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会去开电瓶车的司机,绝大多数之前开的是天朝特色的低排量廉价油车。
低排量廉价油车的油门特色是加速响应极差,涡轮增压的廉价车,油门前半段基本上没什么响应,后半段会突然推背。自然吸气的则全程都没什么响应。再加上劣质的驾驶教育,这些司机会一脚一脚地踩油门,缺乏把油门精准地控制在某个开度保持速度的技能。
这种破烂技能到了电瓶车上,自然就会变成一冲一冲的眩晕驾驶。搞笑的是电瓶车司机还会对此赞不绝口,电瓶车就是牛,加速块,秒杀油车。
真正开过大排量高档油车的司机开上电车,只需稍微适应一下油门响应,就可以平稳地开电车。实际上高档油车之间也有油门响应的差异,响应速度虽不及电车,但高档车的普遍特性是油门线性(无论是自然吸气还是机械/涡轮增压),老司机很容易适应。
不同车的油门线性都不一样,越便宜的车这方面越奇怪,从一辆奇怪的车切换到另外一辆奇怪的车无论如何都很难受。油门线性好的车,用油还是用电都可以提供很好的体验。
豪华车在驾驶体验上的优化,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哪打哪的感觉,也就是司机进行操作时直觉觉得结果是怎样的,车实际做出的反应就是怎样的。可能一个简单的操作需要经过一个非常高科技的黑箱才能获得符合直觉的结果。油门当然也是如此。(我不把 Tesla 看作传统豪华车,豪华车有的很多东西 Tesla 都没有,但 Tesla 又有很多豪华车不干上的科技。)
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开了 9 年纯油的 Q5,发现混动的 Q5 油门线性虽然不完全一样但足够的相似,即使在纯电模式也如此。在纯电模式消耗尽电池后,切换到烧油的过程是非常流畅的。内燃机点着然后切花过去,整个过程感觉不到加速度有任何变化。
这一切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即使不可能完美解决也可以把体验做得很好。
电动车分扭矩特性和燃油车不一样。
起步和刹车的G值不容易控制。
而厂家没有刻意模拟燃油车渐渐增加的扭矩来提升舒适性。
结果就是乘坐电动车感觉不舒服,敏感的人会晕车。
以前这个问题是自吸和涡轮的问题,涡轮有延迟和突然扭矩增加,也不去自吸的车舒服
所以很多人愿意要大排量自吸,怠速开始慢慢踩,车也慢慢加扭矩。车上的人感觉很舒服。
这个不是技术问题,就是目前还不够精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