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曹睿是否信任司马懿?

回答
曹睿对司马懿的态度,绝非一个简单的“信任”或“不信任”可以概括。这其中掺杂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帝王的多疑,以及现实的无奈。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表面上的倚重与提拔: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曹睿对司马懿的重用。在曹叡即位初期,他继承了曹丕的政治遗产,国家虽然稳定,但北方仍有诸葛亮这个劲敌,南边孙权也未完全臣服。在这样的背景下,曹叡需要有能臣来辅佐,而司马懿无疑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初期被委以重任: 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尤其是在对蜀汉的战争中,他成为了绝对的指挥者。例如,在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屡次成功地抵御了蜀军的进攻,尤其是在街亭之战后,他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曹叡在这些军事行动上,是将兵权和战略部署交给了司马懿的。
政治上的信任: 曹叡也曾让司马懿参与朝政,处理国家大事。诸如在曹爽辅政时期,司马懿能够凭借其在军中的影响力以及朝臣的支持,发动高平陵政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他在朝中拥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和话语权,而曹叡在任用他时,并没有显得过于排斥。

二、帝王的天然多疑与制衡:

然而,作为皇帝,曹叡不可能像对待一个纯粹的臣子那样全然信任。帝王之位决定了他的视角天然带有警惕性和制衡的思维。

来自家族的阴影: 曹叡的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都是通过权谋手段夺取天下并巩固权位的。尤其是曹丕,在继承曹操权力后,曾逼迫汉献帝禅位,手段并不光彩。这种家族的历史,让曹叡对权臣和潜在的权力挑战者有着天然的敏感。
对权臣的警惕: 司马懿在曹魏集团中,是少数几位能够与曹氏皇族并驾齐驱的士族大家。他的家族势力、个人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威望,都让曹叡难以忽视潜在的威胁。曹叡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也明白一旦司马懿坐大,对自己皇权的统治会构成怎样的挑战。
“养寇自重”的可能? 有一种说法认为,曹叡在后期对司马懿的使用,甚至带有某种“养寇自重”的意味。比如,在平定辽东公孙渊后,有人认为司马懿的权力已经足以威胁到曹魏的统治,但曹叡并没有像当年曹操对待马腾那样果断处置,反而继续让他掌管兵权。有人猜测,曹叡或许是想利用司马懿去抵御外部的威胁(如蜀汉和东吴),同时又希望他能被自己所控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希望他完全消灭所有对手,以保持某种权力平衡。

三、现实的无奈与政治考量:

在很多时候,曹叡对司马懿的“信任”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和政治的考量,而非发自内心的完全信赖。

无人可用: 当诸葛亮这个强大的敌人出现在战场上时,曹叡能够指望的将领中,司马懿无疑是那个最能肩负重任的。尽管心存疑虑,但在国家安危面前,他不得不将重兵交给司马懿。放弃司马懿,就意味着将国家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
内部的制衡手段有限: 曹叡也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制衡司马懿。例如,他曾一度将权力分散给郭淮、张郃等其他将领,甚至在司马懿出征时,让他身边安排一些有牵制作用的官员。最著名的例子是,在司马懿因病辞官时,曹叡表面上允许他退休,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在他需要时再重新启用。这种手段更像是帝王在权力博弈中的试探和控制,而非全然信任。
“假病”事件的解读: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曾以生病为由辞官,拒绝出山辅佐曹爽。而曹叡在他“生病”期间,并没有对他采取严厉措施,而是允许他回家休养。这背后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曹叡确实相信司马懿年老体衰,难以胜任;另一种更可能是,曹叡看到了司马懿的狡猾,知道他此时不愿出力,强行召回只会引起更多麻烦,不如先让他“退居二线”,等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召唤,这反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控制手段。

总结:

