辩护!

摩根:先不要管我,我先问你,你打算怎么改变这一切?怎么改变资本家压迫你们的处境?

知乎er:我痛恨资本家,我诅咒他们。

摩根:我问的是——怎么改变资本家压迫你们的处境?

知乎er:我痛恨资本家,我诅咒他们,我X他妈。

摩根:我问得不够清楚吗?我再问一遍——怎么改变资本家压迫你们的处境?

知乎er:我痛恨资本家,我诅咒他们,我X他妈,我……

摩根:你能骂死资本家吗?你骂就能改变这个世界吗?

知乎er:我要革命!

摩根:现在就开始革命,你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吗?

知乎er:我要在互联网上革命!

摩根:革命需要流血牺牲,你愿意留自己的血吗?

知乎er:我的账号都被封了好几个了,我还在乎多一个账号被封吗?

摩根:我说的不是账号,一个账号被封并不会让你少一块肉,你愿意为了革命哪怕坐15天牢吗?

知乎er:……

摩根:坐牢是会被爆菊的哦。

知乎er:我诅咒这个世界!

摩根:除了骂,你就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吗?

知乎er:还不让我骂了吗?你就是资本家的一条狗。

摩根(面向观众):呵呵,看到了没有,今天社会心理学课教会大家的就是,当一个群体无力改变现状,但是又缺乏解决问题方法,也不去思考如何改变,他们就会抓住任何看得到的人加以攻击,下课。

知乎er:我还没有说完,你就是资本家的一条狗!

摩根:我各方面都比你过得好,如果我是资本家的一条狗,那么你就是连狗都不如啊。

user avatar

他们以前觉得自己叫中产阶级,努把力甚至能变身资产阶级。

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稀有技能和部分社会话语权,资本家也得让三分。

他们带着对底层人民的蔑视和怜悯指点江山:你们穷是因为不努力,你看看我,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吃香喝辣,买房买车。

然后经济不景气了,资本家倡导996了,35岁被输送人才了,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全社会都在降薪裁员。他们才开始认清现实,发现自己和无产阶级没有本质区别,算是暂时站到了一个壕沟。

但也不能对他们抱有太大希望,此时的同仇敌忾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经济好转,资本家多施舍一点渣泽,他们分分钟给无产阶级划清界限。

user avatar

逼死六子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事儿和自己没关系,“讲茶大堂才是真县衙”。

等到自己老婆被人按在桌子上“透透透”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讲茶大堂里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谁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原来知乎er不明白,是因为被透的不是他们的老婆。




user avatar

因为开始割中产阶级的韭菜了啊。

刀子不动到自己身上是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

之前重发展,发展还尚稳定,局面还持有一种平衡。资本只是割无产阶级的韭菜,中产阶级只是待割的韭菜。没有人会闲到去改变对自己无害的局面。只要动不到自己就万事皆可,所以没人会想打破它。

其实这种现象一直都有存在,只是这几年发展不再稳定,加上今年动荡,韭菜没割够,就伸向了中产阶级,之前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有改变就会有动荡,蛋糕分少了定然是会不满的,就携着无产阶级要一起反对资本,打着要帮无产阶级的名号维护自己的蛋糕了。

所以这几年知乎反对资产阶级的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再动中产阶级的蛋糕的话,其实知乎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资产阶级。

要么沉默要么爆发,要不就是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取得成功,要么无可奈何落寞下场,接受上层的施舍。

此后,就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了,中产阶级的说法只会存在于要割韭菜的时候了。

每个动机背后都是有利益的。

当然,也有那些真正反对资本,维护无产者的利益的人也有,但一朵大浪花里,一些小浪花真的难定大局啊。

不过我更希望,能够和平的解决,尽管困难很大。

user avatar

这就是典型的“我真有一头牛”系列

前几年的知乎还有中国互联网,舆论环境通通指向一个点——我强我有理。

社会达尔文,歧视穷人这些思想充斥了全部的回答和评论区,稍微讲一些马克思的都会被打成“仇富”,搞得我很多时候都不敢说话。

现在好了,社会达尔文也要淘汰他们(我一直都是他们口中要被淘汰的对象),996251压榨的也是他们,然后想起来给底层人说两句好话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前几年穷人是全乎全面鄙夷的人群。

