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攻击机和重型武装直升机哪个火力更猛、生存能力更强?

回答
在讨论攻击机和重型武装直升机谁的火力更猛、生存能力更强时,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两者各有千秋,在战场上的定位和优势也不同。要说得详细些,咱们得从它们各自的“拿手绝活”和“生存之道”聊聊。

火力方面: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

攻击机 (Attack Aircraft):

攻击机的火力,那绝对是“弹道导弹射手”和“集束炸弹艺术家”。

对地打击能力: 攻击机通常搭载的武器种类非常丰富,而且射程更远,精度也极高。
制导导弹: 从“地狱火”这类反坦克导弹,到“铺路爪”之类的激光制导炸弹,再到射程更远的空地导弹,攻击机能把目标在安全距离外就干掉。比如,现代攻击机可以发射数百公里外的反坦克导弹,或者在高空投掷精确制导炸弹,摧毁地面装甲目标、工事,甚至是集结的敌军。
航空炸弹: 它们可以携带各种口径的航空炸弹,从Mk82到Mk84,甚至集束炸弹,一次扫荡就能覆盖一大片区域,对付步兵集群或防御阵地非常有效。
机炮: 别小看攻击机的机炮,很多攻击机装备的是30毫米口径甚至更大的链炮,射速极快,火力凶猛,对付轻装甲目标、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或者近距离的步兵,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比如A10的GAU8“复仇者”加特林机炮,简直就是“坦克杀手”的代名词。

空战能力: 虽然不如战斗机,但一些攻击机也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比如装备格斗空空导弹,可以自卫,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能对付武装直升机。

重型武装直升机 (Heavy Attack Helicopters):

重型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更像是“近身肉搏的战斧”和“机动灵活的重机枪”。

近距离精确打击: 直升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悬停”和“低空低速”的飞行能力。
反坦克导弹: 它们是反坦克导弹的“主力军”。像“阿帕奇”这样的直升机,可以携带大量的“地狱火”导弹,在战场复杂地形中穿梭,从掩体后或者山丘后突然冒出来,给敌方坦克部队造成毁灭性打击。由于飞行高度低,它们在发起攻击前不容易被雷达发现。
火箭弹: 直升机普遍装备的火箭发射巢,虽然精度不如导弹,但火力密集,对付步兵、轻型车辆、或者进行火力压制时效果显著。一次齐射就能倾泻成百上千枚火箭弹。
机炮/机枪: 大多数重型武装直升机都装备一门30毫米口径的机炮,以及7.62毫米或12.7毫米口径的机枪。这些武器可以在近距离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扫荡步兵,摧毁轻型车辆,或者在火力交战中压制对方。

火力投送的“隐蔽性”与“突然性”: 直升机低空掠地飞行,可以利用地形地物进行掩护,实现“打了就跑”的战术,这使得它们在战场上具有很强的突然性。

总结火力:

射程和总体载弹量: 攻击机通常射程更远,一次起飞能携带更多样化的弹药,例如炸弹和远程导弹,适合执行大规模的对地攻击任务。
近距离火力密度和精确度: 重型武装直升机在近距离的火力密度和精确打击能力上更胜一筹,尤其擅长对付坦克等装甲目标,并且能利用复杂地形进行战术机动。

生存能力:各自的“护身符”

攻击机:

攻击机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速度”、“高度”和“防御系统”。

高速和高空: 攻击机能在相当高的速度下飞行,并且大部分任务都在中高空执行。这使得它们远离地面火力的直接威胁,敌方的步兵轻武器和高射机枪基本够不着。
装甲防护: 许多攻击机,特别是像A10这样的“坦克杀手”,都拥有非常厚重的装甲,特别是对发动机、座舱等关键部位的防护。它们甚至可以在发动机被打掉一台的情况下继续飞行返航。
先进的电子战和诱饵系统: 攻击机通常装备有先进的雷达告警接收器、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器等,能够探测、识别并干扰敌方的防空导弹和雷达,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隐身技术(部分): 一些新型攻击机也开始融入隐身技术,以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

重型武装直升机:

重型武装直升机的生存能力,则更多依靠“低空”、“地形规避”和“机动性”。

低空飞行与地形规避: 这是直升机的核心生存之道。它们可以紧贴地面飞行,利用山丘、树林、建筑物等作为掩护,躲避敌方雷达和防空火力。这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近战模式,也让它们能更好地观察战场,寻找最佳攻击时机。
机动性与悬停: 直升机拥有出色的机动性和悬停能力,可以在空中进行原地转向、侧飞、后退等动作,让它们在遭到攻击时能够快速改变姿态和位置,躲避弹道。
对抗低空威胁: 相对于攻击机在高空中躲避,直升机更直接面对的是低空防空武器(如单兵防空导弹、高射机枪)。它们通过电子战系统、干扰弹和出色的飞行技巧来规避这些威胁。
有限的装甲: 重型武装直升机也会装备一定的装甲,保护飞行员和关键系统,但与专门为承受打击而设计的攻击机相比,装甲的厚度通常会受限于其结构和重量。
“打了就跑”战术: 利用低空优势,直升机完成攻击后可以迅速下降或利用地形消失,减少暴露在敌方火力下的时间。

