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萨尔浒之战明军最佳的决战地在哪儿?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军最佳的决战地,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这场仗打得太憋屈了。要我说,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点,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片土地。

如果非要挑个“最佳”的决战地,我觉得应该往更南边,更接近 辽阳 的地方去考虑。为啥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

首先,后勤和兵力集结的便利性。咱们明朝皇帝陛下虽然在那边有驻军,但真正能打的兵力,尤其是从内地调过来的精锐,都是需要时间去集结和运输物资的。萨尔浒那个地方,说实话,太靠北了,离咱们中原腹地太远。每次调兵遣将,运送粮草弹药,都是一道难关。要是能把决战地点设在更靠近辽阳,甚至能在辽阳城附近设下埋伏,这样咱们的优势兵力就能更快速地投入战斗,后勤补给也相对更容易。就算努尔哈赤他有骑兵优势,咱们也能依托城池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让他无处下风。

其次,利用地理优势,限制建州兵的骑兵优势。努尔哈赤的八旗兵以骑兵见长,机动性强,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他们在萨尔浒那种开阔地带作战,确实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咱们要是能把战场选在有山地、丘陵或者河流等复杂地形的地方,就能很大程度上削弱他们的骑兵冲锋的优势。设想一下,如果在辽阳附近一些有林地、沟壑或者河流的地方设下埋伏,当建州兵深入时,咱们可以避开他们的正面锋芒,从侧翼或者后方发动攻击。特别是如果在雨季,那些河谷和沼泽地,更是他们的噩梦。我们可以挖设壕沟,构筑工事,让他们寸步难行。

第三,保存实力,避免被分割包围。杨镐那次真是昏头了,兵分四路,给了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机会。最好的决战地,应该是一个能够 集中我方优势兵力,同时又能避免被敌军轻易分割 的地方。如果选择辽阳附近,我们可以依托辽阳作为坚固的后盾,将主力部队部署在能够互相支援的区域,而不是分散开来。这样一来,就算努尔哈赤试图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我们也能够迅速调集兵力进行驰援,而不是像上次那样,一支支被敌人咬死。

第四,争取民心和战略主动权。辽东地区,尤其是辽阳,是明朝在东北的重要屏障和政治经济中心。如果我们能在辽阳附近成功击退建州兵,那不仅能稳固边防,更能极大地提振士气,争取当地汉民的支持。要知道,很多当地的百姓也是深受建州兵压迫的。一个胜利,就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增加对咱们明朝的支持。反之,在边远的萨尔浒吃了败仗,只会让大家觉得朝廷无力保护,更加倒向建州。

具体来说,我设想的决战地可能是在 辽阳城以北几十里的丘陵地带,或者是一些有天然屏障的河谷区域。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在那里构筑多层防御工事,深挖战壕,设置鹿砦,甚至可以利用一些险峻的山体作为天然屏障。主力部队可以部署在易守难攻的关键隘口,预备队则放在后方,随时准备支援。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开阔地带设置陷阱和弓箭阵,专门对付建州兵的骑兵。

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军事上的事情,变数太多。当时的将领,也各有自己的考量。但说实话,如果能更聪明地选择战场,或许萨尔浒之战的历史也就改写了。这场仗打得太可惜了,损失的兵员、白白消耗的钱粮,简直是心疼啊!咱们得从中吸取教训,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强敌,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依然还是萨尔浒,这里就是最佳战场。

我们不妨看一下地形图上反应的萨尔浒西北线战场地形——


1、

图中两条蓝线,是杜松和马林原计划的行动路线

两个蓝五星位置分别为抚顺关,三岔口(今铁岭市三岔村)

红色箭头/白色四方棱型,为实际战场发生地,共三处:萨尔浒与界凡,尚间崖和斐芬山、洼浑沐(即斡珲鄂谟,今天已经在大伙房水库湖底了)

白色五边形为石门关,为成化三年丁亥之役时,明军出抚顺关的行动路线。注意虽然叫“关”,但只有南、北两山夹逼形成的天然山谷孔道,明朝并没有在这里修人工关隘

右下方白色线条,即苏子河口南侧的“大甩湾”,河流被东西向突出的山体所阻,导致河道在这里出现180度的扭转,呈现出一个半岛。这个半岛都是山,阻挡了河口外明军的视线。

2、

从抚顺关到苏子河口萨尔浒山,路程约为40里(23.2公里),明军在一天之内就能走完。

共两条路线,一为向正东方向出发,穿过石门关,成化三年丁亥之役时是走里;

二是从门岭南山南麓、沿浑河走,杜松是这么走的,即图中下方的蓝线。

从三岔儿堡到苏子河口的路线,路程约为60里(35公里),明军如果能多加督促,在一天之内基本也能走完。

马林从三岔儿堡出发,计划经上年马洲—下年马洲—下哈达—哈达背—营盘村,抵达浑河岸边,即图中上方的蓝线。

3

包括滕绍箴、李治亭等清史大家,都表示西北两轮军的会师时间和地点,是“三月二日会师于二道关”。二道关即建州三关中的代珉关,位于苏子河河谷深处的五岭—马尔墩岭.

