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5月22日已经破发了。
以下为原答案
鉴于今年前几家上市的独角兽的股价趋势,瑞幸咖啡没有破发真的是很出乎答主的意料。下面,我将会结合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分析一下瑞幸咖啡的估值。
首先是公司的利润表:
根据下图可以看出,公司的主要的营收来自于:
在对于瑞幸咖啡估值之前,我们首先把它的对标公司星巴克拉出来,并对星巴克的单店进行了DCF估值。
以下是从投行研究报告里选取的假设:
基于上述假设,容易算出星巴克单店估值如下:
由上图可知,星巴克单店估值为340万美金。
根据瑞幸咖啡招股说明书里披露的财务数据,我们也为瑞幸咖啡单店做一个DCF估值。
一、单店销量
根据招股说明书得知:
根据APP上的咖啡和小吃的售价,假设两份小吃等价于一份咖啡,那么瑞幸一个月单店销售7000杯咖啡(及其等价物),代表了每天单店销售230杯咖啡左右。
二、成本分析
下面我们看一下成本项:
1. 公司对于单杯咖啡的补贴:
2018年现磨咖啡销售额6.5亿元,咖啡整体数量为7,150万杯,约为10元钱一杯咖啡,也就是补贴了一半左右的咖啡价格
2. 原材料成本项目:
公司的2018年原材料花费为5亿3千万元,约为净营收(考虑折扣抵消)的63%,营收的31% (不考虑折扣抵消)。
3. 店铺租金和运营成本:
公司2018年原材料花费为5亿8千万元,约为净营收(考虑折扣抵消)的68%,营收的34% (不考虑折扣抵消)
4. 销售管理费用极其高昂:
公司的2018年原材料花费为11亿3千万元,约为净营收(考虑折扣抵消)的133%,营收的67% (不考虑折扣抵消)
5. 折旧费用:
公司的2018年原材料花费为1亿6千万元,约为净营收(考虑折扣抵消)的12%,营收的6% (不考虑折扣抵消)
6. 其他运营支出:
公司的2018年原材料花费为1亿,约为净营收(考虑折扣抵消)的6%,营收的3% (不考虑折扣抵消)
三、假设总结和单店DCF计算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关于瑞幸咖啡的假设:
如果我们根据上面的假设预测瑞幸咖啡的单店DCF,显然DCF会是负值:
根据瑞幸咖啡现在的运营模式,单店的成本光是原材料、店铺租金、运营成本以及销售管理费用就远远大于公司的营收,所以在EBITDA层面就已经是负数了。
如果进一步考虑其他运营费用以及资本性支出的话,公司的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必定是很大的赤字。
下面,我们把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单店的假设做一个对比:
可以看出和星巴克对比,瑞幸咖啡单店的成本项基本都同比低于星巴克,唯一远远超过星巴克的只有其销售管理费用。这种财务数据也和瑞幸咖啡的重营销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
接下来,我们按照如下假设来预测瑞幸咖啡:
在上述假设下调整模型,则瑞幸咖啡单店的DCF估值为90万美金。
现在我们知道了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单店的DCF 估值,接下来通过两家公司对应的企业价值除以门店数,得出每家店对应的价值,再和单店的DCF估值去做对比:
首先是星巴克:
星巴克的市值为$95b,企业价值为$102bn;在全球约有2万5千家店,企业价值/店数为$4.1mn,和我们算出的单店DCF估值结果相差为18%;
接下来是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的市值为$4.8b,企业价值为$5.3bn;约有2500家店,企业价值/店数为$2.1mn,和我们算出的单店DCF相差为57%。
不过,上面这种静态的对比对于快速发展的公司来说有时是不太准确的。
例如公司在降低咖啡补贴和营销费用后,未来开设的单店DCF估值会显著高于现在的单店估值。所以我们进一步通过单店的表现和开店数量来模拟出公司的财务数据,从而进一步做出公司层面的DCF估值模型。
然后我们通过月度的开店速率,算出年度的开店计划:
可以看到在假设中,我们预计瑞幸咖啡的开店数量会在4,200店面左右趋于平缓。
这4,200家店意味着什么呢?根据公开资料,“星巴克截至2017在国内拥有2,936家门店,目标到2020年星巴克开店数量达到5,000家”。所以我们这里预测,瑞幸咖啡开店的数量将会非常接近星巴克,但是不会超过。
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达2,370家,和我们上述的开店速率预测基本相符。
下面是公司层面的估值模型 – 模型的驱动就是根据开店速率以及对应的单店运营财务数据来得出公司层面的财务数据,进而进一步得出其估值。
瑞幸咖啡的估值(企业价值)会成长到64亿美金,而对应的市值为59亿美金,高于现在市值25%。
然而,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如果要想实现上面这个估值,需要依赖于几个非常激进的假设:
1. 假设咖啡补贴逐年下降,且在2022年后没有补贴,但公司咖啡销量还是能稳定增加
2. 假设公司真的可以将营销费用降低到和同类公司同样的水平。
要知道,现在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还是负数,瑞幸咖啡投资最后注重的还是在禁售期内股价保持坚挺,过了禁售期后必定大幅地套现走人。到时机构投资者盘由谁来接呢?自然是我们广大的二级市场散户了。
什么,机构投资者去哪了?嘿嘿嘿……
部分图片可能是由于太大了,被压缩之后看不太清楚,需要这个模型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估值,单店估值模型可以免费领取。文章链接如下: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马估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