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籍华人章家敦谈论中美关系时,称「中国像 30 年代的日本」?

回答
章家敦将中国比作“30年代的日本”的说法,在中国国内以及一些国际舆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说法的含义和其背后的逻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章家敦的论点及其依据(从他的公开言论和著作推测):

章家敦(Gordon Chang)是一位长期关注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美国律师和作家,以其对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预测而闻名。他之所以将中国比作“30年代的日本”,很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点相似之处的观察:

1. 经济泡沫与债务问题:
30年代日本: 在这一时期,日本经历了一段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但也伴随着农业危机、城市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对政府信贷扩张和金融投机的担忧。尽管不是直接的“泡沫经济”,但其经济结构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因素。
当今中国: 章家敦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存在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企业部门的高杠杆。他可能认为,与当年日本面临的某些经济脆弱性类似,中国的经济也可能因为这些问题而面临严重的调整或衰退。

2. 民族主义情绪与扩张主义野心:
30年代日本: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抬头、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关键时期。出于对资源获取、国家尊严以及国际地位的追求,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为对外扩张提供了土壤。
当今中国: 章家敦可能观察到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以及中国在南海、台湾等问题上日益强硬的外交姿态。他认为,这种民族主义可能会驱动中国采取更具侵略性的地区政策,如同当年日本的扩张一样,对地区和平构成威胁。

3. 国内政治稳定性的担忧与对外转移矛盾的可能:
30年代日本: 在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时期,日本军方和一些政治势力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巩固权力,并试图通过军事胜利来提振国家士气和民族自豪感。
当今中国: 章家敦可能认为,如果中国国内经济或社会问题加剧,导致执政合法性受到挑战,中共可能会选择通过更强硬的外交政策或军事行动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巩固内部团结。

4. 技术与军事现代化:
30年代日本: 日本在这一时期也在进行快速的军事现代化,试图赶超西方列强,并将其现代化成果用于军事扩张。
当今中国: 中国在军事和技术领域投入巨资,力图实现现代化,并提升其在全球的军事影响力。章家敦可能会将这种军事现代化视为其潜在的扩张主义野心的工具。

5. 孤立与不确定性:
30年代日本: 随着其扩张政策的深入,日本逐渐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产生冲突,并最终走向孤立。
当今中国: 章家敦可能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与西方在贸易、技术、人权等问题上的摩擦,也可能导致中国在国际上陷入某种程度的孤立,就像当年日本一样,其行为模式增加了外部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对此说法的解读和评价:

相似之处的解读: 这种类比抓住了30年代日本在经济发展、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外关系中一些被认为具有警示意义的特征,并将其与当下中国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支持者会认为,这种类比有助于提醒人们关注中国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过度简化和历史背景差异: 批评者则认为,将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进行直接类比,是一种过度简化。
历史语境不同: 30年代的日本处于全球大萧条的背景下,面临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并且其政治体制是军国主义和天皇制。而当今的中国则是在全球化时代崛起,其政治体制、国际环境以及面临的挑战与30年代日本有本质区别。
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尽管存在泡沫和债务问题,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与当年的日本有很大不同。将中国的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融合程度与30年代日本的经济模式直接对比,可能忽视了重要的结构性差异。
民族主义的性质: 尽管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但其表现形式和驱动力与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的合理性辩护有很大区别。
国际影响力: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复杂的国际关系网络,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远非30年代的日本可比。

批评者视角: 许多分析人士,特别是中国国内的学者和媒体,对章家敦的这一说法持强烈批评态度。他们认为:
政治动机: 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色彩,意在妖魔化中国,服务于某些国家遏制中国的战略。
煽动仇恨与恐惧: 将中国比作“侵略性”的日本,容易煽动对中国的恐惧和敌意,加剧中美之间的对立。
不负责任的论调: 在全球化时代,将一个大国描述成另一个历史上的侵略性国家的翻版,是不负责任的,不利于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中美关系。

总结:

章家敦将中国比作“30年代的日本”,是一种带有警示意味的类比,其核心在于指出现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模式、民族主义情绪和对外政策上可能存在与当年日本相似的、可能导致不稳定或冲突的特征。

然而,这种类比也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因为忽略了两段历史时期、国家以及全球环境的巨大差异。因此,对其说法的评价需要谨慎,既要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值得关注的警示信号,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过度简化、偏见和煽动性后果。

在看待此类言论时,我们应该:

1. 保持批判性思维: 不轻易接受任何单一的论断,而是深入分析其论据和逻辑。
2. 考察历史背景: 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避免简单的横向对比。
3. 认识到复杂性: 中美关系是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不应被简化为简单的历史类比。
4. 关注不同声音: 听取包括批评者在内的各种观点,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问题。

