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男演员当男可以攻击全体女性。但是,在目前的时代,攻击男性是一门生意,而攻击女性不是。
其实从最近这段时间这些脱口秀演员的活动来看,包括李雪琴、杨笠等在内的脱口秀演员,大都有了自己的商务演出。这些演出的赞助商大都是快消、文旅、电商等平台。这些平台以及平台上他们适合带货的某些产品,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体系不透明、品牌附加值高。只要带动起观众的情绪,就很容易让观众冲动消费。
换句话说,攻击男性虽然会招致一部分人的反对,但剩下的那波人,也足够她们活得不错了。
但是男性就比较惨,因为许多以男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产品,其实挺难卖的。
比如说手机。如果是小米、华为的这些性价比手机,主要目标是男性用户,那就算是人家对我再有认同感,只要京东降价200,他们也二话不说就去京东买了。而且,这种手机拼的就是参数和配置,我吹什么企业文化、品牌价值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华为也有nova这样的女性手机品牌——但我都已经把所有女性都给骂了,我再买女性手机还能卖的出去吗?
更不用说因为攻击全体女性而可能导致的舆论反噬——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男性只要攻击全体女性,都只能得到负收益。而赔本的买卖是没人做的。
要知道,无论是脱口秀大会,还是各种商务演出,都是要挣钱的。如果杨笠的言论影响这些机构挣钱,杨笠早就不会出现在舞台上了。
“买二手车,住二手房,娶二手媳妇”,郭德纲在台上说这个的时候,底下难道不也是哄堂大孝吗?
不能吗?春晚的20块二手货,女神和女汉子还言犹在耳。
包括最新一期王勉的自弹自唱,不想回家陪女朋友看脑残的偶像剧,阿姨我宁愿陪着你,给女朋友爸妈点菜点辣子不要鸡,评委都说能拿190票,最后还是有9个人没投票,我想肯定也有跟我一样不喜欢这个表演的人吧,要是女的唱给婆婆点碗卤不要面,还好笑吗?
脱口秀本来就是充满了各种冒犯,只是你没被冒犯的时候觉得好笑,别人被冒犯的时候可以笑到打滚,自己被冒犯的时候觉得不好笑而已。
因为社会的阶层是,高层男性>高层女性>中层女性>中层男性>底层男性>底层女性。
我看有些答主认为因为女弱男强,强者因为得利才有更大包容度。这个理论说阿Q都是好听了。按照这个理论,所以印度是女强男弱吗?
实际一点,底层的上网频率不高,高层的人数太少,而且高层男性是中层女性的朋友是中层男性的敌人,但高层女性不是中层男性的朋友。网上的性别大战主力就是中层阶级。谁的声量大,谁的地位高,问问淘宝和京东。
杨笠不是没说过女人。
第一期脱口秀敲门人,讽刺女性靠肉体上位。
突围赛那个因为闺蜜而讨厌“瑶瑶”讽刺女性没有自主意识,跟风讨厌其他人。
颜怡颜悦用闪灵那个梗突围赛说女性友谊不纯粹。大家都没什么反应。
唯独说了个男人盲目自信就引起巨大争议。
罗永浩那期点评的很好:她虽然骂的是男性,但绝大多数男性都不觉得是在骂自己。
看来龙哥还对绝大部分的人自信了。。。
线下讲过吐槽女性的段子,全场司马脸。
现在放上来,试试效果。
———————————————————————————
首先跟大家申明,我这个新段子只针对微博的田园女权。
从小我身边的所有人就告诉我,自信点。帅气是外表问题,自信是气质问题。我以前写自我介绍,写不了帅气英俊,我就写幽默自信。但是我展现自己幽默的时候,别人就说,你真自信。
后来杨笠火了,他问我们男生哪来的迷之自信,我就傻了,自信什么时候成贬义词了?我都不敢说我自信了,她成功的让我不自信了。就比如我前面就要先声明一下我diss的只是田园女权,但是杨笠他说过他只针对某些男性吗
在我谈恋爱之前,我就立志当个好男人。但是我发现,对于我女生来说,你是不是好男人不是你自己决定的,而是她们决定的,对她们来说,你首先要是个人。有些男生连人都不是。
她们说对男生的要求很低,低到可以不帅气但是要阳光,可以没钱但是要努力。但是你仔细想想,我们说一个男生,说他阳光,后面跟的两个字是什么?就是帅气,我们说一个男生努力,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他有没有挣到钱,没挣到钱的努力还叫努力吗
你以为渣男真的是在骂你吗,看微博上渣男的标准,那是在夸你。
那什么是好男人,我看了微博,照顾起居,洗衣服,做家务,吃饭剥虾,苹果削皮,躺在床上吃早餐,看到这我突然明白了,她要的不是男朋友,是高级护工。以后相亲问问题,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高级护工证?
