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为了抵制肖战而去开发票的行为?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分人为了表达对肖战及其粉丝群体的不满,想出了一个“抵制”的招数,就是去他的代言品牌那里开发票,然后去税务局举报,说这个品牌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

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那些参与者那里我了解到,他们觉得肖战本人或者他的粉丝在某些事情上的行为让他们非常不满。这种不满可能源于很多方面,比如他们认为肖战的某些作品不好,或者认为肖战的粉丝群体过于“疯狂”和“不理智”,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环境,甚至可能牵扯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或者社会议题。

那么,开发票和举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开发票的逻辑: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品牌有很多假发票(或者说,很多消费者不开发票),那这个品牌就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所以,他们就故意去购买商品,并且要求开具发票。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让品牌方去处理这些交易和开票事宜,给品牌方增加一些成本和麻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搜集到一些“证据”,证明品牌方可能存在问题。
举报的逻辑: 搜集到一定数量的发票或者其他信息后,他们就去税务部门进行举报。他们希望通过税务部门的调查,让品牌方因为税务问题受到处罚,从而达到“抵制”肖战代言的目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来打击他们认为不应该存在的行为,是一种“合法”的抗议方式。

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动机的动机性与合法性的边界: 参与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正当的,是为了维护网络环境或者社会公平,而他们采取的方式是举报偷税漏税,这是法律允许的。但是,反对者或者旁观者可能会觉得,这种“为了抵制某个人”而进行的举报,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而且可能是在滥用举报的机制。举报偷税漏税是维护国家税收公平的重要途径,如果因为个人恩怨或者偶像之争就被用来当作“武器”,那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执行产生负面影响。
2. “全民皆兵”式的网络斗争: 这件事情也反映了当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点。当一个群体对某个明星或某个现象产生强烈不满时,他们会想尽办法寻找可以攻击的点,并且将这种不满情绪转化为实际行动。开发票举报,这种看似“温和”但却具有一定破坏性的行为,就是这种情绪宣泄和群体组织能力的体现。
3. 对品牌的实际影响: 对于那些被抵制的品牌来说,这无疑是场灾难。一方面,他们的销售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应对消费者开发票和举报的麻烦,甚至可能面临税务调查。这会给品牌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也可能让他们重新考虑与某些明星的合作。
4. 法律风险与道德评判: 从法律角度看,只要举报的内容属实,或者至少是有合理的怀疑,举报本身是不违法的。但是,如果举报是为了恶意诬陷或者捏造事实,那就可能涉及法律问题。而从道德层面,这种为了“人”而进行的“事”的操控,很多人会觉得不妥,认为这是将个人恩怨置于商业和法律之上。
5. “粉丝”与“反粉丝”的对抗: 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是粉丝群体与反粉丝群体之间持续的对抗。双方都认为对方的行为不当,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训”对方。这种非理性的对抗,很容易走向极端,并且波及到更多无辜的第三方(比如品牌方和普通消费者)。

总的来说,

看待“为了抵制肖战而去开发票”这件事,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价。

一方面,你可以理解那些参与者想要表达不满的心理,他们觉得这是在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去对抗他们认为不合理的存在。他们可能觉得,正常渠道的批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才采取这种更具“行动力”的方式。

另一方面,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反对这种行为。这种做法确实存在“滥用机制”的嫌疑,而且将个人喜好和恩怨凌驾于商业规则和法律之上,对品牌方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甚至可能误伤无辜。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可能会助长一种“以牙还牙”、“不择手段”的网络斗争风气,这对于整个网络生态和社会氛围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我觉得这件事情也值得我们思考:当公众人物及其粉丝群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时,如何通过更健康、更成熟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和解决矛盾?是应该继续互相攻讦、寻求“战胜”对方,还是应该尝试去建立一个更包容、更理性、更注重规则的讨论环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公司,平时开发票50W,告诉税务局收入500W,剩下450W没开发票。

突然有一天,一次性开票1000W,税务局问为啥开这么多,说都是以前没开的发票。

你猜税务局会怎么想?

你猜金税三期会报多少税务异常?你猜会到什么级别?

看这新闻标题【肖战反噬广告主 玉兰油率先被税务部门约谈……】

你品

你细品

另外,一般大公司都有一整套经销商体系,可能总公司税务可以做得完美无缺,但是分公司呢?经销商呢?又有谁能保证呢?