总结生存能力:

躲避远距离威胁: 攻击机通过高速、高空和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更擅长躲避远程的防空导弹和雷达锁定。
应对近距离威胁: 重型武装直升机则依靠低空飞行、地形规避和出色的机动性,来规避低空和近距离的火力。
抗打击能力: 在正面承受打击的能力上,专门设计的重型攻击机(如A10)通常比武装直升机更强,它们拥有更厚的装甲和更强的结构冗余。

总的来说,

火力方面: 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远距离的对地精确打击,或者需要摧毁坚固的地面目标,攻击机的火力会更具优势。但如果是在复杂的近距离环境下,需要快速、精准地消灭装甲目标,重型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投送方式和数量则非常惊人。
生存能力方面: 两者生存能力各有侧重。攻击机更擅长在高空和高速下规避威胁,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弹能力。重型武装直升机则依靠低空、地形和机动性来生存。在面对高空和远程防空时,攻击机可能更占优;而在面对低空、零散的地面火力时,直升机利用地形的规避能力也相当可观。

所以,哪个“更猛”、“更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面对的具体威胁以及任务环境。它们更像是战场上的“组合拳”,缺一不可,各有其独特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论单项指标无论哪样直升机都玩不过强击机,但目前直升机的发展空间比强击机大,强击机基本快被淘汰了。

