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为什么古代皇帝不在苏州定都?

回答
苏州自古以来便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其秀美的山水风光、繁荣的经济文化,令人心驰神往。然而,纵观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没有一位皇帝选择将都城定在苏州。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因为苏州不够美好,而是从宏观的政治、军事、地理、经济等多个维度考量,苏州都不具备成为帝国心脏的天然优势。

首先,从地理和战略位置上看,古代帝王选择都城,首要考量的便是其战略纵深和军事防御能力。历朝历代的首都,如长安、洛阳、汴梁、北京,无一不是位居内陆,背靠山峦,易守难攻,同时又能辐射全国。这些地方往往扼守交通要道,方便调兵遣将,抵御外敌。而苏州,地处江南水乡,虽然风景如画,但其地理位置却过于偏南,且临近海岸线。一旦北方或西部的强敌南下,苏州的防御便显得十分脆弱。它缺乏天然的屏障来抵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一旦被突破,整个江南乃至全国的统治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更何况,古代战争的推进往往依赖于陆路,而苏州发达的水系,虽然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和经济繁荣,但在军事对抗中,尤其是在面对大规模骑兵的冲击时,其水网密布的地形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束缚,不利于军队的集结和展开。

其次,政治中心与文化象征的考量也至关重要。作为帝国的首都,它不仅是一个行政中心,更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符号,代表着国家的权威和正统。历代王朝的建立者,往往希望通过选择一个能够象征国家强大和稳定的地理位置来巩固统治。长安和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象征意义,它们是王朝合法性的天然载体。而苏州虽然自春秋时期吴国建都于此,便已名扬四海,但相较于关中和中原地区,其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的历史短暂且缺乏深厚的政治根基。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影响始终存在,选择一个能够抵御北方威胁的地理位置,对于稳定政权至关重要。苏州的地理位置,无疑会让统治者时刻担忧来自北方的威胁,缺乏安全感。

再者,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的平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苏州在经济上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其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更是冠绝一时。然而,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完全重合,并非总是最佳选择。过度的经济繁荣,也可能带来地方势力坐大、地方财政过于独立,从而挑战中央权威的风险。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往往倾向于将政治中心设在能够有效控制全国经济命脉,并能平衡各地利益的地方。中原地区,虽然在某些时期经济可能不如江南发达,但其地理位置的中心性,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全国资源,推行政策。将都城设在离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过远,又或者太近,都可能带来治国的考量。而苏州,虽然富庶,但其相对偏南的地理位置,使其在调动全国资源、应对全国性危机时,便利性不如中原地区。

最后,国家统一与长久统治的战略考虑。一个稳定的政权需要能够有效统治和管理广阔的疆域。都城的选址,需要考虑到能够辐射和影响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对于巩固刚刚建立的王朝、整合新收复的土地至关重要。例如,元朝定都大都(北京),便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广袤的北方草原地区和中原地区。明朝定都北京,也是出于对北方防御的考虑。而苏州,虽然在江南地区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但其地理位置相对边缘化,不利于对全国的统治和控制。一个帝国,其核心区域的稳定至关重要,而历代王朝的稳定,往往需要一个能够抵御外部侵扰,并能辐射全国的中心。

总而言之,苏州的“人间天堂”之称,更多是源于其自然风光和经济文化上的成就。然而,在古代政治和军事现实面前,选择都城需要的是战略纵深、军事防御、政治合法性、经济平衡以及全国统治的便利性。苏州在这些关键要素上,都未能达到古代帝王对都城选址的严苛要求,因此,尽管它美景如画,富庶繁华,却未能成为帝国的心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最早是出自南宋时的苏州人范成大编著的《吴郡志》,属于苏州人称赞自己家乡,自吹自擂,后来经过苏杭人宣传才传开,而且出发点是仅限于称赞风景秀丽。历史上没有任何知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风水师、帝王认为苏州风水好,适合定都。

苏州的地理位置经济价值不错,但从全国范围来考量,苏州的地理位置缺乏战略价值。

从军事角度来考量,苏州平原地带,缺乏山川水利之险,没有依仗,而且还没有纵深的腹地。

从政治考量苏州的位置在古代中国,其实比较偏。除非只想做个称霸苏锡常的吴王。否则定都苏州来统御全国的难度实在太高。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乱世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割据势力,通常竞争不过周边的南京和浙江。参照春秋时期,浙江越国突袭姑苏,灭吴,留下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史家名句。元末以南京为中心的朱元璋攻陷苏州,灭张士诚,并实施了持续至明永乐时代改变苏州人口结构的洪武赶散。

