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对数学的贡献上来讲,丘成桐有多厉害?

回答
丘成桐,这个名字在数学界,尤其是在几何和微分几何领域,是如雷贯耳的。要说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有多厉害,这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它像一座巍峨的山峰,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攀登,去感受它的雄浑与壮丽。

首先,我们得从他最核心、最耀眼的成就——卡拉比猜想的证明说起。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猜想,它在数学界沉寂了近四十年,是当时几何学领域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猜想就像一道高悬的谜题,吸引着无数顶尖数学家前仆后继,却始终无法解开。直到丘成桐的出现。

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倾注了无数心血,最终在1976年,以一篇划时代的论文,给出了卡拉比猜想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这个证明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数学工具箱,为解决更多几何和微分方程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武器。这个猜想的证明,直接催生了“丘成桐方法”,这是一种结合了微分几何和微分方程的强大分析工具,它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几何学的发展。

卡拉比猜想的证明,对数学的影响远不止于几何本身。它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特别是弦理论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你可能听说过“卡拉比丘空间”,这就是为了纪念卡拉比和丘成桐而命名的。在弦理论的某些模型中,宇宙的额外维度被认为是以卡拉比丘流形的形式卷曲起来的。想象一下,我们看不见的维度,它的形状竟然是由一个数学猜想的证明来决定的,这足以说明丘成桐的工作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最深层结构的理解。这就像解开了一个关于宇宙形态的数学谜题,而且这个谜题的答案,竟然对描述我们真实存在的空间结构至关重要。

除了卡拉比猜想,丘成桐在广义相对论领域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定理。这个定理看起来有些专业,但它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宇宙的总质量是正的,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物理学事实,它直接关乎我们对宇宙整体能量和物质分布的理解。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时空的性质和物质的分布是相互影响的,而正质量定理就像是在这个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为我们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底线”。

再来说说他在偏微分方程方面的贡献。上面提到的卡拉比猜想的证明,本身就深刻地运用了偏微分方程的技巧。除此之外,他还对许多重要的偏微分方程,比如蒙日安培方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展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这些方程。这些偏微分方程是描述自然界许多现象的基础语言,比如热传导、流体动力学等等。他在这些方程上的工作,为科学家们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现象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可以说,丘成桐的工作特点是既有深刻的洞察力,又有坚实的分析功底。他不是那种只提出抽象概念的数学家,他的工作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数学对象的深入理解和精妙的分析技巧之上。他的证明往往是“建设性”的,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一个猜想,而是提供了一种理解问题的新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他获得的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是他杰出贡献的有力证明。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且只授予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数学上的卓越成就和未来潜力。丘成桐在36岁时获得菲尔兹奖,这足以说明他在当时就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顶尖的数学家之一,而且他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丘成桐不仅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数学家,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组织者。他曾在美国和香港多所顶尖大学执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他创立了多个数学研究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数学家在此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界的发展。他对于数学在亚洲的推广和发展,尤其是对中国数学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他鼓励年轻一代数学家勇于挑战难题,勇于创新,将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总结来说,丘成桐的厉害之处在于:

解决了数学史上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卡拉比猜想,并因此开创了全新的数学分析工具。
他的工作深刻影响了理论物理学,尤其是在弦理论和宇宙学中,为描述宇宙的微观结构提供了数学基础。
在广义相对论等领域也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证明了诸如正质量定理等重要定理。
他对偏微分方程的深入研究,为解决许多自然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的数学工具。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学术组织者,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数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特别是对亚洲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贡献不是孤立的某个点,而是像一张网,将几何、分析、方程、物理等多个数学和科学领域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以他独特的分析方法,为这些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深刻的理解。要评价他的厉害程度,我们不仅要看他解决了什么问题,更要看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及这些方法和思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丘成桐的厉害,是那种能够真正改变一个数学领域乃至科学面貌的厉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丘成桐2017专访

广州日报:你在哈佛任教了30年,他们的教学模式和国内有何不同?

