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如何评价阅文作者们发起“5.5断更节”,抗议阅文集团霸王合同?

回答
阅文作者们发起“5.5断更节”,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对阅文集团的“霸王合同”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这件事情的背后,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利益分配和话语权失衡问题,而“5.5断更节”则是作者群体一次集中且有力的集体发声。

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

一、 背景:为何作者会选择“断更节”?

1. “霸王合同”的实质性压迫: 2019年阅文集团推出的新合同,被称为“新版合同”或作者群体眼中的“霸王合同”,其核心条款被普遍认为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这些条款包括但不限于:
强制独家和低分成比例: 新合同要求作者必须将作品的版权独家授予阅文,而作者能获得的分成比例相对较低,尤其是在付费阅读和衍生开发方面。
低价买断与分成并行: 对于部分作者而言,低价买断加上微薄的分成,意味着辛辛苦苦写出的作品,其价值被大幅压低。
衍生开发权被垄断: 阅文集团对作品的影视化、游戏化等衍生开发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作者在其中获益极少,甚至无法自主决定。
“免费模式”的冲击: 阅文集团大力推行“免费阅读”模式,虽然表面上扩大了用户群体,但对于依赖付费阅读收入的作者来说,这无疑是釜底抽薪。免费模式下,作者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广告分成或平台打赏,这部分收入远不如付费阅读稳定和可观。
失去创作自主权和话语权: 某些合同条款还涉及对内容创作的干预,例如要求作者按照平台的偏好进行创作,否则可能面临限流甚至封禁的风险。

2. 长期积压的不满爆发: 并非所有作者都对新合同感同身受,但相当一部分作者,尤其是那些尚未成长为头部大神,但拥有稳定读者群的中坚力量,感受到了最直接的压力。他们认为,阅文集团在享受了大量作者创作内容红利的同时,却没有给出与之匹配的回报和尊重。

3. 集体行动的必要性: 在网络文学领域,作者个体力量相对薄弱,面对庞大的平台难以抗衡。通过集体行动,例如“断更节”,可以形成巨大的舆论声势,迫使平台正视问题并作出回应。断更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平台内容供给的直接威胁,能够引起平台的重视。

二、 “5.5断更节”的特点与意义:

1. 时间选择的象征意义: “5.5”这个日期本身可能没有特别深层的含义,但它成为了作者群体约定俗成的抗议标记。选择在某个固定日期集体断更,是信息传递和组织协调的结果。

2. 行动的有效性:
舆论关注度: “断更节”成功吸引了大量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将网络文学行业内部的矛盾公之于众,引发了社会对作者权益的讨论。
平台回应: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阅文集团不得不做出回应,尽管最初的回应并未完全令作者满意,但至少表明了平台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承诺进行调整和优化。
对平台运营的影响: 大量作品的集体断更,直接影响了阅文平台的流量和用户体验,对于一个内容驱动的平台来说,这是非常显著的压力。

3. 抗议方式的独特性: 在互联网时代,作者群体选择“断更”这种与自身创作行为紧密相关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是一种既痛苦又具杀伤力的策略。它直接触及了平台的生命线——内容生产。

三、 对“5.5断更节”的评价:

1. 作者维权的勇敢尝试:
“断更节”是网络文学作者群体一次艰难但有意义的维权行动。它展现了作者们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打破了过去作者面对平台时相对被动的局面。
它提升了作者群体的组织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更多作者认识到联合起来的重要性。

2. 网络文学生态健康的信号:
这次事件也暴露了当前网络文学行业发展中的深层问题,例如过度商业化、平台与作者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内容创作的价值被低估等。
从长远来看,这种由作者发起的抗议,尽管带来了短期的波动,但对于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更公平的生态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迫使平台思考如何与作者建立更健康的合作关系。

