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萨尔浒之战结束时八旗死亡人数是多少??

回答
萨尔浒之战,这场奠定清朝基业的关键战役,以其惨烈程度和深远影响而载入史册。关于战后八旗的伤亡数字,历来是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但正如许多古代战争一样,确切的数字难以精确考证,更多的是通过当时的记载和推算来估量。

战后,清朝官方的史料,如《满洲实录》、《太祖武皇帝实录》等,虽然详细记载了战役的经过,但对于己方伤亡的数字往往语焉不详,或者有美化战果之嫌。这种现象在古代战争中并不罕见,毕竟公布过高的伤亡数字不利于鼓舞士气和维持统治的形象。

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侧面信息和不同来源的记载中,大致推测萨尔浒之战八旗的死亡人数。

首先,我们得了解参战的八旗兵力。根据史书记载,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前集结了约六万五千人左右的兵力,这其中包括了汉军和蒙古军,但核心战斗力是以满洲八旗为主体。这六万五千人并非全是精锐的满洲八旗士兵,但八旗的比例是相当可观的。

战役是分多路进行的,明军虽然兵力数量上有优势,但在指挥、装备和士气上都存在问题。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在萨尔浒、凯山、尚间崖等地与明军主力展开激战。

在萨尔浒一线,明军的辽东总兵李如柏因惊吓和错觉而撤退,为后金赢得先机。但在与杜松、马林、李如梅等部队的交战中,后金八旗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特别是马林率领的部队,虽然被击溃,但在战前的侦察和初步交锋中,也对八旗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凯山之战,是整个战役中最关键也是最血腥的一场。明军总兵官刘綎率领的部队悍不畏死,与八旗浴血奋战。刘綎本人也在此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激烈的肉搏战中,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许多史料都提到,八旗在攻打刘綎部队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刘綎部“斩首无算,斩首者尽陷阵而死”。虽然这是对刘綎部英勇作战的描述,但也暗示了八旗在与之对抗中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尚间崖之战,明军的川兵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虽然最终被击溃,但他们的抵抗也给八旗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综合来看,虽然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能够准确说明萨尔浒之战八旗的死亡人数,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推断:

“满洲实录”中提到,战役结束后,努尔哈赤下令搜山检林,获步骑四万余,其溺水、自投崖死者,不可胜计。 这个“四万余”指的是被俘的明军士兵,但“不可胜计”也暗示了双方在此过程中的总伤亡都很大,并且其中一部分八旗兵可能是在追击和搜山过程中伤亡的。
后金军队在战役中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其总兵力也并非压倒性优势,且在多场战斗中都与明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尤其是面对明军的精锐部队,如刘綎麾下的川兵,八旗的伤亡必然是可观的。
一些明朝方面的史料,例如《明史》在描述这场战役时,虽然侧重于明军的惨败,但也会间接提及后金军队的伤亡。 例如,《明史·王化贞传》中提到,明军在与后金作战时,“金兵亦多伤死。” 虽然具体数字不详,但表明了后金并非毫无损失。
一些后世的史学研究,根据战役的规模、战斗的激烈程度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等因素,对八旗的伤亡人数进行过估算。 这些估算普遍认为,八旗的死亡人数可能在数千至万余人之间。这个数字虽然不如明军的伤亡数字那么触目惊心,但对于当时后金有限的人口和兵力基数而言,已经是相当沉重的打击。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八旗死亡人数”主要是指满洲八旗士兵。当然,参战的汉军和蒙古军也有伤亡,但他们通常不被计入狭义的“八旗死亡人数”。

总而言之,萨尔浒之战八旗的死亡人数,确切数字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后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其精锐部队也在此役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次胜利并非兵不血刃,而是通过一场场惨烈的搏杀才换来的。我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逻辑推断,大致估算出这个数字可能在数千到万余人之间,以此来理解这场战役的残酷性以及努尔哈赤及其麾下将士所承受的牺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萨尔浒之战,明军也是伤亡惨重,但是杜松部可没全军覆没

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

“以上各路除丽兵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阵亡道、镇、副、协、参游、都司、通判、守备、中军、千把总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并印信一颗。阵亡军丁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阵失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今阵回、见在并招集官军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