最终,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取决于观察者自身的分析能力、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钢铁+定位仪+火药量=导弹

看,就是这么简单

全球一半钢铁+全球最大定位仪出口国+源源不断的火药。

剩下的就是搭起流水自动生产线,一天1000万枚导弹不是梦。

只是想不想的问题。

章某人其实没说错。。

精导狂喜!

user avatar

你可以再往前提50年。

看某个北(大西)洋舰队号称世界第一,可船着火五天救不了,救火器里都是砂子,钱都被拿去修高尔夫球场了,黑禁城里明码标价比拼夕夕同款贵1000倍的刮胡刀,烟灰缸,马克杯和马桶盖。皇族内阁库郡主外戚干政,东厂出身的蓬公公主持朝纲。1/6花旗子弟不事生产国家白养,每天只会一手大麻一手卡宾耍双枪。民族对立花旗兵当街杀人以致民变四起。更别提老佛爷蓬公公架空饱学的洋务派,专宠挑高铁烧基站的耶和团。

嗯,我家坚船利炮真的跃跃欲试。花旗子弟的战斗力嘛,是指遇到伊朗海警就抱头痛哭求饶。这几年只会屠杀百姓和搞恐袭暗杀的那群么。

user avatar

你可听过一个故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

狗头保命

user avatar

30年代的日本要是有十亿吨的钢铁年产量,数千万吨的造船吨位,每年下水全球一半的军舰吨位,拥有世界第二大人口总量,第一大工业产能,第一大兵源人口,第一大理工科人口,第一大陆军,第二大海军,珍珠港之后美国还有翻盘的机会?

到时候全世界通行的就TM不是英语是日语了。

我估计到时候章家敦都得带头说日语……不好意思那会儿章先生可能得改名叫章家敦太郎了。

user avatar

早说了,这些“华人”,早晚会走上一条靠自己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来冒充自己是了解中国的,然后取悦白人。

唐纳德萨瑟兰在《大腕》里面怎么说的来着?



不管是章家敦还是其他什么“华人”,其实都对中国一无所知,他们只是想表达:你看我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所以我就是中国人,你们爱听中国什么,我就跟你们这些洋大人说什么,你们开心就好,你们开心了,也许就会接纳我,至于中国到底什么样,我才不关心呢。

老实说我不觉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第三的国家、世界第一大工业国、GDP第二的国、平价购买力第一的国、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第一大罐头生产国、第一大石化产品生产国、第一陆军强国、第二海军强国、第二空军强国、人均啤酒白酒肉制品消费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

和那个美国制裁你只需要不对你出口废铁你就得抓狂的,把自己国家的少女送东南亚卖春支持国家扩军的昭和强国有任何相似之处。

要硬说的话,这俩国家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看见哪里产石油都眼睛放光吧?

user avatar

美国人特别喜欢的中国崩溃论,已经提出30多年了。

中国崩溃论的第一次面世,是在1989年。

美国人也不是空口喊话,中国崩溃论是有很多理论进行支撑的,而且你还别说,当初美国人的一堆理论,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崩溃论兴起于80年代末期

上世纪80年代,纯粹的计划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亟需改革。

中国在1978年就提前发现了纯粹计划经济的缺点,并提前进行了改革开放。

按美国人的想法,计划经济是世界上最差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想咸鱼翻身,必须直接从计划经济公有制转换为市场经济私有制。

如何平缓衔接转换过程?

不需要平缓衔接,直接强行转换就行了,转换的越快越好,拖得时间越长国家经济受损越重,短期损失和动荡是必须承受的代价。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休克疗法。

这味药本来是给中国定制的,因为中国是计划经济国家里第一个试图转换为市场经济的国家,且为主要强国。

但中国却没有这么干。

1978年,中国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同时进行计划经济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私有制。

一方面保留老国有企业,实行计划经济,一方面开放政策,允许民营企业实行市场经济。

这就是所谓的双轨制。

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平缓过度,但美国的经济专家们不这么认为。

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几位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联名在世界最顶级的《经济学季刊》上,用大量的理论模型证明了中国这种“双轨渐进式”改革的糟糕透顶。

他们认为,中国以前那种纯粹的计划经济,最多就是没有效率,但没有寻租可能性,因此不会导致贪污腐败。

但双轨制就不一样了,计划经济下的国企经济,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导致市场经济下的私企发展不起来,无法给社会创造财富,但双轨制的存在,又会给计划经济带来寻租的可能性,因此一定会引发极为惊人的腐败。

