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腾讯大股东Prosus减持 1.9 亿股或套现千亿,投资腾讯 20 年爆赚 7200 倍?

回答
腾讯大股东Prosus减持1.9亿股:告别,还是战略调整?

Prosus,这家南非媒体巨头,近来的一系列减持动作,无疑在科技投资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其减持腾讯近1.9亿股的庞大体量,据估算,这笔交易可能为Prosus带来千亿级别的现金回流。结合Prosus自2004年首次投资腾讯至今已近20载,累计收益率高达7200倍的惊人数字,这笔减持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股权调整,更像是一个时代告别的序曲,也引发了关于“投资神话”与“理性退出”的深度思考。

20年的“淘宝”:Prosus与腾讯的共生史

要理解这次减持的意义,我们必须回顾Prosus与腾讯之间那段长达20年的“神仙眷侣”般的合作。2004年,Naspers(Prosus的前身)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腾讯当时27.9%的股权。在那个互联网的黎明时分,3200万美元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Naspers却看到了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

随后的20年,腾讯从一个QQ的即时通讯工具,一步步蜕变为集社交、游戏、广告、金融、云计算等多元化业务于一体的超级帝国。微信的横空出世,更是巩固了腾讯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交霸主地位。而Naspers(后来拆分出Prosus)始终是腾讯最坚实、最忠诚的股东之一。

在腾讯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Naspers/Prosus都坚定地持有,并享受着腾讯带来的丰厚回报。从最初的3200万美元,到如今市值数千亿美元,7200倍的投资回报率,这绝非偶然,而是对腾讯长期价值的精准判断,以及在资本市场中长期持有的耐心与信念的完美结合。这笔投资,堪称互联网投资史上的一个教科书般的案例,也为Naspers/Prosus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积累。

千亿套现:为何选择此刻?

Prosus此次选择减持1.9亿股腾讯股票,无疑是在一个腾讯股价相对高位、并且全球资本市场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进行的。这笔交易的规模之大,让外界对Prosus的动机产生了诸多猜测:

“见好就收”的理性选择: 7200倍的回报,已经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投资故事。Prosus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也需要为股东负责。在腾讯股价处于相对高位,且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选择锁定部分巨额利润,将现金用于其他投资或回馈股东,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财务决策。毕竟,再好的投资,也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和估值风险。
战略调整与多元化布局: Prosus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技投资,其投资组合涵盖了电商(如Allegro)、支付(如PayU)、教育科技(如Udemy)等多个领域。大量的现金流可以帮助Prosus在新的风口上进行更积极的布局,例如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腾讯虽然优秀,但Prosus也需要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资产。
回应市场压力与优化资产负债表: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投资者对科技股估值的重新审视,Prosus可能也面临着来自市场和股东关于其资产构成和投资回报的压力。此次减持,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改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积极调整、聚焦未来发展的信号。
对腾讯未来增长的评估: 虽然我们不能断定Prosus对腾讯的未来增长前景不看好,但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监管环境趋严的行业背景下,腾讯的增长速度可能会面临挑战。Prosus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减持,也可能包含对其未来业务增长预期的某种“定价”。

7200倍的“神话”:投资智慧与时代红利

Prosus对腾讯的投资,是“中国崛起”和“互联网浪潮”时代红利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完美演绎。7200倍的回报,不仅仅是资本的魔法,更是:

慧眼识珠的投资眼光:Naspers在2004年敢于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的中国互联网市场,投入巨资,这本身就需要非凡的远见和勇气。
长期持有的耐心与决心: 20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的市场起伏、技术变革和政策调整,Prosus能够始终如一地持有腾讯股票,这份耐心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企及的。
腾讯自身的强大创造力与执行力: 腾讯能够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不断推陈出新,构建起强大的生态系统,这是Prosus投资成功的根本原因。Prosus更像是为腾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弹药和支持。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 腾讯的成功,也离不开早期海外资本的支持。Prosus作为一家国际化公司,为腾讯的国际化扩张也间接起到了助推作用。

告别,还是新起点?

