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系列要想火就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
先让观众搞清楚是谁在跟谁打!
变形金刚上映了5部,观众能记住的机器人也就擎天柱、大黄蜂和威震天,其中威震天的形象辨识度还不太高。
这些角色长什么样,有什么特性,具体什么性格观众一概不知,坐在电影院里就看一群机器人乒乒乓乓一通乱打,也不知道怎么就打死了,也不知道是正派还是反派。
懂是看不懂的,只能看看特效,用恐龙哄哄孩子什么的。
观众能怎么办?
你既然拍电影就必须先预设进入电影院的人是不看动画或者漫画的人,否则你的市场肯定扩大不了。
目前,这些玩IP的,都在学漫威,但都是只学到了皮毛,没学到内核。
漫威成功的内核是什么?
就是把观众当傻子。傻子在这里不是个贬义词哈。
在筹备期就预设观众全都不懂漫威,以至于早期的时候有一些粉丝甚至都不知道漫威原来还有漫画。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把粉丝基础积累起来,观众才能与角色之间产生共鸣。
说白了,漫威拿个角色出来观众说得头头是道,我们知道这个人是谁,也知道他是哪一派的,如果他死了,我们会产生共情。
举个反例,MCU里也有塑造的很糟糕的人物,最没存在感的就是是快银了,直到死都没人知道这人是谁。
对比下X战警里的快银,出场不多却人气很高。
为什么?
这就是人物塑造成功了!
看看变形金刚,第一部人物塑造已经很好了,但结尾大战威震天撕碎的那个是爵士还是铁皮直到现在都没人搞清楚,怎么可能有共情嘛。
所以吧,变形金刚不是拍不好,但如果要想拍好,必须慢下来,先想办法构建角色,角色拍不好,不可能成功。
首先,变形金刚这个IP,本身的逻辑是很不简单的。
按照G1动画的设定,狂派和博派在赛博坦星打内战,导致整个星球资源枯竭,博派发射飞船外出寻找能源,狂派尾随发生战斗,两派一起坠机到地球,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初看这没什么,但深究下你就会发现,擎天柱身上有领导模块,出来找到有能量的星球,为何不把能量运回去救回赛博坦,反而一再破坏狂派运送能量的努力?地球人的爱与正义能拯救奄奄一息的赛博坦吗?
从这个角度看,敬爱的擎天柱大哥,是妥妥的数典忘祖赛星叛徒,简称赛奸;反而大坏蛋狂派,是努力拯救自己母星的英雄。
这事再往深了究,就是传统项目:要不要为了想象中的爱和正义,放弃、背叛自己的母国/血统。这一究下去就动摇到美利坚这移民国家的立国之本了,所以不能细究,只能强行拉着两帮机械生命体,在一个资源丰饶的星球上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开片。
其次,按照原先的设定,变形为瓦尔特P38手枪(狙击款)的威震天(麦加登),是这样的:
名言就是“和平经由暴政”。
原设定中的威震天,武力爆表(经常把擎天柱按在地上摩擦)、雄才大略、意志坚定、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真正的领导人才,就是一曹操的赛星威力加强升级版,经常就是手下作妖坏事而已,其实原作里也是它最终带领本族夺回了母星赛博坦。
才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外星飞船或者被打残废了扔进深海的破烂油罐车。原作中人类是废柴,专门拖后腿的。
可在几部电影版中,威震天被削弱成这个样子,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衬托美军的强大。是的,只有美军,别国都是废柴,有时候博派都是废柴,全靠阿美丽啃天兵,和一位忠诚勇敢的阿美丽啃小伙子…
改编没问题,但改成这样,几乎就是另建了一套平行宇宙,逻辑都没沿用多少,只不过借用了部分原作的形象而已。再加上爆炸贝这个只会“轰轰轰”的货,所以那故事情节乱七八糟,想到哪是哪,几乎都没有逻辑性可言,于是拍完5部,经典场景都用得差不多了,情怀党都腻了…
·
变形金刚系列只能有一个发展路径,那就是动画版G1走的路,其他路一定走不通。
电影版完全走了邪路。自己把自己搞死。
变形金刚系列首先要确定最本质的问题:到底它是讲人的故事,还是讲变形金刚的故事?