因此,美国的经济专家们认定,双轨渐进式改革是最糟糕的改革方案,甚至还不如纯粹的计划经济。

而这些美国经济专家们所预测的问题,在后续的社会实践中,也确实有所体现。

经济的发展,也不顺利。

1988和1989这两年,中国的CPI高达18%以上,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国人抢购一切能抢购的商品,花掉手中的每一分钱。

为了控制局面,国家开始大幅提升利率,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在88年被提升到了7.68%,到89年就被提升到了11.11%。

过高的利率,导致经济失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怎么看,中国的经济都不行了。

再加上当时苏联已经出现了动荡的苗头,因此中国崩溃论大行其道。

苏联比中国强,哪个方面都比中国强,要崩溃当然是中国先崩溃。

要是中国崩溃, 苏联很有可能就被拖下水了,直接解体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中国你就赶紧崩溃吧。

没想到,足足等了2年多,最后苏联都崩溃了,中国居然还是没崩溃。

当年美国为中国准备的休克疗法药丸,没想要第一个服药的居然是苏联。

苏联崩溃后,美国进入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全球无敌手的那种。

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打伊拉克和打孙子一样,战果让中国军方目瞪口呆。

美国智库做过兵棋推演,在完全不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一天之内就可以彻底摧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这三大经济与工业中心。

1993年银河号事件,美国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所谓的怀疑就在公海上强行扣押中国船只。

按国际公约,公海上的主权商船视作国家领土,美国这么做已经等同于侵略了。

但中国却毫无办法,只能任由美国羞辱。

当时负责协调的外交官,在镜头前一连说了17个窝囊。

气愤至极,但中国的实力和美国相比实在是差距过大,这口气只能忍。

鉴于此,90年代,中国崩溃论退潮了。

中国不需要崩溃了,爱崩不崩,崩不崩对美国都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什么作用了,美国没有精力浪费在中国身上。

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崩溃论在美国再次兴起了。

颜色革命导致的第二波中国崩溃论

进入21世纪后,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事件就是加入了WTO,融入了世界分工体系。

但是对全世界而言,最大的影响事件是铺天盖地兴起的颜色革命。

从2001年开始,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因为国内政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积聚,因此导致了颜色革命的爆发,其政权直接解体。

爆发颜色革命的国家,都是前苏联加盟国,以前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来都用了休克疗法直接改为了市场经济体制。

然后,这些国家都因为社会转型期间爆发的严重腐败,财富两极分化等巨大社会矛盾而导致了民怨沸腾。

再加上2001年左右互联网的兴起,为民众聚集提供了天然的联络工具,最终为颜色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土壤。

颜色革命爆发20年后,这些国家很惨很惨,但这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要说的是当初颜色革命爆发后,美国是怎么想的。

当时西方专家一看,颜色革命爆发国家身上的特质,中国都有啊,理论上中国也可以爆发颜色革命啊。

苏联已经被肢解了,要是能再肢解中国,美国就可以千秋万代,一统世界了。

于是中国崩溃论再次兴起了。

这时鼓吹中国崩溃论的原因,是希望中国的民众相信中国即将崩溃,对中国的前途丧失信心,然后真的崩溃。

提到21世纪初的中国崩溃论,就不得不提到美籍华人章家敦,因为他堪称这时期中国崩溃论的最大鼓吹手。

2000年,美籍华人章家敦发表一本书,预言中国将于2005年崩溃!

章家敦认为,中国的GDP统计数据全部都是虚假的,是地方政府为了涂脂抹粉伪造出来的产物,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虚假繁荣,随时都会崩溃。

而中国加入WTO,将对中国产生致命一击,因为处于萌芽期的中国产业很难抵御外国资本的侵袭,加入WTO基本等于判了中国经济死刑。

中国必将崩溃,然后将分裂为多个国家。

章家敦说的荒谬还是不荒谬,20年后的我们都知道了,但是在当时,这本书在海外影响力很大,很多人都信了。

这本纯粹无脑抹黑中国的书,理所当然的被列为禁书。

在2002年,章家敦在香港演说,改口说原本预言发生在2005年的中国崩溃,要推迟到2010年。

当时很多西方专家都在鼓吹中国崩溃论,章家敦只是因为其华裔出身,谈中国问题时说话多了一份公信力才被捧到这么高的位置。

但是在颜色革命结束几年后,中国依然没有崩溃,而美国的注意力也被转移到了反恐战争上,中国崩溃论渐渐的就没了市场。

这十年,中国不仅没有崩溃,经济还实现了年均10.5%以上的高速增长。

但是在2010年,中国崩溃论第三次兴起了。

阿拉伯之春导致的第三波中国崩溃论

2002年时,章家敦把他预言的中国崩溃的时间,从2005年改为了2010年。但是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还是没有崩溃,章家敦被彻底打脸。

章家敦会认错么?