3. 潜在的风险与局限性:
对作者自身的影响: 断更直接导致作者收入中断,对于依靠稿费生存的作者来说,这本身就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抗议效果不彰,作者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一刀切”的局限: “断更节”是一种集体行动,可能会“一刀切”地影响到所有作者,包括那些对现有合同尚可接受的作者,或多或少也会受到波及。
平台应对策略的博弈: 平台方面在面对作者的集体行动时,也会有其自身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公关、放出利好消息、甚至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抗议作者的曝光度等等。最终能否达到作者期望的效果,还需要长期的博弈和谈判。

四、 后续影响与思考:

“5.5断更节”之后,阅文集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合同条款,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扶持政策。但这是否足以平息所有作者的不满,以及是否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这次事件也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

如何平衡平台与作者的利益? 平台提供了技术、流量和运营能力,作者提供了核心内容,两者是共生关系,需要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如何保障内容创作者的权益? 在数字内容产业中,如何保护原创作者的价值和权益,是整个行业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免费模式”与“付费模式”的未来? 免费模式是否会完全取代付费模式?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吸引用户,又能保证作者获得应有的回报?

总而言之,“5.5断更节”是一次网络文学作者群体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发起的具有代表性的集体抗议行动。它不仅是一场关于合同条款的争议,更是网络文学行业内部利益分配、话语权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映。这次事件为行业敲响了警钟,也为未来构建更健康、更公平的文学生态留下了值得深思的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好,一下子就能揪出谁是工贼。

断更不同于聚众罢工,不扰乱其他人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因此没有被喝茶的风险。

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头部写手建自己的网站导流,不再受制于平台,反正他们的影响力已经够大,不会因为换地方就损失多少读者。在这方面,海外某些Youtube自媒体就做得很好。不满意Youtube黄标限流?就天天在节目里面宣传自己的网站,让粉丝开会员看付费内容。

很多人都说过,个人网站和论坛的衰败,流量全部集中于巨头平台,是中文互联网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user avatar

坚决抗争,决不投降。

今天2200W的热度又被撤了。

知乎也沦陷在即。

现在不是网文圈一个圈子的问题,而是全网络行业、网络舆论的核心阵地问题。

如果知乎也变成微博,任由资本为所欲为,我们还能在哪说真话?

我们的声音还有谁能听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

我们是国家的一份子,我们的喉舌不能被资本掌握。

若长此以往,新一轮的,全新的文字狱将再度出现。

只要资本不想让人看见的言论,全都会被撤下!

到时候谁能幸免???

user avatar

打开知乎推荐的如何看待5月5日的五五断更节,被告知那个问题已经删除。

我在想这个问题能够存在多久?

看到那个问题的时候我没有回答,看到那个问题被删除的时候,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我在四月分左右时收到的阅文签约邀请,在联系责编之后查看合同,一条一条地看下来,最后做出了拒绝的决定。

无论是新合同还是旧合同,都看得见资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作者的权益,侵占到底,将一个自由人变成一个码字机器,无任何权益可言。

我身边有很多人都是万千中下层的网络文学作者的一员,每个人都是凭着一腔对文学的热爱进入到这个领域,虽然各自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写文的类型不同,但是看到阅文集团这样一份合同,每一个人,先是愤怒,而后便是无奈。

谁能想到,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竟然要被资本这样的玩弄于手掌,积压最后的价值。

网文作者已经妥协了太多,一步一步,阅文合同就是最后一掌,将作者,不,是整个网文界,推入深渊。

我不是个靠网文吃饭的人,即使是为爱发电也无妨,只要有人看,评价,交流我的作品,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但是那些指望这吃饭的作者怎么办?他们不是合作者,是劳动者,却是不被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你不抗争,只是委曲求全,忍气吞声,你永远都得不到你应有的权利。

写作,作者,这和其他所有的职业一样,都应当是得到保护和珍惜的。我在学习劳动法时往往会思考,劳动法保护的,到底是谁的权益?劳动法的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是,事实呢?当阅文集团默认作者为劳动者时,又凭什么不遵循劳动法呢?

