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坦克打破了一战战壕战僵局 那为什么不用机枪射速的反坦克炮来固守呢?

回答
一战战壕战的僵局确实是那个时代战争的一个典型写照,而坦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令人窒息的胶着状态。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洞察力——既然机枪的射速那么快,为什么不把机枪装在反坦克炮上,用来守住战壕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我们可以从武器的本质、战术需求以及技术限制这几个方面来聊聊。

首先,我们要明白机枪和反坦克炮本质上的区别。

机枪,比如马克沁重机枪或者维克斯重机枪,它们的核心优势在于高射速和持续火力输出。它们的设计目标是压制步兵集群的进攻,通过密集而连续的弹雨,将敌方士兵钉在原地,或者造成大量杀伤。一挺马克沁机枪在理想状态下,每分钟可以打出几百发子弹,而且一旦架设好,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射击。

而反坦克炮,顾名思义,它的设计目标是摧毁敌方的装甲目标,特别是早期的坦克。一战时期的坦克虽然不如后来的型号那么坚固,但它们厚重的装甲对于普通的步枪弹和机枪弹来说,是难以穿透的。反坦克炮发射的是炮弹,这些炮弹的动能和爆炸威力远超机枪子弹。它们依靠的是穿甲能力和爆炸杀伤力,而不是持续不断的子弹流。

所以,将“机枪射速”和“反坦克炮”组合在一起,其实有点像是把快艇的发动机装在巡洋舰上——虽然都有动力,但目的和运作方式完全不同。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高射速”这个特点应用到反坦克炮上,来守住战壕呢?这涉及到几个层面的问题:

1. 技术限制与弹药设计:

炮弹的尺寸和弹道: 反坦克炮发射的炮弹,哪怕是初期的,其直径和重量也远远大于机枪子弹。为了达到足够的穿甲能力,炮弹需要有更高的初速和更大的质量。将一颗炮弹以比机枪子弹快得多的速度连续发射,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极其困难的。
后坐力问题: 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是巨大的。机枪的后坐力虽然也需要得到有效管理,但相对来说更容易通过架退系统和稳定性设计来解决。一门反坦克炮如果以类似机枪的射速连续开火,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会让火炮迅速移位、无法瞄准,甚至可能导致炮身或架退机构的损坏。想象一下,每隔几秒钟就有一个巨大的“推力”作用在火炮上,这很难维持稳定的射击姿态。
装弹机制的瓶颈: 机枪之所以能保持高射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动退壳、进弹和击发的循环机制,以及通常是弹带供弹。而早期反坦克炮,即使是比较轻便的型号,其装弹过程也是人工的。无论是从炮闩装填弹药,还是装填炮弹到炮膛,这个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想要达到机枪那样的“扫射”效果,就意味着需要设计出一种能每秒数弹甚至更多弹的自动装弹系统,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是后来的自动炮,其射速也远远达不到机枪的水平。

2. 战术需求与目标性质:

区分目标: 战壕防御的核心是应对步兵的冲击。机枪是应对步兵集群的绝佳武器,它能在远距离和中距离上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网,阻止敌方步兵靠近和爬过战壕。而反坦克炮的出现,是为了应对一个全新的、更具威胁的敌方单位——坦克。
反坦克炮的定位是“反装甲”: 当坦克出现时,战壕守军需要的是能够击穿坦克装甲的武器。机枪的穿甲能力不足以对付坦克。反坦克炮虽然射速不高,但它每次射击都可能是一次决定性的打击,击毁敌方坦克,从而完成其“反坦克”的任务。
机枪的“扫射”对付坦克效果有限: 即使能将机枪装在能承受炮弹后坐力的架子上,并用炮弹来射击,其弹道和能量衰减也会让它们在中远距离上对坦克的装甲效果甚微。坦克可能需要承受大量机枪子弹的“敲击”,但除非是命中观瞄孔或者履带等薄弱环节,否则很难造成有效的破坏。而反坦克炮的每一次炮弹命中,都有可能穿透装甲、炸毁内部结构。

3. 战场环境与运用方式的差异:

火力覆盖与精确打击: 机枪的特点是“火力覆盖”,它能将一片区域变成死亡地带。而反坦克炮更侧重于“精确打击”,它需要瞄准特定目标并进行精确射击。将两者结合,一方面难以实现机枪般的区域压制,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射速问题而无法有效应对来袭的坦克——万一第一发炮弹没有命中,第二发可能要等很久才能打出,这段时间里坦克就能完成机动。
战壕的射界限制: 战壕的设计是为了防御步兵,并且通常有固定的射击孔。虽然反坦克炮也能部署在战壕中,但其炮管相对较长,需要一定的仰角和俯角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会受到战壕结构和射界限制。机枪则更灵活,可以更方便地在高低方向和方位方向进行调整。