这些小布尔乔亚的软弱易变就体现在这里。得势的时候个人奋斗,失势的时候外部压迫,真是好笑。

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现在的经济环境让他们变成了最底层,没有可以鄙视的人了,那自然就是全部的人都要平等了。

呵呵

大环境好两天他们就会抛弃底层人民,重新跪舔资本家,做自己人上人的美梦,直到有一天美梦再次被资本家们击碎。

user avatar

知乎有这个大反转,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形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里积累,多数人陷入贫穷。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就是把作者,诗人,律师,那些神圣的职业,变成用钱招募的雇佣劳动者。

资本要积累,必然会有一个大鱼吃小鱼的过程。。

小店主,会被淘宝,京东这些公司干掉。

小的火锅店,挡不住海底捞这样的大型公司。

普通的网文作者,也抵抗不了TX这样的巨头。。

当这些人,都沦落为资本增值的雇佣劳动者,流水线工人,必然会开始明白,自己无产阶级的身份。当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无产阶级,他们就会汇集成大海,上升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社会思潮。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无产阶级力量的汇集,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

以前,中国的资本发展还不充分,大多数的小店主,小知识分子,都相信所谓的奋斗,可以让自己成为资本家,所以还是拥护资本发展的。但少数人脱颖而出,开始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后,这帮人一下子发现,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了,就必然开始倒向无产阶级。

阅文集团的发展,就好像这个过程。

当年起点刚创建的时候,人人可以写书,书写好了,就可以实现阶级的跨越,变成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

但后来,起点壮大的,起点这个平台越来越大。当他越来越大,个人的聪明才智,对平台的影响就越来越少。大批量的写手之中,能有几个天才?当大家的书,写的都差不多的时候,必然是平台给谁推举位,平台推举谁,谁就可以上位。

于是,平台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大量写手越来越没有议价的空间。。

后来,起点上市了,成为了一个巨无霸。。这个时候,他就连所谓的大神级写手都不怕了。。

他就长出自己的獠牙,开始吞噬原本书这些人的收入。。

资本积累的绝对规律,必然使得阅文集团,把这件事干下去。。

而他干下去的结果,又会必然造成大量的写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意识到自己已经沦落为流水线工人。这时候,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觉醒,也必然会汇集成一股社会思潮。

资本积累的绝对规律,是资本向少数人手里聚集。

资本越聚集,就意味着其对立面的人数,会越来越多,造成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为什么?知乎会对资本家反转?

很简单啊,因为资本充分发展了。

在这里面,不管是国有企业的发展,还是外资企业的发展,还是私营企业的发展,必然造成的结果,都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沦落为打工仔。

打工仔越来越多,又会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

要知道,工资取决于什么?他取决于资本和工人的敌对斗争,资本积累的越多,沦落为无产阶级的人数越多,那么必然造成无产阶级内部的相互竞争。

十个资本家,竞争1个工人,必然会开出最高的价格,否则谁给你干活?

而如果是,100个工人竞争一个岗位,必然是工资越低越好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贫穷。。

几年前,知乎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张嘴闭嘴的“人在美帝,刚下飞机。”“刚买的豪车”“发工资了,嗮一下账单”等等。。。

现在呢?都在倒苦水,哭诉企业的压榨了。。

中产阶级?这是资本家发明出来,逗无产阶级玩的。

资本越发展,无产阶级的人数就越多,力量就越大。。。这是资本积累的绝对规律。

力量太强怎么办?分化啊。。

分裂一部分日子过的还可以的,有小资产阶级倾向的打工仔,取名叫“中产阶级”,那么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被分化了啊。

user avatar

资本主义始终都是那么的拉胯,并不是这两年才变得拉胯或变得更拉胯的。

国内的私人资本家也始终都是那么的拉胯,也并不是这两年才变得拉胯或变得更拉胯的。

一个明白的人,早就该日常批判国内这些个拉胯的资本家N多年了。

一个明白的人,早就该批判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和政治制度N多年了。

一个明白的人,早就该明白资本这种生物在今天的全球联动属性了。

而与此同时,近N年(10年后),我国的城乡差距,基尼系数,绝对贫困人口数,都是持续降低的。(IMF WP/18/127)


那么问题就成了:

在贫富差距持续降低的情况下,知乎上的一部分舆论场,为何赶着在近一两年,才开始了对国内资本家的态度转变?