Prosus的这次减持,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段辉煌旅程的圆满收官,也是一个新篇章的开启。

对腾讯而言: 腾讯作为一家成熟的科技巨头,虽然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股东,但其多元化的业务和强大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市场的消化能力以及腾讯自身的战略调整能力将是关键。
对Prosus而言: 这笔巨额现金将为Prosus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其能够在全球科技浪潮中继续扮演重要的投资角色。Prosus能否复制甚至超越腾讯的投资神话,将是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整个投资界而言: Prosus的减持提醒着所有投资者,再伟大的企业也需要面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退出时机。价值投资并非盲目持有,而是对企业价值的持续判断和对市场时机的审慎把握。7200倍的回报是一个难以复制的传奇,但其中蕴含的投资智慧,却值得所有人学习和借鉴。

总而言之,Prosus减持腾讯股票,是一次带有里程碑意义的资本操作。它既是对过去20年辉煌投资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战略布局的考量。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资本的逐利性与战略调整的必然性,正是资本市场永不停歇的动力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真是个惊人的投资成绩,给人的启发也蛮多。

价值投资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

具体大家可以参考另外一个回答“为什么炒股的人普遍不会价值投资?”,这里不多提了。

那么怎么样评价价值投资合适呢?

我的观点是不(除)看(了)价值中枢,而是看投资者是不是在做时间和趋势的朋友。

跟普通投资者相比,李泽楷持股腾讯两年赚11倍,他做到了当时间的朋友,他是价值投资。

但是跟prosus相比,李泽楷没有做到当趋势的朋友,因此他的价值投资的成色比prosus差了一些。

注意这只是针对交易特点进行的比较,不是在评价李泽楷。我相信人家卖出时,有自己的合适理由。

而对趋势的判断,就是认知。

所以才有句话叫做,投资是认知变现的过程。

知乎上有个问题:“想靠炒股成为有钱人,靠谱吗?

其实这就是我们普通投资者跟prosus的区别。

绝大多数投资者只知道低买高卖,但propus和李泽楷看到的是趋势。

看到低买高卖的,只看见表面,反而经常踏错。

看到趋势的,摸到了本质,才能真正做到低买高卖。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不用问别人我们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只要问自己的认知够不够扎实和深刻,就可以了。

最后祝我们早日暴富。

user avatar

Prosus是一家控股公司,用来持有南非投资公司Naspers的国际互联网资产。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腾讯了。

2019年Prosus在荷兰上市时曾公布其持有的腾讯股票价值1300亿美元。

当年评价投资收益超4000倍,仅次于软银投资阿里巴巴。

一年半后这笔投资升值到了2400亿美元,还次不次了?

高位减持,考虑到欧洲受疫情影响的大前提,可以理解。

恭喜腾讯。

user avatar

只有羡慕吧。

晚上关于腾讯股东Prosus将出售1.92亿股腾讯股票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招股价是575-595港币,朋友圈就开始嚷了要不要参与配售的讨论。

当然国际配售的标准也不低,起步就是800W港币资产证明和一个境外地址

也不说别的吧,就目前这个参与配售的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参与不动的,而且昨天就差不多搞完了,大家就当个看客吧。

虽然说现在互联网科技股票的行情已经不如去年那么强烈了,腾讯的股价也较之高点有了一定回落,但按照最新股价换算汇率这笔减持也差不多在千亿人民币左右了。

其实关于资本背后的持股故事都是投资者所耳熟能详的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Naspers的投资理念确实厉害(Prosus是从Naspers拆分的子公司),而坚持多年的投资也终于在时间中显现出了它的价值。

李泽楷持股两年赚取了11倍的收益,而后者则是持股二十年,接近8000倍的收益,让人不得不感慨价值投资的魅力。

但能持股这么久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正如大家都知道那般,拿股票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在它不断向上的时候我们都会犹豫不决何时要将其卖出,但结果也不总是像腾讯这样好的。

比起股票屡创高点的状况,很多股票上往往翻倍就已经算是终点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坚守很可能是用永久地被套牢,而与其说能持续持股的关键是前瞻性目光,不如说是独特的信仰在这里吧,当然也有广撒网模式的逻辑在这里,