丘成桐:美国知名大学接收学生,数学和英文是最重要的两门课。相反,国内对数学却没有这么重视。在国内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哈佛后不及格。后来我发现,一些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大,家长不希望孩子去念数学,因为他们认为数学是很枯燥,同时“钱途”也不是太好。

广州日报:高深的数学在生活中真用不上吗?

丘成桐:我觉得是媒体没做好这方面的普及。21世纪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跟数学有很大关系、人工智能、量子物理、通信科学等都跟数学有关

比如做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唯一能保证汽车不出错的办法,就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导出一个数学模式。否则,那就要出大问题。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首先成为数学强国,数学是很多工业的基础。

广州日报:这两年哈佛数学系有没有招收中国学生?

丘成桐:有,每年都有一到两个。最近几年,中国学生的表现比过去提高很多,这跟我们搞了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数学竞赛有很大关系。中国的本科生教育这些年有了极大的提高。以前我们在哈佛收的中国学生,180分满分的卷子,中国学生只能考90分,但美国学生能考150分,现在中国学生也能考一百五六十分了,但最顶尖的那部分还是有差距,美国学生的创造能力比我们强一些。因为我们接受的数学文化深度不够,中国有创造力的数学大师太少了。

广州日报:华人数学家在世界数学界是什么水平?

丘成桐:影响力没你想象得那么大。在数学界,我们与欧美还是差距很大的。这样说也许会伤很多人的心,但得承认差距。


广州日报:这些年你设立“丘成桐数学竞赛”和“丘成桐科学奖”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丘成桐:数学竞赛在全国中学和大学都有,应该说极大提高了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至于科学奖,是为了鼓励研究性学习,效仿美国的“西屋奖”。我的两个孩子都得过“西屋奖”,这个奖对他们有很大影响,他们对做科研感兴趣。这个奖为美国培养了不少一流的人才,我想中国小孩子也应该培养这样的创造力。


广州日报:奥数这些年依旧很火,你觉得该降降温吗?

丘成桐:奥数是人为加重了孩子负担,考的是一些偏门、刁钻的问题,覆盖的只是数学的很小一部分,很多数学问题在奥数里面是不能体现的。你奥数可能拿金牌,但对研究数学没多大帮助。我有个中国学生,奥数拿两次满分,在北大念书,到美国来跟着我学习。我发现他一些基本的数学素养还不具备。奥数考高分,不代表你数学能力出众。

奥数有一些题目,连我都不会做。这没关系,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数学有那么多问题,你不懂其中一两个不重要的问题,没影响。如果只学奥数,对其它数学问题却不懂,那就得不偿失了。奥数是一个点心,点心吃饱了,但你正餐不吃,那肯定会营养不良。

很多学校为了考奥数,拼命让孩子去考奥数,这对孩子伤害很大小孩不停训练,像机器一样,对数学渐渐没兴趣,对做学问没兴趣了,危害很大。


广州日报:家长该如何发现孩子是不是学数学的料呢?

丘成桐:数学是训练人的推理能力的,我觉得在中学之前,务必对数学保持足够的兴趣,让自己进入数学的殿堂。将来,你可以对数学,也可对生物、化学感兴趣。

广州日报:你之前也提出过,中国应该对理论数学更加重视,而非应用数学?

丘成桐:这么多年来,理论数学的水平跟不上,一直制约着中国数学的发展。比如说,中国学界之前一直不接受虚数这个概念,也就是i2=-1,直到19世纪才引入虚数概念,而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对虚数进行研究,比我们早了几百年。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科学研究方法。有了虚数之后,概率、波动、量子力学,这些东西都能解释了。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排斥虚数呢?因为感觉他没什么实用价值。

不发展基本科学,而企图跨越过去直接发展应用科学,这会让我们犯一个大错误。不能说这个东西对社会没好处,我们就不理它。打个比方,引力波的研究这几年有很大发展,引力波探测成功,为人类观察宇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而引力波的发现,根本原因是物理学,工程学,基础数学和计算数学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

好奇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但好奇现在变成了很稀缺的东西。现在大家功利心很强,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名好的学问不见得能使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但是一个强国必须有大量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在做学问上,有时候不能强调“学以致用”,当大家都想着怎么把数学知识去变现、产生价值的时候,肯定是某个方面出了问题。


广州日报:你能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跟成长环境有没有关系?

