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教育孩子,碰到有人摔倒时,扶还是不扶?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而且很现实。我们做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这些生活中的道理,其实就是在一点点塑造他们的价值观。

当孩子看到有人摔倒,第一反应往往是惊讶或者害怕,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这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去扶”或者“别去”,那样太笼统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跟孩子一起,像侦探破案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情况。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是安全的。比如说,如果摔倒的人在一个繁忙的马路中间,或者摔倒的人看起来非常不舒服,甚至有点可怕,我们不能让孩子贸然冲过去。这时候,我们的责任是提醒孩子,我们要想办法寻求帮助,比如找大人,或者告诉旁边认识的人,让他们来处理。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点一定要讲清楚,不然孩子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然后,如果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比如小区里、公园里,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摔倒的人。摔倒的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是看起来只是不小心绊了一下,还是好像受了伤?摔倒的人有没有叫痛,或者有没有自己尝试着爬起来?

如果摔倒的人看起来是老人,或者小孩,或者明显行动不便,而且摔倒的姿势看起来有点狼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孩子说:“你看,这位爷爷/奶奶/小朋友好像有点不舒服,我们去问问看他需不需要帮忙。”

怎么问?这就需要技巧了。我们可以教孩子用礼貌的语言,比如“您还好吗?”“需要我们帮忙吗?”。关键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去提供帮助,而不是去围观或者打扰。

有时候,摔倒的人可能只是有点不好意思,或者自己能站起来,他们可能会说“不用了,我没事”。这时候,我们就要教孩子尊重对方的意愿。我们可以说“好的,如果您需要帮助,随时告诉我们。”然后站在旁边,保持一点距离,看看情况。

但如果摔倒的人真的需要帮助,比如一个人爬不起来,或者看起来很疼痛,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上前,但仍然要记得,孩子可能只是个孩子,他们的力量有限。我们可以说:“没关系,你轻轻地扶一下他的胳膊,或者问问他哪里不舒服。”如果需要,家长当然要上前主导,让孩子参与进来,而不是完全放手。

我们还可以教孩子,即使不能直接扶起一个人,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如果有人摔倒在地上,我们可以让孩子去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或者去附近找个凳子让对方坐一下。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体现出关心和善良。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不需要让孩子成为英雄,但我们希望他们有同情心,有责任感,并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愿意伸出援手。

事后,我们也可以跟孩子复盘一下,比如:“今天我们看到有人摔倒,你觉得我们做对了什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做?” 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会慢慢学会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最合适的判断和行动。这不仅仅是关于扶不扶的问题,更是关于如何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的教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漂亮话谁都会说,我不知道你们遇到这种事情,对自己的亲生孩子,是否真的会照你们自己所说的去做。

我认为:教育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是害了他。

如果这个问题是有人落水了,你该不该救,相信绝大多数有识之士都理解不应当让孩子下水救人。原因是:没有受过专业救人训练的人,就算会游泳,下水救人几乎也是必死。所以必须等待有专业救援能力的人下水救人。

如果这个问题是有人在商店里抢劫,你该不该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相信绝大多数人也理解不应当鼓励孩子做这件事情。因为孩子并没有被专业训练来与歹徒搏斗,鼓励他去做并非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合适。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大本质区别:扶老太太造成的后果,不是孩子力所能及可以处理的,对扶老太太进行的取证,也不是孩子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所以我会绝对禁止他扶老太太。更何况,从医学上来说,跌倒的老太太立即被扶起来在部分情况下并不是最优解,反而可能加重其病情,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贸然扶起并非政治正确。——所以合理的方式应当是报警或者报医,让专业医护人员或者人民警察来处理这件事情。