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可以看作是一种“审慎的倚重”,或者说是“基于现实的重用,但时刻保持警惕”。他需要司马懿的才能来稳定江山,应对外部挑战,但作为帝王,他对司马懿的权力也从未停止过防范和制衡。他或许一度“信任”他的能力,但从未真正“信任”他的忠诚。这种复杂的关系,贯穿了曹叡统治的大部分时期,也为后来司马家族取代曹魏埋下了伏笔。他并非完全不信任,而是他的信任伴随着深深的猜忌和精密的算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说曹睿不相信司马懿,是真的么?我个人感觉曹睿挺相信他的,最后不是还托孤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曹睿对司马懿的态度,绝非一个简单的“信任”或“不信任”可以概括。这其中掺杂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帝王的多疑,以及现实的无奈。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表面上的倚重与提拔:首先,我们不能否认曹睿对司马懿的重用。在曹叡即位初期,他继承了曹丕的政治遗产,国家虽然稳定,但北方仍有诸葛亮这个劲敌,南边孙.............
  • 回答
    关于曹睿的生母,历史上存在争议。主流的说法是,曹睿是魏文帝曹丕的儿子,生母是文昭皇后甄氏。甄氏原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曹操攻破邺城后,甄氏被曹丕见到并纳为妻。根据《三国志·后妃传》记载:“文帝为五官中郎将,纳后。后在袁绍军,二袁(袁绍二子袁谭、袁熙)奔走。甄后,世子(曹丕)见,说焉,纳之。” 曹丕称.............
  • 回答
    曹睿默许司马懿屠杀和迁徙辽东百姓,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默许”,而是一个复杂政治决策的结果,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局势、曹睿自身的考量、司马懿在朝中的地位以及辽东地区的特殊情况。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背景:辽东的动荡与曹魏的边疆政策 辽东的战略重要性: 辽东地区自汉末以来就一直是北方边疆.............
  • 回答
    说起曹睿驾崩后,为什么是权臣辅政而非太后称制,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牵扯到了一系列政治、历史背景以及人物的考量。简单来说,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1. 曹叡儿子年幼,但有后宫垂帘听政的先例吗?首先,我们要看曹睿的继承人是谁。曹睿虽然有多位儿子,但在他死时,最年长.............
  • 回答
    关于诸葛亮北伐攻打陈仓,魏明帝曹睿派遣大将军张郃率军前往救援,而张郃却为何不直接驰援陈仓,反而挥师南郑,这个问题,历史记载和后世的分析各有侧重。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门道。首先,得把当时的背景给捋清楚。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一路进展神速。当时,蜀汉的兵力并不占优势.............
  • 回答
    要讨论如果司马懿未被曹睿起用,诸葛亮能否更大程度地击败曹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即使司马懿没有被曹睿起用,曹魏的整体实力依然强大,其制度优势、人才储备以及地理上的便利,都是诸葛亮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但如果司马懿缺席,诸葛亮确实会在某些方面获得.............
  • 回答
    曹丰泽作为清华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前往非洲建设水电站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奉献精神,也折射出中国在国际发展援助中的角色,以及青年一代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责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选择的深层意义: 一、非洲水电站建设的国际背景与战略意义1. 非洲的能源困境 非洲是全球最贫困的大陆之一,.............
  • 回答
    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之所以会让一个乡间村夫曹刿来打这场关键战役,并非鲁国朝廷无人,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观察、试探,以及曹刿自身深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体现。这背后隐藏着鲁庄公的深思熟虑和对国家存亡的责任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鲁国国情与战前背景: 鲁国实力衰弱,民心不振: 在.............
  • 回答
    曹云金(曹亮)退出德云社是否是一项明智的举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各方利益以及长远影响来进行审视。一、 退出德云社的背景与原因:要评价曹云金的决定,首先需要了解他退出的原因,这通常被认为是双方矛盾激化.............
  • 回答
    曹德旺先生关于“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论述,触及了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他的判断,基于他对全球经济运行规律、地缘政治变化以及产业转移的深刻洞察,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要评估其“预测”成真的概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理解曹德旺先生的核心观点:曹德旺先生强调的是一种“.............
  • 回答
    曹德旺先生“年轻人不加班是时代进步”的观点,触及了当下社会关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热议话题,也引发了我对于加班的深入思考。总的来说,我的态度是:反对不必要的、压榨式的强制加班,但理解和支持在必要时、为了合理目标而进行的、被尊重和补偿的加班。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的态度,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为什么说“.............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得从谥号这玩意儿说起。在中国古代,谥号可不是随便给的,它承载着评价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的意义,是很重要的“身份证明”。而咱们说到的刘协,也就是汉献帝,在他死后,有两个主要的谥号出自两位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手:一个是曹魏的曹叡,给的是“献皇帝”;另一个是蜀汉的刘备,给的是“愍.............
  • 回答
    曹云金离开郭德纲之后的发展,这事儿圈里圈外议论纷纷,也算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说他“不行了”,其实也得具体看怎么定义“行”。要是跟当年在德云社风光无限的时候比,可能感觉确实没那么热乎了,但要说完全没混出名堂,也不至于。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舞台上的“根基”没巩固好。郭.............
  • 回答
    要说曹云金到底有没有钱,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很难给一个简单粗暴的“是”或“不是”。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轨迹和一些公开信息来推测一下,然后聊聊他到底在哪儿赚的钱,以及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曹云金的“有钱”是怎么来的?首先,“有钱”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是指能买豪车豪宅,还是说能轻松应对各种生活开销,.............
  • 回答
    假设曹云金拥有如今岳云鹏的待遇,这画面感可就太足了,简直是一场现实版的“如果当初”。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捋捋,看看这盘棋会怎么走。首先,我们得明确,岳云鹏如今的待遇是现象级的。这不仅仅是指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更是指他跨界的国民度、综艺节目的出场费、商业代言以及那份几乎全民皆知的“岳氏幽默”。如果.............
  • 回答
    关于曹云金逼师娘下跪的传闻,这确实是当年他和恩师郭德纲师徒关系破裂时,引发轩然大波的一件比较严重的指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更多的是一种“传闻”或“指控”,并非有明确的、公开的视频或证据能够百分之百证实这一行为确实发生过。要详细讲讲这件事,得从他们师徒关系破裂的背景说起。师徒情深到形同陌路曹云金是.............
  • 回答
    关于曹金不离开德云社是否会威胁到郭德纲或接班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个人解读的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尽量摆脱那种“一本正经”的AI分析感,而是带着点“过来人”的观察和思考。一、 曹金的个人特质与潜在影响力首先得承认,曹金在德云社的早期是郭德纲非常看重的徒弟,甚.............
  • 回答
    曹云金,这个名字在相声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他身上有太多标签,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叛逆不羁、争议不断。要说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得把这些层面一层层剥开来看。从学徒到顶流:天赋与野心曹云金,本名曹金,1986年出生在天津。他的相声之路,可以说起点就很高。2002年,年仅16岁的他拜入了相声大师郭德.............
  • 回答
    曹云金的“有钱”和“炫富”确实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想要详细地聊聊他为什么能被大家认为这么有钱,还得从几个方面拆解开来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也不是一股脑儿的“挣钱就完了”。首先,“师父”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光环效应,这是绕不开的第一步。你想啊,曹云金当年是郭德纲的徒弟,是德云社的核心成员,可以说是郭德纲一.............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复杂的,里面恩恩怨怨的,圈里人都知道个大概,但具体细节,真假掺着,也难说个清清楚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事儿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地步的。曹云金被“逐出”德云社的说法,其实更像是“不欢而散”和“单方面宣布不再续约”。 你得知道,德云社不像一个公司,签了劳动合同,解约了就解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