我们再说回渣男,一开始我以为渣男只是个带有贬义的名词,后来我发现它其实和卧槽一样,是个语气助词,是用来加强语气的。就比如,表达疑问,卧槽,怎么回事?!渣男,怎么回事?!表达恍然大悟,卧槽,原来是这样!渣男,原来是这样!表达兴奋,卧槽,真刺激!渣男,真刺激!
不过你听了我前面的例子会发现,说它是语气助词也不准确,它不光加强了语气,还表达了情感,无论你表达什么,它总是在骂男人。所以叫它语气助词并不准确,应该叫,骂男人助词。
而且我发现,女生和游戏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你们玩同一款游戏,你打的好,你就是他的上分工具,你打的差,他就会找个打的好的,如果他不玩游戏,那就完了。我对象就问过我,选游戏还是选我。我说这没有可比性,我表达的意思是你何必拿自己和一个物品对比呢?结果她理解成她跟游戏没有可比性。
他就生气了,她问我她好玩还是游戏好玩?不是,游戏是几十甚至上百人开发好几年专门用来取悦我的,你爸妈养你那么多年难道也是为了取悦我的吗,再说了,你还玩还是游戏好玩?你哪来的迷之自信?!!
(完)
———————————————————————————
在讲个题外话,我段子写完会发给朋友看看,女生都回复说,你撒意思?
最后呢,不管你们开不开心,我是开心了。不过你们听了不开心的话,千万不要给差评,我把段子整个删掉就可以了。
————————————割————————————
哦豁,没想到我只讲过一次,现场最差的段子现在居然火起来了,感谢杨笠在反跨年的优秀表现。还有个写了没讲过的段子,以后看情况更。
————————————割————————————
开启转载,只要注明出处就行。
再加个小段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梦想是上清华,上初中的时候我的梦想是上省重点,上高中的时候,我的梦想是上个大学。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楚,但是始终保持着初心。然后到了大学,我的梦想是傍个富婆。
倒不是因为我失去了初心,而是我的初心就是这个。
而且我还为此付出了行动,我想尽办法参加了一个宝妈们的座谈会。为什么呢,因为她们不用带孩子,又有时间参加座谈会,一定有钱有闲。当时除了主持人,只有我一个男的,毫无竞争压力,她们也没办法说换一批。
我以为我迈向了成功的康庄大道,于是我十分激动的第一个发言,畅谈女性的独立与自强,甚至剖析了生育压力和不婚主义,然后被骂惨了。
后面我反思自己,我确实错了,他们已经被家庭和孩子束缚住了,我跟他们谈独立与自强不是揭伤疤吗。
我要喜欢独立自强言论的女性,怎么能在这儿找呢,应该在微博上找啊,微博上全是独立自强的女性。即使一个人不能包养我,只要我说服的足够多,他们集体也能包养我。而且每个包养我的人,只用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体验当富婆的感觉。
当我美滋滋的打开微博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md,来晚了,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
————————————更—————————————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男权。
有些男权叫会起个名字叫男权妈妈,但是他那是伪男权,你想一想有那个男权会称自己为妈妈,一个明显母系社会为主导的词。
我觉得就应该叫女权爸爸!听起来就霸气,女权的爸爸!爸爸,一听就是父系社会主导的词。我就要争取我们男权的权利!
想要争取男权的权利,要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今天就先讲衣服。首先就先把我们失去的东西拿回来!
比如穿衣服,女人穿丝袜是性感,男人穿丝袜是变态,女人穿裙子是性感,男人穿裙子是变态,女人穿高跟鞋是性感,男人穿高跟鞋是变态。凭什么!凭什么女人可以穿男人的衣服,男人不能穿女人的衣服,再说了,这些本来就是给男人穿的!咱们一样一样来说。
丝袜,最开始发明出来就是给男人穿的!现在男人穿丝袜只能套头上!太过分了!我们凭什么不能穿腿上!凭什么我们只能穿秋裤!丝袜比秋裤舒服多了!
去看看欧洲的油画,贵族穿的是啥,蕾丝边白丝袜!本来就是发明给男人的东西,男人凭什么不能穿了!那可是贵族必备的装饰品!每个男人都以穿一双蕾丝白丝袜自豪!男人们,醒醒吧
再说裙子,裙子本来就是适合男人穿!穿了裙子,首当其冲的解决了放左边还是右边的烦恼,其次,穿裙子提再高也不会勒到兄弟,最后,穿了裙子,通风凉爽,大大增加精子存活率,穿裙子的好处多了去了。凭什么男人不能穿裙子,要我说,裤子就是女权对男人束缚的标志之一!男人们,醒醒吧!