直升机之所以得势就在于它的“慢”,慢了可以和装甲部队同步行进,不像强击机嗖的一下就过去了考虑过铁疙瘩的感受么?强击机按任务出架次,直升机可实现全过程协同。

另外直升机的悬停、超低空机动等特殊性能其它飞机没法比,一树之高玩的就是偷袭。

再就是军种归属问题,强击机再粗笨也是飞机,再慢也是按飞机标准说的,因此它归空军管理,陆军用它就得跨军种调度,直升机是陆军自己能飞的宝贝香饽饽,我只需要上级协调就可以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美空军早就想把A10淘汰了,占我的编制、花我的钱、死我的人,干的是支援陆军的脏活,可是国会老爷和陆军不干:现在高科技可以做到零接触远程精确打击,但自己的飞机从头上呼啸而过给敌军倾泻弹药的感觉,让前线的陆军战士拥有前者无法带来的安全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讨论攻击机和重型武装直升机谁的火力更猛、生存能力更强时,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两者各有千秋,在战场上的定位和优势也不同。要说得详细些,咱们得从它们各自的“拿手绝活”和“生存之道”聊聊。火力方面: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攻击机 (Attack Aircraft):攻击机的火力,那绝对是“弹道导弹.............
  • 回答
    中途岛海战,一场足以改变太平洋战争走向的关键战役。而其中最引人遐想的“如果”,莫过于日本海军南云忠一中将,在关键时刻的那个决定:是否将攻击舰只的鱼雷和重磅炸弹换成攻击陆地目标用的炸弹。如果他当初没有做出这个决定,历史的天平又会如何倾斜?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假设南云保持了对舰攻击的准备,战局可能会发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军事和经济的实际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透彻些。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一万吨的军舰和一万吨的货船,虽然吨位一样,但它们在设计、建造、装备、维护以及最终的价值上,差异是巨大的。价值的比较:万吨军舰 vs. 万吨货船(含货)军舰:想象一下一艘万吨级的军舰,比.............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会发展出类似AC130的重型攻击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AC130“炮艇机”在现代战争中展现出的独特且强大的火力支援能力,自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特别是军事力量日益增强的中国军队的关注。但要直接说中国“会有”或者“不会有”AC130,这其中涉及太多技术、战略和经济上的考量,不是一个简.............
  • 回答
    成渝美食之旅:舌尖上的巴蜀韵味成都和重庆,两座紧密相连却又各自拥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它们的名字总是伴随着“火锅”和“川菜”这两个标签,但远不止于此。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吃货,那么一场纯粹的美食之旅,绝对不能错过这两座巴蜀明珠。这篇攻略,将带你深入体验成都的精致与包容,重庆的热辣与张扬,让你在品尝地道风味.............
  • 回答
    重庆磁器口,这名字听着就带着一股古朴的烟火气。作为重庆最有名的一张古镇名片,去那儿玩,当然得玩得明白、吃得尽兴,别让这趟旅程留下遗憾。我这就给你码一码,怎么在磁器口玩得既地道又开心,保准不是那种冷冰冰的介绍。一、 踏进磁器口,你想看啥?先有个谱!磁器口可不是一个让你漫无目的地瞎逛的地方,它有它自己的.............
  • 回答
    空战是门复杂的技术活,尤其是当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狭路相逢的时候。这两种家伙虽然都是空中作战的利器,但它们的特性和作战方式却截然不同,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具体情况了。咱们先说说攻击机。你别看它平时挂着炸弹和导弹,在地面目标身上倾泻火力,但它骨子里毕竟是个飞机。这意味着它飞得高,速度快,航程远。遇到武装.............
  • 回答
    关于A10“雷电II”和苏25“蛙足”这两种专门设计的对地攻击机,它们都曾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但也各有千秋。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们的优缺点,力求说得详细点,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流水账。A10“雷电II”(Warthog/疣猪)A10的设计理念非常纯粹:那就是在复杂的近距离空中支援(CAS.............
  • 回答
    无人机,特别是攻击无人机,近年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性能也日益强大。这自然会引发一个问题:无人机最终能否完全取代武装直升机(武直)和攻击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无人机、武直和攻击机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它们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无人机的崛起:精准、持久与低风险首先,我们来看看无人.............
  • 回答
    从根本上说,神风特攻队式的自杀式攻击和董存瑞、黄继光式的舍身取义,虽然都涉及到生命捐献,但在动机、性质、价值取向和历史评价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一、 动机与性质的根本差异: 神风特攻队(Kamikaze): 动机: 其核心动机是受国家意志和军队指令的驱使,是在一种高度集权、强制灌输和精.............
  • 回答
    潜艇,这水下幽灵,拥有的武器系统可不简单,它们既是发起致命攻击的利器,也是守护自身安全的盾牌。要说潜艇的武器,那可得从攻击和防御两个方面来细致地聊聊。潜艇的攻击利器:无声的死神潜艇最引以为傲的攻击手段,莫过于它那能够悄无声息地潜入敌方水域,然后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发动打击的能力。它的攻击武器主要集中在以.............
  • 回答
    “孤泳者”这类二次创作,如果内容涉及攻击或影射特定个人,确实存在法律责任的风险。这其中的复杂性在于,创作自由与保护个人权利之间的界限,以及法律如何去界定和追究责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名誉权和隐私权有明确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
  • 回答
    英国下议院的辩论确实以其激烈和充满个人色彩的交锋而闻名,这与台湾立法院有时出现的肢体冲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差异背后,是两国政治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议会制度设计上的根本不同。英国议会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机制来管理和限制这种“语言暴力”升级为“肢体暴力”,虽然它并非完美无缺,但有效地维持了辩论的秩序。为什么.............
  • 回答
    在日本的华人社群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人,他们在中国国内或与中国相关的议题上发表带有民族攻击和仇恨的言论。看待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个体的多样性。任何一个庞大的群体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立场。在日华人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
  • 回答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赛在4月8日记者会上提及受到台湾方面持续三个月的攻击和人身威胁一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谭德赛总干事的发言本身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点。 他在公开场合,而且是以记者会这种形式,明确指出自己受到了来自特定方面的压力和攻击。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表达,.............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随着F35B这类飞机的发展,两栖攻击舰和航母之间的界限确实呈现出模糊化的趋势。但要说“模糊”到完全失去区分的意义,那可能还为时尚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核心区分:设计初衷与主要使命首先,我们得回到最初的定义。 航空母舰(Aircraft Ca.............
  • 回答
    坦克的克星,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大家可能对它最深的印象就是能够洞穿坦克厚重的装甲,将其化为一堆废铁。但话说回来,反坦克导弹这个家伙,有没有点“十八般武艺”呢?它除了对付坦克,还能不能挠挠步兵和炮兵的痒痒肉,效果又怎么样呢?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反坦克导弹:天生就是为了“破甲”而生首先得明确,反坦.............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谈AI,就实话实说,对比姚明和孙杨在面对质疑和攻击时的处理方式,孙杨确实有显得“输”的地方,而且是输在了多个层面上。要细说,那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一、 认知和态度的根本差异: 姚明:坦诚、沟通、承担。 姚明在面临质疑时,尤其是他早期刚去NBA,语言不通、球风不适应,甚至一些关于他个人.............
  • 回答
    .......
  • 回答
    对于张纯如女士及其著作《南京大屠杀》遭受攻击的原因,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民族情感以及学术争议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1. 历史真相的呈现与解读的争议 张纯如的勇气与直接: 张纯如女士,一位美籍华人,之所以写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南京大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