其他回答提到了个关键点【未开票收入】也要报税,确实很专业。不过作为深入了解经销商体系的小尧想问个问题,总公司可以正确申报,那分公司呢?子公司呢?代理商呢?经销商呢?我们现在要求开票,也是从外部,帮助这家公司做好税务合规,我们在做的是大大的好事呀~~

当然,如果当初【未开票收入】没有正确申报的话,和专管员聊聊天是免不了的。

所以呀,税率真的很重要嘛~毕竟早期的税率和现在不一样,当初有没有正确申报,我们也不知道,税务局也不知道,我们能为国家纳税光荣做的贡献,也只有这么多~

我真不是黑这个行为啊,我只是想说,每年国税总局做税法普法工作,你们辛苦了!

都看到这里了,要不顶上去让大家合法开票?

利益相关:前税务师事务所,发票方面还真有研究

user avatar

很简单的道理。

XZ粉一再宣称举报AO3是符合国家法律的行为,身为公民维护法制有何错?

那就好了啊。

身为公民,购物索要发票是符合国家法律行为,身为公民维护法制有何错?


那!就!好!了!啊!


以上。


总不能我和你讲人情的时候,你和我讲法律。

我和你讲法律了,你又和我讲人情了。

这叫耍流氓吧。

user avatar

3月19日更新

不知是哪个字侮辱到了肖战粉们幼小的心灵,听姐姐的劝,受不了刺激赶紧回家写作业吧省的出来玻璃心

不知腾讯看到自己的高管是港独有什么感受呢,前几天粉丝造谣227是废青 谁能想,几天后这孽力回馈到了自己身上呢

哎,员工犯错,请老板正立挨打吧

~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

3月10号更新,

我活了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原来我是个废青?呵呵, 真的每天刷新我无语的界限。我以为开发票是网暴就够无语的了

开发票不是我应有的权利吗?以前不知道要开 现在去开变成了我的错了?开纸质发票国家禁止了?给国家造成损失,那你们举报我们乱开发票呗,最好取消开发票这项权利呢 因为你们的举报 快递小哥,财务,客服,快递公司都能轻松呢。毕竟你们大粉集结一帮子脑残粉实名打电话的时候没给工作人员添麻烦呢

补充一下:

我个人建议虾粉多去读读书吧,真的。你们真的要成笑柄了。举报紫光阁,在反邪教官博下刷屏控评。你们真的是觉得你家哥哥凉的不够快吗



令人担忧啊

user avatar

贴一个新鲜出炉的视频,有没有xzf可以过来解释一下

b23.tv/av96127689

原答案:

开发票最早起源于毒奶粉吧,当时第一次被这种操作惊到了,最初认为是为了让企业多上税,其实不是,真实目的是为了让财务机构瘫痪,为什么要一笔一笔开,为了增加财务的工作量,让财务瘫痪进而让企业让步。

最理想的状况是财务员工不堪重负,纷纷离职且招不到人,企业瘫痪,做出让步。

实际最可能的是财务不堪重负,正常报表都无法完成,向领导反应,领导进而向上层反应,企业进而做出让步。

还有若是突然大批量的发票,财务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那么没有收到发票的自然可以举报企业不给开发票,达到让企业让步的目的。

所以核心是让财务瘫痪。

分割线

开发票的操作网上已经有过好几次先例了,应该没有不清楚的人吧,不清楚的应该大多是洗地为主

user avatar

3.21补充

1.关于电子发票。

首先,发票用于报销时,除了是购买凭证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抵扣进项税

比如你买了一瓶227块钱的光感小黑瓶22.7ml糟粕液臀部精华,税前价是200.88元,增值税税率13%,税额26.12元。你把这张发票交给财务报销,财务入账的资产价值是200.88元,这26.12元的税额是可以用于抵扣销项税额的。

也就是,当公司以321元将其卖给下游,需要给别人开发票时,给税务局缴纳的税36.93元,可以减掉这26块多,实际缴税10.81元。

其次,增值税发票分为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也就是俗称的“普票”与“专票”。常规的普票不能抵扣进项税

第三,电子发票目前只能开具普票,而非专票。

因而,电子发票和纸质票,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但应用中不是没有区别的。消费者有权要求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16补充:关于很多人讲的消费者不能开具专票的问题。

《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第十条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我们在来看天猫玉兰油旗舰店的工商资质。

看经营范围里面的“销售”二字,以及经营范围里未出现的“零售”二字。

从实务上来说,我作为一家企业,能不能买小黑瓶小白瓶小绿瓶什么的,作为我公司营销活动的赠品?能不能作为送给客户的礼品?能不能作为发给员工的福利?能不能作为妇女节、歌唱比赛、团建活动、年会的参与奖奖品?

那么,我怎么就不能要求商家开具专票。如果你问我只买了一瓶?我第一批采购的商品就差一瓶,我补采一瓶需要向你玉兰油报备?

甚至,我就买一瓶,作为公司年会特等奖的终极惊喜,送给顶级客户。您是觉得作为贵司消费者的我司太掉价呢,还是觉得贵司产品太掉价呢?

