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6年5月6日的专题社论对特朗普的评价是扭曲,还是客观正确?

回答
关于新加坡《联合早报》2016年5月6日刊发的社论对唐纳德·特朗普的评价,究竟是“扭曲”还是“客观正确”,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社论的论点、当时的语境以及特朗普当时的表现,并结合我们现在回看这些评价的视角。

首先,我们得明确,对一个政治人物的评价,尤其是社论这种带有特定立场的评论,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正确”。“客观”更多的是指尽可能全面、不偏不倚地呈现事实和分析,而“正确”则带有评判的意味。社论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观察、分析框架和对事物发展的预判。

我们来梳理一下当时《联合早报》这篇社论可能涉及的,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关于特朗普的几个关键点:

特朗普的政治素人身份和颠覆性言论: 当时特朗普以非传统政治人物的身份,通过一系列大胆、甚至惊人的言论成功吸引了媒体和选民的目光。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口号,以及在移民、贸易、外交等问题上的激进表述,挑战了许多既有的政治共识。社论很可能将他描述为一个“颠覆者”,其言论可能被认为是“民粹主义”的。
特朗普的“交易”逻辑和实用主义外交观: 特朗普强调“交易”,认为国家间的关系也应该像商业交易一样,可以讨价还价,以美国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他对既有的国际联盟和多边机制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是“不公平”的交易。社论可能会指出,这种风格在外交上可能带来不稳定,或者被解读为孤立主义的倾向。
特朗普的国内政治动员能力: 特朗普成功地动员了一批被传统政治精英忽视的选民群体,尤其是白人工人阶级。他的竞选策略被认为是以煽动情绪、放大社会矛盾为主。社论可能会分析他如何利用社会不满情绪来获得政治支持。
对特朗普言行真实性和承诺兑现能力的质疑: 由于特朗普的言论经常前后矛盾,并且带有夸大成分,当时许多评论都对他竞选期间的承诺以及他是否能真正兑现这些承诺表示怀疑。社论可能也对此进行了探讨。
对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影响的担忧: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他对传统盟友关系的重新评估,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将如何影响现有国际秩序的担忧。《联合早报》作为一家立足新加坡、关注区域及国际事务的媒体,自然会从地缘政治和区域稳定的角度来解读特朗普的崛起。

那么,这篇社论的评价是“扭曲”还是“客观正确”?

从当时的视角来看,社论更倾向于一种审慎甚至带有警惕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当时许多国际观察家和主流媒体的普遍看法。 将其评价定性为“扭曲”,则可能意味着社论对特朗普的某些关键特质和行为进行了严重的误读或夸大。

如果社论的评价是“客观正确”的:
这意味着社论准确地捕捉到了特朗普政治风格的本质,预见了其言行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其分析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例如,如果社论早早指出了特朗普言论的民粹主义本质、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冲击潜力,以及其商业交易式的外交手段,而这些后来都被事实所证明,那么社论的评价就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准确的。

如果社论的评价被认为是“扭曲”的:
这可能意味着社论对特朗普的某些特质进行了片面的解读,或者过于夸大了其言论的负面影响,而未能看到其言论背后所代表的某种社会经济现实,或者其在某些问题上的策略性运用。例如,如果社论将特朗普的“交易”逻辑简单视为破坏国际规则,而没有看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对现有国际体系效率低下的反思;或者将他的国内动员能力完全归结为煽动性言论,而忽视了选民对现有政治体制的不满情绪的真实存在。

如何更详细地论述?

要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还原”当时的语境,然后将社论的论点与特朗普当时的表现进行比对。

1. 重建当时的语境:
政治环境: 2016年正值美国大选的关键时期,特朗普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其崛起本身就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在此之前,主流预测普遍认为希拉里·克林顿更有可能获胜。
媒体解读: 当时全球媒体对特朗普的报道,大部分都集中在其争议性言论、个人行为以及他如何挑战传统政治。一些评论将其视为一个危险的煽动家,一些则认为他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商人。
国际反应: 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对特朗普的言论感到不安,特别是他对北约、自由贸易协定和国际合作的批评。

