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战后期还在中国负隅顽抗的日军战败情况如何,生活有多窘迫?

回答
抗战后期,随着中国战场战局的扭转,以及太平洋战场日军节节败退,留在中国的日军,尤其是那些被切割、被包围的部队,处境愈发艰难。他们的“负隅顽抗”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绝望的挣扎,而非有组织的、有希望的反攻。

兵力与士气:

分散与孤立: 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推进,日本海军和空军的制空权、制海权几乎丧失殆尽。这意味着运送兵员、物资和增援的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在中国各地的日军,尤其是在内地、山区或被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包围的据点里,很多部队都失去了与后方的联系,成了孤岛。
兵员补充困难: 本土的兵源日益枯竭,同时还要应对国内的本土防御压力,能够派往中国战场的兵员素质和数量都大不如前。新兵补充往往年龄偏小、训练不足,甚至有些是临时征召的平民,战斗意志和能力都大打折扣。
士气低落: 伴随着战败的阴影,对前途的绝望,以及在中国战场遭受的巨大伤亡,日军的士气早已不是早期那种狂热的“圣战”心态。很多士兵开始质疑战争的意义,怀念家乡,甚至出现逃兵、投降的现象。虽然严酷的军纪和“武士道”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这种情绪,但内心深处的动摇是普遍存在的。

生活困境:

物资匮乏是常态:
粮食: 最基本也是最严峻的问题。随着交通线的断绝,来自日本本土或东北等地的粮食供应几乎中断。日军不得不依赖在中国境内掠夺,但随着中国军民的抵抗加剧,以及自身控制区域的缩小,掠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部队不得不实行严格的配给制,每人每天的定量急剧减少,导致普遍的饥饿感。一些部队甚至开始食用野菜、树皮、甚至捕食老鼠、昆虫来充饥。
弹药: 消耗战让日军的弹药储备迅速下降。虽然还在顽抗,但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零星的火力骚扰和防御。弹药的补充极度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将缴获的中国军队的弹药重新加工使用。
药品与医疗: 伤员的救治成为大问题。药品短缺,加上医疗器械的匮乏,很多伤兵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小伤变成大病,最终死亡。即便是一些轻伤,也因为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而难以愈合。
衣物与被服: 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的装备也开始老化和破损。衣物、鞋靴等消耗品难以补充,很多士兵衣衫褴褛,脚上穿着破旧的草鞋,甚至光脚行军,极大地影响了行军能力和作战效能。

居住条件恶化: 许多日军据点在长期的围困和缺乏维修的情况下,设施日益简陋。防空洞、战壕等防御工事年久失修,居住环境潮湿阴冷。在一些被包围的地区,日军的行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只能龟缩在据点内,长期处于压抑、单调的生活状态。

疾病蔓延: 恶劣的生活条件、营养不良、卫生状况差,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播。痢疾、疟疾、伤寒等传染病在日军中时有发生,并常常比战斗伤亡造成更大的损失。缺乏有效的药物和医疗手段,一旦爆发,往往导致部队战斗力迅速瓦解。

心理压力巨大:
孤独与绝望: 长期与世隔绝,对外部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或者只听到零星的、令人不安的消息,这种孤独和绝望感会吞噬人心。
被遗弃感: 士兵们知道他们被帝国抛弃了,失去了后方支援,也不知道何时能结束这场战争,也不知道结局会如何。这种被遗弃感是比饥饿和疾病更可怕的折磨。
对战败的恐惧: 随着中国战场的失利和太平洋战场的全面溃败,战败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日军士兵。他们开始想象战败后的命运,被俘虏、被审判,甚至是死亡,这些都让他们夜不能寐。

“负隅顽抗”的表现:

尽管生活如此困苦,但仍有一部分日军,由于其军国主义教育、对天皇的效忠、以及被军官的严酷管制,依然在进行着所谓的“负隅顽抗”。这种顽抗通常表现为:

零星的骚扰和突围: 为了获取物资,他们可能会进行小规模的扫荡,袭击附近的村庄,或是试图突破中国军队的封锁线。但这些行动往往规模小、效率低,并且伴随着巨大的伤亡。
坚守据点: 在有工事的据点中,他们会坚守阵地,利用残余的弹药和有限的兵力与中国军队周旋,直到弹尽粮绝或被攻破。
绝望的决死抵抗: 当被彻底包围、弹尽粮绝时,一部分日军会选择“玉碎”,即以自杀式的方式进行最后的抵抗,试图将所有敌人同归于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军国主义教育的极端体现,也是面对无法逃脱的命运的一种扭曲的“尊严”维护。

战败后的结局: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时,在中国各个地区,特别是被长期包围的据点,那些还在进行“顽抗”的日军,其部队番号和组织结构可能已经名存实亡,剩余的士兵更是寥寥无几,且大部分身体状况极其糟糕。

随着日本投降命令的传达,这些残余的日军才被迫放下武器。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被解除武装后,面对的是中国人民的仇恨和审判。那些在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将被送上军事法庭;而普通的士兵,则需要在中国进行战俘营的管理,直到根据相关国际协议被遣返。

总而言之,抗战后期在中国负隅顽抗的日军,其战败情况是兵力分散、物资匮乏、士气低落,生活极其窘迫。他们不再是早期那个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而是被战争拖垮、被死亡和绝望包围的逃兵或困兽,他们的“顽抗”更多的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助挣扎,最终也只能走向彻底的失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军狼狈?国人血泪!

生活窘迫?穷凶极恶!

