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喜欢腾讯,也反对“游戏数据不属于玩家”这种提法,但是让我奇怪的是有些玩家的立场为什么总是那么漂浮不定?
我认为游戏数据应该属于玩家,不仅仅是游戏数据,我认为各种软件的数据,包括各种电子产品之中与用户相关的数据都应该属于用户,这意味着用户有权力去决定这些数据的转让、交易、变更、处置等几乎所有的物权。
但问题是,大部分软件生产厂商其实是不这样认为的。而很多用户,却是在凭心情支持或反对这种事情。即便是现在在反对腾讯的用户,他们看见腾讯这样说了,他们就反对。但如果换一个场景,他们可能就不反对了。他们在并不是真正支持用户对数据的物权,他们只是心情不爽而已。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很多WOW玩家就反对RMB交易,反对收费拉人,反对G团。要说人家玩游戏怎么玩是人家自己的权利,你为什么要去反对别人?这些WOW玩家反对RMB交易,过去暴雪和网易也反对,他们抬出的大旗就是维护玩家的利益,真的维护了玩家的利益吗?玩家连决定自己怎么玩的权利都没有了,这叫什么利益?后来大家都知道,官方出了时光徽章,意味着官方下场RMB交易。这时候过去那些反对玩家之间进行RMB交易的玩家怎么说?凭什么官方不劳而获卖G就是正确的,玩家自己手打卖G就是错误的?
再比如,苹果手机强制收取app30%收益的事情。手机是我买的,我买的时候你告诉我手机能安装各种APP,结果要收费,这算什么道理?苹果公司收费的理由在于,他们通过苹果市场发布了APP。但这个理由是诡辩。你苹果市场是垄断的,你不准安装其他市场,你苹果公司提供的编程接口也限制了其他未经过苹果公司认证的APP的使用。
苹果公司的限制了用户对自己手机数据的决定权。如果用户们真的重视自己的数据所有权,那就应该反对苹果公司的这种垄断行为。他们应该要求苹果公司开放编程接口和应用市场的限制,让各种软件公平竞争,到时候如果你苹果公司的产品有竞争力,你要收费自然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垄断后强制收费。可惜的是这些苹果手机的用户并不在乎自己手机数据的物权,他们花钱买了手机,但在使用手机时还要被雁过拔毛。
我认为用户应该对各种软件,电子产品的数据拥有权利,所以我认为玩家理所当然拥有RMB交易的权利,我也认为用户理所当然拥有自由使用电子产品的权利。如果一个电子产品故意限制了玩家自由使用的权利,如果一个厂商宣传自己可以自由使用app却实行数据垄断,用户有权进行索赔。
当我支持了一种规定,我会支持它“看上去好”的一方面,也会支持它”看上去不好“的一方面,而不是今天觉得它好就支持,明天觉得他不好了就反对。
如果你今天反对腾讯,明天却去支持其他IT厂家的类似做法,那么你并不是真的在乎你的数据权利。
如果我没记错,就在前两天,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腾讯控股责令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等处罚,主要原因就是腾讯为了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通过与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合并,集中后实体占有的独家曲库资源超过80%,明显违反了《垄断法》,而从市场监督总局对腾讯做出的相关处理,也可以看出管理层垄断的态度是明确的。
可网络音乐才消停,这又盯上网络游戏了?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游戏行业市场规模为2786.87亿元,其中腾讯控股游戏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我国游戏市场规模的56.01%,是目前我国游戏行业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
其中腾讯控股游戏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我国游戏市场规模的56.01%,还不满足?这莫非是因为还没到80%呐?又将手伸向小小的第三方交易市场,控告边远五线城市的某手游交易平台、以及某些不知名的却占有一些市场份额的DD373、5173等十多家小交易平台不正当竞争?
如果说这些第三方平台帮助玩家交易属于不正当交易,那么为什么腾讯自己投资的某东、某多多、某转,不仅不控告不当竞争,甚至还主动给他们引流呢?明显双标。如果这些第三方交易平台全部覆灭,可想而知,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可能可能是由于想通过收购却遇到阻碍,才采用诉讼解决的方法,扩大垄断优势。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游戏数据不属于玩家?大概意思是广大游戏玩家们是没有权利支配用自己身份证和手机号注册的账户?我们游戏玩家打游戏挣的装备、道具、金币也不允许交易?这一切都是鹅厂的?合着游戏玩家都成了游戏平台的代练?
当然,如果游戏平台愿意花钱回收我的账号,那我也挺乐意,而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就单方面宣布游戏玩家对于自己持有的账号没有自主决定权,很明显是霸王条款。要知道游戏账号现在已经作为一种资产存在于现代社会当中。我记着还有一个新闻,有的人把游戏账号作为一种资产继承给自己的子孙,这是一种趋势。游戏账号理应归属于游戏玩家,因此游戏账号之间的交易,是一种很公平的交易。而腾讯将玩家的虚拟财产当做游戏数据,却是属于侵占玩家的虚拟财产。
就比如我的穿越火线账号吧,我当时可是为了这个账号,逃了无数次课去网吧,熬掉了多少头发刷出来的业绩呀。我感觉把这些付出时间和精力修炼的账号使用权直接属于平台,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至少我是无法接受的,真想原地爆炸。
如果我们的个人账号也最后归属了游戏公司,那大多数人也没有了继续玩这种游戏的动力,这对于游戏公司也是一种不良的循环。
说起反垄断和我们账户的关联,我认为反垄断状态下的各个互联网巨头,肯定是一种蜷缩在角落的求生存的状态。各个互联网巨头未来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公共的基础设施,存在在咱们的生活当中。我认为他们只是我们账号的一种载体,而不是我们付出的劳动的载体,也就是说这些游戏只是我们娱乐的一种工具,而我们在娱乐中创造的财富还是归我们自己所有的。
我们都知道腾讯的营收构架,主要是由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其他四部分组成。增值业务包括游戏和社交网络两部分,每一款软件都是鹅厂的一个项目。
那么腾讯公司究竟有多赚钱呢?
财报很清晰:游戏业务收入增长17%至436亿元,主要是由于王者荣耀、PUBG MOBILE等游戏的收入增长。社交网络,包括微信、QQ等项目,一季度收入增长15%至288亿元。
从财报上来看,鹅厂的增值业务在整体收入占比中达到了53.5%。腾讯二季度财报将于8月18号公布,相信也十分亮眼。不得不承认,腾讯控股的确是一只值得投资股票。
反观这些第三方交易平台,我看了下,盈利构架都相对单一,只游戏交易服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挣扎着求生存。
一家上市公司的主要目标是挣钱,这无可厚非,毕竟资本都是追逐利益的。竞争在市场中也是常态,良性的竞争可以优化市场,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可当资本集中且不断扩张、吞并到一定程度就走向了垄断。而垄断的结果又会抑制竞争,不利于经济发展。
管理层也是有意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为各大中小企业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选择权以及提高用户体验,最终是普惠广大消费者,而不是让某一家企业垄断整个市场。
在我看来,一个互联网巨头,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担当,以及对整个社会起到一个积极引导的作用,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一个企业文化里根植着爱和正能量,市场就这么大,各自分一杯羹就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