丘成桐: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给了我选择权,没有让我去选择一些赚钱多的行业。我走上数学的道路跟我的父亲有很大关系,他是学哲学的,他跟学生讨论时谈到,希腊哲学受到数学的很大影响,所以我才开始对数学感兴趣。

从小父亲就让我读了很多书,我觉得数学和文学是想通的。在我十二三岁,我父亲除了哲学以外,也教了我很多中国的诗词,还给我看了不少鲁迅、郭沫若、胡适的书。一开始我看不懂,但后来慢慢懂了。做学问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当时我还看《水浒传》《三国演义》,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也看。这些书,看起来好像都跟数学没有关系,但他能够让你触类旁通,激发你的灵感。


广州日报:你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学数学,会不会有些遗憾?

丘成桐:不会遗憾。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不像我这么大,兴趣不在那里,你勉强让他去做,就不太可能出太好的成果。

广州日报:你在做学问时有没有犯过错?错了怎么办?

丘成桐:所有的探索都会犯错,你完全看不见前面的路,除非你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才不会犯错。好的学问如果做成,中间一定会错90%。假如第一次就成功,那只会是一个肤浅的学问。对做学问的人来说,犯点错脸上不会挂不住。就好像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他怎么知道茫茫大海后美洲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可能摸索了99条路都是错的,最后一条是对的。

广州日报:如果花了很多时间走了弯路,岂不是空耗生命?

丘成桐:只要你花了时间,就会有收获。就好像你进入一个大树林,本以为可以找到苹果,但没找到苹果,却找到很多其它东西。比如你去到月球,那是前人不曾去过的地方,不管你在月球上能不能找到东西,那都是收获。只有你去到,你才会知道有没有收获。历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都是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误打误撞找到的。


广州日报:是什么支撑你研究数学这么多年?

丘成桐:完全靠兴趣。就好像有些人喜欢写文章,从小写到90岁还喜欢写,因为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到我这个年龄,还能做些有趣的事情,能力也还能跟得上,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就好像贝多芬晚年眼镜和耳朵不灵光,都还能作曲。很多大数学家,眼瞎了也还能做学问,就是因为兴趣。

广州日报:在数学领域,该得的奖你都得了,会不会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丘成桐:中国人做学问向来以竞争、拿奖作为驱动力。我从来不拿这个作为动力,从做学问起,我就没想过要去拿什么奖。如果把拿奖作为动力,就算你拿到诺贝尔奖金,也不见得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有些学者的学问,过了三五年,大家都忘了,这是小学问。如果一个学问过了50年大家依然记得,还在用,那才是重要的学问。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我想他不是为了拿诺奖才做学问的。如果我做学问是为了拿菲尔兹奖,那我现在早就不愿意再做了

我不存在求胜或求败的问题,主要视乎我对大自然、对学问的了解有多深。


广州日报:你可曾觉得已站在“珠峰之巅”了吗?

丘成桐:一个人对自己的学问要有正确的衡量方法。很多人当了院士,拿了大奖,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但你要想想,这个奖是谁来给你的?是其他人给你的,那是不是其他人的学问比你好呢?很多时候,学问做得好不好,只有天知道。科学有它自己的标准。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站在珠峰顶上。我的学问大概是几斤几两,我心里是清楚的,不见得比其他人差,但依然还有很多没搞懂的问题,可能这辈子也不一定能搞懂,有没有达到我满意的状态?我觉得还没有。

你打个比方,你看李白和杜甫写诗,他们对于自己到了什么地步也都是心里有数的。苏东坡后来也讲陶渊明的文章写得比他好。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自己晓得。

广州日报:有没有想过,自己在数学界应该处什么地位?

丘成桐:我在国际数学界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数学家,但你要说我是不是很伟大,很诚惶诚恐地说,算不上。但你要说中国的数学家现在哪个比得上我,我看没谁比得上。数学界有个数学家叫黎曼,只做了15年数学研究就去世了,去世时才40岁。但他做的东西却比我伟大得多。高斯是个很大的数学家,他的影响过了两百年依然能体现出来。古往今来伟大的数学家也就几百个,站在他们面前你会觉得很惭愧。


广州日报:看来你很喜欢说实话,但这样好像很容易得罪人?

