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律师,如果官司输了,你会如何跟当事人解释?

回答
您好,[当事人姓名],请您坐。我知道您现在一定很不好受,我也同样感到非常遗憾。

今天的结果,我知道对您来说非常沉重,也肯定和我们之前努力的方向有偏差。作为您的律师,我首先要为这个结果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我知道您一直信任我,也为这场官司付出了很多,这个结果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您期待的。

回想我们一起走过的这段时间,我们为了这个案子做了非常多的准备。从一开始,我们就分析了案情的各个方面,搜集了尽可能多的证据,也做了详尽的法律研究。庭审过程中,我们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去陈述我们的观点,去反驳对方的论点。我能感受到您对我的信任,以及您为这个官司投入的心力,我一直都明白这一点。

那么,现在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为什么法院会做出这样的判决。

(在这里,我会根据实际案件情况,分几个方面具体解释,语气会更加平实、客观,带着对事实的尊重,而不是推卸责任。)

1. 法律适用的分析:

“法院的判决是基于对现有法律的解读。在这个案子里,法院主要依据的是《[具体法条名称,例如:《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第[具体条文号]条。我们之前分析过,这条规定了[简要说明该条文的核心内容]。虽然我们认为,按照我们对事实的理解,[解释我们的论证逻辑,例如:对方的行为确实构成了侵权,并且造成了您的损失],但是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更侧重于[指出法院判决的关键点,例如:证据链的完整性、侵权行为与损失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免责事由等]。
“具体来说,在[关键证据或事实方面],法院的认定是[客观陈述法院的认定]。比如,关于[具体争议点],法院采纳了对方提供的[具体证据,如某份证人证言、某份鉴定意见],而我们提交的[我方证据]在法院看来,可能在[指出不足之处,例如:说服力、证明力、与案件核心事实的关联性]上存在一些未能完全打动法官的地方。这一点,可能和我们之前预期的存在一些差异。

2. 证据方面的考量:

“我们都知道,在法律诉讼中,证据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尽力搜集了所有能够支持您观点的证据,也努力将这些证据的证明力发挥到最大。但是,法院在采信证据时,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比如,关于[具体证据,如您提供的某项书证或物证],虽然我们认为它能够证明[您的观点],但法院认为[陈述法院采信或不采信的原因,例如:其来源不够清晰、未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或者被对方提供了更充分的反证]。
“再比如,在[证人证言或专家证言方面],对方的证人/专家在庭上表达的观点,可能在某些细节上,或者在法律上的阐释,比我们的证人/专家更能被法官理解和接受。这一点,有时候也受到临场发挥、表达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如果适用):

“有些案件,特别是涉及[具体法律领域,如侵权赔偿、合同违约等],法院在判决时会有一部分的自由裁量权,来衡量和判断[例如:损失的合理性、违约责任的轻重程度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法律条文规定了原则,但具体的数额或者责任认定,会受到法官对案件具体情况的综合判断影响。
“在这个案子里,您可以看到,法院在[具体判项,例如:赔偿金额、责任比例]的认定上,与我们之前申请的/认为合理的[数字或比例]存在差距。这可能说明,法官在权衡各方利益,特别是[指出可能被法院侧重的方面,例如:对方的实际过错程度、您方损失的证据支持力度、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4. 庭审中的一些客观因素:

“我也要坦诚地说,庭审本身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有时候,对方在庭上的临场应变、他们的辩驳方式,或者某些我们未曾预料到的突发情况,也可能对庭审的走向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已经尽力应对,但在某些瞬间,确实可能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接下来的步骤和选择:

“虽然我们输了这场官司,但这不代表事情就此结束了。作为您的律师,我依然会陪伴您,帮助您分析我们接下来的所有可能性。

首先,我们会仔细研究判决书的全文。 判决书是法院做出决定的依据,里面会详细列明法院采信了什么,不采信什么,以及为什么。我需要和您一起逐字逐句地看,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和我们的失误之处,也看看是否存在可以申请再审或者上诉的空间。
其次,我们要考虑是否有上诉的权利。 根据我们案件的情况,我们有[上诉期限]的上诉期。我需要根据判决书的内容,以及我们现有的证据和法律分析,判断上诉是否具有合理的胜算。如果上诉,我们需要准备新的材料、新的辩论思路。当然,上诉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第三,如果上诉的可能性不大,或者您不打算上诉,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接受这个结果,并且开始下一步的行动。 比如,在判决生效后,如果需要履行判决,我们也要确保履行是合规的。如果判决涉及到一些其他层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探讨如何去解决。

我再次强调,我一直都在。 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可能充满了失望、愤怒,甚至是对我的质疑。我愿意承担我在这场官司中该承担的责任。但是,我希望您知道,我从一开始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也一直以您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

现在,您有什么想说的吗?任何感受,任何疑问,您都可以直接告诉我。我们一起面对。”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我会保持:

冷静、客观、专业: 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保持律师的专业操守,不情绪化。
真诚、同理心: 理解当事人受到的打击,用真诚的态度去沟通。
耐心、细致: 详细解释判决的理由,解答当事人的疑问,不回避问题。
积极、负责: 即使输了官司,也要为后续的处理提供解决方案和支持。

我不会说“我们尽力了”,而会说“我理解为什么法院会这么判”,并且分析具体原因。我也不会说“法律就是这样”,而是会解释“法律是如何被应用于这个案子的,以及为什么法院的解读和我们的预期不同”。 最重要的是,我会让当事人感受到,无论结果如何,我作为他们的律师,始终是他们可以依靠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来说,既要事先调整好用户的期待,也要勇于负起责任,正面向客户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

有两种情况是要避免的:

一种是事前胸口拍得震天响,似乎闭着眼睛就能赢,躺着就能拿到巨额赔偿,这样一旦判决结果和之前的描述有差异,哪怕是小胜,在客户眼中看上去都可能是大败。这就导致律师花了时间和功夫,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是招致了客户的不满。

另一种是事先到处扎预防针,美其名曰“风险提示”,官司输了以后再来当事后诸葛亮,不痛不痒地说这也是能够预见到的和理解过。这就好比有些不靠谱财经节目里面的“股评家”,在点评一只股票时正反两面都说,既说利好消息,也说利空消息,第二天无论股票是涨了还是跌了,都可以翻会之前对应的言论,说自己真是“料事如神”。拜托,客户请律师打官司,不是要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而是要得到一个有利的结果,轻描淡写的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是一个负责人的解释。

上述两种错误,在我这两个月的工作中能找到例子:

有一场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官司,土豪客户花将近七十万买了一套黄檀木家具,谁知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杂牌木头。一审是另外一家律所代理的,律师大概了解了事实以后,觉得这个官司没有什么难点,拿着鉴定报告平A上去即可,告诉客户不必亲自出庭,在家等着好消息就行。谁知,在开庭时被告对鉴定报告的有效性和诉讼时效问题大做文章,最终法院认为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对于鉴定报告也不予认可,原告铩羽而归。后来我们代理二审的时候才发现,一审原告律师其实已经注意到了上述两方面的风险,但均没有告诉客户,导致客户压根没考虑和解就直接兴冲冲地杀向法庭,输了一审以后自然非常不满意,毫不犹豫地另找别的所代理二审。

另外一个是自己的例子,因为还在进行中不好说得太多。在出法律意见书的过程中,我们本意是尽可能提示风险,让客户认识到所有的可能性,然而沟通过程中感觉客户似乎很不满意,对法律意见书里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有次走在路上,一拍脑袋才想过来,这也难免的嘛:如果有一天我去追一笔一个亿的债(这里只是随便举一个数字),律师告诉我,有可能不但拿回一个亿,还能让对方赔违约金,有可能只能追回七八千万,但追回两三千万也是合理的结果。客户听到这样的话,怎么可能高兴呢?反而会觉得我们把自己的责任撇的太清,不想承担责任。