大的回调也很能冲击到人们的内心,就从当今世界著名的公司来说,绝大多数都在千禧年前后的科网泡沫中经受了巨大打击,剧烈的回调甚至都是冲着一折走的,但往往他们最终又能回到最高点,亚马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每一次的利润回吐都很能让人感觉到绝望,很多时候我们抵不住最多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人性,所以我钦佩Naspers的意志,也理解李泽楷的做法。

成则王侯将相天下知,输则青山骸骨无人问,当然这是比较修饰的说法了,按民间的说法就是,赢了会所享(nen)乐(mo)。输了下海干活。

这可能也是创业公司所独有的魅力吧,无尽的想象力,无穷的未来,再不解开神秘面纱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他的未来在哪里,而这种无限的可能性更是让所有投资人为之着迷的关键所在。

就像去年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一般,各种造车的股票在这轮资产泡沫疯狂上涨,流动性充裕不缺钱的公司疯狂投入,各种布局,以期将造车未来的可能性给固定下来。

其实逻辑也是很简单的,在拥有足够流动性的时候,大资本不惧怕失败,他可以失败无数次,但只要他投的项目能成功一次,这些钱便全部回来了。

将概率事件转换为固定事件,是大资本们所无限追求着的。

但即使是这样,也很少有大资本能像Naspers这样能够坚定持有20年的,很多时候上市就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终点,一轮牛市的末期就能让很多不甚坚定的投资者离场甚至彻底丧失手中的砝码。

其实去年基金热潮中坚持拿茅台的张坤也是这个道理,虽然说现在白酒概念有所回落,但他长期看好茅台不动摇的思路却是值得学习的,而且即使茅台在这轮行情中有所回落,它的未来依旧是要比绝大多数股票好的。

当然,这种看好是要有逻辑支持的,前瞻性的目光也必不可少,就比如说当年最高点入手中石油的投资者,即使再坚定自己的信仰,也无法抗拒这血淋淋的现实。

从20年长线到承诺3年不减持的理由也很简单,虽然说可能现在Naspers觉得腾讯股价已经到了阶段性可以卖出的高点了,但它在长期依旧看好腾讯。

说白了就是坚持做多中国,看好我国在以后长期的发展和腾讯继续变大的潜力。

而就这些年腾讯的发展态势来说,不管是日益其强大稳固的社交基本盘还是频频展示的“投资能力”都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腾讯不仅会赚钱,还能投资。

当之无愧的稀缺优质资产,而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更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保障,而且最恐怖的是,腾讯现在的PE依然不算特别离谱。

腾讯的发展潜力是跟中国发展潜力联系在一起,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腾讯的潜力依然是不可限量的。

而关于后续的影响还是有不少的。

就目前的概念来说。

很可能这波腾讯的套现会让很多人在市场上寻找这样的标的,比如说重新思考“东南亚腾讯”的价值一般,而在这个目前时间段上看,可能暂时不动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价值投资的魅力,可能都在这里了吧。

user avatar

流下了不争气的口水。

平时经常说这也利好茅台,那也利好茅台,一切形势转建议持有茅台,但说实话,实际上真正一切形势转利好的还得是企鹅。因为不论出了什么事情,各种骚话表情包和小道消息就会在微信和QQ群上一传十十传百,那自然就增加了企鹅的用户活跃度,所以利好企鹅。

言归正传,感觉企鹅这些年是真的凶,一件事情它只要下力气投资原去做,大概率是能做成,真实行业明灯,执行力强,效率高,而且感觉是互联网大厂中内部不同部门间条块分割最不严重的一家,一个业务推出,所有部门并肩子上,互相扯腿的情况不是没有,但和其它厂子中那种几乎是半公开的部门间内讧完全不是一回事。