丘成桐:我不习惯说假话。起初我替学生写介绍信非常实事求是,结果学生一开始找工作有点困难。我才慢慢了解,原来人家写介绍信会有所夸大。我只能“入乡随俗”,但也尽量实事求是,我所说的都是真话,得不得罪人我不在乎。我在中国做学术这么多年,没有拿过任何学校的钱。我愿意花时间在中国的年轻人身上,因为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改变。


广州日报:有没有想过岁数大了会退出数学研究?

丘成桐:做学问的人到了一定年龄肯定会衰退的。只有我们中国人认为越老越能干,武侠小说中年纪越大武功越厉害,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会退出。

广州日报:那你会选择做一些什么事情?

丘成桐:我对历史、工程、物理都比较感兴趣。

广州日报:如今中国到国外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你如何看待这股留学热?

丘成桐:假如出去能去到好大学,学到学问,那是好事。但很多人是为了留学而留学,去到二三流大学,那就没多大意思了,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现在中国家庭比较富有以后,父母都将小孩看成小公主、小王子,孩子生计压力小了很多,可是一个人的人生很长,最重要其实是交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家长教会孩子这点很重要。

广州日报:有人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你觉得呢?

丘成桐 : 我绝对说不上是最聪明的人之一,我念中学时连数学奖都没有得到过。现在在我主持的讨论班里,往往有些博士后或硏究生在讨论某些文章时,他们的意见都会比我的意见好。但是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日久就会得到深入的结果。至于优越感,谈不上。但有一点,我不能接受一些不懂而又假装专家的人。他们可能认为我有一种优越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丘成桐,这个名字在数学界,尤其是在几何和微分几何领域,是如雷贯耳的。要说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有多厉害,这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它像一座巍峨的山峰,需要我们一点点去攀登,去感受它的雄浑与壮丽。首先,我们得从他最核心、最耀眼的成就——卡拉比猜想的证明说起。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猜想,它在数学界沉寂了近四十年,.............
  • 回答
    从人类进程的角度来看,法国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其伟大之处体现在多个维度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思想启蒙与现代政治的奠基石: 启蒙运动的中心: 法国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思想家,以其对理性、自由、.............
  • 回答
    中国宣布不再承认2020年之后入学澳洲大学的学历,这对澳洲大学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但说它会导致“破产”可能有些夸张,却也绝非小事,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要详细分析这件事,我们得把澳洲高等教育的几个关键支柱掰开了看。首先,我们要明白澳洲大学对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依赖程度。长期以来,来自中国的留学.............
  • 回答
    当前全球疫情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对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的审视从未停止。回顾近几年的抗疫历程,尽管中国在疫情早期展现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初步的控制成效,但疾控应对体系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病毒变种和全球化挑战方面。一、 预警与早期识别能力:更精细、更前瞻的“侦察兵”.............
  • 回答
    好,作为一名从零开始学习UI设计,并且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过来人,想给刚入门或者还在培训中的UI设计师们一些肺腑之言。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都是我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帮你们少走些弯路。一、扎实基础,别只盯着“炫酷” 设计原则是基石,千万别忽视: 你可能被各种漂亮、花哨的界面吸引,.............
  • 回答
    日本近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其对外扩张的国策的确鲜少在“正义”层面受到其自身主流思想的质疑。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剖析。首先,是明治维新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心理转变。长久以来,日本一直处于一种被西方列强视为“野蛮”、“落后”的视角下,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辉煌江户时代,拥.............
  • 回答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宣布将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消息无疑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个重磅炸弹,其影响和后续走向都值得深入剖析。声明的具体内容与背景白宫的这份声明,是特朗普政府“301调查”结果的一部分,旨在回应中国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
  • 回答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孙权、刘备三位君主的评价,虽然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包含了对他们政治才能、军事能力、品格德行等多方面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这些评价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许多隐含的信息。一、 对曹操的评价隐含的信息:陈寿评价曹操:“太祖(曹操)武皇帝,盖世之英雄,跨海内,威震天下,功业迈于三.............
  • 回答