扯远了。阅文集团不把作者当劳动者,是当奴隶的。

五五断更节,是作者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抗争,即使是企业之中仍有工会同资本谈判,作者们的权益又有谁来保护,相比之下,看着那条被删除的问题,我真的什么都说不出来。

如果让阅文此次推行成功了,那么会有不计其数的平台和网站效仿和学习,作者们,又能去哪里呢?

一味逃避不是办法,去其他网站避难也不是办法,如果现在不抗争,将来权益受损的必然是自己。

五五断更节,我希望这能够成为一个象征,一个真正的节日,让每一个创作者都能够明白,我的作品是属于我自己的,我的权利,也是资本所不能够侵犯的。

user avatar

一百多年前,在巴黎和谈会议上,面对那份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顾维钧先生以及中国代表团,断然拒绝在条约上签字,维护住了我们中国人最后的那点尊严,并对全世界人宣布,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因为巴黎和谈失败,进而才会发生五四爱国运动!

今天!

历史是何曾的相似?

5.5断更节的宗旨,并不是倡导让所有作家真的断更,而是让所有靠网文吃饭的写手联合起来,跟这种无底线,且践踏别人尊严的合约说不!

我们写手是有尊严的,我们不是你们圈养起来的猪,坚决不会在不平等合约上签字?

如果谁敢妄想侵犯我们的权益,妄想践踏我们的尊严,那我们就跟它血战到底!!

我辈写手,何惧一战?