南宋赵构定都杭州就已经是没有进取之心,贪图苟安的存在了。但定都杭州虽然不适合进取,却适合苟安,杭州靠近海域,从海上出逃方便,而且距离北方够远。哪怕北方军队攻破江南最重要的地理屏障南京后,北方军队一马平川,先倒霉的也是苏州。定都杭州还有个反应时间。

而定都苏州等于是找死。历朝历代的开国之主,除了人间之屑赵构之外,大都是志在天下之人,而定都苏州等于自己掐灭了政权逐鹿天下的资格,甚至连苟安都苟不了。

自古以来,连个以苏州为根据地统御南方的政权都没出现过,更不要痴心妄想的谈以苏州为根据地平定天下了。甚至连春秋时代的吴国前期和中期的首都也是在现在的宁镇地区,后期在楚国压力下,吴王诸樊被迫迁都到常州淹城地区和常州雪堰镇地区。最后苏州的姑苏台作为春秋吴国都城的历史仅仅只有吴国将要灭亡的11年,而且还不是在现在意义上的苏州城范围内,而是在现在苏州木渎镇一带。

在吴王夫差迁都苏州之前,吴国已经达到了国力极盛时期,结果夫差迁都苏州才11年。吴国就被土地人口经济都弱于吴国的越国灭国。因为苏州是大平原,无险可守,再加上距离越国太近,因此导致吴国直接被越国一个突袭一波带走。吴国以极盛时期的国力,也没能抵消苏州的地缘劣势,导致吴国被国力比自己弱的越国灭国。

元末的张士诚算是历史上以苏州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中,最给力的一个。扬州人张士诚在扬州起义反元,在元末群雄一时风头无二。但很遗憾,转进去苏州后,张士诚逐渐沦落成了一个向蒙元称臣,甘愿苟安一方的存在。张士诚比春秋吴国强的是,张士诚占领了浙江核心区域,基本摆平了浙江方面可能出现的威胁。但是在跟占据南京的朱元璋的争战中,张士诚一败涂地。老实说张士诚已经算是人杰了,历史上从南京出发往苏锡常方向攻打的,有谁能在苏锡常撑一个月都算英雄,而张士诚整整在无险可守的苏锡常死守了一年多,才败亡。