补充部分以上。)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也就是俗称的“绿联”)

(以上两张票样均来自网络,仅为展示,侵删)

2.关于个别企业拒收电子发票。

《网络发票管理办法》第七条

单位和个人取得网络发票时,应及时查询验证网络发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我们就以前面图片里耐克公司开具的电子发票为例,如果公司以开票人为“系统开票”、公司内部规定抬头为“个人”的发票需在备注栏标注用途为由,拒收你的发票,你有什么可说的?

拒收电子发票是违法的,但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是合法的。

3.关于开票的影响。

开票是不会把玉兰油开破产的,大家尽可放心。

就像民事案件的原告起诉被告,并非奔着置对方于死地去的。被告会不会因这起诉讼而倾家荡产,也不是由原告的初衷决定的,恰恰取决于被告自身的各种状况。

企业运营秩序、品牌价值、高管更迭、市场占有等等方面,因为开票事件而起的动荡,根子都在企业自身,跟开票事件没有直接联系。

因为,任何市场主体,严格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无论对其他企业、组织、个人造成什么正面或负面影响,都不该被指摘。

法无禁止即可为。

4.商场如战场。

然而,商场和战场颇大的区别在于,参与各方只求多喝口汤,而非你死他亡。

开票事件将来可能会被列入会计、税务、审计、营销、法律、广告、策划、公关、商务甚至金融等诸多专业的课堂闲谈、作业案例,以及行业笑柄。

在谈判桌上,对面讲个叫题为227的笑话,你的团队前期做的准备,十之八九都要付之一空。

看似清风拂面万事休,实则毒入肺腑最伤人。

——————以下是原答案——————

男的,不粉任何人,与227事件及后续事件任何方无利益纠葛。

不是财务和税务,但多年与财务和税务打交道。

单纯说开纸质发票,和对企业影响。对该公司而言,很多人觉得,除了工作量增加,不会有太大影响。实际上,远非如此。

首先,由于我国消费者并没有同步开发票的习惯,销售快消品的商贸公司,通常不会有规范而庞大的财务团队,出纳偶尔兼会计等违反会计准则的事儿是很普遍的。工作量阶段性地猛然增加,要么别的部门拉人来帮忙,要么找兼职来专门开票。疫情期间,似乎前者更可行。

其次,虽然打印发票只需要一台能访问互联网的计算机和一台针式打印机,但开发票是需要跑税务机关的,别的不说,就论领空白发票一项。你司常规每月领购三五千张发票,这个月需要二十万张,你觉得税务机关是不是要找你谈谈。

领发票可不是到银行取钱,我一刷卡,你到金库给我拿钱,或是到超市装菜,我付钱你给货。我国的税务管理,可以做到每张票的来龙去脉都有据可查,不是开玩笑,当然要有规矩。

(个人猜测,该司后期开不出来票,就是其没有空白票了)

第三,审计风险。往严重里说是法律风险。

一是税的问题,即便你是据实缴税,而非只按票缴税,那涉及财务决算周期前后的销项,肯定有说不明白的地方。若你一直是按票缴税,未开票收入就是随便估算的,那就是偷税漏税,呵呵。

再者存在会计凭证的问题,如果以前的决算周期里,受制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如果有销项和账目不一致的地方,在这次补开的发票之后,可能税务、审计翻腾旧账时,你就得说个一二三。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9年12月,公司销售100笔共38,000.00元,开票42笔15,300.00元,其他收入应该是58笔22,700.00元。这58笔,因为有11月退货,产生227.00元的核减。你报税时填了22700-227的收入。现在你补开22,700的发票。

这是合法的,能说得清。如果缘由不是“退货”,而是主客观的“错漏”呢?

为什么2019年及以前的发票,该司不愿意给你开呢?因为往年的决算资料都报出去了。如果心知肚明有问题,现在开票还需要对当年的账,一旦补开发票金额,超出当年给税务部门报的数,呵呵,自求多福吧。

第三个风险,补开发票的数,甚至超出报给上级或上游公司的数,就更难办了。可能多数人想到这就呆住了,补开发票都是货真价实的销售单子,怎么会有人在发生周期里少报销售额,而非常规的销售数据水汪汪。

这就涉及可能存在的串货,甚至假货的问题。专柜、网店、商超,走量的速度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供应链上游给的政策也就不同。专柜对品牌价值展示效果好,但销量低、成本高,厂家给的政策自然就好。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我能不能用专柜的政策进货,以网店的渠道销售?甚至,我可不可以进假货,掺到真的里面卖?虽然大品牌可能性很微小,但风险一样存在。

你当年的进项是220万瓶,却卖出去227万瓶。

开发票就要做账,如今的账和当年的账差得太多,很容易抹不平。把这些票的销项,摊到往年的账里,不论让进项的数“爆”了,还是让销项的数“炸”了,都要有人坐牢。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商誉。一朝尽毁。作为快消品,相比消费者对你失去信心,你的下游对你失去信心,会使得你的日子更难。

user avatar

任何事情,不要看它说什么,而是看它做什么。

自从有人提出开发票后,就有一大批“财务人员”宣传发票无用,道德绑架说开纸质发票浪费资源。要是开发票真的毫无影响,这些“财务人员”不是应该站在岸上吃瓜看猴戏吗?