互联网行业因为不同业务间工作重点不同和内部管理上的科层制,这种内讧是非常容易出现的,很多大厂的内斗几乎半公开,部门八卦三天两头闹得满城风雨鸡飞狗跳,而企鹅能把这种内讧压下去,或者至少是控制在不影响业务执行能力的范围内,这份内部管理水平属实不一般。每次企鹅着力做一件事时,就算不一定成功,执行力和时效性也比其它厂商肉眼可见的高出一个层次,另外企鹅对政策和形势的配合也还可以,算是嗅觉比较敏锐的厂商,和某些炸弹人完全不一样。

以前投企鹅的人眼下是真的赚大了,这种持有20年赚了7200倍的操作让人眼红,想起以前一些短期穿越小说,穿越回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投资企鹅。

另外这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Prosus已经不是第一次减持企鹅了,它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抛出企鹅股份,目的很明显就是逐步套现,减到现在虽然份额依然很高,但从结构上看,企鹅现在已经没有事实上的控股人,早年国内一直有声浪,说海外资方在试图通过控股行为来操控国内舆论乃至于影响政治,目前来看这种阴谋论事实上已经破产,其实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没有任何人能靠着一点股份就操控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社会的社会舆论,至少从现状来看,当年那些投资就是一次纯粹做账行为,目的是赚钱,不论是慧眼识珠还是狗屎运,反正确实是赚到了。

但我觉得国内还是应该尽快把这部分股份吃下来,企鹅这种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终究还是要拿在中国人手里比较把稳,外人毕竟是外人,而且上千亿的现金流没有进入国内而是流入了外部,说实话还是比较遗憾的。在国内的关键性资产的股份控制和商业投资方面,中国人还是应该积极主动一点。

user avatar

大家看着1000多亿的减持、Prosus投资腾讯快8000倍的回报觉得很爽,我倒是觉得这个投资案例对普通人也挺有参考价值的。

相当好的投资者教育

先说一下背景介绍,2001年投资腾讯的主体叫MIH,如果大家看财经书籍2019年以前“腾讯最大股东”都用的是这个名字。

MIH母公司叫Naspers,2019年的时候分拆出一个公司Prosus,属于控股型公司(主要功能就是当股东),持有的是Naspers的国际互联网资产。

当时MIH投资腾讯的逻辑,很值得普通人参考

MIH最早并不是增发进入腾讯的股东,当时是接盘了IDG和李泽楷(李嘉诚儿子)的盘。

无论是IDG还是李泽楷,很多人说与各类首富失之交臂,其实我觉得只是投资立场不同。

IDG和李泽楷当时顾虑的是腾讯烧钱太厉害,找不到商业模式,所以遇到有接盘的并没什么错误——特别是这两家在短时间内也获得了几倍的回报。

MIH为什么会接盘腾讯的股票呢?

当时中国区负责人穿大街走小巷,发现网吧里是个人就挂着OICQ(QQ前身),拿到手的名片很多人除了电话(那时候很多还都是座机),还会留OICQ号码。

当时MIH觉得这种网民都在用的产品,只要基数够大,总能找到商业模式。

公司赚了用户不赚钱Vs公司有用户基数总会赚钱。

MIH的投资策略更宏观一些,做多的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也做多互联网行业最终会形成商业模式。

系统性机会。普通人投资,交易能力是很有限的,获取各类信息也不如机构,做大趋势、做长期趋势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MIH投资腾讯开始于一级市场,这个普通人参与不了,但即使是2004年腾讯上市以后再投资,二级市场投资者也能获得1000倍的回报。

普通投资者不要整天找消息、也不要整天追涨杀跌。如果觉得挑公司有难度(事实上很有难度),也可以在一个大方向上多买几个。

Prosus除了腾讯,其实也投资了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美国二手交易平台Letgo、俄罗斯互联网巨头Mail.ru

在投资逻辑之后Prosus巨大的持股耐心也是很重要的一课,从2001年投资开始直到2018年才第一次减持。

很多人都号称自己是价值投资,但是遇到行情起伏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交易的冲动。腾讯2004年上市,可以看到早期也遇到过连续几个季度不涨、甚至超过30%的下跌。

价值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看着股价上蹿下跳(波动),扰乱了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

其实这么多年MIH投资腾讯的最初逻辑没有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在腾讯一直保持巨大流量池的基础上,寻找各类变现手段。