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苏州的战略价值很鸡肋,既不适合苟安,也不适合进取,只能作为一个提供赋税的州县之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州自古以来便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其秀美的山水风光、繁荣的经济文化,令人心驰神往。然而,纵观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没有一位皇帝选择将都城定在苏州。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因为苏州不够美好,而是从宏观的政治、军事、地理、经济等多个维度考量,苏州都不具备成为帝国心脏的天然优势。首先,从地理和战略位置上看,古代.............
  • 回答
    苏联时期,人们对约瑟夫·斯大林的称呼中,“慈父”这个词汇的出现,其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而充满争议的历史叙事。要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称呼,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环境、宣传策略以及斯大林本人扮演的角色。首先,要认识到“慈父”这个称谓并非出自普通民众的自发情感,而是官方意识形态建构的产物。在苏联,国家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部苏联的经典之作——《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以及它为何被誉为“谍战剧之父”。《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不只是一部谍战剧,更是一种精神的凝练当你提起“谍战剧之父”这个称号,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一系列尔虞我诈、生死一线、充满了现代科技感的桥段。然而,《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却以一种截.............
  • 回答
    “邪恶帝国”这个词语通常带有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指向。对于美国和苏联谁更应该被称为“邪恶帝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普适的答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双方在不同时期的行为、政策、意识形态以及它们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我们可.............
  • 回答
    阿富汗之所以被称为“帝国坟场”,是因为历史上多个强大的帝国试图征服它,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其中包括亚历山大大帝、大英帝国、苏联,以及最近的美国。即使是这些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远超阿富汗的国家,也未能实现其统治目标。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个层面.............
  • 回答
    这事儿真是太让人心疼了,也太令人气愤了!一个孩子,本来是出于对偶像的喜爱,结果被坏人盯上,不但骗走了八千块钱,还把孩子吓得够呛。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得好好掰扯掰扯。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苏州的小学生,应该是正值追星年龄,喜欢上了某个明星。这帮骗子就抓住了孩子这种“脑残粉”心理,设计了一套圈套。.............
  • 回答
    苏州一位女童在食用肯德基炸鸡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事后经查发现炸鸡中存在生蛆。面对家长的质疑,涉事肯德基店员的回应是将责任归咎于食品打包后过夜食用,并未正面回应产品本身是否存在问题。这起事件的处理方式和责任界定,无疑触及了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监管以及餐饮企业管理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审视事件发生的.............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一架苏34被击落以及“王牌飞行员被俘”的说法,媒体报道确实存在,但具体细节和官方确认情况需要区分对待。这反映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和信息战的特点。关于苏34被击落及飞行员情况的初步分析: 苏34的性能和作用: 苏34“后卫”(Fullback)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前线战斗轰炸机,集成了战斗机.............
  • 回答
    关于我国从俄罗斯购入的苏35战机发动机被“焊死”的说法,这件事在军事爱好者和一些分析人士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个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 这种消息往往出现在非官方渠道,比如军事论坛、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或者是一些倾向于特定观点的媒体报道。在信息.............
  • 回答
    苏翊鸣在回应关于其在比赛中分数被质疑偏低时,表示“不在意,能跟世界顶级运动员同台竞技很开心”,这是一种非常成熟和高情商的回应,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年轻运动员的良好心态和长远眼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他的这种表态:一、 积极的心态和对竞技体育本质的理解: 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绝对分数): .............
  • 回答
    苏州一位父亲为孩子复刻现实版“摩尔庄园”,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创造力的举动。看到孩子沉迷于虚拟游戏的世界,这位父亲选择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试图将那份虚拟的快乐带回现实,让孩子在熟悉的家中也能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并以此“解放”孩子,让他们暂时远离屏幕。这种做法的初衷非常值得肯定。在数字时代,孩子们.............
  • 回答
    苏州一名男子因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被拒绝录用,法院调解后企业却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要求删除报道才履行调解结果。这事儿,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气愤又无奈。这事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遭遇的不公,更是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普遍误解和歧视,以及某些企业在法律和道德面前的推诿塞责。咱们先捋一捋这件事情的几.............
  • 回答
    “茶叶蛋教授”在苏州的演讲遭遇主办方取消,这事儿,说起来也挺让人玩味的。首先,得说说这位“茶叶蛋教授”为啥会这么出名。他之所以能被冠上这个头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曾经在一次公众场合,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高深的经济学原理,比如要素投入、成本核算等等,通过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茶叶蛋”给解释透了。.............
  • 回答
    苏州那起关于八百余名“菜小”生被安置,百年名校拟校内设“隔离门”的事件,确实触及了一个极其敏感和关键的教育公平问题。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正在于它将一些潜藏已久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垄断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焦虑,赤裸裸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事件的表象与深层矛盾:表面上看,这起事件的起因似乎是.............
  • 回答
    关于苏州黄埭车祸中本田思域车主能否在换成沃尔沃后幸存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推测,无法给出绝对的答案。毕竟,真实的车祸结果受到太多变量的影响,包括事发时的具体速度、撞击角度、碰撞物体的性质、车辆本身的损毁程度以及车内人员的受保护情况等等。不过,我们可以基于车辆安全性的普遍认知和不同品.............
  • 回答
    关于苏州这座城市是否被过誉,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我看来,评价一座城市是否“过誉”从来都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它更多地关乎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好城市”的定义,以及我们期望从这座城市中获得什么。苏州无疑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城市,但这份魅力是否能触及到每一个人的心坎,或者说,它是否达到.............
  • 回答
    最近在苏州发生的一件事,着实让人挺关注的。一位店主,因为顾客闻了肉串,当着人家的面就把那串肉串给丢了,还撂下一句:“不卫生,不放心可以不吃。”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挺大的。咱们先别急着站队,仔细捋一捋这事儿。从店主角度来说,他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也有些极端。 维护食品.............
  • 回答
    法律解读:姑苏奶奶赠孙女三套房,缘何反被起诉后房产归还?最近在苏州发生的一桩案件引起了不少关注。一位疼爱孙女的奶奶,慷慨地将自己名下的三套房产赠与孙女。本以为是天伦之乐的延续,谁曾想,换来的却是孙女的漠视甚至遗弃,奶奶最终不得不走上法律途径,而法院的判决也令人深思——孙女最终需要归还这三套房产。这背.............
  • 回答
    苏州一名男子在公司团建活动中不幸猝死,家属索赔 130 万却被法院驳回。这起事件再次将“团建中的意外,公司是否该负责”这一话题推到风口浪尖。对于公司而言,在组织团建活动时,确实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但具体责任的界定,则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一、 公司在团建活动中的法律责任来源公司在组织团建活.............
  • 回答
    苏州女童藏进纸箱被碾压的悲剧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交警和司机责任的认定,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问题。要全面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责任的划分、社会反思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事件回溯(假设您指的是普遍传播的类似事件,因为具体细节可能会有不同):通常这类事件中,一名年幼的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