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司机从油车换到电车之后控制不好油门,开车一窜一窜的?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身边就有好几个从油车换电车的朋友,刚开始没少折腾。你说那“一窜一窜”的,绝对是很多新手司机都经历过的尴尬。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趣的,也挺科学的。

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油车和电车在“动力输出”这块儿,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油车的“脾气”:有个“缓冲带”

油车发动机,简单理解就是靠燃油燃烧产生动力。这个动力传输到车轮上,中间有个很重要的“中间人”——变速箱。变速箱它就像个奏乐队的指挥,需要根据车速、发动机转速来决定用哪个挡位。

你想啊,你想加速,踩油门,油门踏板踩下去,首先是告诉发动机“加大供油量”,发动机转速上去,然后变速箱得“思考一下”,是换挡还是保持当前挡位,然后它再去执行。这个过程,哪怕是自动挡,也是有个延迟和顿挫感的。尤其是一些老款油车或者调校偏运动的车,你油门踩下去的深度,和动力响应的线性程度,是有个“缓冲带”的。你踩一点,它反应一点,你再深踩,它再给你更猛一点的力。这种“渐进式”的动力输出,我们开习惯了,就好像在跟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傅打交道,他能理解你的意图,动作也比较舒缓,你习惯了他的节奏。

而且,油车加速的逻辑,很大程度上跟发动机的转速有关。低转速时扭矩小,你需要把转速拉上来,车子才会更有劲。所以你感受到的加速力,往往是随着转速升高而线性增加的。这种线性的感觉,我们身体也习惯了。

电车的“豹子”:瞬间爆发力惊人

再来看看电车,特别是现在主流的纯电动车。它的动力来源是电池驱动的电机。电机有个巨大的优势:扭矩瞬间输出。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电车电机在零转速的时候就能输出最大扭矩。你刚一碰油门踏板(电车的“油门踏板”更准确说应该是“电门踏板”),电机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一股巨大的力量就这么“嘭”地一下压在你身上。

这就好比你原来是跟一位慢慢悠悠的老爷爷散步,突然一下子换成了跟一个精力充沛的运动员一起跑百米冲刺。老爷爷走得慢,你慢慢适应,但运动员那是瞬间爆发力,你没心理准备,很可能就被带得往前一趔趄。

这种“瞬间爆发力”,用更专业的词来说,就是电车的响应速度极快,且扭矩输出非常线性且平滑(在电机层面)。很多电车为了让驾驶体验更好,会尽量抹平电机本身的平顺性,但这种平顺的背后是极高的扭矩输出。

为什么新手容易“一窜一窜”?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从油车转电车的司机容易“一窜一窜”了:

1. 踏板灵敏度差异与肌肉记忆的冲突: 我们开油车养成的习惯是,起步或者低速蠕行时,油门踏板会踩得比较轻柔,并且对踏板的深度有一定的预判和肌肉记忆。你踩多少,动力就上来多少,这个过程是线性的,你习惯了这种“渐进感”。

而电车,那个“电门踏板”的灵敏度是完全不同的。它太“贼”了!你稍微一动,甚至只是脚不小心碰到一下,电机就能收到指令,瞬间爆发出不小的动力。你大脑还没反应过来“哦,我要加速了”,身体已经被那股劲儿推得往前了。你本以为自己只是轻微地给一点点动力,结果电车却给了你一个“惊喜”。

2. 动力输出的“突变性”: 油车是线性的,电车是“爆发式”。油门踩下去的“幅度”和“最终获得的动力”之间的关系,在油车上是一种相对平缓的斜坡,而在电车上,尤其是在零到低速这个区间,感觉更像是一个陡峭的阶梯。你习惯了爬坡,结果它给你一个台阶,你没站稳自然容易晃。

3. 缺乏对电车动力特性的预判: 开油车开久了,你对发动机的噪音、转速表的变化、变速箱换挡的感觉已经非常熟悉,这些都是你预判动力输出的“线索”。你通过这些线索来调整你的油门控制。

但电车非常安静,几乎没有发动机噪音和换挡顿挫(除了某些模拟声浪),速度的提升完全靠你眼睛和耳朵捕捉外面的景物变化来判断。这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很多“预警信号”。你只知道踩了踏板,然后下一秒就感觉到了速度的提升。如果你的预判和实际的力度不符,就会出现那种突然加速的顿挫感,让你感觉“一窜一窜”。