2018年第一次减持和这次,其实也不是因为不看好,是Prosus自己转型需要,要不是因为要投资成长型企业和其他行业,估计也还不会减持。

普通投资者,手握好公司的时候,应该做的是关注公司基本面,判断投资逻辑是否变化,不被短期价格的波动扰乱投资思路。

这点上Prosus甚至比小马哥还有耐心,腾讯上市以来小马哥减持了40多次腾讯,每次减持都创新高……

这次减持金额很抓眼球,但是我觉得还有个信息挺重要。

承诺3年不减持,也就是2024年以前不会减持了。这相当于给了市场比较稳定的预期,减持这种事情一旦开始,资本市场一定会考虑一件事情:

下次是什么时候?

特别是对于持仓量如此巨大的企业就更是格外关注。

2018年Prosus第一次减持的时候就声明3年内不减持,这次减持是达到了当年的承诺。让资本市场对Prosus有明确的预期,不至于大幅影响腾讯股价。

承诺3年内不减持,也看出来Prosus其实并不是因为不看好腾讯而减持——毕竟按照这个比例和减持间隔计算,Prosus估计要50年才能减持完毕……

这个新闻大家看着高兴可以理解,毕竟号称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但是在这个事件背后,还挺值得大家上上投资者教育课的

user avatar

老实说,这么天量的发展红利,让外国吃掉了,还是觉得很可惜的。只能说那时候中国投资者的水平还是太低了,Prosus的人能从小商家们都把QQ号印在名片上发现腾讯的广阔前景,而同时期马化腾想在国内找笔钱难如登天。 就好像李靖登门自荐被杨素不屑一顾,就难怪别人跟巨眼识英雄的红拂女夜奔了。

