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天聪汗崇德皇帝亲启:
太爷你好,我是你太孙子胤禛。这封圣旨的满文本,不是崇祯的谕旨,而是您太孙肺腑之言,您不要惊奇,也不要泄露半点消息,除了您之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是通过道士蓝道行的法力夺舍崇祯来的,我现在非常需要太爷您的帮助。
太爷,你可能不知道。在你死之后,明朝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推翻了,你的大权被多尔衮篡夺了。为了大清江山,我太奶奶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太爷您目前的侧福晋)忍辱负重,委身于多尔衮,这才保全了大清社稷和太爷您龙种的延续。多尔衮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在李自成推翻大明后,接受了吴三桂的诈降,欲图夺取中原,然而吴三桂和李自成里应外合,我大清兵败一片石,八旗精锐死伤殆尽。多尔衮也战死于此役,之后我大清汉八旗尽数叛变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也准备派兵灭我邦国,但由于张献忠北出秦川,在我太奶奶力排众议之下,我大清去皇帝号,暂降李自成,这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代价就是需要派兵三万去西北为李自成抵挡张献忠。太爷爷的长子、我大爷豪格就这样慷慨西行,在川北被张献忠贼军乱箭射杀。此后张贼和李贼平分中原,相互争斗,极西厄鲁特蒙古亦被噶尔丹一统,三强争霸天下民不聊生。由于李贼后裔不能消灭张贼余党(张贼死后,大权为孙可望篡夺),噶尔丹亦屡次进犯中原,我大清也就能一直苟延残喘,然而男子世世代代需要为李贼做阵前炮灰,女子世世代代被汉人、蒙古人、朝鲜人掳掠贩卖为奴,我满洲种姓生不如死。等我继任满洲大汗时,我满洲人口已经只剩数千,不但备受汉人奴役,还被蒙古各部、野人女真欺凌,蒙古人视我为东海羊畜,野人女真亦辱我非女真种类,惨淡至极!费英东之侄鳌拜,被喀尔喀蒙古掳去极北,不知所踪;我大哥被台湾海贼郑克塽(就是郑芝龙之后,不知道太爷是否知道此人)掳去南海为奴;我的八弟至今被野人女真掳去库页为奴,我无钱赎买亦无力营救。李贼后裔李来亨见我还有用途,将我种落内迁河北,我心如死灰一心修道,这才被蓝道长神通演化,夺舍了崇祯。
太爷,您是知道的,中原人口亿万,我怕太爷您数不清,我给您捋一捋,八旗就几万人,十个八旗才几十万人,一百个八旗才几百万人,亿万就是要有一万个八旗。即使折损一个八旗精锐能斩杀十个汉人精锐,我们八旗也不够中原人塞牙缝的,所以多尔衮想入主中原无异于异想天开,而太爷您想立国北方也是难上加难。太爷您熟读历史,大概也是知道蒙古的也先汗、俺答汗都是什么下场。
而现在,机会来了!您的太孙,也就是您儿子福临的儿子玄烨的儿子我,夺舍了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大明虽然残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太爷您能假意投降大明,率满万不可敌的我满洲八旗,和大明精兵一起剿灭李贼张贼,然后我祖孙二人里应外合,将大明朝鹊巢鸠占,我子子孙孙都是中原皇帝,我满洲种姓不但免受苦寒亦能脱离战乱,岂不妙哉?
我知道太爷您可能不信我的话,现在我会附上一份我能记起的所有亲属名单,其中有现下就活着的还有没有出生的,您可以逐一对照,包括询问他人是否生孩子会取这名字。还有我对太爷的几位子嗣也就是我几个爷爷的喜好、癖性的记述,太爷也可以逐一对照。太孙我绝无虚言!
太爷如果接受太孙的提议了,就力排众议投降明朝,然后亲自来北京,太孙当泣涕相迎,保我爱新觉罗氏荣华万代!