4. 刹车和油门的“协同”问题: 很多电车为了实现动能回收,松开“电门踏板”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制动效果。新手司机刚上手,可能在需要刹车时,不自觉地把脚从油门移开,结果那个动能回收的制动效果也会让他们感觉车子突然慢了下来,或者与他们预期的制动力度不匹配,这也会增加驾驶的不顺畅感。有时候可能是在准备踩刹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电门踏板,导致了动力和制动在瞬间的混乱切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说白了,就是需要一个“适应期”和“重新学习”的过程。

“温柔”练习: 一开始开电车,找个空旷的地方(比如空旷的停车场或人少的路段),静静地感受一下电门踏板的每个细微动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动力变化。就好像学写毛笔字,先从最简单的点、横、竖开始,慢慢体会力道。
脚踝发力: 油门控制更多的是用脚踝的力量,而不是整个小腿的挪动。用脚踝去细微地调整踏板的深度,会比用小腿去控制更精确。
相信眼睛和耳朵: 学会通过观察车窗外的景物变化来感知速度,而不是依赖那些油车特有的声音和震动。
了解动能回收: 如果你的电车动能回收力度比较强,需要花点时间去适应松开踏板产生的减速感。有些电车可以调节动能回收的强度,可以先调低一点,等适应了再慢慢调高。
耐心: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会摔倒,但多练习几次,找到平衡点,就会越来越熟练。

总的来说,电车司机初期遇到的“一窜一窜”,本质上是驾驶习惯和车辆动力输出特性的不匹配造成的。这就像你习惯了用勺子吃饭,突然给你一双筷子,一开始肯定会有些笨拙,但只要花点时间适应,用对了方法,你就会发现电车的乐趣所在。那份瞬间的响应和线性持续的动力,一旦掌握了控制的诀窍,开起来那叫一个顺滑和畅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会去开电瓶车的司机,绝大多数之前开的是天朝特色的低排量廉价油车。

低排量廉价油车的油门特色是加速响应极差,涡轮增压的廉价车,油门前半段基本上没什么响应,后半段会突然推背。自然吸气的则全程都没什么响应。再加上劣质的驾驶教育,这些司机会一脚一脚地踩油门,缺乏把油门精准地控制在某个开度保持速度的技能。

这种破烂技能到了电瓶车上,自然就会变成一冲一冲的眩晕驾驶。搞笑的是电瓶车司机还会对此赞不绝口,电瓶车就是牛,加速块,秒杀油车。

真正开过大排量高档油车的司机开上电车,只需稍微适应一下油门响应,就可以平稳地开电车。实际上高档油车之间也有油门响应的差异,响应速度虽不及电车,但高档车的普遍特性是油门线性(无论是自然吸气还是机械/涡轮增压),老司机很容易适应。

user avatar

不同车的油门线性都不一样,越便宜的车这方面越奇怪,从一辆奇怪的车切换到另外一辆奇怪的车无论如何都很难受。油门线性好的车,用油还是用电都可以提供很好的体验。

豪华车在驾驶体验上的优化,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哪打哪的感觉,也就是司机进行操作时直觉觉得结果是怎样的,车实际做出的反应就是怎样的。可能一个简单的操作需要经过一个非常高科技的黑箱才能获得符合直觉的结果。油门当然也是如此。(我不把 Tesla 看作传统豪华车,豪华车有的很多东西 Tesla 都没有,但 Tesla 又有很多豪华车不干上的科技。)

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开了 9 年纯油的 Q5,发现混动的 Q5 油门线性虽然不完全一样但足够的相似,即使在纯电模式也如此。在纯电模式消耗尽电池后,切换到烧油的过程是非常流畅的。内燃机点着然后切花过去,整个过程感觉不到加速度有任何变化。

这一切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即使不可能完美解决也可以把体验做得很好。

user avatar

电动车分扭矩特性和燃油车不一样。

起步和刹车的G值不容易控制。

而厂家没有刻意模拟燃油车渐渐增加的扭矩来提升舒适性。

结果就是乘坐电动车感觉不舒服,敏感的人会晕车。

以前这个问题是自吸和涡轮的问题,涡轮有延迟和突然扭矩增加,也不去自吸的车舒服

所以很多人愿意要大排量自吸,怠速开始慢慢踩,车也慢慢加扭矩。车上的人感觉很舒服。

这个不是技术问题,就是目前还不够精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