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的《童趣》
出自《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小时候读到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总有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多年之后才发现,这个故事还真有个小尾巴,原文如下: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又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吴俗称阳曰卵),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
最后一段翻译翻译:
后来年龄大了,再回头思考,认为两个小虫“相斗”,大都是因为一方贪图奸淫,而对方不服从的原因。古话说的“奸近杀”,就是说奸淫必然接近杀身之祸,难道小昆虫们也是这个道理么?
贪恋这种生涯乐趣时,让自己的小弟弟给蚯蚓碰到了,结果肿得不能嘘嘘。(于是)抓来鸭子准备让它开口吸,婢女老妪们刚一松手,鸭子即扑腾着伸直脖子作吞咽状,一时吓得我大哭起来。此后即传为笑料话柄了。这些事,都是幼年时闹的一些闲情逸事啊!
另据考证,鸭子唾液的治疗原理:
蚯蚓的表面有体表黏液含有一些特殊的能分解蛋白质脂肪甚至木质纤维的酶,这些本来是起抑菌作用的,但是弄在敏感的小丁丁上可能就造成了过敏性水肿。同理抓过蚯蚓的话一定要先洗手才能摸小妹妹哦。
鸭子的唾液可以治疗可能是因为含有的某种酶使引起水肿的异种蛋白失活。实际上不用鸭子含,只需搞出一点唾液用棉签在小丁丁上抹匀即可。用鸭嘴含可能是代代传下来的土法,我看评论里说是因为“鸭子吃蚯蚓”所以老人们觉得二者之间存在克制关系,无论如何,实在难以想象第一个发现此方的人都对可爱的鸭子做了些什么。
每每读到这些都不禁感叹自己的童年真是无趣,与人家沈三白相比,幼时的我少了许多思考,也少了许多实践,不知是该遗憾还是庆幸。教育部编写教材大概就是怕读者纠结于此,于是教科书中删去了此段。(误)
--------------------------
没想到能收获这么多赞,谢谢大家~(ノ>ω<)ノ
另外说一下其他回答,
你们根本不审题啊,
题主明明想要像《口技》里删除的让大家细(xi)思(wen)恐(le)极(jian)的内容,
你们都答的些什么啊,阅读理解分扣光了要。
我们从小学习各类文学经典就是为了长大以后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成为这样的人,就要像题主一样对待知识不断探赜索隐,温故知新。
很可惜,教科书里应该没有类似的删节内容了。
不过题主这么问,想必是连中学生课外必读名著《红楼梦》都没读到第六回吧。
(=・ω・=)
1.《静夜思》现行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原诗是这样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版本出现于宋代的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此版本在学术界一般被认作是最接近李白原作的,或者可以说就是李白的原作。
《静夜思》从宋版到现行版的演变过程
明代的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同时顺手将李白的《静夜思》的第三句由“举头望山月”改成了“举头望明月”。而第一句“床前看月光”,侥幸漏网,未被改动。
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唐诗别裁》,将《静夜思》诗的第一句由“床前看月光”顺手改为“床前明月光”,而这次漏网的是第三句“举头望山月”,没有改动。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学者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他把前面两版的《静夜思》兼收并蓄,存异求同,合二为一,于是《静夜思》便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满江红》原作可能是这样: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现行版本是这样的: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关于《满江红》一词为岳飞所作的新证近日偶翻黄拔荆老先生所著《中国词史》一书,见其第340面论证《满江红》一词为岳飞所作时,除去大家所熟知的磁州贺兰山一说外,另举一证以证明,从其第340面第20行至342面第7行所著内容如下:“其二,据《南开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6期李庄临与毛永国合写的《岳飞<满江红>新证》一文称:“他们在浙西江山县收集到《须江郎峰祝氏族谱》一部。在其卷十四之《诗词歌赋》集中,发现了一首岳飞于绍兴三年(1133)赠祝允哲大制参的《满江红》及祝允哲的和词。现将二词抄录如下: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节。(岳飞:《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仗尔雄威,震惊胡羯。披金甲,鸾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祝允哲:《满江红·祝允哲公与岳元帅述怀》)须江是江山的古名,郎峰祝氏乃唐宋之豪族,素有“满朝祝”之称,高官显爵者代出。《族谱》载有李白、韩愈、苏轼等名家诗文颇多,部分附有精刻墨迹,所载资料均与县志、府志相符,故其准确性毋庸置疑。
原版:〔南唐〕江为《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化用:〔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原版:〔宋〕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化用:〔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原版:〔宋〕强彦《残句》: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
化用:〔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版:〔北周〕庾信《射马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化用:〔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原版:〔唐〕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化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原版:〔唐〕翁宏《春残》:落花人独立,微水燕双飞。
化用:〔宋〕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原版:〔南朝〕《世说新语》:山不高则不灵,水不深则不清。
化用:〔唐〕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原版:〔唐〕李白《侍从宜春歌》: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化用:〔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原版:〔唐〕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化用:〔宋〕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原版:〔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借用:〔现代〕毛泽东《七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原版:〔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借用:〔清〕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