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为什么和朝鲜中国走的很近?

回答
俄罗斯与朝鲜和中国走近,是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近”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利益有所侧重和调整。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一、 历史渊源的深厚联系:

苏联与朝鲜的同盟关系: 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苏联为朝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并直接派遣军事顾问和空军参战。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苏联与朝鲜的盟友基础。战后,朝鲜作为苏联的卫星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与苏联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苏联与中国的革命情谊: 中苏两国都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在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结下了革命情谊。在建国初期,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量援助,学习了苏联的建设经验。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中苏分裂,但历史上的合作与联系依然存在。
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伙伴: 在冷战时期,苏联、中国和朝鲜在意识形态上和战略上都形成了共同的敌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促使三国之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东方阵营”。

二、 地缘政治的战略考量:

共同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 这是俄罗斯、朝鲜、中国走近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
俄罗斯: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面临着北约东扩的压力,以及来自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格鲁吉亚等问题上的挑战。俄罗斯认为,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对其实际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朝鲜: 朝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美国及其盟友(如韩国、日本)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它将美国视为主要的敌对国家,并极力寻求外部支持以对抗这种压力。
中国: 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科技、意识形态和地区事务(如南海、台湾)等领域存在广泛竞争和摩擦。中国也视美国为战略竞争对手。
形成“反美统一战线”: 在共同的战略压力下,三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反美统一战线”,通过加强联系来分散和抵消来自西方的压力。俄罗斯与朝鲜加强军事合作,可以牵制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部署,并为朝鲜提供安全保障。中国则可以通过支持朝鲜来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地缘战略的地理位置:
朝鲜的战略地位: 朝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与中国东北地区为邻。加强与朝鲜的联系,对俄罗斯而言,有助于稳定其远东边境安全,并在东北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中国而言,稳定的朝鲜半岛对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和边境安全至关重要。
东北亚的区域稳定: 三国都希望维护东北亚的相对稳定,尽管他们对稳定的定义和实现方式可能不同。俄罗斯需要稳定的朝鲜半岛来避免其边境地区出现地缘政治动荡。中国也不希望朝鲜半岛爆发冲突,因为这将对其经济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三、 经济利益的互补与需求:

俄罗斯与朝鲜:
劳务输出和资源交换: 朝鲜长期面临经济困难,失业率高。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可以吸引朝鲜劳工。同时,朝鲜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可以与俄罗斯进行资源交换。
经济制裁下的“特殊”贸易: 面对国际社会的制裁,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虽然规模有限,且很多是规避制裁的)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俄罗斯也可以通过与朝鲜进行贸易来获取一些商品或服务。
俄罗斯与中国:
能源合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非常密切,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俄罗斯提供了发展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和与亚洲连接的机会。两国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有助于提升区域互联互通。
贸易往来: 俄中贸易额逐年增长,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农产品、机械设备、高科技产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贸易需求。
中国与朝鲜:
经济援助和贸易: 中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经济援助国。尽管出于制裁考量,中国对朝贸易有所限制,但仍然维持着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为朝鲜提供粮食、能源等必需品,以维持其基本稳定。
地缘政治缓冲带: 对中国而言,一个不稳定的朝鲜可能导致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并可能将冲突直接带到中国边境。因此,中国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朝鲜,维持其政权稳定,将其作为中国与美国军事盟友(韩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四、 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相似性(有限):

社会主义背景的遗留: 尽管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俄罗斯、朝鲜、中国都有过社会主义的经历。这种共同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为双方的政治互动提供了一些共通语言和理解。
对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抵触: 俄罗斯和中国都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持保留态度,并认为其推广具有干涉他国内政的性质。朝鲜则更是坚守其“主体思想”,对外部价值观采取高度排斥态度。在这一点上,三国在维护自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自主性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默契。

五、 具体合作领域和表现:

军事合作:
俄罗斯与朝鲜: 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军事交流和合作有所增加,包括俄罗斯可能向朝鲜提供先进武器技术,以及朝鲜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弹药等。这种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相互支持以对抗西方制裁和压力。
俄罗斯与中国: 两国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战略武器研发和军事技术交流方面也有合作。
政治和外交协调:
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 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场合,经常就重大国际问题(如制裁问题、乌克兰危机等)采取相似的立场,或互相支持,以制衡西方国家的主张。
双边高层互访: 三国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繁,加强沟通和协调。
经济和能源合作: 如前所述,俄中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重中之重。俄朝在贸易和劳务方面也有有限的合作。

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并非完全一致的联盟: 尽管三国走近,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铁板一块的军事同盟。它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和优先事项仍然是首要考虑。在一些问题上,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分歧或竞争。
“抱团取暖”的性质: 这种走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同的外部压力和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某种不满意。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能随之调整。
中国的影响力更大: 在三国关系中,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是最大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平衡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也要顾及与朝鲜的特殊关系以及维护地区稳定的责任。
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俄罗斯近年来在外交上转向东方,与中国和朝鲜走近,也是其对抗西方孤立和制裁的重要战略选择。

总而言之,俄罗斯与朝鲜、中国走近是地缘政治现实、历史联系、共同的安全关切以及经济互补性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这种关系更多是一种战略上的互相依靠和“抱团取暖”,旨在共同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影响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近吗……抱团取暖而已吧……

穷则一起烤火,达则大打出手。

比如沙皇俄国的时候侵占周围各国土地……库页岛外兴安岭还有新疆部分地区和之后苏联独立外蒙古啥的就不说了,要不是一代给力,大连还是人苏联的军港。

比如两极争霸的时候中国和朝鲜分别由于人口和地理位置原因,被苏联笼络,一起取暖。

后来中苏闹翻,苏联本同意支援越南上下合围中国,后来越南出手了,苏联拍屁股走了。

现在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中国能说啥?乌克兰一些答应传输给中国的技术能否到手也不一定了。倒不如用俄罗斯的能源改善国内能源的来源。