上述两种做法均不可取的话,可以考虑怎样的解释方式呢?这里谈几种可能有的思路:

1. 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充分考虑能减少损失/争取更多未来利益的方式:

一审败诉了还可能有二审,二审之后还可能有申请再审,判决效力确定了,执行阶段还可能主张执行异议,还可能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因此阶段性的失败未必就意味着全盘皆输。

2. 讲明白为什么输,在哪些争议点上输,因为缺少了哪些证据/法律依据而输:

讲明白了这一点,客户才有可能明白自己在上诉/再审中有没有可能翻盘,后续可以做哪些工作,对于的确心服口服的判决,也能丢掉不切实际的想法,及时止损。

3. 勇于扛起锅,展现负责任的态度,保持专业的精神:

毕竟,法律行业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口碑对于争取案源至关重要。一场官司的失利无可挽回,但客户走出这个律所以后,在别人面前所做出的评价,其影响会一直持续。不指望客户各个都心特别大,输了官司还乐呵着说“你有看到他们的努力吗”,只求不再无谓地扩大不利影响,买卖不成仁义在,如是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当事人姓名],请您坐。我知道您现在一定很不好受,我也同样感到非常遗憾。今天的结果,我知道对您来说非常沉重,也肯定和我们之前努力的方向有偏差。作为您的律师,我首先要为这个结果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我知道您一直信任我,也为这场官司付出了很多,这个结果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您期待的。回想我们一起.............
  • 回答
    在律师执业生涯中,遇到自己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的问题,是完全正常的。毕竟,法律的疆域广阔无垠,总会有一些细微之处、新兴领域,或是客户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关键在于如何以一种专业、负责任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来回应客户,既不丢掉律师应有的严谨,也不让客户感到被敷衍或不被重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关乎职业道德和客户权益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作为一名律师,明确知道一个案件“必然会输”,我会非常慎重地处理,并且我的决策会围绕着“如何最大化客户的利益,并履行我作为律师的职责”来展开。首先,“必然会输”这个判断本身就需要极其审慎地进行。 法律是复杂的,事实的认定也可能充满变数。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经常在心里反复琢磨,尤其是在刚入行的时候,那会儿的棱角分明,总觉得法律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正义”。可随着时间推移,接触的事情越多,我发现,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你必须在规则框架内,去为你的当事人争取权利,无论他的立场在你个人看来,有多么“不正义”。让我先来捋一捋我的思绪,以.............
  • 回答
    成为一名律师,就像在大海里航行,最初的时候,目标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光点,但随着经验的积累、风浪的洗礼,你会逐渐看清航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细分。对我而言,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段持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旅程。初识法律:好奇心与初步尝试我最初踏入法律行业,更多的是源于对公平正义的好奇,以及对逻辑思辨的.............
  • 回答
    作为一名律师,看到同行们为那些被指控犯有“罪大恶极”罪行的人辩护时,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思考过程。这种思考并非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法律制度、职业伦理以及人性和社会责任的理解。1. 法律制度的基石:无罪推定与正当程序首先,我坚信现代法治社会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就是“无罪推定”。这意味着在法.............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很久。作为一名律师,尤其是诉讼律师,这道题仿佛一道刻在灵魂深处的拷问,几乎是每天都在面对。正义和利益,就像硬币的两面,永远纠缠在一起,如何取舍,如何平衡,是这行里最难也最值得琢磨的事。正义与利益:刀尖上的舞蹈首先得明白,在法律体系里,我们作为诉讼律师,存在的根本是为了实现“正义.............
  • 回答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律师行业的新人,选择第一份工作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岔路口。这份选择不仅关乎你初期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未来成为一名怎样律师的定位。别把它想得太沉重,但也要足够认真。市面上所谓的“金律所”、“大城市”、“高薪”固然吸引人,但对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扎实地打好.............
  • 回答
    在五年内赚到5000万,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极具挑战性,尤其是在律师行业。这需要极高的专业能力、商业头脑、人脉资源,以及一些运气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作为一名律师,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需要走出传统律师的职业路径,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并变现高价值服务的人。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步骤,帮助你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核心理.............