暂时能想到的原因:

1,知乎前3-4年开始转变成为一个大众娱乐平台,于是舆论的中心人物们变了,而这批人恰好因行业等原因,处于被对应资本家剥削的最先锋。

2,95后相比他们的前辈,对职场权益受损的弹性更大 -- 这很好,本就该如此 -- 而这两年他们成批量地获得了知乎的话语权。

3,那些因近10年城乡差距减小,基尼系数降低,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而受益的中国人民之主体,并不使用知乎,或在知乎上没有话语权。

4,2018-19年后,中美关系持续恶化;2020年后,美国在疫情处理等众多方面过于拉胯。原本通行了N年的,“褒奖美国上层建筑 -- 批判我国上层建筑”的典型公知套路,或者受限严重,或者实在是不再有说服力了,就只能换一张皮,转变为“批判我国私人资本 -- 对比中美劳资关系 -- 认定我国上层建筑对私人资本的保护 -- 批判我国上层建筑”的套路了。

或者说得更直接点儿:因为客观环境的巨大变化(中美关系恶化,美国过于拉胯),自由派们纷纷捡起了马列残经,披上了左皮。


以上几个可能性,哪一个的可能性更大?看客自行判断吧。


至于我个人的态度,在知乎上已经说得够多的了。简单总结:

1,继续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基尼系数,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2,作为理应有社会担当的青年人,多少有点儿超越小我的情怀,搞清楚自己的阶级兄弟有十亿+人,而不是限制于类似“名牌大学毕业 + 私营大厂打工 + 月薪N万 + 日常996 + 中年失业风险”的几百上千万人。

3,认清现实,清楚地明白,全国的人均现状是2000,彻底均分只能上升到3000;要想实现发达国家的8000,中间这5000的差距,全面的产业升级是必要前提。

4,若想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性发展,创新是关键。996制度,不仅仅是违反劳动法那么简单,更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996制度和房地产利益链一道,对产业升级有阻碍作用,且阻碍消费循环,以及人口更新。

5,我们现阶段应该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绝不仅是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和对财富的分配规则。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是私人资本掌控国家公权力。

6,我们应该反对的是,国内私人资本对国家公权力的侵蚀,反对“南山必胜客”现象。于是,正确的方向上,督促我们的公权力,在这方面能不忘初心,做得更好。而在此事上,拿美国这么一个私人资本在宪法和法律层面受到全方位保护,早就彻底掌控了公权力,并早就通过控制教育、传媒和算法来控制人民的自由意志的国家做榜样,怕不是失心疯了,严格适用于“家里厕所有点儿味儿,该除一下了,你看看旁边的化粪池,多香”的比喻。

7,美国对我国的发展期望,非常简单直白:由不触及美国核心产业优势的私人资本掌权,并推进教育和传媒的私有化,然后美国通过掌控这些私人资本来掌权。

8,无法认清当今国内资本和全球资本的联动关系的,完全彻底不配谈“左”这个字。反资反美,反修反帝,才是正道。反资不反美,反修不反帝,属于看不清事物和规律本质的典型。而联美反资,联帝反修,不是蠢,就是坏。

9,远了多看看教员,近了可以看看齐泽克。认清“阶级矛盾和国族矛盾必将长期共存”的现实;认清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早就被牢牢关在国家、种族、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茧房里,根本无可能把你当阶级兄弟并形成国际串联的直白现实;认清国内阶级斗争为主,国际国族斗争的路径必然性;小心一切在2020年的今天,就热衷对吾国吾民进行无限解构和贬损的人的真实动机。

user avatar

知道为啥我们要全力保经济增长率么?

经济增长率低、不增长、负增长,实际上是损害了大众中一部分人的实际利益的:

  • 收入降低
  • 负债增加
  • 生活水平下降
  • 失业
  • 失恋
  • 离婚
  • 身体健康指数下降
  • 对未来持悲观预期

这种情况,就导致心理上的失落,要找一个突破口(发泄)。

user avatar

当年住宿舍的大学生们陆续感受到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的压力了。

当年挥斥方遒的天之骄子变成了996白加黑五加二的社畜了。

幻想着随风口起飞的猪发现自己变成了不配当后浪的韭浪了。

user avatar

中国从清末到今天,才算是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垄断资本家。

民国没有资本家吗?