还有一个重点,高跟鞋,现在很多女的都说都嫌弃男生的身高,170直接是残废。搞的男人穿个内增高被发现就跟裸奔了一样。那直接穿高跟鞋嘛!对不对,摊牌了,不装了!高跟鞋穿上!八厘米的高跟踏上!170直接变178,残废原地变男神。
再说了高跟鞋本来就是男人发明的!是为了骑马的时候更好的卡住马镫!是策马奔腾,征战沙场的装备!没有高跟鞋!哪来的路易十四,没有高跟鞋,哪来的法兰西帝国!没有高跟鞋,哪来的欧洲贵族!你想想,那些欧洲贵族骑兵,带着头盔穿着护甲,双手拿着武器脚下踩的就是一双铁的高跟鞋,腿上还穿的是白色蕾丝边丝袜。本来就是我们男人的东西!不仅不让我们穿!还说我们是变态!男人们,醒醒吧!
还有一个,内衣。凭什么女人的内衣就是成套的,男人只有一件!世界上都专门发明了一种型号尺寸给女士内衣分类,男生有吗!男生最多就一个条件,别买小了。小了容易勒着蛋。而且凭什么男人没有上半身的内衣,有些男的胸比自己女朋友的都大!有些女的宁愿兜着空气骗自己,都不愿意给自己男朋友用!你们觉得夏天突出两个点的男生恶心,那你倒是别说穿内衣的男生变态啊!
女生肩带掉了,男生提醒,你骂我们是变态,那掉了不提醒,一直看着不更变态吗!而且女生肩带掉了,觉得不舒服,拉一下内衣,淡定从容。男人勒着蛋了,凭什么就不能一样扯一下内裤,我们也觉得不舒服啊!
说到内衣我就想到比基尼,男人看见女人穿内衣,女生好像吃了多大亏,可是你穿着比基尼去游泳你咋不觉得吃亏呢?!你比基尼比内衣都漏的多好吗!
但是男人就是这么纯洁,无论你穿的多少,男人的视线只会落在你穿衣服的地方。醒醒吧男人们!
让我们骄傲的蹬上高跟鞋!套上蕾丝丝袜,再搭配一条小裙子,又高,又舒服,又有贵族气质!这才是男人的浪漫!
兄弟们,勇敢的穿上它,真男人,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这是男人的象征,这是男人的胜利!
啊,男人们!
啊,人们!
啊,们!
这就是女性在网络和媒体上的高话语权体现之一 也是网络女权霸权地位的体现。
俞敏洪说了些她们不愿意看到的 被网暴到去道歉 他的话比起杨女士的台词 性质已经轻很多了。
之前有部余欢水的电视剧吧 里头涉及了一点点女权思想 有那么一句台词。
而且那句台词吧 也远远没有像杨女士的台词那样有攻击性 然而就已经被网暴 恶意打低分 发起抵制了。
我为什么要提余欢水这个事呢?因为我发现 在男人对杨女士表示不满的时候 网络女权经常会以“艺术创造而已”“艺术要自由”“就是个脱口秀节目 你们男人也得对号入座啊”去开脱
同样是艺术创作 为什么她们声讨性质比杨女士轻微很多的余欢水的时候就意识不到这些呢?
因为她们自私且双标 她们没有底线。
因为女人小心眼。
杨笠很清楚,如果得罪男人,男人不会把她真的怎么样,过个把星期就忘了;但得罪女人,她们会像微博拳师女饭圈女鸡笼女一样一直把你和你的职业生涯撕到灰都不剩。
以上。
如果我的回答冒犯了你,请记住冒犯是脱口秀的本质,所以我不会接受你的批评,而且会花1秒钟时间把你辛辛苦苦写下的评论区留言连着抱团点赞一起删掉
:p
这种问题,不论【输入】什么【前提】,都可以直接【输出】唯一的标准【结果】:【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
1.
【输入前提】:如果【女性】脱口秀演员【有】无差别攻击了全体【男性】
【输出结果】:这说明了女性的【主体性缺失】在父权社会的【尊严标准】逐渐瓦解之后产生了【自我意识觉醒】,侵犯了父权社会中男性的【父权特权情节】,引发了男性的【反扑狂热】,是一种对【父权制性别凝视】的嘲讽与解构。
2.