当然不会。

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整个中东陷入了巨大的动荡,造成100万人死亡和超过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整个中东地区濒临崩溃,元气大伤。

于是章家敦又活跃了起来,他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2012年版)》,在书中说虽然中国没有在2010年崩溃,但误差其实不大,因为中国肯定会在2012年垮掉。

章家敦肯定是个笑柄,美国的高层也知道他是个笑柄,但当时的美国需要这样的言论,于是这本书再次得到力推,章家敦名利双收。

当然,鼓吹手也不止章家敦一个,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极度热爱鼓吹中国崩溃论。

BBC历年发布的无脑黑中国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些。

但从2012年开始,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这就是对第三次中国崩溃论的回应。

中国威胁论

美国不断抛出中国崩溃论的原因,是觉得对中国的颜色革命即将成功了。

第一次中国崩溃论诞生于苏联解体前夕。

第二次中国崩溃论诞生于颜色革命前夕。

第三次中国崩溃论诞生于阿拉伯之春前夕。

每一次对中国崩溃论的鼓吹目的,都是试图让中国真的崩溃。

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崩溃论并没有让中国发生颜色革命,中国极其稳定,让美国大惑不解的那种稳定。

而在中国崩溃论兴起的30年里,中国经济突飞猛进,远远超过任何人想象的那种经济腾飞。

别说美国人想不到,就连中国人自己,30年前也想不到中国能发展的这么强大。

1990年,如果你说中国会在30年内让美国深感恐惧。

不仅美国人认为你是个逗逼,中国人也会认为你是个逗逼。

因为当时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0倍以上,人均更是40倍以上,解放军的军费连美军的零头都比不过。

但是在2017年,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曾有人在美国网络上提出一个问题,为何特朗普这么害怕中国。

下面一个网友的回答获得了接近一百万个赞,他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不是特朗普在害怕中国,而是美国在害怕中国。”

中国崩溃论已经在美国崩溃了,美国人已经不信这一套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威胁论。

今天的美国,把中国视为头号威胁,而美国自身,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分化加剧,底层民众怨气冲天。

为了转移底层民众的矛盾,特朗普等美国领袖需要为美国底层为何越过越惨找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当然不是美国总统无能,也不是美国资本家贪婪,而是中国。

苏联已经没了,日本已经残了,能出来背黑锅的自然只有中国了。

特朗普之所以能上台,一个很简单粗暴的打法,就是把美国所有的不幸都归因于中国。

美国中产财富增长缓慢?怪中国。

美国贫富分化过于严重?怪中国。

美国底层红脖子就业困难,收入低下?当然还是怪中国。

中国威胁论成为了解决美国国内矛盾的万能灵药。

当年美国自身强大的时候,鼓吹中国崩溃论,是为了促使中国崩溃。

而如今在美国自身出现问题时,鼓吹中国威胁论,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

中国还是那个中国,只不过美国的需求变了,所以舆论口风就变了。

和预测起来完全不靠谱的章家敦不同,有一个真正的预测之神,叫加尔通,他在1980年引经据典,用大量的模型分析对世界格局做出了大胆预测。

加尔通说,柏林墙会在十年内倒塌,随后苏联会解体。

一直到苏联解体前一年,都没人认为苏联会解体,但加尔通在10年前就准确预测了。

2009年,加尔通写了一本书,叫《美帝国的崩溃》,预言美帝国将于2020年崩溃!

他的用词很讲究,是美帝国的崩溃而不是美国的崩溃。

在书中,加尔通预言美国的种种霸权和超然地位,将在2020年开始崩溃,从此不在是一个帝国。

你别说,还真有点准。

这次加尔通又是提前10年以上进行的预测。

如今,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美国的全力阻拦也只能略微拖延中国的脚步而已。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把遏制中国崛起作为自己的第一政治任务。

但拜登对民众保证的是,自己绝不让中国在自己的任期内超过美国。

拜登能干几年?

四年一任,最多两任,也就是八年。

中国自己最激进乐观主义者的预测,也没有说中国能在八年内超过美国的,预测10~20年的居多。

拜登这么说话,等于是放弃抵抗,默认中国必将超越美国。

随着中国30年的经济腾飞,美国炮制的中国崩溃论在美国已经彻底没有市场了,按理说崩溃论早就应该被中国人彻底抛弃了。

但事实上,中国崩溃论在中国相当有市场,在很多人群里不断的传播,这些人坚信中国会在某一时刻崩溃。

这些人在各种小群传播类似的歪理邪说时,建议先看看历史,了解下这些理论最初是哪些国家研发出来的。

然后再去问一下,这些国家目前自己还信不信。

中国崩溃论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理论完美,中国外宣部怎么都辩不赢,这30年里只是反对,但一直未能拿出过硬的理论文章来回击。