有,但是那个只能叫买办阶级。大资产阶级,大资本家,小资产阶级。等等。

这几个词还是解释一下,比较抽象。买办阶级,哪里最多。上海。

顾名思义,帮洋人买东西,办事的。宋子文,就说过,盘尼西林,那么多,造不如买。从哪里买?洋人哪里买。躺着把钱赚了,多好。

所以,民国错过最应该发展经济的十年,到了抗日战争,才发现,很多东西买不到。

现在这有个相对形象的职业,外贸公司。

大地主,不用解释了。有很多地的土财主。搁现在呢?叫包租公,包租婆,以前你包地主的地种。现在租地主的房子住。以前种地的,现在进工厂。

大地主,就是那种有400栋房子的。富农,就是那种有10栋房子的。中农就是那种有2/3套房子的。贫农,当然就是房子都没有的。

大资产阶级,也容易理解吧,就是普遍脱胎于官僚资本。

比如清末的状元,不做官了,干买卖。这就是实业家。也叫民族资本家。有益于民族社会的

像蒋委员长那种投机倒把的搞金融,最后还赔到被人要债的,一般叫金融资本家。难听点,投机分子。冒险主义者。

还有一个群体呢?

小资产阶级,手工艺人,贫困的知识分子。

比如,胡适可以满大街的嫖娼,因为有钱。闻一多先生却被饿死。手工艺人,就是好比现在给人做手艺活的,木匠,水电工,修车的。靠手艺生存。饿不死。

土共的基本盘,是无产阶级,这个应该能理解,这平台里几乎都是无产阶级。

农民,这个也能理解。种地的。还是失地农民。就是土地都没有的。所以,无产阶级带着枪炮,把地主赶跑了,或者,给失地农民几把枪,看到那个地主老财了吗?干掉他,地就是你的。

搁谁,都得牟足了劲干他。

现在,这几年叫的很火的,农民土地自由买卖,就是打算走老路子。

好了,咱中国人,什么都体会过了,各阶层也都见识了,但是。

唯独没有体会过什么是垄断资本家。

改革开放之后,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可惜那个时代,还没能形成气候。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虽然是好事,但是互联网加速了社会的垄断。

以前寡头的出现,需要一步一步开分店,三代人可能才完成垄断。

如今,只要一个想法很好,在资本的加持下,三五年便可以垄断了。

处于流量垄断下的民众,在扩张的时代,人人生活的都还不错。

而如今,处于经济下行之下,淘金者太多,而消费者太少,生意难做。就要裁员。

时代的尘埃,落到了自己头上,于是,不满,怨愤,才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彻底是爆出来了。

知乎多知识分子。

这个群体,比较体面的是事业单位,公务员。

如果父辈有积累,过的普遍不算差。如果父辈没积累,即便是处于这样一个体面的工作中,也很难立足。过的并不体面。

而相对有好一点的选择的,莫过于搞金融的,互联网的程序员了。

前两年金融乱象,被整顿。这两年,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开疆拓土,未知的市场已经被开发完了。

再想发展,只能在各家之间进行斗争。先打一圈,活下来的企业开始划分势力范围。

以前有更大的利润等待着开拓。现在这些利益已经被划分完毕,或者说拿不到的也就拿不到了。

再想发展,就只能把手往下伸,伸到那些小店主,小公司,以前看不上的领域。

尤其是,伸到了农民的领域,那还好,毕竟没太多文化,只能忍气吞声。

而伸到了知识分子的领域,不但拿了他们的利益,还侮辱了他们的智商。把加班说成了福报。

这才引起他们巨大的反抗。

更有胜者,因为已经没有陌生领域可以扩张,要那么多程序员,也没得用了。所以把这些人才输送到社会,是一个比较资本家利益的选择。

但是,程序员哪里最多?知乎最多!所以,你看到的

更多社会经济问题,知乎私信交流

user avatar

批评的多,资本家损失什么了吗?

