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婚姻法》:
【第二条 ……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1980年《婚姻法》:
【第三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御史台:
可以索取,但不能过度。
04年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出台前,彩礼处于不受法律保护的状态。其后开始变成灰色地带,条文禁止,司法解释加持的实操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下这一脚油门踩的猝不及防。
不抵制彩礼,而只抵制“天价彩礼”的结果就是,天价彩礼根本不会改变。
或者说这根本性上更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普通男性作为“工具人”,被剥夺了作为“自由人”的属性,必须付出代价去展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必须通过排位似的比较来证明自己。
比如很多男性从小就经受这样的经历“别人都能考90,你为什么只考80”,比如“别的女生彩礼都有几十万,你为什么只给一万”。而不能像普通女性一样,大方的认为“每一个女人都是最美的”,“每个女性都是值得被爱的”。
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天然认为男性必须能够利他才有价值,而女性不需要这样,就算做自己也是被认为有价值的。
剥夺男性作为自由人的,人本身的价值,只作为工具属性,那么当然会产生各种类似“自信的女人最美丽”,“自信的男人被贬低”之类的话语了。因为女性天然具有价值,他们有权自信。而男性必须“有利于他人”才有价值,单纯表达自信而没给他人提供好处,自然是被看不起的。
所以如果只是整治天价彩礼,而不整治彩礼本身,那么天价彩礼根本不会消失。因为社会对男性的“付出价值”是“排位”性质的,只要彩礼本身还存在,男人依然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来向对方提供自己的价值证明。
就好比钻石,奢侈品之类的东西。男人自己不需要,但是女性必须要让男性付出远超过物品使用价值的冗余成本,来证明男人爱自己,而女性几乎从未想过对等的,自己需要付出什么来证明自己爱对方。
我国的普通男性被单纯地看作“工具”而非有血有肉的“人”,这才是根本的问题。
但是上层领导普遍把普通男性也看作工具,所以他们没有改变这个问题的意识。
就好像那个经典的笑话
“在罗马,所有人都具有自由“
“那个背着石头的人呢?他看上去很累”
“它不是人”。
中纪委下场撕这种问题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如果没事干的话不如对湖南的司法系统来个专项巡视,或者处理一下体制内新媒体岗的国女们借公共账号谋私的问题。
老实说吧,彩礼这个问题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很大程度源于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一种很拧巴的存在。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借婚姻索取财物本来应该是被禁止的。但是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中,又规定了退还彩礼的三种情况,间接支持了彩礼的合法性。
所以在官方的法律元叙事中,彩礼确实是礼,是一种特殊的附条件赠予,属女方婚前个人财产,只在司法解释规定的三种情况下可以撤销。既然是赠予,那就是主动给的,不算对方索取。
然而现实运行的逻辑跟官方的设想基本没有什么关联……
我知道有国女又会跳出来宣传她们那套经典的“彩礼和嫁妆都是给小家庭的”语言腐败了。然而国男们有没有认真去求证过这样的说法有没有法律依据呢?彩礼毫无疑问是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而嫁妆的话,如果女方父母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予双方的,我建议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既然是礼,为什么只是男的有礼而女的无礼?
一大群人说彩礼是合理淘汰底层男性。
只有我注意到这句吗?
在浙江宁波,农村青年平均结婚费用达30.78万元,最高达200万元。
建议摸摸自己的兜,爹娘的兜,你有两百万吗?
好多人大概不知道,江浙的“农村”和中西部的“农村”完全是两种生态。
假如中西部的“农村”是穷农民,那么江浙的“农民”很多都是土财主。
我一个朋友最近和我说他很开心,他奶奶是农村的,这几天旁边建高铁。估计得赔
懂吗?在中西部,农民只能穷的种田,东南沿海的农民不穷,乡村的地是真的生产资料。
我另一个朋友是浙江台州,对台州天价彩礼有所听闻的我特意去问他。
结果人家的回答是
小镇做题家和小资产家庭的人要有B数
人家连土财主都能淘汰,就不能淘汰你?
你也是被狠宰的猪。
无所谓了,只要还有男性心甘情愿给彩礼,这“天价”的风气就消灭不了。
商品定价的思维永远在于巿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
只要还有人愿意给,价格就下不去,只要法律不禁止,天价彩礼以什么形态出现都不奇怪,房、车、股票什么的都有可能。
只有男性理清了思维,想明白了,彩礼对男性没有半点保障,它既保障不了你白首偕老,也保障不了女方珍惜男方,甚至有可能成为婚姻破裂的导火线,转而开始理性思考,双方对等押注婚姻,才能扼制住歪风。
昨天夫人在家血战李佳琦直播间,我则在一旁捧着手机刷知乎。
半响后,听着直播间里一个又一个的商品抢购一空,每件都是上万库存,我不禁点燃一支香烟,感叹道:
“你们姑娘的钱,真是好赚啊……”
“不像我们男人,从购买力鄙视链来说,还不如猫狗。”
夫人笑了,停下拼抢的手,郑重又不失几分随意的对我说道:
“不是你们男人钱不好赚,也不是你们的购买力不如猫狗。”
“只是因为你们一生的钱,都花在‘三大件’上了。”
“房子,车子,还有彩礼,光这三样砸下去,兜里还剩下几个子儿?”
“就是因为你强大的购买力,我才能安心的,安全感十足的在这血战双十一呀。”
“那些演讲家,凭什么说你们没有购买力?”