舆论口水战没打赢,这没关系,中国采用了另外一套回击办法。

你说的都对,但我们就是不崩溃。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中国崩溃论无懈可击,但我们就是不崩溃

user avatar

完全没有可比性。

有文章写30年代的日本。

日本是一战后一直经济危机,老百姓日子不好过。

关东大地震重创日本经济。然后是世界经济危机。

日本贫富差距巨大。穷人到了活不下去,卖儿卖女的程度。

官员腐败。

军队在日本宪法的政府控制之外,理论是天皇管。

军队激进,要求扩张,对政府和议员不满。

日本是真正的要入关。

日本要掠夺东北是有民意基础的。

政府管不了军队,民众支持军队侵略。多抢点东西回来日子好过。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转化为侵略支持。

用的理论是“八纮一宇”。

大约相当于我们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按照这个理论,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就有道理了。

国内思想和舆论控制,用暴力消灭反对的声音,国民对外部世界了解不多。

山本五十六知道不能和美国打,陆军马鹿不在乎,民众看到的也是鬼畜英美。

在这种无知下,一路进攻,侵犯英美利益,引发禁运。

外向型经济,禁运是死。

当时日本钢铁看似产量不少,但是来自于美国废钢铁做原料。

日本看似有庞大舰队,看数量世界前三。

实际石油不能自给,一封锁就必须出去抢油,要不然就是废铁。

到了禁运,知道疼了。已经很难挽回了,只能赌国运。

中国还没有经济危机,没有外贸下降40%,经济全面萎缩。

中国老百姓日子好好的,没有吃饱都困难。

入关只是放暑假的孩子喊喊,下层没有女朋友,火气大的青年喊喊。

没有扩张的普遍民意。

中国军队要听指挥,不存在皇道派这种东西。

章就是在扯淡。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突然暴跌,拉开了“大萧条”时代的序幕。在三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1929-1930年间,日本的出口额下降了一半,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8%,企业和设备投资下降了三分之一,上百万人失业,大量企业破产。日本农业整体收入指数由1926年的100下降到1931年的33,而发生在1931年和1934年的粮食歉收更让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面临经济困境造成的社会危机,以及在与中国和朝鲜发生冲突、与欧美列强进行利益争夺时,军部势力终于得到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它利用了民众对官僚体制的不满情绪,在大众媒体的爱国主义宣传下,成功煽动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利用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和效忠天皇的传统把控了政局,并逐渐将东亚地区推进战争的深渊。


事实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很少能够截然地区分开来,在单一民族的日本这种情况尤甚。从战后修宪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日本人民对和平自由和社会民主的期盼并不少于任何国家的人民。但是在军部逐渐控制日本政治的那个年代,这些在战后很快表现出强烈民主自由意愿的国民,却以同样的决心支持着日本的对外侵略与扩张。


日本人的生活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影响,海外掠夺带来了实质的资源,缓解了生活的压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尽管以若槻礼次郎首相为首的官僚集团对关东军的擅自行为表示了强烈不满,但日本民众却对战争表示了强烈的支持。政治家无法改变民意,更无法控制军队。至1936年末,伪满洲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煤炭、生铁和大豆产地。


更重要的是,在民族主义情绪充斥着社会思潮的年月,支持军方的行动代表着一种不可辨驳的政治正确。因此,虽然一直以来日本社会不乏有更为冷静的形势判断,但却无法在汹涌的民意与军队的枪杆面前有效地发声。

在国会中仍然把持着大量席位的政党政治家们,曾经在大正时期力主执行削减军备的行动,也曾在二十年代尖锐批评了田中义一的对华侵略行为,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却再也无法对拥有强大民意基础的军事侵略行为形成有效的牵制,此时的国会无法影响政治局势,彻底成为了摆设。为了政治生涯(也为了活命),政治家们默认了伪满洲国的现实,也为大幅攀升的军费亮了绿灯,他们在时代面前低下了头,接受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的政治观点。这种政治观点以带领日本进入一个作为东亚领袖而存在的新时代为旗号,实际上将日本从世界文明的中心自我隔绝起来,最终走上了一条军国主义的不归之路。


军国主义的基石正是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它裹挟了民意,是军部能够得以对抗民主体制的保障。政党政治从大正民主时期一路走来,终于在拥有强大民意基础的军部的擅自行动面前败下阵来。


社会的保守化加剧

社会的保守化趋势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

一方面,这种趋势明显地收紧了舆论,大众媒体不再是公共辩论的平台,转而成为军国主义的传声筒,在为战争行为烘托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气氛之下,自由思想受到迫害,国家机器并大肆压制言论自由,敌视不同政见。

