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为什么和朝鲜中国走的很近?

回答
俄罗斯与朝鲜和中国走近,是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近”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利益有所侧重和调整。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一、 历史渊源的深厚联系:

苏联与朝鲜的同盟关系: 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苏联为朝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并直接派遣军事顾问和空军参战。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苏联与朝鲜的盟友基础。战后,朝鲜作为苏联的卫星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与苏联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苏联与中国的革命情谊: 中苏两国都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在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结下了革命情谊。在建国初期,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学习了苏联的建设经验。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中苏分裂,但历史上的合作与联系依然存在。
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伙伴: 在冷战时期,苏联、中国和朝鲜在意识形态上和战略上都形成了共同的敌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促使三国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东方阵营”。

二、 地缘政治的战略考量:

共同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 这是俄罗斯、朝鲜、中国走近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
俄罗斯: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面临着北约东扩的压力,以及来自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格鲁吉亚等问题上的挑战。俄罗斯认为,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对其实际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朝鲜: 朝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及其盟友(如韩国、日本)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它将美国视为主要的敌对国家,并极力寻求外部支持以对抗这种压力。
中国: 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科技、意识形态和地区事务(如南海、台湾)等领域存在广泛竞争和摩擦。中国也视美国为战略竞争对手。
形成“反美统一战线”: 在共同的战略压力下,三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反美统一战线”,通过加强联系来分散和抵消来自西方的压力。俄罗斯与朝鲜加强军事合作,可以牵制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部署,并为朝鲜提供安全保障。中国则可以通过支持朝鲜来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地缘战略的地理位置:
朝鲜的战略地位: 朝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与中国东北地区为邻。加强与朝鲜的联系,对俄罗斯而言,有助于稳定其远东边境安全,并在东北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中国而言,稳定的朝鲜半岛对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和边境安全至关重要。
东北亚的区域稳定: 三国都希望维护东北亚的相对稳定,尽管他们对稳定的定义和实现方式可能不同。俄罗斯需要稳定的朝鲜半岛来避免其边境地区出现地缘政治动荡。中国也不希望朝鲜半岛爆发冲突,因为这将对其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三、 经济利益的互补与需求:

俄罗斯与朝鲜:
劳务输出和资源交换: 朝鲜长期面临经济困难,失业率高。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可以吸引朝鲜劳工。同时,朝鲜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可以与俄罗斯进行资源交换。
经济制裁下的“特殊”贸易: 面对国际社会的制裁,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虽然规模有限,且很多是规避制裁的)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俄罗斯也可以通过与朝鲜进行贸易来获取一些商品或服务。
俄罗斯与中国:
能源合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非常密切,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俄罗斯提供了发展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和与亚洲连接的机会。两国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有助于提升区域互联互通。
贸易往来: 俄中贸易额逐年增长,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农产品、机械设备、高科技产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贸易需求。
中国与朝鲜:
经济援助和贸易: 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经济援助国。尽管出于制裁考量,中国对朝贸易有所限制,但仍然维持着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为朝鲜提供粮食、能源等必需品,以维持其基本稳定。
地缘政治缓冲带: 对中国而言,一个不稳定的朝鲜可能导致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并可能将冲突直接带到中国边境。因此,中国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朝鲜,维持其政权稳定,将其作为中国与美国军事盟友(韩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四、 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相似性(有限):

社会主义背景的遗留: 尽管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俄罗斯、朝鲜、中国都有过社会主义的经历。这种共同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为双方的政治互动提供了一些共通语言和理解。
对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抵触: 俄罗斯和中国都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持保留态度,并认为其推广具有干涉他国内政的性质。朝鲜则更是坚守其“主体思想”,对外部价值观采取高度排斥态度。在这一点上,三国在维护自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自主性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默契。

五、 具体合作领域和表现:

军事合作:
俄罗斯与朝鲜: 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军事交流和合作有所增加,包括俄罗斯可能向朝鲜提供先进武器技术,以及朝鲜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弹药等。这种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相互支持以对抗西方制裁和压力。
俄罗斯与中国: 两国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战略武器研发和军事技术交流方面也有合作。
政治和外交协调:
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 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场合,经常就重大国际问题(如制裁问题、乌克兰危机等)采取相似的立场,或互相支持,以制衡西方国家的主张。
双边高层互访: 三国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繁,加强沟通和协调。
经济和能源合作: 如前所述,俄中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重中之重。俄朝在贸易和劳务方面也有有限的合作。

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并非完全一致的联盟: 尽管三国走近,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铁板一块的军事同盟。它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和优先事项仍然是首要考虑。在一些问题上,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分歧或竞争。
“抱团取暖”的性质: 这种走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同的外部压力和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某种不满意。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能随之调整。
中国的影响力更大: 在三国关系中,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是最大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平衡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也要顾及与朝鲜的特殊关系以及维护地区稳定的责任。
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俄罗斯近年来在外交上转向东方,与中国和朝鲜走近,也是其对抗西方孤立和制裁的重要战略选择。

总而言之,俄罗斯与朝鲜、中国走近是地缘政治现实、历史联系、共同的安全关切以及经济互补性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这种关系更多是一种战略上的互相依靠和“抱团取暖”,旨在共同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影响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近吗……抱团取暖而已吧……

穷则一起烤火,达则大打出手。

比如沙皇俄国的时候侵占周围各国土地……库页岛外兴安岭还有新疆部分地区和之后苏联独立外蒙古啥的就不说了,要不是一代给力,大连还是人苏联的军港。

比如两极争霸的时候中国和朝鲜分别由于人口和地理位置原因,被苏联笼络,一起取暖。

后来中苏闹翻,苏联本同意支援越南上下合围中国,后来越南出手了,苏联拍屁股走了。

现在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中国能说啥?乌克兰一些答应传输给中国的技术能否到手也不一定了。倒不如用俄罗斯的能源改善国内能源的来源。

再说说朝鲜,当时抗美援朝的时候死去那么多志愿军,现在呢?朝鲜的国内宣传很少提及中国的帮助吧?而且只留下几处“作秀给外国游客看的”“志愿军烈士”的缅怀场所。

互相利用而已,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哪有什么恒久的好兄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