我可以明确的说:我绝对不会教育孩子去扶老太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而且很现实。我们做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这些生活中的道理,其实就是在一点点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当孩子看到有人摔倒,第一反应往往是惊讶或者害怕,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这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去扶”或者“别去”,那样太笼统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跟孩子一起,像侦探破案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情况。首先,.............
  • 回答
    教育孩子远离早恋,这确实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这不是简单一句“不准早恋”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用耐心、智慧和理解去引导。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 建立信任,成为孩子可以倾诉的朋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孩子觉得和父母有隔阂,有什么想法不敢说,那么他们很容易在外.............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我们这个时代,孩子的成长环境早已不是温室,而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失败”,比起一味地呵护和包揽,来得更为重要和长远。这不仅仅是让他们从挫折中站起来,更是塑造他们韧性、勇气和智慧的关键一步。那么,在当下社会,我们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更好地面对“失败”呢?这绝.............
  • 回答
    当今社会,做父母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也更复杂。我们不再仅仅是孩子生存和成长的提供者,更要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上的引路人、支持者和精神支柱。这个时代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孩子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的多。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健全、独立、幸福的人呢?一、 建立牢固.............
  • 回答
    孩子对明星的着迷,可以说是当下文化环境下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家长们对此既感到无奈,又担心孩子会过度投入,甚至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和成长。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明星,而不是盲目崇拜,这确实是我们需要好好梳理的一门“功课”。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迷恋明星,很多时候是因为明星身上展现出的某种特质,或者满.............
  • 回答
    说实话,如果我是一个家长,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点抓瞎,我肯定会感到挺纠结的。这得看我具体担心的是什么,以及孩子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我肯定会优先考虑请家庭教育导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庭教育”这四个字,它包含了太多东西了。这不仅仅是关于孩子听不听话,或者能不能好好学习,而是.............
  • 回答
    作为一名化学老师,看到“我们恨化学”这样的广告词,心里确实是五味杂陈。这句广告语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误解,甚至是对科学的误导。我特别理解您作为家长,面对这种信息时感到困惑和担忧,想要让孩子真正了解化学的真面目。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话题。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广告语出现,以及它.............
  • 回答
    儿子沉迷游戏,我尝试和他沟通,他却拿我抽烟的事来反驳,说“抽烟有害健康你还抽”。这句反驳,像一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也让我开始反思,该如何真正有效地教育他,而不是在他面前表演完美。说实话,他这句话一点不假。我抽烟,我知道它不好,也曾无数次想戒掉,但确实没能完全做到。当他用这句话回击我时,我内心是有些愧.............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职行为。对于爸爸的行为,我只能用“极其鲁莽”、“完全不负责任”来形容。一个两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认知能力非常有限,他们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几乎为零。把他独自留在马路中央,就像把他置于一个极度危险的陷阱之中。马路是车辆来往的场所,任何一辆疾驰而来的货.............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怎么陪着十岁的孩子去迎接遥远的“高考”这件事儿。首先,您得明白,现在说“高考”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还太早,也太具象化了。他们的世界里,“高考”就像是一个遥远的、抽象的、可能还有点吓人的东西。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让他们去“面对高考”,而是要培养他们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而高考只.............
  • 回答
    教导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这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块充满好奇的海绵,他们的世界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作为父母,我们的角色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引导者和安全的探索伙伴。这不是枯燥的学习,而是充满乐趣和互动的成长过程。一、 建立连接与信任:安全感是学习的基石在一岁多的孩子眼中,你就是他的整个.............
  • 回答
    《小舍得》中南俪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高度内卷化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她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财力和心血,但这种方式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亲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要详细地看待南俪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南俪教育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个原本充满爱的互动,却以如此令人扼腕的方式结束,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对教育方式的沉重拷问。我们必须正视“打孩子”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危害,并积极探索更理智、更有效、更充满爱的教育之道。“打孩子”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很多人认为,偶尔打孩子一下,是为了“.............
  • 回答
    对于“大妈疑不满小孩闹腾当街怒摔婴儿车”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非常痛心和愤怒的事件。无论孩子多么吵闹,成年人以如此暴力的方式对待婴儿车,其行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这不仅仅是对财物的破坏,更是对弱小生命的潜在威胁,也暴露了施事者内心极度的失控和对他人的漠视。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在公共场合享受.............
  • 回答
    孩子学习的事,真是操碎了父母的心。天天盯着,耳提面命,结果孩子该不学还是不学,甚至跟你对着干,这滋味可不好受。你想换换方法,这想法太对了!说明你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方式。咱们先别急着否定过去的那些“唠叨”,想想为什么它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什么“唠叨”不管用了? “唠叨”本身就是.............
  • 回答
    儿子最近回家时总闷闷不乐,问他什么也不说。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翻到他的日记本,才明白了一切。原来,他在学校因为我的职业被同学嘲笑,说我是送快递的,丢人。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就这样被无知的言语刺伤了。看到儿子的日记,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我是一个快递员,我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送去生.............
  • 回答
    重庆那个十岁男孩被父亲“哄骗”去自家餐厅打暑假工的事,听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一方面,父亲可能想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家庭责任感,这本意是好的。但另一方面,用“哄骗”的方式,而且还是在孩子应该享受暑假、好好休息和玩耍的年纪,确实不太妥当。怎么看待这件事? 劳动观念的错位: 父母希望孩子懂得劳动的辛.............
  • 回答
    这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儿。两个小姑娘,可能也就十几岁,在人家奔驰车上拍照,结果好巧不巧地站到了引擎盖上。你知道的,那种跑车或者豪车的引擎盖,尤其是烤漆,设计得往往很精致,承重能力也有限,特别是那些流线型的,中间可能会有一些支撑结构不那么密集的地方。她们这一踩,估计是没注意,或者当时只顾着凹造型拍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