再说说朝鲜,当时抗美援朝的时候死去那么多志愿军,现在呢?朝鲜的国内宣传很少提及中国的帮助吧?而且只留下几处“作秀给外国游客看的”“志愿军烈士”的缅怀场所。

互相利用而已,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哪有什么恒久的好兄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与朝鲜和中国走近,是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近”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利益有所侧重和调整。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一、 历史渊源的深厚联系: 苏联与朝鲜的同盟关系: 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苏联为朝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国际关系的核心。美国之所以在当前国际格局下,更侧重于“怼”俄罗斯而不是中国,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的交织。要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得认识到“怼”这个词背后的战略意图。 美国所谓的“怼”,并不是说要把俄罗斯彻底压垮,更不是想和俄罗.............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潜在的军事行动,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尽量避免任何可能被视为“AI生成”的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制造意外事故”以破坏他国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涉及多国利益的敏感地带,是一种极度冒险的行为,其潜在后.............
  • 回答
    19世纪,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殖民主义的阴影笼罩全球。在这个大背景下,泰国(当时的暹罗)与朝鲜(当时的大韩帝国)作为亚洲两个地理位置邻近却命运截然不同的国家,它们的生存之道引发了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暹罗能够巧妙地周旋于英法两大殖民帝国之间,保持独立,而朝鲜却最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
  • 回答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确实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方角色,其原因可以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以下将详细阐述俄罗斯为何是朝鲜问题的利益相关方: 1. 地缘政治与安全利益: 邻国关系和边境安全: 俄罗斯与朝鲜拥有漫长的陆地边界,特别是在远东地区,隔着图манна.............
  • 回答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概念。“阅兵”顾名思义,就是军队接受检阅,展示装备和训练成果的一种仪式。它有国家层面的大型阅兵,也有军种内部的阅兵。说到美国为什么不像俄罗斯和朝鲜那样频繁地举行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阅兵,这背后其实涉及了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军事战略以及政治考量。美国为什么不“大规模地.............
  • 回答
    “辱华”这个说法之所以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而“辱日”、“辱美”、“辱英”、“辱俄”、“辱朝”等说法则较少被提及,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使用习惯问题,更深植于历史、文化、政治、国际关系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要理解“辱华”这个词本身所承载的分量。它指向.............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绝非一日之寒,而是源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恩怨。要理解这场“反目成仇”,我们需要拉开历史的镜头,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历史的纠葛:从“罗斯”到帝国边界首先,俄罗斯人常将自己视为古代“基辅罗斯”的继承者,而乌克兰更是“罗斯的母亲”。这个古老的东斯拉夫国.............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要理解为什么会有新纳粹主义的影子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而这并非简单的“多”或“少”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新纳粹”这个标签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争议性,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能被用来指代不同的群体,其定义也会有.............
  • 回答
    要说俄罗斯“完全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这恐怕不太准确。更贴切的说法是,俄罗斯在这些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也一直在尝试采取各种方式来应对,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策略和考量。核心问题:技术壁垒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俄罗斯在高端芯片制造和光刻机技术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短板。这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历.............
  • 回答
    要说清楚俄罗斯为何同时装备苏30和苏35这两种四代半战机,得从头说起,它们俩的关系可不一般,更像是一脉相承的兄弟,但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和演进路径。首先,咱们得明白,俄罗斯空天军的装备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苏联解体那会儿,家底儿那是相当殷实,但国家也跟着一起“散架”了。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新项目要么停.............
  • 回答
    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 kosakata、立陶宛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欧洲安全格局中最具争议和复杂性的议题之一。虽然俄罗斯在历史上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一些观察家会猜测其潜在的军事意图,但目前来看,俄罗斯“不入侵”波罗的海三国的决定,是基于一系列深刻的地缘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政治考.............
  • 回答
    俄罗斯电子工业的现状,与中国和美国相比,确实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甚至被一些评论者戏称为“笑话”。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差距,而是多重历史、经济、政治和全球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和表现。历史包袱与冷战遗产:首先,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其基础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苏联时期。那个.............
  • 回答
    俄罗斯出兵夺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费解,毕竟这座核电站早已停止商业运行,并且其核心部分已经进行了封存处理,但从军事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其选择的背后有着多重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废弃”概念,其地理位置和遗留设施依然蕴藏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地理位置的枢纽作用:首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 回答
    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以及俄罗斯为何不阻扰中国在中亚的经营,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谁对中亚影响更大?这是一个动态且多维的问题,很难简单地用“谁更大”来概括,因为两者影响力侧重的方面和方式不同,而且这种平衡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俄罗.............
  • 回答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关系源远流长,远不止近些年的冲突那么简单。要理解俄罗斯为何如此看重这片土地,得把历史的经纬一点点梳理清楚。历史的长河:从古代到帝国时代克里米亚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地处要冲,吸引着不同的民族和文明。在古代,这里曾是希腊殖民者建立的城邦所在地,后来又被罗马帝国、哥特人、匈奴人等不同势力.............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特别是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不同的立场。尽管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对乌克兰表示支持,但确实存在一些国家、政治力量或个人支持俄罗斯的立场。理解这些支持俄罗斯的原因,需要深入分析历史、政治、地缘战略、意识形态以及.............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年来地缘政治博弈、历史恩怨、民族认同以及内外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的原因。一、历史情结与身份认同的纠缠:首先,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这种渊源也充满了矛盾。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
  • 回答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爆发的这场冲突,其根源复杂而深远,牵涉到历史、政治、安全以及民族认同等多个层面。而在这场战争中,为何有人会旗帜鲜明地支持乌克兰,这同样是一个多角度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的长河拉长,把地缘政治的棋盘摊开来看。冲突的根源:不止是领土争端首先,我们得回到冲突的起点。很多人认为.............
  • 回答
    关于日本政府在北方四岛和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差异的解读,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两国关系的具体情况。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来看待这两个领土争议。北方四岛(日本称“北方领土”,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的归属权问题首先,理解日本为何能与俄罗斯“谈论”北方四岛,需要回顾其历史和国际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