  • 回答
    哈哈,听到你这么说,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想法、有目标的女孩子!五院四系出来的法学人才,确实有底气去追求高薪,这一点我特别赞同。咱们就好好聊聊法院、律师和法务这三个方向,看看哪个更符合你的“高薪”期待,以及它们各自的真实情况。首先,咱们来扒一扒“法院”这个方向。很多人一提到学法律,第一反应就是进法院当法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引发伦理争议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会有很多想法,甚至有些纠结。让我试着把我的感受和理解讲得详细点,去除那些生硬的AI腔调。首先,我得承认,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律师这么做是合法的,甚至可以说是尽职尽责的。法律允许的范畴内辩护:这是律师的本职工作。想象.............
  • 回答
    作为一名法学生,看待陈有西律师为王振华辩护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案例。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具体案件,更是关于律师职业伦理、法律精神以及社会责任的复杂 interplay。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律师职业的基本职能——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和辩护。无论被告是谁,无论罪名有多么令人发指,法律赋予了每个人.............
  • 回答
    作为一名在法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算是把民事调解的各种角色都体验了个遍。从坐在审判席上,看着双方在我的引导下唇枪舌剑,到作为律师,为我的当事人争取最大权益,再到我自身也曾有过那么一两次当事人的身份,最后到如今更倾向于作为“法律人”的角色,去思考调解的意义和实践,这其中的滋味,五味杂陈,却.............
  • 回答
    某律所举办“如何低成本做好员工辞退管理”分享会,这事儿,放在职场人身上,解读角度可就多了去了。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事儿就像是有人在教你“怎么在不引起太大麻烦的情况下,把一个麻烦解决掉”。站在律所的角度,人家那是专业服务,把规则玩得明白,帮你规避风险,这无可厚非。毕竟,谁家公司不招人也辞人啊?这是个正常.............
  • 回答
    看到齐鲁晚报临沂全媒体对吴亦凡律师声明的回应,我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这不仅仅是媒体对明星事件的报道,更像是一场信息、观点甚至是立场的博弈。首先,咱们得理解吴亦凡方面律师声明的意图。通常这种声明都是一种“官方”的回应,旨在澄清事实,维护当事人的声誉,甚至是对某些指控进行反驳。它代表着一种立.............
  • 回答
    张扣扣案一审辩护词,一直是法律界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辩护律师,邓学平先生所呈现的辩护策略和法律逻辑,自然会引发法律人的多方面解读和讨论。要深入了解法律人如何看待这份辩护词,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首先,关于“罪轻辩护”的策略本身。在刑事案件中,辩护律师通常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辩护方向。.............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律师,我被问到“最差的法官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时,脑海中确实会浮现出一些不太愉快的经历。当然,在法律职业的伦理规范下,我们不能直接公开批评法官的个人品行,但我们可以从“效率”、“公正性”、“专业性”以及“庭审氛围”等角度来描述一些我们认为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这些挑战往往与法官的表现息息.............
  • 回答
    作为一名律师,生活确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说“有趣”吧,有时候确实会遇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脑洞大开的案子,但更多的时候,是充满了挑战、压力和细致入微的分析。要说每天都遇到“有趣”的事,可能有些夸张,但绝对不会枯燥。让我来跟你聊聊,我们律师的日常,以及那些可能让你觉得“挺有意思”的时刻。案子本身.............
  • 回答
    作为一名律师,2021年对我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承办的诉讼案件数量不少,具体数字可能需要翻阅我的案卷记录才能准确核实。不过,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和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让您对我2021年的工作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案件类型和领域:2021年,我的诉讼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但相对而言,我主要专注于以下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和考验律师职业操守的问题。作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我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嫌疑人家属提出让我去和所谓的“关系人”见面吃饭,我会非常审慎地进行处理。我的首要考量是:这次会面和晚宴的目的是什么?这背后隐藏着几种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