另外,因太孙虽然魂为胤禛,但肉身还是昏君朱由检。所以我需要爱新觉罗家的高贵血脉,太爷您来后,我会安排太爷在大明后宫留下子嗣,立为崇祯的太子,这不是为了取信于太爷,而是为了我们爱新觉罗家!
太孙 爱新搅罗胤禛
不能,明末时期想翻盘得是刘邦这样的厚黑大家。次一级的是李世民,朱元璋,朱棣,曹操这类军事大家,再次也得汉武帝(汉武帝战略没问题但是毕竟没有向次一级这样的在一线指挥作战,战役和战术应该有差距。)这样的战略天才。才可以扭转局势。更准确的说明末不论经济,军事,政治都烂到根了,必须是这种能打天下级别的人才能扭转乾坤。 当然位面之子不在讨论范围。就清没入关前的人口数量,一个陨石术就完事了。一点难度都没有。
不会,朱由检是个真真正正的亡国之君,他不是君主的心态,而是沽名钓誉的赌徒心态。
所以明朝才会在他手上灭亡。
当然这不是说明朝不会灭亡,即便撑过17世纪中,以明朝架构,18世纪中前期左右还是会死。
亡于××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样可以很容易把当前复杂的问题甩锅给前辈,以图达到把问题简单化的目的。
嚎着明亡于万历,实际上万历多活几年这话就不会出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廷中央最危险的是万历—泰昌—天启交替
区区两个月,明朝死了两个皇帝,第二个天子暴毙死因不明
登上帝位的是16岁的朱由校,16岁,现在就是一个高中生,一般高一。
明朝这会比朱由检登基的时候乱的多了,
我七八年前看明档,朱由校刚登基不久的时候有个兵部档很有趣
大致是奢崇明事件,有个领兵将领向朱由校求发军饷粮草,上面是已经窘迫到士兵要饿死大营,为防止军队崩溃,将领只得命令家丁看守营门防止军队溃散,天启很惊讶,我不是你上次说我就发了吗?然后去问户部怎么回事,没钱。
中央机构对军政大事已经到这程度了,我实话实说的反应就是这朝廷竟然还没玩完?
然后到了朱由检登机的崇祯元年
兵部档案有一本是记录两颗驴头的,起因是一地守备报告有十来个鞑子翻越边墙抢劫牲畜,被设伏杀死,上报表功,兵部核查,发现情况不对,按路线不应该从你部防区进来,派员下去核查,是从隔壁防区渗透的,一直查到当日该地守备出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基本核对完了。
崇祯元年的兵部是这样的,从两颗驴头开始,一路查到底去了,边境防区出现漏洞,原因是什么。
同年,万人级别的鞑虏入寇,被当地守军击退,探哨一路跟随,藏在一边,眼看着鞑子集中处理尸体,撒清水号哭而去云云,之后塘报上交兵部存档。
那会明朝的边境军队是这样的。
到了崇祯二年,满洲进入京畿,各地援军赶来
我看到了不止一份求饭的,宣府兵在北京城外饿至无法出战,主将只得领200余人出阵。
另一份是有一路外地来的部队,在北京城外三日未食,向北京乞食。
我对政治一贯没兴趣。但是短短两年,一个高效运转边境军备正常的环境是怎么弄到坐拥漕运常备300~500万石粮的北京连城外几百人的基本吃饭都做不到的?
这怪不到死去的万历泰昌天启头上,这只能是朱由检的问题。
五年平辽在破产的同时,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葡兵北援
那是徐光启在崇祯二年对着五年平辽的朱由检说
听我的!我找二三百葡兵当先锋,不说五年平辽,二年我把诸边都平定了。
然后就这么成了???
这是图什么?
朱由检的这种赌徒心态根本不适合做皇帝
动辄孤注一掷的侥幸心态去处理军国大事,别说明末那种环境,丢啥环境都是早夭的下场。
雍正智商最少正常。
明朝是活不过18世纪中,但是换个智商正常的最少那会不会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