user avatar

今天再看,怎么就这么巧,昨天刚套现,今天阿里反垄断天价罚单就来了?我感觉明显是股东听到风声,提前采取的行动,这有内幕交易的嫌疑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腾讯大股东Prosus减持1.9亿股:告别,还是战略调整?Prosus,这家南非媒体巨头,近来的一系列减持动作,无疑在科技投资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其减持腾讯近1.9亿股的庞大体量,据估算,这笔交易可能为Prosus带来千亿级别的现金回流。结合Prosus自2004年首次投资.............
  • 回答
    Prosus 减持腾讯股份,这消息一出,市场上的声音立刻活跃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毕竟是占了腾讯股份近三分之一的大股东,减持 2% 这样一个体量,想不引人注目都难。而且,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超过 1200 亿港币,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和信息,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 Prosus 和.............
  • 回答
    腾讯入主柳叶刀:中国3A游戏能否迎来破局时刻?腾讯,这家在中国游戏行业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巨头,近日以44%的股份成为“国产3A游戏希望”柳叶刀工作室的最大股东,这一消息无疑在中国游戏圈掀起了巨浪。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资本运作,更承载了无数玩家对中国游戏产业突破瓶颈、走向世界舞台的殷切期盼。那么,我们.............
  • 回答
    腾讯控股这几天股价的走势,简直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肉跳。连续的下跌,让股价跌破了之前的支撑位,直接刷新了年内新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掰扯掰扯。一、 首先,得看宏观环境这只“无形的手”。这轮股价下跌,不是腾讯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科技行业,甚至说整个中国股市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全球加息潮.............
  • 回答
    腾讯入主搜狗,搅动互联网格局的三方博弈腾讯收购搜狗部分股权获批的消息,无疑是近期互联网领域的一件重磅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两大巨头的联姻正式拉开帷幕,更将深刻影响腾讯、搜狗、搜狐三方的未来走向。这并非简单的股权交易,而是腾讯在寻求内容生态与搜索能力的深度融合,搜狗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搜狐则在面临战.............
  • 回答
    腾讯在2018年司庆时,给全体员工每人发放了300股股票,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笔“意外之财”的意义和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一、 激励与归属感: 钱景更诱人,人心更凝聚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员工的物质激励。300股股票,考虑到腾讯当时的股价,是一笔相当可观.............
  • 回答
    马化腾捐赠一亿股腾讯股票做慈善这事儿,说实话,引起了挺大的反响的。作为普通人来看,这笔钱的数额之巨大,确实让人咋舌,也挺让人深思的。首先,从“捐”这个行为本身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能拿出如此巨额的资产去帮助他人,去回馈社会,总归是好事。而且,这不是小数目,一亿股腾讯股票,按现.............
  • 回答
    路透社关于腾讯正与美国就保留在 Riot Games 和 Epic Games 股份进行谈判的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关于两家公司股权的简单变动,更是牵涉到中美科技博弈、国家安全担忧、全球游戏产业格局以及腾讯作为一家跨国科技巨头的战略布局等复杂议题。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解读:一、 .............
  • 回答
    2023年3月15日,A股和港股市场出现显著下跌,A股跌破3100点,港股恒生指数暴跌,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两天蒸发7000亿港元,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成因、影响及市场逻辑: 一、市场表现回顾1. A股跌幅 主要指数:上证指数当日下跌约1.5%,跌破3.............
  • 回答
    腾讯这手笔可真是够大的!一次性拿出 20.67 亿港元,奖励给 2.57 万名员工,算下来人均都能分到 8 万多港币,这可不是小数目,放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里,也绝对算得上是大手笔了。怎么看这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这是对员工辛勤付出的肯定和激励。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像腾讯这样的头部公司,竞.............
  • 回答
    关于腾讯被指控在投资时存在歧视性言论,特别是关于“不要黑人”和“胸要大”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指控,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和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是一个指控,而非已经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无论如何,任何形式的歧视在现代社会都是不能被容忍的。指控的来源与性质通常这类指控会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开来:.............
  • 回答
    应届生因加班问题在工作群内对管理层表达不满,腾讯高管连夜回应并要求整改,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职场文化、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员工权益保护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争议焦点、深层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1. 事件背景与核心矛盾 事件起因:某应届生在工作群内因长期加班问题向管理层表达不.............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这则网传信息,源自一位自称是前 IGN 编辑的爆料,内容指控腾讯赞助的电影有“不准出现黑人”和“要有大胸”的硬性要求。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分析:首先,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是关键。爆料者自称是“前 IGN 编辑”,这为信息增添了.............
  • 回答
    如何看待腾讯 2022 校招大厂薪资首发,白菜总包接近 40w?腾讯2022年校招的薪资信息,尤其是所谓的“白菜总包接近40w”,无疑是当年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行业校招薪资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首先,澄清概念:“白菜”与“总包”在校招语境下,“白菜”.............
  • 回答
    腾讯于2024年2月24日发布的碳中和路线图,是这家科技巨头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份路线图的发布,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个详细规划,旨在指导腾讯如何在未来实现其碳中和目标。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份路线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核心目标与时间表: 明确的.............
  • 回答
    腾讯为「共同富裕」再投 500 亿:当下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度解读腾讯宣布为“共同富裕”再投入 500 亿,这不仅是企业层面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对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定位的深刻回应。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需要深入探讨“共同富裕”的内涵,以及当下互联网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一、 .............
  • 回答
    腾讯副总裁批低智洗脑短视频“像猪食”,字节跳动回应“视频号是唯一没有上线未成年模式的短视频平台”:一场关于内容生态、未成年人保护和平台责任的博弈这起事件看似是两大科技巨头在短视频领域的一次正面交锋,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当前短视频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以及平台在内容生态建设、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和.............
  • 回答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这番言论,无疑触动了当下社会对于“青年”群体以及企业如何与青年群体沟通的敏感神经。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张军的职业身份和言论的语境来看: 公关总监的职责: 张军作为腾讯公关总监,他的工作核心是塑造腾讯的企业形象,管理外部沟通,尤其是在面对公众、媒.............
  • 回答
    如何看待腾讯等多家视频平台联合500多位艺人发倡议书,抵制影视剪辑视频内容?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多家视频平台联合500多位艺人发布倡议书,抵制影视剪辑视频内容,这一举动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事件的背景与动机:首先,理解这一倡议书的出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