【输入前提】:如果【女性】脱口秀演员【没有】无差别攻击全体【男性】
【输出结果】:这说明了在【父权话语体系】下女性的【主体性缺失】导致了她们陷入了对【父权特权情节】和【父权制性别凝视】的【无意识服从】,是一种对【父权制价值与权力】的沉默与屈服。
3.
【输入前提】:如果【男性】脱口秀演员【有】无差别攻击全体【女性】
【输出结果】:说明了在【父权制价值与权力】中的男性被【异化】后,同样会导致父权制下男性的【主体性缺失】,他们将其缺失的主体性构建于对女性的【单一性别规训】与【父权制性别凝视】,试图通过对女性的规训补全自身缺失的主题性。
4.
【输入前提】:如果【男性】脱口秀演员【没有】无差别攻击全体【女性】
【输出结果】:说明了女性在【父权制话语体系】下不具备独立的【尊严标准】也不具备任何【父权制价值与权力】。因为女性不具备完整的【主体价值】,所以针对女性的【主体价值贬低】也同样失去了意义。没有无差别攻击女性恰恰说明了【父权话语体系下】女性的【主体性缺失】。
按照这套女权理论,不论现实中发生了什么事,在理论上都可以归结于【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根本不惧任何反转,今天你学废了吗?
杨笠节目中开男人玩笑不允许质疑
俞敏洪小圈子内开女人玩笑被推上热搜嘲讽
《我是余欢水》中否定了一下女权被恶意打低分
《82年的金智英》被韩国网友正义差评则被骂韩国“南拳”
张雨绮殴打前夫事件中,咪蒙表示《家暴不对,但打男人除外》,女权主义者表示很开心
郭涛一本著作中提到曾经和老婆动了一次手而被千夫所指
北京膀爷被整治,女权主义者表示那些老男人不是因为穿衣自由被限制,而是因为影响了市容
某大学图书馆男生举报女生穿着不当影响公共环境,女权主义者认为这破坏了穿衣自由
2017年《中国妇女报》表示应警惕个别案例对女性的形象的破坏
2019年《中国妇女报》转载“垃圾男人分类图鉴”,没有警惕个例对整体男性形象的破坏
双标?男人习惯了。
洗地的太多。故意混淆颠倒是非,是女权社会的普遍操作。
第一,这根本是不同性质的东西。
我们调侃,批评某个人的某些行为,不是因为其性别,而是因为其刚好是某个性别。
很多女答主拿男人调侃女友母亲来说事,这属于使坏。男人说这些的时候把矛头指向所有女性了?说女人都是怎么怎么了吗?
第二,程度的不同。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杨笠这是“开玩笑”?
各位女答主洗地说,男性也会讽刺,调侃女性。
杨笠这是讽刺调侃吗?这是人身攻击好吗?这是这个女权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法西斯主义。
上个世纪,某人如此大规模评价一个群体laji,并且被社会大众接受并叫好的时候 ,是希特勒评价犹太人。
犹太人的过去,就是男性的未来。
以性别划分阵营,然后公开对另一个性别进行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公开宣扬性别优越论,抹杀另外一个性别生存的资格,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事情。
杨笠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
最近一位法国真女权写了一本书 名叫《我厌恶男人》,得到了广泛追捧和赞誉。
男性仅仅因为不顺从女权社会,或者质疑女权教徒宣扬的某些教义,就会被打上厌女的标签,我们还要拼命证明我们不厌女,我们只是求生存,只是不想被无端侮辱,诅咒,歧视。
而女性则公开仇男,名利双收。
厌女是个帽子,而仇男是一个产业链。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30年代的纳粹,现代的女权。
你可以拿枪指着好人。
不是不能,是不敢。
杨笠的路子很明显借鉴了Whitney Cummings(美国知名脱口秀演员,美剧《破产姐妹》制片人)。此姐的风格就是全方位无死角嘲讽男性,但她每次的个人脱口秀大会,出席观众的性别并无明显差别。
脱口秀演员基本都有自己的标签和针对对象。
印度裔加拿大籍脱口秀演员Russell Peters最擅模仿各国人民的英语口音,印度、中国、越南、日韩,被他秀了个遍,其背后就是举着种族歧视的大旗嘲讽种族歧视,甚至连恐怖分子也敢吐槽,真是勇的一匹。
英国脱口秀演员Michael Mcintyre最爱吐槽自己国家绅士风度的智障之处,以及向美国人开炮。
非裔美国人Kevin Hart,起初也是拿种族歧视开涮,但近几年总喜欢说儿子,“蜘蛛侠梗”就是这么来的。