另一方面,在面对侵略行动的合法性问题时,军国主义理论家们从日本的历史传统中为战争行为辩护。

对自由言论的压制

在面对汹涌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潮时,持不同政见者发表意见的空间显著萎缩了。媒体美化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用大量的篇幅报道前线的“战斗英雄”和国内的军人家属,将侵略行为塑造为一种保护本国利益的正当行为。民族主义者鼓吹“日本主义”,以神圣的“国体论”来抵制西方化的步伐。

1929年,日本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佐野学被捕。1933年6月他宣布放弃信仰,并未日军在满洲的行动辩护。1933年1月12日,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被捕入狱。1933年2月20日,著名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被捕,并于当日死于严刑拷打。1935年4月9日,由于宣传天皇“机构论”,著名宪法学学者美浓部达吉的主要著作被宫内厅封杀,同年9月18日,他被迫辞去贵族院职位。

到三十年代末,日本警察总共以“思想犯罪”为由逮捕2000余人。

在历史与传统中寻找合法性

1940年,日本已经在中日战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面对无法取得胜利的战争形势,以及美英等国持续不断而且逐渐加深的谴责与制裁,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声称,要找到解决这一无休无止的极度痛苦局面的方案——将军队撤出中国,转战东南亚。1940年7月23日,就在他第二次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的第二天的广播演讲中,近卫文麿向日本人民强调要走在世界变革的最前沿,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加强与伪满洲国和中国的合作,同时向南太平洋挺近。8月1日,在近卫内阁中担任外务大臣的松冈洋右提出,日本负担着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崇高使命。这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名词被正式提出。

近卫文麿和松冈洋右宣称,向南太平洋和东南亚进军的行动将会按照“八纮一宇”的崇高榜样“和平”实现。八纮一宇的本意是“八个绳子和一个屋顶”,它是指在《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第一任神武天皇将统治扩展到整个日本列岛的故事,原本表达的是一种天下一家的情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相信,就像当初天皇将福祉播撒到日本每个角落一样,今天他们的军事行动会将亚洲国家从西方世界的殖民体系中拯救出来,带来自由与解放。

这些充斥着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是对自我的麻醉与对世人的欺骗。这种在历史的传统里为不义之行寻找借口和依据的做法,只不过是一个极权政府为其政策合法性所编造出的谎言罢了。

user avatar
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这哥们从2001年就开始鼓吹中国崩溃。

都二十年了,年年吹。年年打脸。

啥时候出新节目啊。。

user avatar

2008年的时候,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一篇评论,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相类比。

我以为2010年可以解放台湾了。

可惜,我猜错了。


2011年的时候,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的时候大放厥词,把中国暗喻成为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并且将菲律宾比作是二战时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呼吁社会能够给菲律宾更多的支持与援助。

我以为西方马上会和中国签订出卖菲律宾的协议,接着中国会马上出兵吞并菲律宾,然后顺利突破岛链封锁。

可惜,我又猜错了。


2014年的达沃斯论坛,安倍晋三说当时的中日两国的处境类似于一战前的英国和德国。

我以为日本会和中国互相比赛军舰下饺子,甚至日本会下的更多。


可惜,我又又猜错了。




user avatar

二战前,世界工业格局已经形成,主要工业强国有八个。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能强大,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份额的38.7%。

德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份额的13.2%

939年苏联的工业产值约占世界总份额的10%

英国的工业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份额的9.2%,如果考虑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领,英国的工业实力会更强,和苏联不相上下

法国的工业产值仅仅占到世界总份额的 4.5%

日本的工业产值仅占世界总份额的3.8%


2016年中国的工业产值为4.566万亿美元,欧盟的工业产值为4.184万亿美元,美国工业产值达3.602万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3.3倍。

到了2018年

而2018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约为305160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46114.8亿美元——约为同期美国29752亿美元工业增加值的约1.55倍。


日本当年也是奇葩,工业能力是美国的1/10,但是依然很自信地偷袭珍珠港。而且人家当时是理直气壮退出国联的(当时的联合国)。我就奇怪了,现在是谁在退出联合国的各个组织?