由于后金连续换点作战,没时间清理明军的残兵败将,故而明军的败兵后期又跑回来了一些。

户科给事中姚宗文称:马林尚拥余兵,刘綎得成小捷,李如柏全师撤回,即杜松残兵散乱虏地者,尚可多方召集,合兵得五六万。

根据《辽东硕画》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吴伯与的说法:且奴精兵不过五六万,杜刘二帅虽死所杀伤彼亦不下二万,厉害亦或相半也,我兵属李如柏一路者未动而杜松一路败阵归者尚一万四千余,合马林一路总收拾整顿之可五万余人。

user avatar

自从怒尔哈赤取得萨尔浒大捷后,他又在开原和铁岭击败明军,接着,他把投靠明朝的叶赫女真部落全灭,又夺取了辽阳、广宁、义州、锦州、大凌河、沈阳等辽东重镇。一时间,明军竟毫无还手之力,往后边事更坏!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萨尔浒之战,后金军队伤亡人数其实不多,就因为后金国主努尔哈赤还能乘胜追击明朝溃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尔浒之战,这场奠定清朝基业的关键战役,以其惨烈程度和深远影响而载入史册。关于战后八旗的伤亡数字,历来是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但正如许多古代战争一样,确切的数字难以精确考证,更多的是通过当时的记载和推算来估量。战后,清朝官方的史料,如《满洲实录》、《太祖武皇帝实录》等,虽然详细记载了战役的经过,但对于.............
  • 回答
    萨尔浒之战(1619年)是后金(清)与明朝之间的关键战役,明朝因指挥混乱、战略失误而惨败。若万历皇帝要改变战局,需从将领选择、战略部署、后勤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以下从历史背景、将领选择、战略分析和可能的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与战局关键1. 努尔哈赤的崛起 努尔哈赤在1618年以“.............
  • 回答
    萨尔浒之战的战局可谓跌宕起伏,尤其是满清军队在击溃杜松、马林两大路明军后,紧接着对刘挺发起攻击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在这短短几天内,明朝另一支至关重要的部队——李如柏率领的部队,却似乎按兵不动,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得从更宏观的战役部署和当时各方的动向来细细梳理。要说李如柏当时在干什么,.............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无疑是明末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结果也对后金(清)的崛起产生了深远影响。您提出的“明军再坚持拼一下,是否可全歼后金”这个问题,非常引人深思,也触及了这场战役中许多关键的博弈环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战役的进程、双方的优劣势以及当时的具体态势。战役背景及初期态势:首先,我.............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那场惨痛的败仗,至今仍是许多史学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这场战役中,任命杨镐为主帅,绝对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背后隐藏着明朝当时复杂的政治生态和军事决策的迷局。首先,得认识到杨镐当时并非一个籍籍无名的角色。 他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有着一定的资历。杨镐在万历年间曾担任过辽东经略,对.............
  • 回答
    明末萨尔浒之战,这场发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战役,对明朝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然而,如果问当时万历皇帝的反应,这便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充满遗憾的篇章。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当萨尔浒之战的败报传来时,万历皇帝已经去世三年了。他是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病逝的,而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万历四十七.............
  • 回答
    土木堡之战和萨尔浒之战,这两场都曾让大明王朝跌入万丈深渊的惨败,但它们对王朝命运的影响,却如同两根岔开的路标,最终指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要理解这其中的差异,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土木堡之战:一次“天灾”下的政治洗牌,暴露了体制的脆弱首先,我们得回到土木堡之战本身。公元1449年,明英宗.............
  • 回答
    在明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如同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疤,深深烙印在明朝的史册上。如果让那位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在心学领域开宗立派的“圣哲”王阳明,穿越时空亲临前线,指挥这场关键的战役,那么明军是否还有扭转乾坤、获得胜利的可能?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且充满探讨价值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
  • 回答