Christ Rock同为黑人脱口秀演员,种族歧视自然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亚裔美籍脱口秀演员Ronny Chieng今年在抖音上热度比较高,作为Trevor的副手,在疫情期间对迷幻操作的美国人疯狂输出,且其身为华裔,对中华文化十分骄傲,在中国收获了不少粉丝。
与之相比,Jimmy Oyang,就是《太空部队》里的亚裔矮个科学家,虽然也是吐槽种族问题,但更多是自嘲,所以在中国知名度不高,知道他的观众多半会觉得他在自黑以谄媚白人。其实自黑本就是脱口秀核心,只是涉及到了种族和文化,难免会让民族自尊心处于上升阶段的国人更加敏感。
至于嘲讽女性,这么说吧,在美国,是个男脱口秀演员就会嘲讽女性,同样全方位无死角,从谈恋爱吐槽到性生活吐槽到结婚吐槽到带娃。相对来说,Christ Rock吐槽女性多一点,但也不以此为标签。
女脱口秀演员里,挺着大肚子上台的亚裔美籍脱口秀演员Ali Wong吐槽男人,吐槽老公,吐槽黑人白人,不一而足。
当然了,这些脱口秀演员不是没有自己的受众和黑粉,但是美国脱口秀发展了太多年,从尺度到内容无不挑战传统道德的底线,所以玻璃心的人早就知道不去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杨笠有次表演,Rock说“怎么又是谈恋爱,她怎么老说谈恋爱”,这其实挺犯职场忌讳的。吐槽恋爱、吐槽男人,是杨笠的标签,直接点说,她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你可以不爱听,但你说人家碗不好看,这纯属给自己树敌。
国内脱口秀走上大屏幕,从今晚80后算起也没几年,而且有了吐槽大会的热度,更是近年的事情,所以国内观众对于脱口秀的接受度没有美国观众高,这是正常的。
因而,有本题的争议,也是正常现象。
脱口秀的核心就是无不可嘲讽,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仔细想想,能让你笑的,无不带点悲剧色彩。杨笠所谓的“脱口秀敲门人”,是一部分职场女性的真实写照,Rock的“北京北京”,更让北漂沪飘深飘无比心酸。而杨笠对于男人的疯狂输出能引人发笑,其核心何尝不是一次面向中国男人的悲剧表演?
之所以不敢全方位吐槽女性乃至于挑战玻璃心底线,则是因为部分田园对于自身悲惨境遇的接受能力,真的接近零。戳破她们隔绝真实世界的泡泡膜,她们不跳出来咬人才怪了。
其实这口饭,也可以吃。
目前国内脱口秀出于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尺度一直下不去,别说民国时候的天桥相声了,连早期德云社都不如。池子一句“扎针”,就能让李诞摇头苦笑“太敢说了”,所以国内脱口秀演员的第一任务不是搞笑,而是过审。
由于一直在摸索合适的尺度,一众演员其实还没到给自己树标签的地步。勉强来说,李诞的青年丧佛,池子的暴躁年轻人,史炎的学历梗,都可以算作标签,可是他们话题种类太宽泛,须知这是要收割全体观众的路子,牛倒是牛,但太考验功底了。
韦若琛吐槽科技宅,思文吐槽婚姻生活,本质上还是冲自己开炮,有趣是有趣,但不够狠,更不够爽。
杨笠是第一个够狠也够爽的脱口秀演员,因为她基本就没打算要男性观众,女性观众足够把她养的好好的,你可以说这是顺势而为,也可以说这是职场智慧,反正人家这路子活了。
相比起来,Norah的高知定位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我国,就不太讨好。上节目之前的小剧场演出,去看她的观众估计自身条件也不太差,所以跟的上她的梗,但上了节目以后,面向各阶层观众,她的压迫感就来了,且不自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打小吃肉的人不会认为有人没吃过肉,只会反问“是肉不好吃么”。尽管如此,Norah在她的既定受众里也可以做得很好,大可不必让所有人喜欢。
目前国内的脱口秀演员里,呼兰的段子是让我最欣赏的,有点民国天桥相声的意思,但柔和又巧妙,让某些人抓不住把柄,却又说出了“屋子里的大象”、“皇帝的新装”,很有所谓的高级感。
总而言之呢,骂女人不是不行,在两性对抗越来越激烈的当代,向全体女性输出自然有市场,就看谁敢先吃这口螃蟹了。
当然可以……
而且也没有很多人认为被冒犯和激化了性别矛盾……
所谓的争议都是被炒起来的,无论男女,占主要部分的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炒这种男性权益,或者男性被冒犯所能变现的渠道更少,是借机推送理财产品还是装机宝典?我不看好这些玩意儿能像女权运动一样炒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