现在看来,这两位学者的陈述,恐怕都要值得商榷了。

因为进出苏子河就一条路,即从萨尔浒—界凡之间的河口进入,如果西北两路不必走到二道关才会师,他们在河口就已经会师了。

“会师于二道关”、“杜松战于二道关”、“杜松于二道关中伏”等描述,实际上是西路军战败后,逃回来的监军御史张铨等人的呈报,后经巡按陈王庭等采纳、转述,写入奏疏呈报朝廷。

而张铨原为都察院江西巡按御史,以往从未去过辽东,没有在辽东任职的履历。他于万历四十七年春才被派往辽东,出任分巡道官员,在大战前被任命为西路军的监军御史。此人对辽东社会形势、地理、建州女真所在苏子河古的情况,基本属于一无所知,又刚经历战场上紧张、慌乱的气氛下,因此极有可能他听错认错了。

4

杜松于二月二十九日下午自抚顺关出发,马林于二月二十八日上午从三岔儿堡出发。后者比前者早一天半。

如果马林能正常速度行军,那么在三月初一的午前,他至少能抵达浑河北岸的营盘寨(今天抚顺营盘村),与正在浑河南岸行军的杜松相见。双方虽然隔河,但都已经在目视范围内,基本相当于会师了

图中蓝圈,就是西北两路军原计划的会师区域,如今大部分地区已经处在大伙房水库湖底。

这一地域是浑河两岸的河滩平原,空间空旷、地形低平,分布着一些小丘陵,便于展开兵力,是比较理想的列阵厮杀战场。

西北两路军在此会师,把后金主力从河口内吸引出来,在此决战

一旦进入河谷,路窄而细,还有建州三关的逼仄关口地形,没有足够空间展开兵力。西北两路明军5万多人,就算兵力比较多,也发挥不出兵力优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军最佳的决战地,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这场仗打得太憋屈了。要我说,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点,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片土地。如果非要挑个“最佳”的决战地,我觉得应该往更南边,更接近 辽阳 的地方去考虑。为啥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首先,后勤和兵力集结的便利性。咱们明朝皇帝陛下虽然在那边有驻.............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军队装备了当时号称“红夷大炮”的先进火炮,而后金(后来的清朝)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技术差距下,明军还是惨败于后金。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到军事指挥、军队素质、战术运用、后勤保障,甚至是当时的政治气候。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大炮虽然是威力巨.............
  • 回答
    萨尔浒之战(1619年)是后金(清)与明朝之间的关键战役,明朝因指挥混乱、战略失误而惨败。若万历皇帝要改变战局,需从将领选择、战略部署、后勤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以下从历史背景、将领选择、战略分析和可能的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与战局关键1. 努尔哈赤的崛起 努尔哈赤在1618年以“.............
  • 回答
    萨尔浒之战的战局可谓跌宕起伏,尤其是满清军队在击溃杜松、马林两大路明军后,紧接着对刘挺发起攻击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在这短短几天内,明朝另一支至关重要的部队——李如柏率领的部队,却似乎按兵不动,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得从更宏观的战役部署和当时各方的动向来细细梳理。要说李如柏当时在干什么,.............
  • 回答
    萨尔浒之战,这场奠定清朝基业的关键战役,以其惨烈程度和深远影响而载入史册。关于战后八旗的伤亡数字,历来是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但正如许多古代战争一样,确切的数字难以精确考证,更多的是通过当时的记载和推算来估量。战后,清朝官方的史料,如《满洲实录》、《太祖武皇帝实录》等,虽然详细记载了战役的经过,但对于.............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无疑是明末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结果也对后金(清)的崛起产生了深远影响。您提出的“明军再坚持拼一下,是否可全歼后金”这个问题,非常引人深思,也触及了这场战役中许多关键的博弈环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战役的进程、双方的优劣势以及当时的具体态势。战役背景及初期态势:首先,我.............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那场惨痛的败仗,至今仍是许多史学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这场战役中,任命杨镐为主帅,绝对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背后隐藏着明朝当时复杂的政治生态和军事决策的迷局。首先,得认识到杨镐当时并非一个籍籍无名的角色。 他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有着一定的资历。杨镐在万历年间曾担任过辽东经略,对.............
  • 回答
    明末萨尔浒之战,这场发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战役,对明朝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然而,如果问当时万历皇帝的反应,这便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充满遗憾的篇章。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当萨尔浒之战的败报传来时,万历皇帝已经去世三年了。他是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病逝的,而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万历四十七.............
  • 回答
    土木堡之战和萨尔浒之战,这两场都曾让大明王朝跌入万丈深渊的惨败,但它们对王朝命运的影响,却如同两根岔开的路标,最终指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要理解这其中的差异,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土木堡之战:一次“天灾”下的政治洗牌,暴露了体制的脆弱首先,我们得回到土木堡之战本身。公元1449年,明英宗.............
