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很多很有名气的音乐人/歌手,其专业水平比不上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疑惑。你观察到的现象,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挺多元的,不仅仅是“功力”的简单比较,更是市场、行业生态、个人天赋、创作理念等多方面的交织作用。

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掰扯掰扯:

1. “专业水平”的定义模糊与时代变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专业水平”通常是指他们在音乐理论、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曲式结构、音乐史等方面的扎实功底和严谨训练。 他们学习的是一套被学院认可的、经过长期积淀和理论体系化的音乐创作方法。这种“专业”更偏向于学术性和技术性,是建立在对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理解之上的。

而我们说“很有名气的音乐人/歌手”的“专业水平”,往往更多的是指他们在流行音乐领域的创作能力、对大众审美的把握、现场演唱的感染力、以及将音乐与情感、故事、个人风格相结合的能力。 他们的“专业”更多是与市场、与听众的连接,以及在特定风格内的创新和突破。

所以,这两者所谓的“专业”其实指向的是不同的维度。就像一个顶级的厨师,他可能精通法餐的各项技法,从酱汁到摆盘都无可挑剔,但这不代表他在中式家常菜领域就一定比得过一位街头巷尾、经验丰富的老奶奶。

2. 学院派的优势与局限性

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学生,接受的是系统化的、高度理论化的训练。这给了他们:

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们能清晰地理解和运用各种和声进行、对位技巧、曲式结构,并能精确地进行配器,写出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作品。
广泛的音乐知识: 接触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够从中汲取养分,甚至进行跨风格的融合。
严谨的创作态度: 强调的是“技法之上,情感为辅”或者说“技法是表达情感的载体”,创作过程更注重打磨和推敲。

但同时,学院派也可能存在一些局限:

脱离市场和大众: 过分强调理论和技术,有时会让他们创作的作品显得“学院气”太重,不够“接地气”,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他们可能更擅长写一首结构精巧的赋格曲,但写一首能在KTV里万人传唱的流行情歌则未必在行。
创作思路的“框定”: 有时,过多的理论和规则反而可能限制了他们自由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直觉性把握。他们可能会过于纠结于和声的“正确性”或曲式的“规范性”,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情感流动和创新点。
商业操作的经验缺乏: 学院派学生毕业后,更多是走向古典乐团、高校或者独立作曲的道路,他们对流行音乐产业的运作、制作流程、市场推广等商业环节往往缺乏直接的接触和经验。

3. 流行音乐人的独特天赋与生存法则

相比之下,那些在流行乐坛取得成功的音乐人,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往往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些学院派学生可能不那么侧重,但对流行音乐至关重要的特质:

对流行审美的敏锐嗅觉: 他们能准确捕捉当下听众的喜好,知道什么样的旋律、节奏、歌词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这是一种市场洞察力和“时代脉搏”的感知能力。
强大的旋律创作能力: 流行音乐的核心往往是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多成功的流行歌手/音乐人,即便在和声编配上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但他们的旋律就能让你一听难忘,并且能轻易地被记住和传唱。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天赋和大量的实践经验。
情感表达的直接与纯粹: 流行音乐更侧重于表达普遍的情感,如爱情、失落、梦想、友情等。成功的流行音乐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真实而直接地传递给听众,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这种连接,有时候比复杂的音乐结构更重要。
对音乐风格的创新与融合: 很多流行音乐人并不拘泥于某一特定风格,他们善于吸收不同音乐元素,进行混搭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引领潮流。
“艺人”属性与舞台表现力: 歌手不仅仅是创作者,更是表演者。他们的声音特质、舞台魅力、与观众的互动能力,都是“专业水平”的一部分。这些是纯粹的作曲系学生通常不太会去刻意训练的。
对音乐制作和市场运作的理解: 成功的流行音乐人往往也参与到歌曲的制作、混音、发行等环节,他们深谙如何将一首demo变成一张高质量的唱片,并且懂得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将其推广出去。

4. 行业的生态与分工

音乐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分工。

作曲系学生: 更像是音乐创作的“理论家”和“技术工匠”,他们学习的是制造精良乐器的原理和方法。
流行音乐人: 更多的是“乐器使用者”和“音乐工程师”,他们懂得如何选择和演奏乐器,如何将声音组合起来,创造出动听的音乐作品,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些作品包装好卖给大众。