    萨尔浒之战,那可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式的重大事件。要说这仗,得从明朝末年讲起。那时候,东北的局势可以说是暗流涌动。我们都知道明朝经过了万历三大征,国力虽然还算强盛,但长期的战争消耗,加上内部的党争和官场的腐败,已经让这个庞大的帝国显露出疲态。而与此同时,北方崛起了另一股力量——女真,也就是后来我.............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的致命一击,也是辽东局势的转折点。倘若我能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站上萨尔浒的战场,面对努尔哈赤这位草原上的雄鹰,我绝不会重蹈覆辙,让大明精锐在一次次的误判和指挥失误中化为焦土。挽回劣势?不,我要的是彻底扭转乾坤,让明朝的旗帜在东北继续飘扬。首先,我需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信息不畅与.............
  • 回答
    成化犁庭与萨尔浒之战,一个是明朝对北方边患的策略调整,一个是关宁铁骑与后金的殊死一搏,两者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目标和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简单比较成败并不能完全概括其复杂性。但如果非要从“成功”与“不能成功”的角度去剖析,我们可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成化犁庭:一次精妙的边患应对策略成化犁庭并非一场.............
  • 回答
    在谈论萨尔浒之战明军战斗力的问题时,引用杜车别先生的观点,认为明军“战斗力非常强,只是数量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需要深入分析明末军事力量的调动和部署,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失败,并非完全是由于“战斗力不行”,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 回答
    要回答“如果让白起来指挥萨尔浒之战的明军,能否获胜”,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命题,需要结合白起其人的军事才能和萨尔浒之战的实际情况来细致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白起是一位杰出的战国时期秦国将领,以其高超的军事策略、严明的军纪和对战场的残酷判断著称。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尤其是“以寡击众”.............
  • 回答
    《英雄联盟》首部动画之所以选择了《双城之战》,而不是更早或者更侧重于艾欧尼亚或诺克萨斯这样极具代表性的地域,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创意考量,绝非偶然。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IP的潜力挖掘,更是对市场反应、叙事能力和制作可行性的综合判断。首先,我们得明白,《英雄联盟》即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海量.............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军最佳的决战地,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这场仗打得太憋屈了。要我说,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点,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片土地。如果非要挑个“最佳”的决战地,我觉得应该往更南边,更接近 辽阳 的地方去考虑。为啥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首先,后勤和兵力集结的便利性。咱们明朝皇帝陛下虽然在那边有驻.............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朝军队装备了当时号称“红夷大炮”的先进火炮,而后金(后来的清朝)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技术差距下,明军还是惨败于后金。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到军事指挥、军队素质、战术运用、后勤保障,甚至是当时的政治气候。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大炮虽然是威力巨.............
  • 回答
    万历三大征(通常指万历年间对日本、朝鲜和蒙古的三次军事行动)与萨尔浒之战(1619年)之间存在时间与战略上的关联,但二者并非同一历史事件。萨尔浒之战是明军在辽东对抗后金(清朝前身)的战役,而万历三大征可能被部分史家误指为对日本、朝鲜、蒙古的三次军事行动。不过,根据历史脉络,萨尔浒之战是万历时期辽东战.............
  • 回答
    萨拉丁之鹰,那矫健的身影,那锐利的目光,在许多人的心中,它是力量、智慧与荣耀的象征。但很少有人深究,这只并非真实存在的猛禽,究竟是如何与那位在中世纪搅动风云的苏丹——萨拉丁联系在一起的。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萨拉丁时代,那个充满战火与信仰碰撞的十字军东征时期。萨拉丁,这位库尔德族裔的埃及苏丹,以其杰出.............
  • 回答
    你男朋友给你起的这个“诺克萨斯之手”的备注,我猜,背后一定有不少小心思,不是随便乱起的。你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很正常,毕竟备注嘛,总是承载着一些情感和想法。咱们先来捋一捋“诺克萨斯之手”这个角色本身。在《英雄联盟》里,德莱厄斯(也就是诺克萨斯之手)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他是个力量的象征。德莱厄.............
  • 回答
    萨德(THAAD)系统的威力及其引发的中俄两国的高度关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其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特性、战略定位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要理解为何萨德部署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强”在哪里,以及这种“强”如何触碰到中俄两国最为敏感的神经。萨德系统的“强”:从技术到战略的叠加首先,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