导演选择了人。这就彻底完蛋了。因为讲人的故事,DC、漫威,甚至终结者、机械战警、黑客帝国等系列,哪个不比你变形金刚的内涵高?代入感也强太多了,类似的主题思想也是讲过几百遍的老生常谈,变形金刚融合人类世界观根本没有竞争力。
所以这个系列如果想一直发展,只能确定一个绝对主线:变形金刚世界的变迁。
而不能是人类掺杂进去。
那么有人可能会想,这个故事和人类没关系了,那么还会有代入感吗?
这就是G1动画高明的地方,它讲的变形金刚角色,有浓厚的人味,其实本质上就是『人』,处处散发人性。讲它们的故事本身就是在讲『人』自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再加上一堆人类角色、政府、军队。完全是帮倒忙。
用机械生命体角色,讲述人性光辉,争权夺利,甚至政治、经济、战争等题材,进行深刻的物质与意识的思辨,都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比如《水浒传》你搞个换皮变形金刚版本,里面108将都经过修改,照样能够撑起一个系列。
说白了,机械外皮只是它故事的一个表象:核心到底要讲什么才是重要的。而电影版导演恰好反过来做,舍弃变形金刚的角色内核、设定内核,硬塞进去一个大男孩泡妞、青涩成长戏,只留下『无脑变形』这个画面视觉效果,完全就是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西瓜。从一个『粉丝向』可以长久捞钱的顶级品牌蜕变成『年货』捞一把就跑不管一地鸡毛的爆米花品牌,拔苗助长,守着金矿要饭。
电影版应该设计一个人类主角,但它的作用应该仅仅是『史官』,也就是变形金刚世界各种大事件的见证者,而不应该是参与其中的『主角』。从这个人类角色的视角,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擎天柱、大黄蜂等等角色就像一个个熟悉的老朋友,而不是你这个人类主角的『衬托品』。
从这个角度,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影里面足智多谋的大哥擎天柱老像个憨憨,而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威震天几乎没用过脑子了。因为它们只是电影的『道具』,不是『角色』,就像钢铁侠的战衣。
更别提,动画里面各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比如自大但又可爱的钢索,嘴炮野心家实则小白脸的红蜘蛛,憨厚的大火车,忠诚的二号管家震荡波,叛逆嚣张但有底线的闪电,一群混不吝囚徒组成的战车队,喜欢天天摆资历的老兵杯子等等,在电影版里面完全抛弃人性部分,要么压根不出场,要么弱智化,要么边缘化,一手好牌无脑扔光。
正确的做法是,加大角色个性的区分度。比如红蜘蛛野心大,但志大才疏,狂妄又胆小,就多给他设计相关剧情。充分表现他惹事时候胆大妄为,充满野心,但操作过程又志大才疏,最后暴露被威震天发现之后又贪生怕死,甚至跪地求饶的软蛋性格。力求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把G1里面一些不太有特点但又非常熟悉的角色做好区分度,比如救护车、铁皮、飞过山、大汉、爵士、探长、蓝霹雳、战戟等等方舟元老统统增加新的性格特点,剧情,成为独一无二的新角色。再搭配众多超人气角色如通天晓、阿尔西、钢索、天猫号、飞行太保等等,好东西根本用不完。躺着都能赢。
自从电影变形金刚1被卖拷贝定下了这个基础路线,整个片子系列基本就完蛋了。每集都是一个人类小人物的青春喜剧+外套一堆新机体+各种阴谋论都市传说+炸炸炸……这种拍法,最多拍两部,必烂。
变形金刚系列最应该学习的拍摄思路,是《玩具总动员》。里面也有一个人类角色小男孩『安迪』,很多时候也暗示了人类社会的细节。但总体上,每一个玩具都是可以脱离人类单独存在的角色,它们本来就是披了玩具外壳的『人』,所以根本不会出现观众无法共情的情况。
如果按照变形金刚的拍法,强行安插一个主角安迪,还要经常机械降神强行插入解决整个片子的大危机,把所有玩具的戏份挤掉三分之二,那这肯定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烂片,胡迪、巴斯光年等角色也会沦为剧情的『玩具』。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