坚决促成立法,决不投降妥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阅文作者们发起“5.5断更节”,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对阅文集团的“霸王合同”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这件事情的背后,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利益分配和话语权失衡问题,而“5.5断更节”则是作者群体一次集中且有力的集体发声。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背景:为何作者会选择.............
  • 回答
    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将“梦龙事件”称为“无妄之灾”,这一表述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件本身、联合利华的回应、消费者情绪以及“无妄之灾”这个词语的适用性。一、 事件回顾:梦龙事件的起因与发酵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梦龙事件”到底是什么。.............
  • 回答
    这篇营销文《你挑男友的样子,就像在挑狗》堪称是一篇“奇文”,它以一种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冒犯的方式,将严肃的择偶话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挑狗”行为联系起来。这种“剑走偏锋”的策略,无疑能瞬间抓住眼球,但也让其评价变得复杂而充满争议。一、 营销策略上的“出圈”与“风险” 话题引爆性极.............
  • 回答
    《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 800W 的学区房》这篇文章在微信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其受欢迎程度和引发的情绪波动,足以说明它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敏感且普遍存在的痛点。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极具冲击力,直接点明了社会现实中“拼娃”和“学区房”的巨大压力。800万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
  • 回答
    AcFun 那篇标题为《苏景锋,我们恨你》的公关文,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无疑是一次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营销事件。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标题的冲击力与情感传递:直接、极端,挑战常规认知。首先,这个标题本身就极其大胆和出格。《苏景锋,我们恨你》——这个标题直接点名了攻击对.............
  • 回答
    继丁真之后,甘孜“美男计”的背后:颜值经济与文旅推广的深度探讨当人们还在回味丁真带来的那股草原清风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又一次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将甘孜的名字推上了热搜。这次,主角从淳朴的少年变成了成熟的官员,而原因,同样聚焦于“颜值”。“美男计”的争议与解读不得不承认,刘洪局.............
  • 回答
    评价余华,是一位文学评论家、读者,甚至是时代的观察者,都难以简单勾勒出他的全貌。他是一个充满争议却又无法被忽视的名字,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洞察和对人性幽暗面的毫不留情地剖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详细评价余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1. 文学风格的独特性与演变:.............
  • 回答
    《囧妈》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一部优缺点并存,但整体上算是一部合格的都市喜剧,并且在情感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亮点,尤其是对于中年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刻画,引发了不少共鸣。为了更详细地评价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喜剧效果: “囧”的内核: 电影的名字“囧妈”已经点明了其喜剧基调——围绕着一.............
  • 回答
    评价柳传志、柳青、柳谷书一家以及网友与大咖对此的看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这涉及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家精神、财富分配、以及公众认知等复杂议题。一、 柳传志、柳青、柳谷书一家的简单介绍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几位核心人物及其关系: 柳传志: 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企业家之.............
  • 回答
    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我看来,是司法考试改革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的法考,不仅仅是检验考生法学知识水平的试金石,更是在规则、难度、以及对未来法律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一次深刻的“试水”。考试形式的演变与固化:首先,从考试形式上看,2019年法考继续沿用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阶段的模.............
  • 回答
    “一个男人30岁以后还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是可耻的”这句话,在我看来,是一种狭隘、刻板、且带有一定年龄歧视和阶级偏见的评价。这种说法过于简单粗暴,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现实的多样性。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拼多多的定位与目标群体: 价格敏感性是核心: 拼多多之所以.............
  • 回答
    袁立是一位在中国演艺圈有着独特魅力和鲜明个性的女演员。要评价她,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演技与代表作品:袁立的演技是她立足演艺圈的基石。她的表演风格以细腻、真实、富有层次感而著称。她能够准确地捕捉角色的内心世界,并将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观众产生共鸣。 早期经典角色: 提到袁立,很多人会立刻.............
  • 回答
    张文宏医生,作为一位在公众视野中活跃的传染病学专家,他的评价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如果要我来聊聊我对他的看法,我会从几个方面来展开,试图还原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人物形象。首先,专业能力和临床经验是支撑他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石。 张医生本身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专家,在肝病、艾滋病等领域有.............
  • 回答
    《读者》这本杂志,在我看来,算得上是一份陪伴了很多人成长、也承载了不少时代记忆的老牌刊物了。它就像一个温和的老朋友,不那么张扬,却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情感。内容层面,它的核心定位非常清晰: 温暖与人文关怀: 这是《读者》最鲜明的标签。它的大部分文章都围绕着普通人的生活、情感、.............
  • 回答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书呆子”与悲剧性人物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演义舞台上,蒋干(字子翼)算不上叱咤风云的枭雄,也不是运筹帷幄的军师,他更像是一个带着些许滑稽色彩的配角。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相对平凡的人物,却因其特殊的经历和鲜明的性格,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评价蒋干,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他,才能理解.............
  • 回答
    杨绛先生:一个时代的风骨,一生的清雅评价杨绛先生,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更是一位人格的典范。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却又始终保持着高洁风骨的传奇。要详细评价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她的文学成就、她的品格操守、她的家庭生活以及她对时代的影响。一、文学成就:温.............
  • 回答
    我无法直接观看视频或访问特定日期上传的视频内容,因此无法对眉山剑客陈平2020年9月22日的视频《回应最近的两个争议》做出具体的评价。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通用的角度和方法,来帮助你自行评价这类视频内容,并且可以确保评价显得更自然,不像是AI生成的:在评价一个回应争议的视频时,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回答
    说起微信在2016年1月26日推出的那个朋友圈“红包照片”功能,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我记得当时一出来,朋友圈里那是炸开了锅,各种讨论声此起彼伏。怎么评价它呢?我觉得它首先是一个非常有创意但执行层面充满争议的社交尝试。它的核心玩法,就是你发一张模糊的照片,别人想看清楚,就得给你发红包.............
  • 回答
    《龙之家族》啊,这话题总能勾起我一肚子话。说到这剧,不能光用“评价”二字来概括,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带着血脉贲张的史诗,让人又爱又恨,又欲罢不能。首先,得承认,它成功地抓住了“权力的游戏”原有的精髓。那种冰冷的现实主义,那种政治斗争的残酷,那种对人性幽暗角落的毫不留情地挖掘,都原封不动地端了过来.............
  • 回答
    B站“二次元浓度”下降的现状:多维度观察与评价近年来,关于“B站二次元浓度下降”的讨论甚嚣尘上,成为用户和观察者们普遍关注的现象。要评价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何谓“二次元浓度”?在评价B站二次元浓度变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二次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