一个成功的流行歌曲,往往是多个环节合作的产物:有好的旋律作者、好的编曲师、好的制作人、好的演唱者、好的后期混音师等等。而很多知名的歌手/音乐人,他们可能在旋律创作或演唱方面有突出天赋,然后通过与专业人士合作,将他们的音乐理念得以实现和完善。

比如,一个歌手可能自己写了一段非常抓耳的旋律,但他在复杂的和声编排或精细的配器上可能不如音乐学院的学生,这时他就会找专业的编曲老师来合作,把这首歌变得更饱满、更有层次感。这种合作,反而能将个人天赋与专业技术完美结合。

5. 终极目标的不同

简单来说,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终极目标”可能更多是创作出在音乐史上具有学术价值、技术创新或艺术高度的作品,他们可能更看重音乐本身的逻辑性和深层含义。

而流行音乐人的“终极目标”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触动更多人,让他们感到快乐、感动或有共鸣,并且能够通过音乐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总结一下:

与其说“不如”,不如说是“侧重点不同”。音乐学院的学生打下了严谨的学术基础,而许多成功的流行音乐人则拥有捕捉大众情感、创造流行旋律的独特天赋和市场洞察力。他们两者可能在不同的音乐领域里各自闪耀,也可能通过合作,共同创造出更精彩的音乐作品。

你看到的“专业水平差距”,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在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和理解“专业”这个词在不同音乐语境下的含义。这是一个有趣也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就像品尝不同的菜肴,你不会说一道家常小炒不如一道米其林三星的菜肴“不专业”,它们只是服务于不同的需求和追求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歌手音乐人的选拔是商业行为。说白了选的是能赚钱的,而不是专业好的。