说罢,她转头给我买下一个李家琦刚上架的电动剃须刀,说“男人也得对自己好点”。
此刻,我眼眶湿润,泪水在不断打转。
不知是因为香烟的烟雾熏的。
还是因为那个电动剃须刀,也是刷我卡买的……
有个笑话
一个母亲要彩礼120万,结果女儿四十多也没有嫁出去。
她就埋怨母亲为什么要那么高彩礼。
她母亲瘪瘪嘴说
我要怎么高彩礼,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因为彩礼高而嫁不出去,就不会说你又丑又懒脾气不好而嫁不出去。
所谓的限制高彩礼,所抑制的是攀比浮夸风。
但是家庭与家庭之间是不同的。你觉得彩礼上天价,人家觉得还不能显示自己诚意。
你说怎么办呢?
如果彩礼都拉平,不用彩礼拒绝劣质男人。
女方家也会找到其他理由拒绝劣质男。
比如房子不能低于多少平,必须在那个圈里,楼层,装修。
车子不能低于多少辆,
而且还要出具无贷款证明。
劣质男没钱,自然满足不了。还是娶不起媳妇
看,已经给你定性了,彩礼是礼。
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所以意思就是只有士阶层及以上是配结婚的。
士人的纳征之礼,和你庶民黔首有什么关系?孔颖达的疏是给你看的吗?
我就说嘛,古典王朝正朔相关那一套总归有一天是要拿起来的,只是在不同领域,拿起来的进度不一样罢了。
中纪委主要应该约束公职人员结婚不得索要彩礼,以制止可能造成的腐败问题,至于一般老百姓的彩礼问题,不属于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当然,在网站上发表一篇文章议论一下是没问题的。
差不多得了,还搁这天价彩礼呢?
能被女方看上,然后被要求交天价彩礼的人已经是被选拔过得了。
现在谁还搁着靠彩礼赚钱啊。
现在农村先是给相亲钱,上女方门先给点礼物,给两个红包,给媒人塞两包烟,就这样你才能有机会见到女方,你才能有资格去相亲。
别说彩礼了,很多农村男性连相亲的钱都快成负担了。
还搁这天价彩礼呢,你有资格给彩礼吗?农村男性只有走出去,到大城市去苦心学习门乐器,在城市的街道上唱唱歌,这样子吸引女孩子,都比在农村娶到老婆的几率高。
彩礼本质上是女人跟看不上的男人结婚的补偿金。
但是,就你那几十万,扪心自问一下,能让一个原本看不上你的人看的上你吗?就这几十万,配吗?凭啥啊,就这个事我得骂你们一句普却信。
钱给了,婚结了,看不上你怎么办呢,当然是你要当牛做马各种补偿啊,还能在你加班多挣那几个子的时候找个心怡的水管工来家里疏通下水道,搞出人命还得你负责养,你图个啥?
你这点破钱拿去学李云迪好歹还能花钱当几刻钟大爷,你拿去当彩礼,你究竟图个啥?说难听点,这点钱你拿去大街上撒币都比给国女做彩礼有尊严,至少还有人夸你一句人傻钱多。
就是有一部分人注定是结不了婚的,与其给彩礼硬结婚帮着别人骗自己,不如早点接受这个现实,对自己好点。或者眼睛往外看,全世界那么多女人,国女看不上你,总有人看得上你。
别期待着塔管彩礼,靠上面管彩礼,管得住拿钱的手,管的住要钱的心吗?
你只能靠自己,别跟要彩礼的女人结婚。
更新一下:为什么龟男无药可救,因为他们总是致力于自我阉割,你想让他硬气起来,他怎么硬,没法硬。
穷,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我们老家某县城,赫然有个有“人市”,跟狗市花鸟鱼市一样,区别只在于那里只是中介服务场所。
凡要天价彩礼的人家,即便家境富裕,所处区域必定不富裕,受限于地域特色观念,不得不如此,无论南北。谁家富足美满,还缺那些钱财?不够丢人的不是么?嫁姑娘折腾成了卖女儿,多数人家为的只是娶高价的儿媳妇,如此这般就成了恶性循环。
天价彩礼导致谁家有两个儿子,基本上就无人问津了,你算算,二十多万彩礼,再要求一套房子,装修家具办喜事零零碎碎,不得百万之巨?两个儿子,两百万,一个农民家庭,大半辈子都要背负债务过活了,谁愿嫁?
另外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女孩儿太缺,想想当初的计划生育政策和重男轻女传统,家家户户努力生男孩儿,没听说谁家奋斗一个女孩儿的。久而久之,女孩人数自然少于男孩,并且很多女孩子长大去了外面打工,貌似哪里都比自己的家长富裕美好,年轻人在外务工,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基本不作数了,女孩子们不少留在了外面。同样出去的男孩子不会拐搭外面的女孩子么?有,很少,因为:穷。以我所见,拐搭回来的,基本上都是更穷更落后的。
我老家同庄的小伙子,带回来云南少数民族的姑娘结婚,婚礼当天,丈母娘背着自己的小儿子光脚坐在院子上门的土台子上,说什么不肯下去,怕人多,她也不习惯穿鞋,吃完了端上去的饭,背着孩子走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她能不能回到家?这是十年前的事,举这个揪心的例子,无非就是想告诉你,世间还有太多穷人,穷得可怕。
天价彩礼是很多错误的政策和清贫造成的,不能完全怪老百姓贪婪,老百姓一家一人真改变不了什么,顶多是把女儿“打折”给别人家,人家或许还骂他傻呢。
一代一代人正在成长,当很多初中高中毕业的父母之女结婚的时候,他们会变的,当农民的收入——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变的。
我并不认为需要指望什么,一切需要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