说都不让说了吗?

user avatar

前些年实体经济不景气,虚拟经济景气的时候。知乎上的主流群体当然是看笑话。印象很深当时主流声音就是,不努力,不懂得转型,不响应万众创新,看不起铁饭碗,安于现状等等。

现在整体不好了,开始思考背后的东西了。。

人最怕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user avatar

资产阶级正在加速制造他们自己的掘墓人。

某资本家为了利润强迫工人加班制造不知名客户的绞索订单。

从2015年开始,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越来越慢,但资产阶级的欲望却如饕餮一般不断膨胀,曾经老板吃肉,员工还能喝点汤,但经济不好了,老板胃口却越来越大了,连员工那一口汤都要夺过来,员工只能喝着西北风领福报了。

曾经市场还不饱和时,老板尚且能带领员工像外扩张,从新获得的增量里获得利润,当市场饱和后,再无向外扩张的能力,便只能靠队内压榨获取利润了。

当行业刚刚开始发展时,每一个从业者都为行业做出贡献并获得自己的回报,而行业垄断巨头的诞生,背后都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小个体户的倒下。

淘宝的崛起背后是无数小店的客流被劫走而枯死。阅文的崛起背后时曾经独立营业的作者辛苦写书却被阅文强行兼并,连版权都没有。共享单车的崛起背后是无数自行车小厂的倒闭。美团崛起后拿着超高提成,餐饮行业便面临着要么接受美团剥削,要么饿死的局面。每一个行业莫不如是,资本靠着兼并形成垄断地位然后靠着垄断地位肆意压榨。

一个巨头崛起,千万个普通从业者倒下,街边的小店主,小工厂主,小作家纷纷破产,沦为无产者,曾经努力就能成功,努力就能当老板的信条被打破,而这些破产的小店主,小工厂主,小作家,只能接受垄断巨头的条件,被垄断巨头雇佣,成为其肮脏利润产业链上的一个零件。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巨头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确实短暂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问题是,曾经的世界虽不那么美好,却是我们所有人所共有的。他们来利用我们的劳动创造了更好的世界,我们却被驱逐了。

从996福报到高企的房价,大多数人逐渐认识到,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美好,都再与我们无关。

公司号召为了未来的美好钱景,不惜一切代价向前发展。

我们曾经以为自己是美好前景的一部分,后来慢慢发现我们原来是被牺牲的代价。

公司的利润越来越高,但我们的工资却越来越低。

不过是人肉干电池耳。

我们越辛勤劳作,他们的力量便越强,他们便能将更多人以“自由市场”的名义吞并,于是便有愈多人被迫沦为被剥削的无产者阵营。

他们的崛起,我们无法改变,这都是客观规律,他们越是富有,无产者的阵营便越是壮大。

于是我们愤怒,我们嘶吼。我们996,我们ICU。我们背着爆肝的房债,上着爆肝的工作时长,看着他们的后浪“享有着人类几千年来的财富”。到头来过劳死的工人还要被这些后浪嘲讽一句,你穷,是因为你懒。

佃农想土改的都想一想为什么吧,地主给了你们机会,现在就会在田里抱怨日子不好过,生活太艰难。

曾经的知乎用户所代表的脑力劳动者阵营在资本尚未垄断时还能喝口汤,但互联网,电商各巨头垄断形成时,知乎er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变成了被割的韭菜。

我们不是后浪,我们是劳动者的巨浪,我们分布于西二旗的格子间,我们分布于工厂的流水线,我们穿梭在马路的外卖和快递上,我们无处不在。

所有的愤怒,都有它的最终归宿。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You Are Outnumbered!


5.9 更新

有一种论调是,阅文,美团,滴滴等等崛起垄断是新行业代替旧行业的现象,这里回复一下。

这不是新行业,这是旧行业内的垄断巨头,就算没有美团,原本也有外卖服务,古代没有阅文,但并不妨碍人们看小说,曹雪芹写出红楼梦,经济发展的初期确实要靠这些巨头拉动经济,这是客观规律,然而当这些巨头形成垄断地位时,就开始阻碍经济发展了,参考滴滴垄断前与垄断后的差距,这时候他们就成了要反对的对象,这也是客观规律。

我们的底线是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不是小布尔乔亚的努力当老板,成为人上人。

当这些垄断资本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这些垄断资本的媒体喉舌推出的垃圾文化违背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侵蚀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那如何改造这种资本便要提上日程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zhihu.com/answer/12292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