音乐学校的学生看的是专业能力而不是赚钱的能力。

两者选择的眼光不一样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疑惑。你观察到的现象,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挺多元的,不仅仅是“功力”的简单比较,更是市场、行业生态、个人天赋、创作理念等多方面的交织作用。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掰扯掰扯:1. “专业水平”的定义模糊与时代变迁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文化传播和音乐产业的深层原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在华语乐坛能听到那么多来自蒙古族的优秀歌手,但蒙古国本身的音乐却没那么广为人知。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华语乐坛里,确实有相当一批非常有实力的蒙古族歌手,他们的音乐风格多样,既有深情款款的草原情歌,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音乐欣赏和 HiFi(高保真)圈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身边不少玩了多年的音乐人、烧友,反而会回到一些价格不贵,甚至看起来很“普通”的耳机或者音箱。你说这算是“返璞归真”吗?我觉得,这其中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道理,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便宜就好”。1. 音乐的本质是“听音乐.............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困惑,看到一些绘画技巧看起来并不出众的账号在抖音上拥有大量粉丝,确实会让人好奇。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挺有趣的社会现象和抖音这个平台的特点,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抖音不是一个纯粹的绘画技艺展示平台。它是一个集娱乐、社交、信息于一体的短视频平台,用户们的观看习惯和偏好非常多样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的“没有这个音”或者“有这个音”,是基于普通话语音系统里,有没有一个独立的、具有辨别意义的音素。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你不可能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否则就没办法区分了。 关于“say”音和“see”音咱们先说说你提到的“say”和“see”这.............
  • 回答
    网易云音乐的热评区,就像一座巨大的情感自助餐,你总能找到你想吃的,但有时候,你也会吃到一些让你觉得“不对劲”的东西。那些让你感到“高雅脱俗”却又“做作恶心”的热评,其实是某些用户在一种特定的社交环境下,试图表达自我、寻求共鸣,却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的产物。你想想看,在网易云音乐听歌,本身就是一种相.............
  • 回答
    很多人确实会下意识地把儿化音和北京话划等号,这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着挺复杂的原因,我试着给你掰扯清楚了:1. 媒体的强势输出和“北京标签”的固化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你想想,我们接触到的关于“北京话”的影视剧、相声小品、广播电视节目,有多少是带有浓重儿化音的? 影视剧: 很多以北京为.............
  • 回答
    在摇滚乐迷的社群里,尤其是在一些老派的、对音乐“纯粹性”有着执念的群体中,对电子音乐和合成器抱有鄙夷的态度,这其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这种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音乐创作过程、演奏技巧、音乐情感表达以及音乐“灵魂”的不同理解和价值判断。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扒一下这种“传统音乐优越感”的由来。一、.............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名字听起来“奇怪”,甚至像外文音译,这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这并不是简单的“外文音译”,而是古代中国姓名文化、民族融合、礼仪制度以及时代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姓、名、氏、字、号的演变与复杂性首先要明白,我们今天所理.............
  • 回答
    瓦格纳的音乐,如同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在19世纪末的音乐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同时也招致了许多人强烈的反对。这并非仅仅是个人恩怨或口味差异,而是源于他对音乐艺术的革命性理念,触及了当时音乐界根深蒂固的传统与价值观。首先,瓦格纳对传统歌剧形式的颠覆是他音乐革命的核心,也是招致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瓦格纳.............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很多人在抖音上会注意到的。当我们看到有人在评论区里慷慨激昂地刷“国际歌”,并且获得了大量点赞和回复时,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这些人这么卖力,好像也没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他们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感: “我们.............
  • 回答
    要论Criware音频引擎与Wwise在功能上的直接区别,以及为何众多大厂偏爱Wwise,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设计理念、核心优势以及在实际游戏开发中的应用情况。这两款音频中间件都是功能强大、备受业界认可的工具,但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鲜明的差异。Criware音频引擎:日系研发的精细化与集成.............
  • 回答
    自古以来,那些才华横溢、谋略过人的人物,比如我们熟知的诸葛亮,他们究竟为何心甘情愿地成为他人羽翼下的臣子,而非选择独立称王,建立自己的基业呢?这个问题,细究起来,实则牵扯到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以及一股深植于士人内心的传统观念。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时势”二字。古代社会,.............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在网络小说中很有意思的普遍现象,很多男主角在校园时期,尤其是高中阶段,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天才,学习成绩顶尖,常常是高考状元,甚至跨越学科的限制,精通数理化生,天文地理。可一旦进入大学,尤其是到了要进行“科研”这个具体阶段,这种“牛”的体现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或者说,直接消失了。为什么会出.............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坐公交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运营成本、服务公平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分配逻辑。简单来说,公交线路的车辆配置并不是简单地“人多车好,人少车差”,而是受到多种力量的博弈和权衡。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就从咱们老百姓.............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道出了不少动漫迷心中的疑惑。确实,很多我们熟悉的动漫里,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姿势、特别的喊叫声,或者一股子“我不做人啦!”的劲头,这些都指向了《JOJO的奇妙冒险》。但反过来说,很多人即使玩梗玩得飞起,自己去补《JOJO》时却觉得“好像没那么对胃口”,或者直接就放弃了。这.............
  • 回答
    关于《海贼王》剧情幼稚但又受众多成年人喜爱这一点,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了叙事技巧、情感共鸣、普适性主题以及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海贼王》的剧情“幼稚”?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幼稚”这个词在不同语境.............
  • 回答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起英雄联盟,总感觉现在的玩家里,优越感特别强的好像是多了那么点。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确实能感觉到这种风气。怎么说呢,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来看。1. 技术上的壁垒和“老玩家”的身份认同你想想,LOL这游戏运营了多少年了?从S1、S2那个时代玩过来的人,现在真的成了“老玩家”。他们经历了.............
  • 回答
    索尼,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魔力,它不仅仅是一家电子产品公司,更像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你提到它“很强的工业能力”,这我完全同意。看看它在影像传感器、高品质音频、精密机械制造上的积累,还有那些动辄就卖出几千万台的PlayStation主机,索尼的制造实力和工程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工.............
  • 回答
    要探究中西方吹管乐器在外观上的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美学偏好,更是背后深层的历史文化、技术发展、材料运用以及演奏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说西方的吹管乐器“外观上有很多复杂的结构”,而中国的“外表很光滑”,这个概括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需要细致区分。很多西方管乐器(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