一、开纸质发票是如何对玉兰油产生影响

首先最重要的是向玉兰油阐明立场,每一张开票金额都代表着至少一定时期失去了这个客户。

大企业尤其是外企税收很严格,基本上不会主动偷税漏税,所以相信之前消费的玉兰油都全额缴税了,即使现在开票也不过是事后补开,对税收增收起不了多大作用。

纸质发票那张纸是税务局监制的发票防伪专用纸,必须去税务局购买并且定量供应,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用完了就需要再去税务局购买。去多了税务局就会嘀咕: 这个玉兰油以前是开电子票居多的,现在却时不时跑来要开纸质发票,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个月开票金额明显比之前多了很多, 是不是以前有很多偷税漏税? 还是去查一下吧。干过财务的都知道,即使是再完美的报税,只要税务局去查,肯定能查出漏洞。

玉兰油为了应对开纸质发票,就要花更多的人力,跑税务局买票纸,对应税务局约谈,打印发票,联系快递员收件,修改报表等很多原本不需要付出的运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财务部是一家公司核心部门之一,现在突然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工作量,势必会拖累其它财务工作进度,严重的甚至导致公司停运。对一家企业而言,资金流动是血液,财务部就是血管,现在血管受阻无法正常供血,就会导致很多器官出现问题。


二、开票相关疑问

纸质发票和电子发票都合法,你有权要求商家开具纸质发票。法律上没有明确时间限制,无论多久的订单都可以开。

纸质发票邮费是商家给的。理论上是我付钱,你给发票和货物,当面两清。而网购时代不当面交易,所以理论上商家应该把发票和货物一起快递给我。但很多人并没有开发票的习惯,商家也就默认了不开具发票和商品一起邮寄。现在我要求商家开具纸质发票,商家也可以选择拒绝快递,然后当面把发票给我。

狠一点的选个西藏新疆或者国外某某地方,邮费就不是十几块几十块了。个人普通发票不需要任何个人信息,抬头写虾爬子都行。前两年DNF游戏搞事情激怒了玩家,一块一块钱的发票开,然后寄白俄罗斯,邮费380,最后官方出来道歉并且把游戏策划开除。


三、如何应对道德绑架

如果“路人”道德绑架,说开纸质发票浪费资源,可以说电子发票拿回去报销还需要用A4纸打印出来,而纸质发票大小一般是A6纸,只相当于A4纸的四分一,所以开纸质发票更节约资源。

如果“路人”说只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劳动量,可以说这是玉兰油本该开的发票,属于他们之前工作的疏忽。玉兰油是外企,会严格执行国内《劳动法》,平日1.5倍,周末2倍,节假日3倍加班费,所以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并不是免费劳动。况且财务人员之前就不干活了?谁上班不累?

如果“路人”说增加快递小哥工作量,那你们怎么还买那么多玉兰油然后又退货? 去年雅诗兰黛因为你们退货过多导致五星变四星,怎么就不说增加快递小哥工作量? 另外快递小哥是按件收费的,一百个发票的快递重量,还赶不上你们买一箱哥哥代言的牛奶重量,要知道快递小哥最喜欢文件这种又轻又不占地方的快递了。



四、开发票对全社会的意义

假设玉兰油完税后净利润一千万,你不开票的话这一千万就入袋平安。现在大家要求开票,假设总共需要开十万张,那玉兰油起码要从一千万里面抠出五十万做快递费。

所以你要求开纸质发票,就等于从玉兰油手里抠下五十万给到我国物流行业增收,要知道疫情期间快递行业收入少了很多。另外纸质发票的确需要用到一张纸,但是这张纸仅需几分钱成本,却需要掏十几块几十块的快递费。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只需要一张成本几分钱的纸,却撬动了十几块几十块的社会经济收入,这可是大赚的生意啊。


最后,我只听过颜粉、书粉、剧粉、CP粉等和爱豆相关的粉丝属性划分,但是自从开发票以来,竟然出现了“本肖战财务粉”这样闻所未闻的划分方式,然而错漏百出的财务知识,连基本的发票怎么开、怎么报销、如何抵税都不知道,这样的“财务粉”真不知道在侮辱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