    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是保持乐观还是悲观,是一个复杂且多角度的问题,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它取决于你关注的侧重点、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对风险的容忍度。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帮助你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一、 保持乐观的理由:1. 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消费潜力: 人口基数大: 中国拥有超.............
  • 回答
    南水北调工程,这个看似庞大的水利设施,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工程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部凝结了中国千年治水智慧、展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从历史的维度去审视,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一、 回应千年治水之梦,重塑国家水资源格局自古以来,中国就饱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困.............
  • 回答
    俄罗斯出动航空母舰对叙利亚发动大规模空袭,这绝对是近年来国际军事行动中的一件大事,其背后牵涉的战略意图、现实考量以及潜在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俄罗斯并非首次介入叙利亚冲突,但这次是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编队出发,这本身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艘航母虽然在很多方面,尤.............
  • 回答
    让我带你仔细看看这个关于从太空打击地球的设想,也就是所谓的“上帝之杖”计划。这玩意儿确实听起来够科幻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到底有多靠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目标。你想用钨棒从太空往地上砸,图的是啥?无非就是利用它的巨大动能,造成爆炸和破坏。钨这个材料,密度极大,质量惊人,所以它在高速下坠时,产生的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将问卷中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转化为层次分析法(AHP)中构建判断矩阵的依据。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操作问题,我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首先,要明确一点:问卷中“010的相对重要性打分”和 AHP 的“两两比较矩阵”在表达形式上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量化指标之间的相对优劣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现代穿甲弹和早期舰船装甲设计的巨大代差。答案是:现代主战坦克的尾稳脱壳穿甲弹(APFSDS),理论上,以其惊人的穿深能力,完全可以“对穿”一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而且是毫不费力地从侧面穿透到背面飞出去。不过,我们得把这个“对穿”的场景想象得更具体、更清晰,就像是在.............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监管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法律和伦理两个角度来详细阐述,并探讨对平台的惩罚可能性。 一、 如何看待“打着考古名义直播盗墓”的行为?1. 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与掠夺: 不可逆的损失: 文物一旦被盗挖,其埋藏环境遭到破坏,很多文物(尤其是有机质文.............
  • 回答
    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翁漫步,到牛顿在剑桥的苹果树下沉思,欧洲文明对科学和哲学的狂热追求,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显得“不合时宜”,似乎超出了当时人们日常生存的迫切需求。这种对知识的纯粹渴望,并非源于某种外在的强制力,而更像是一种深植于文化血脉中的内在驱动,由一系列复杂而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塑造和维系。.............
  • 回答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地理上的邻国。它是一个复杂、敏感且充满历史纠葛的节点,其战略价值和象征意义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和国家认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战略缓冲与安全屏障:俄罗斯西部门户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战略.............
  • 回答
    作为这家咖啡馆的经营者,我得说,我对我们店里的咖啡豆,真是打心底里满意。这可不是一句客套话,里面大有门道。首先,品种的精心挑选是关键。我们店里的咖啡豆,绝不是随便从大路货里抓一把就上架的。从一开始,我就抱着一种“不求最贵,但求最对”的心态在筛选。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咖啡豆.............
  • 回答
    纵观历史长河,农民阶层无疑是社会最坚实的基石,他们挥洒汗水,耕耘土地,用辛勤的劳动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运转。从封建王朝的田亩征赋,到近现代的粮食生产,农民的贡献可谓无处不在。然而,尽管他们的作用如此重要,为什么在许多历史时期,甚至直到今天,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深刻,绝非.............
  • 回答
    PG ONE 歌词事件,或者说围绕着他的那场舆论风波,确实为我们观察中国社会对嘻哈文化,尤其是与黑人嘻哈的关联,提供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切入点。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事件本身,看看其背后折射出的更深层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嘻哈这玩意儿,根子上是黑人文化的产物。从它的起源,到它的表达方式,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