  • 回答
    在明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如同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疤,深深烙印在明朝的史册上。如果让那位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在心学领域开宗立派的“圣哲”王阳明,穿越时空亲临前线,指挥这场关键的战役,那么明军是否还有扭转乾坤、获得胜利的可能?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且充满探讨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
  • 回答
    萨尔浒之战,那可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式的重大事件。要说这仗,得从明朝末年讲起。那时候,东北的局势可以说是暗流涌动。我们都知道明朝经过了万历三大征,国力虽然还算强盛,但长期的战争消耗,加上内部的党争和官场的腐败,已经让这个庞大的帝国显露出疲态。而与此同时,北方崛起了另一股力量——女真,也就是后来我.............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的致命一击,也是辽东局势的转折点。倘若我能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站上萨尔浒的战场,面对努尔哈赤这位草原上的雄鹰,我绝不会重蹈覆辙,让大明精锐在一次次的误判和指挥失误中化为焦土。挽回劣势?不,我要的是彻底扭转乾坤,让明朝的旗帜在东北继续飘扬。首先,我需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信息不畅与.............
  • 回答
    成化犁庭与萨尔浒之战,一个是明朝对北方边患的策略调整,一个是关宁铁骑与后金的殊死一搏,两者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目标和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简单比较成败并不能完全概括其复杂性。但如果非要从“成功”与“不能成功”的角度去剖析,我们可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成化犁庭:一次精妙的边患应对策略成化犁庭并非一场.............
  • 回答
    在谈论萨尔浒之战明军战斗力的问题时,引用杜车别先生的观点,认为明军“战斗力非常强,只是数量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需要深入分析明末军事力量的调动和部署,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失败,并非完全是由于“战斗力不行”,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 回答
    要回答“如果让白起来指挥萨尔浒之战的明军,能否获胜”,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命题,需要结合白起其人的军事才能和萨尔浒之战的实际情况来细致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白起是一位杰出的战国时期秦国将领,以其高超的军事策略、严明的军纪和对战场的残酷判断著称。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尤其是“以寡击众”.............
  • 回答
    万历三大征(通常指万历年间对日本、朝鲜和蒙古的三次军事行动)与萨尔浒之战(1619年)之间存在时间与战略上的关联,但二者并非同一历史事件。萨尔浒之战是明军在辽东对抗后金(清朝前身)的战役,而万历三大征可能被部分史家误指为对日本、朝鲜、蒙古的三次军事行动。不过,根据历史脉络,萨尔浒之战是万历时期辽东战.............
  • 回答
    《英雄联盟》首部动画之所以选择了《双城之战》,而不是更早或者更侧重于艾欧尼亚或诺克萨斯这样极具代表性的地域,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创意考量,绝非偶然。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IP的潜力挖掘,更是对市场反应、叙事能力和制作可行性的综合判断。首先,我们得明白,《英雄联盟》即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海量.............
  • 回答
    在我看来,谈论弗利萨所属种族是否比赛亚人更配得上“战斗民族”的称号,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尤其是当我们深入挖掘《龙珠》世界的设定后,会发现答案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回到“战斗民族”这个词本身。它传达的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生存哲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战斗力强。一个真正的战斗民族,其社.............
  • 回答
    萨尔浒战役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努尔哈赤能够准确判断明军的位置,并非偶然,而是他长期以来对明朝军事动向的细致观察、对战场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系列精准的情报收集和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细致入微的情报网构建与运用努尔哈赤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对明朝.............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军如果只派出一路,即便兵力达到九万,面对后金六万精锐,胜算依旧充满变数,绝非稳操胜券。我们得明白,萨尔浒之战的精髓,在于努尔哈赤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各个击破的战略。他将明军主力分割,通过快速的机动和精准的攻击,将数量上占优的明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如果明军只有一个战场,那么这场战役的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