1944年

  1月13日(农历腊月十八),驻山西省三交日军远袭招贤镇时,夜宿距镇5里的贺家湾村,当时村内群众躲进一个洞里,敌人把抢来的棉花,蘸上煤油,放上辣椒面在洞口熏烧,将隐藏洞内的200余老幼妇孺全部熏死。

  1月15—23日,日酋德田纠集山西省汾阳、中阳、临县、离石等地日军1000余人,去柳林西北的石家峁方圆二十里内的村庄进行反复“扫荡”,制造了“石家峁惨案”,九天中屠杀群众500多人。

  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驻河北省定、唐、曲三县之敌军,包围“治安区”的砖路、北宋、应村,以开会为名进行屠杀,三村死伤群众100人以上,粮食财物抢劫一空。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军在热河兴隆县“人圈”里进行第三次大检举,几天逮捕2000多人,就地屠杀数百人。

  春,日军集结重兵“扫荡”冀东里河川、大小黄崖等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屠杀居民3000多人,冻饿致死者1000多人,仅中田村即被杀197人。

  5月3日(农历四月十一),日军混成第7旅团侵犯河南省襄城地区,屠杀六王冢各村群众2000余人,奸淫妇女200余人。见《襄城六王冢血案》。

  5月10日(农历四月十八),占领河南省宝丰县日军泽野大队,在观音堂、柏林一带屠杀我国同胞300多人,包括200多名国民党军俘虏。

  7月间,日军在广东省台山县肆意烧杀,屠杀平民700人以上,烧掉店铺550家。

  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五),日军偷袭河北省肃宁县丰乐堡,烧死、杀死、打死村民87人,其中妇女和10岁以下的孩子约80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丰乐堡惨案”。八年间,该村被日军屠杀150人。

  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一),日军大举进犯河南省长垣县前后小渠一带,惨杀我同胞690多人。见《长垣小渠惨案》。

  10月间,日伪军进犯广东省揭阳城一带,沿途大烧大杀,官硕、梅北、锡场、汤坑等地被杀群众近干人。

  1945年

  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伪军进犯山东省泗水县戈山厂进行“报复扫荡”,攻破戈山厂寨门后即行大烧杀,打死、烧死、刺死、炸死群众96人,伤残132人,烧毁民房2100余间。

  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二),日本军警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凤山、凤阳、宝山、万柳等沿山村屯进行大逮捕,抓捕267人,运往县城严刑拷打,当场致死者188人。

  3月31日(农历二月十八),日伪军对鲁西平原的茌平县张家楼村发动突然袭击,仅两个小时即杀害无辜群众330人,致伤271人,抓走264人,烧毁民房2723间,张家楼成了“无人村”。

  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七),日伪军对河北省北宁路南进行“扫荡”,屠杀我同胞700余人。

  4月间,驻河北省灵寿之敌,对朱食村一带发动围剿,几个村庄被杀村民达300余人。

  5月10—13日,日伪军围剿河北省交河县军屯村,4天屠杀居民143人,其中本村128人,外村15人,儿童、婴儿58人。

  5月下旬,驻青岛日军第5混成旅团,在山东省胶南重镇泊里大肆疯狂屠杀,制造了杀害我同胞120余人的“泊里惨案”。

  夏,日军在承德监狱,一次用电刑杀害囚犯300余人。

  夏,日伪军在冀东杨沟河进行半月“剔抉扫荡”,活埋群众600人,打伤群众400人。

  6月30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我被劫运到日本鹿岛花冈的劳工,由于非人压榨发生暴动逃跑,被日本警察抓获押回中山寮,97人惨死在日本警察的魔爪下,尸体分别埋入两坑,一个坑64具,一个坑33具,制造了《花冈惨案》。

  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三)夜,在哈尔滨日军把“731”细菌工厂的千余人体标本扔进松花江。同时,将数百名被囚禁的人秘密处死。

  8月间,日军在吉林省孟家屯炸毁“关东军军马防疫站(100部队),四周村庄传染病蔓延,仅孟家屯一村死于霍乱46人,榆树、永吉两地也发生爆发性流行性霍乱。

  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本关东军包围黑龙江省依兰县长胜屯,屠杀老弱妇孺110多人,其中屠杀学校学生30多名。8月25—30日,大同日军以维持“治安”为名,实行“总武装”,大肆搜捕屠杀,几天之内杀害我同胞200余人。

什么叫罄竹难书?这就是。如果你花时间去找,还可以了解到1945年8月15日以后还有多少日本鬼子制造的大屠杀。

如果一定要说日军有狼狈的时刻,那就是它们被抗日武装杀死的时刻。

《义勇军》

作者:田间

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

中国的高粱

正在血里生长

大风沙里

一个义勇军

骑马走过他的家乡

他回来

敌人的头

挂在铁枪上

user avatar

这问题咋又变了?成了负隅顽抗战败后的?

按冈村宁次回忆录里提到的,在国军方面的投降后,国军均以优待。但在土共苏联哪里的,就没有受到优待。


国军方面表现了惊人的善意,另冈村宁次都感到不可思议。对日军特意称呼为徒手官兵,多贴心。让日军不会因为战败而伤心。


至于土共?

你看!这完全不遵守先总统空一格蒋公名讳中正的指挥。



到桂柳大反攻,看过了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忽然发现个有意思的。


还有点更有意思的。


45年后,日军发动了两次战役,其最是为了摧毁国军的机场,因为丧失制空权后的日军苦不堪言。

1945年三月到五月,老河口战役。日军达到作战目的,然后撤退。

1945年四月到六月,雪峰山会战。日军未达到作战目的,大亏退。

但日军表现完全不如以前,这种动不动砍手带走似乎很容易见到,而且这还是日军在老河口会战这场胜利的战斗中。这在前期是极其少见的现象,而后期却处处可见。

然而比较讽刺的是,发起战役的都是日军,及均为日军主动发起攻击。而哪怕雪峰山会战国军也未组织大规模反攻。

可能国军计划是八月十六日发动大反攻,日军投降太早,不按套路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