反华这门生意也不是不能做,吃相那么难看实在太不像话。我对反华这种立场性的东西有很高的容忍度,但是对于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有着天然的反感。

user avatar

这不就是七块论的作者吗,当时说十年崩溃,现在二十年,还没崩溃。

还有脸出来混饭吃?

user avatar

某位历史学大家重新定义了三十年代。

看到某高赞的点赞数,才发现知乎上居然这么多人没读过高中历史教材。

user avatar

军费最少得增加15倍。2610亿刀*15=39150亿刀

军队最少得增加15倍。200万*15=3000万

整个蓝星都得颤抖。。。

user avatar

美国人说你是昭和的时候,你最好是

user avatar

抬举了


user avatar

章干事真的很卖力,但它忽略了一点,我们不配。

30年代的日本是当时的天朝上国英国在东亚的盟友(虽然谈不上可靠),肩负着围堵斯拉夫人进入暖水的历史使命,实质上是英国在东亚地区的准代理人,说是节度使都算低了位份。

当时的日本基本完成了对朝鲜台湾的整合工作,实际控制了东北,和主要列强就海军舰队吨位分配达成了谅解,地缘态势稳如泰山,对外拓土规模比本土还大。

我们?

求一卫所千户而不可得。

user avatar

为伊朗送去25年合作协议的国家像昭和,还是不宣而战用偷袭这样卑鄙的手段暗杀伊朗高官的国家像昭和?

为中东修基建的国家像昭和,还是在中东屠杀老弱妇孺放火烧田的国家像昭和?

为全世界送去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的国家像昭和,还是为全世界送去战争、混乱、屠杀的国家像昭和?

章家敦先生当然知道共和国是无辜的,甚至比共和国自己都知道共和国有多无辜。丑国人民也知道共和国不是昭和,不是帝国主义,不是专制国家。他们不过是假装被欺骗然后好心安理得的趴在共和国身上吸血而已。

在多年来的侵略战争中致使其他国家丧生数百万人的丑国军队当然不是无辜的;指挥军队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的丑国政府当然也不是无辜的;用选票选出如此邪恶的政府然后假装被欺骗好心安理得的趴在被侵略国家身上吸血的丑国民众更不是无辜的。

世界经过短暂的混乱后终将回归正轨,每个人也会回到他应得的位置,德不配位者将遭到最猛烈的清算。全世界最卑劣的小偷、骗子、强盗、奴隶主、杀人犯建立的小丑国家凭什么骑在全世界最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建立的伟大共和国头上?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一个拥有世界第一工业产能、第一钢产量、第一人口数量、第一理工科人才数量、第一兵源人口数量的伟大国家……哪怕让他当第二都是对他的侮辱。

当审判日来临时,当共和国的怒火从九天之上落下焚毁腐朽、堕落的丑国时,当丑国人民失去他们的财富、荣耀乃至生命时,我想丑国人民应当懂得:你们失去的那些东西并非是你们应得的,而是你们通过几个世纪的强取豪夺来的不义之财,你们并不无辜!

user avatar

就,我真的建议,黄皮智囊团,真的,别念了,再念人要出事了


一会儿中国像苏联,大伙儿本来还没细想,你叭叭叭一念,哦,有个国家民用工业塌陷到没有,老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差,政府光顾着满世界打仗又掏不出钱,军费吊打全世界全靠挖石油续,续不上就盘剥盟友搞得有点本事的盟友都离心离德,艹,晦气,该枪毙


一会儿中国像德二,大伙儿本来还没细想,你叭叭叭一念,哦,有个国家政治精英蠢如僵尸,中产阶级自我催眠,整个国家从上到下假装因为经济萧条过不下去的底层百姓不存在,结果保守主义上头的low life抬了个一切问题转骂人的自恋狂上去,艹,晦气,该枪毙


现在又中国像昭和,美国驻韩大使喜极而泣,啥憋说了,快进到日裔集中营


事实证明黄皮智囊团以前没人用是有原因的,事实证明这届政府重用黄皮智囊团也是有原因的

user avatar

军费占比1.2%也配昭和?

user avatar

确实

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过被列强欺负的悲惨经历,终于也迎来了经济迅速发展。国内政策,强化权利集中,力图大有作为。

经济增长压力大,虽然精英阶层向美向欧已多年,还是决定从本土寻找新力量,开始摩拳擦掌恢复祖上“荣光”。

作为传统国际“先进势力”边缘的国家一直在寻求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新突破。经常对和周边有争议领土,摩拳擦掌——特别是旁边有身后历史渊源的另一个大国。

一边与其他国家持续贸易,进口战略物资,一般大力推进“国产化”

这些点可以看到,和30年代日本最像的,可以说:















确实是印度


欢迎关注我,公众号“家哥的小黑屋”

user avatar

乳昭和了。

先不谈国民心态,社会支配结构和信仰(意识形态)这些两国在软实力层面上天壤之别的东西,就算波经济账吧。


1926年昭和GNP(包括所有海外领地)为159.75亿日元,国家预算15.8亿日元,军费4.34亿日元,占国家预算比例为27.5%,占GNP比例为2.72%.