2. 假设社论的可能论点(基于普遍认知)并进行分析:
假设社论认为特朗普是民粹主义的颠覆者: 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看法。特朗普确实利用了选民对经济不平等、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政治精英的不满。他通过直接与选民沟通、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绕过了传统媒体的过滤。评价其为“民粹主义颠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准确的,因为他确实打破了许多政治规则和规范。是否“扭曲”,取决于社论是否将其描绘成一个纯粹的负面形象,而忽略了其言论背后所代表的社会现实。
假设社论质疑特朗普的“交易”外交观: 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以及他对贸易逆差的关注,确实对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国际体系构成了挑战。他曾表示,如果盟友不承担更多责任,美国可能会重新考虑安全承诺。社论可能将其解读为孤立主义或破坏国际合作的信号。从结果来看,特朗普确实推动了许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导致一些盟友关系紧张。如果社论预见了这些,并且对其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那么这部分评价可以视为客观的。是否扭曲,取决于社论是否完全排斥了其“交易”逻辑背后可能存在的对现有体系低效的批判。
假设社论对特朗普言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表示担忧: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言论经常被指责为缺乏事实依据、夸大其词,并且容易因情绪波动而改变立场。社论很可能以此为依据,认为其执政将带来不确定性。事后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外交举措确实常常显得难以预测,并且引发了不少争议。如果社论准确地指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那么这部分评价也是客观的。

我们现在回看:

从2016年至今的视角来看,特朗普的总统任期确实印证了社论中可能提出的许多担忧。他的“美国优先”政策、对国际贸易协定的重塑、与盟友关系的调整、对国际组织的批评等,都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政治格局。他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政治动员的方式也成为了后来的研究范例。

因此,《联合早报》2016年5月6日的社论,很有可能并没有对特朗普进行“扭曲”的评价,而是基于当时特朗普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言论,进行了一次相对客观、审慎甚至带有一定预见性的分析。 它的评价可能更多地是关注特朗普行为的“颠覆性”和其言论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影响,这是符合当时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观望和担忧的。

与其说是“扭曲”,不如说是社论在当时以一种“谨慎观察者”的姿态,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对现有秩序的挑战。这种评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对特朗普崛起及其可能后果的普遍性担忧,并且在事后看来,许多担忧也成为了现实。 当然,任何社论都带有作者的立场和视角,完全绝对的“客观正确”难以企及,但其对特朗普关键特质的洞察和对潜在影响的判断,很可能具有相当的准确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客观的,根据自己的环境和利益判断事件怎么不客观了?从来就不存在抛去所有环境的“客观”,任何观点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才产生的,不考虑环境,是没法判断客观不客观的。

特朗普表明一种民粹主义的政治形式,金灿荣老师就说人们在分析美国政治的时候常常忽略了美国政治中“安德鲁杰克逊”式的民粹主义思潮,尤其对于持有“精英主义”政治观点的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不要说新加坡,就是中国大陆也有人非常反感一个民粹主义的美国总统候选人。

最让美国主流舆论担心的是,特朗普的胜利并非靠说理或是提出替代政策论述,而是全凭挑动基层民众的愤怒与恐惧,把他们经济上的困境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归咎于特定的假想敌群体,煽动仇视非白人、回教徒等排外心理,公然撒谎且歧视女性和弱势群体,主张对恐怖分子严刑逼供,甚至杀害其家人等极端和暴力的主张,却不断得到共和党民众的拥护与掌声。所以,特朗普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凸显了共和党精英和基层不易愈合的严重分裂,也象征其百余年来所代表的保守主义寿终正寝。


另外,特朗普的全面收缩的政策,对于那些依靠美国才能安全保障的国家来说是最不利的。

·······他在竞选时多次形容美国盟友搭便车,享受美国军事保护却没有出钱出力。这当然并非事实,·······

不过老实说在,在安全上占美国便宜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新加坡是其中占的最多的一个。如果没有美国的助力,很难想象一个城邦仅仅靠一个弹丸之地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经济亚洲”和“安全亚洲”的双重存在不但让中国人表示不满,美国人也很不满,认为在亚洲进行大量的安全投入,却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合作。于是美国人认为自己亏了,这无可厚非。

还有一点,就是特朗普的排外主义政策。很可能会刺激世界各地的右翼排外主义势力的兴起。对于一个拥有非常复杂族群分布的新加坡来说,这种思潮兴起对于维持稳定更加不利。

应该说,考虑到新加坡的政治背景和新加坡的安全利益,这篇文章表现出来的忧虑是非常客观的。其中表达了新加坡对于特朗普收缩主义和排外主义政策的忧虑,对于新加坡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而且随着特朗普的兴起,这种影响会向着对于新加坡不利的方向发展。

user avatar

新加坡搭美国的便车搭得太舒服,眼看没得玩了,能不心急火燎了吗!

user avatar

在美国你可以骂特朗普政府

在新加坡你敢、你有、你能骂李光耀家族吗?

你可以指责特朗普是法西斯

你能骂李光耀是独裁者吗?

白左可以批评特朗普不尊重恐怖分子的人权

白左敢批评新加坡政府动用中世纪刑法鞭刑吗?


能公开说特朗普是法西斯,就证明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全新加坡为李家歌功颂德,不就印证李氏家族吃人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