1936年昭和GNP为178亿日元,国家预算22.8亿日元,军费10.78亿日元,占国家预算比例为47.3%,占GNP比例为6.06%.

1937年昭和GNP为234.26亿日元,国家预算47.4亿日元,军费32.7日元,占国家预算比例为69.0%,占GNP比例为13.96%.

建州2019年财政支出238874亿元。

按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给出的数据,美国2019年度军事开支6846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8.21%,年度gdp的3.18%,建州2019年度军事开支1811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5.08%,年度gdp的1.22%.

按斯德哥尔摩世界和平研究所(SIPRI)给出的数据,美国2019年度军事总开支为7320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8.78%,年度gdp的3.39%,建州2019年度军事总开支包括“隐形军费”在内为2610亿美元,按这个数据计算则军事开支占年度财政支出的7.32%,年度gdp的1.76%.

建州自报2019年度军事开支为11899亿元,按当时汇率约合1776.1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4.98%,年度gdp的1.20%.

按昭和元年(1926年)的军费占财政支出比27.5%算,建州军费应为65690亿元,折合现在美元9380亿,相当于年度gdp的6.62%.

9380亿美元军费什么概念?按首艘130亿美元价格买入72条福特级超级航母,或者按肥电C本土采购价1.18亿美元一架购买近八千架,这还是换成美元购买美国武器时的购买力,建州自己的武器便宜,可以买的更多。

部分国产重型武器价格(人民币):

99A:2300万

J-10:2.3亿

J-11:2.6亿

J-20:8.5亿

054:14亿

052d:35亿

055:70亿

002:700亿

df-21:1.5亿

df-41:6亿

看看能买多少吧。

而如果按昭和在抗战前一年(1936年)的军费占财政支出47.3%的比例来计算,建州军费应为112987亿元,合美元16141亿,占gdp的11.4%,按1937年战争爆发时的69.0%计算,建州军费应为164823亿元,合美元23546亿,占gdp的16.6%!

而2019年的全球军费开支总额是:19173亿美元。

建州军费支出占财政比例最高的一年是1950年:45%,占gdp比例最高的一年是1953年:9.15%,此后一直到1980年军费占gdp比例在4%-7%震荡,占财政比例在10%-25%震荡。




ps:美帝冷战巅峰时期军费占gdp比例14.2%(1953年)苏联为18.7%.

建州的军费占开支比例就算达到昭和1937年的水平,军费占GDP比例还比冷战巅峰时期的苏联要低两个点。

穷鬼帝国主义昭和毕竟不能和当时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美国比,二战时期工业爆发的美国军费占gdp比例最高时达到37.8%(1944年),43和45年也在三分之一以上,按这个比例计算,现在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建州的wartime-budget最高值换成美元计算将达到53506.7亿美元!

而作为对比的2019年日本名义GDP是51741.2亿美元.

不说昭和,咱现在连明治大正都比不过。

大正时期军费最低的1914年,日本GNP为47.38亿日元,国家预算6.21亿日元,军费1.76亿日元,占国家预算比例为28.0%,占GNP比例为3.71%.

还有,当年入关的正主是美国,天朝是大英,闯王则是德日,在反英入关的道路上德日苏美是走在一条道上,同时海上的霸权当时还在大英手上,偷袭珍珠港只能说是日本作死打了摩拳擦掌准备“入关”的美利坚,而不是什么“日本挑战美国海上霸权”之说。

且还不说德国,日本和苏联三个在间战期都有美国人的支持......

user avatar

这么说,美国接下来应该援助我们军事技术,给我们提供廉价物资,并且再一次发表“门罗亚洲宣言”,钦点东亚是某国势力范围了?


直接说吧章sir,这次美国又想搞乱哪里然后摘桃子了?


另外,章sir,带美的罗斯福大帝又在哪里?川皇?还是瞌睡乔啊?

user avatar

按他的逻辑,明明是印度更像。


从经济规模、工业产值比例、外部环境、内部民族主义氛围,都是印度更像。

user avatar

兔子看了一眼自己的军费占gdp比例,捂脸表示惭愧

user avatar

就从他这番话,可以直接反应出这人从不上网,再推理出这人的学术研究纯属是闭门造车,自己幻想的那种。再接下来可以说,表面是个专家,其实不学无术,资料都不屑于查。

建议他不要坐在家里,连电脑都不打开看一眼,这样不好。

在reddit上,现在的美国网友评价我们是:

China is the next Nazi Germany


叫我们1930的japan?哥们你太落伍了~是不是连电脑都不会用。。。

user avatar

也就是说,我们三十年之后就是“60年代”经济腾飞?

原来,我们还没崩溃到头啊?好日子在后头?

还有这种好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