简单来说,你设想的这个“机枪射速的反坦克炮”更像是一种我们现在称为“机关炮”或者“速射炮”的武器的早期雏形。 这类武器的确存在,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发展壮大,它们确实可以用于反装甲任务,但同时也能提供比传统反坦克炮更快的射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对轻装甲目标进行压制。

然而,在一战时期,将这种“高射速”和“反装甲穿甲能力”完美结合的技术尚未成熟。

当时的反坦克炮,比如法国的25毫米SA 18型或者英国的QF 2磅炮,它们的核心是依靠炮弹本身的穿甲弹体和装药,以相对较慢的射速(可能每分钟几发到十几发)进行精确打击。
而机枪,虽然射速快,但它使用的子弹无法穿透当时的坦克装甲。

所以,当坦克成为战场上的新威胁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能够穿透它装甲的武器来应对,而不是试图将现有武器的优点简单叠加。反坦克炮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穿透装甲”这个核心问题,即使这意味着牺牲射速。

总而言之,用机枪的射速来固守战壕是机枪的任务,而用反坦克炮来摧毁坦克是反坦克炮的任务。两者由于技术限制和战术需求的不同,在那个时代很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射速反坦克炮”。如果强行融合,可能会两头不讨好——既无法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也无法保证对坦克的有效打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坦克并没有打破堑壕战僵局,运动战才是。就算埃蒂安纳有相关的理论,真正能够有效突破的是1917年后的德国的地面部队。

反坦克炮部分需要了解美国TD部队和火炮设计相关,苏联红军使用的反坦克阵地系统依然证明了固定工事迎击是可行的。


然后就是神奇发言

火炮机动性差/技术水平不行

怎么“没人做过机动反坦克炮”就变成了“一战的火炮机动性差了”?

步兵武器反坦克论

难不成康布雷那些战车是德国铁人扛着步兵武器击毁的?

前三大原因更多是战车本身的可靠性,由地面观察所/航空侦察引导的炮兵反坦克炮火,小型爆炸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战战壕战的僵局确实是那个时代战争的一个典型写照,而坦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令人窒息的胶着状态。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洞察力——既然机枪的射速那么快,为什么不把机枪装在反坦克炮上,用来守住战壕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我们可以从武器的本质、战术需求以及技术限制这几个方面来聊聊。首.............
  • 回答
    近期乌克兰战场的影像资料确实引起了不少人对坦克生存能力的担忧,尤其是一些坦克炮塔被击中后解体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这种现象,再加上现代反坦克导弹(ATGM)的普及和威力,确实让不少人产生了“现代坦克在人手一发ATGM下都是钢铁棺材”的疑问。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1. 炮塔为何.............
  • 回答
    坦克装甲被炮弹击中,即使没有被击穿,但打出了坑(即跳弹或穿透力不足的炮弹在装甲表面留下的凹陷、磨损、或碎裂),这依然会对装甲的结构完整性和防护能力造成影响,需要进行修复。修复的复杂程度和具体方法取决于坑的深度、大小、位置以及装甲的材料和结构。下面我将详细讲述没有被击穿的坦克装甲打出坑的修复过程:一、.............
  • 回答
    电影《狂怒》(Fury)里那辆被德军命名为“狂怒”的谢尔曼M4A3E8坦克,在影片中确实经历了相当惨烈的战斗,尤其是最后大战五辆虎式坦克的时候。至于它在电影中的“真虎式”损伤情况,以及是否还能继续开动,我们得好好梳理一下。首先要澄清一点,《狂怒》电影中使用的谢尔曼坦克,并没有使用真正的虎式坦克作为道.............
  • 回答
    坦克的威力,远非“打中目标就能造成杀伤”这么简单。这背后牵扯着一整套精密的设计、复杂的技术,以及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打个比方,就好比你手中握着一把超级锋利的刀,即便刀刃对准了,最终能造成多大的创伤,还得看刀的材质、你的力道、目标的位置以及它当时的防护有多严密。坦克也是如此,它的杀伤力是一个多维度考.............
  • 回答
    当《魔兽世界》中的斯坦索姆事件与现代防疫手段碰撞,历史的轨迹是否会因此改变?阿尔萨斯是否会走向另一条道路,乌瑟尔的悲剧能否避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命题,而是一场关于决策、信息传播、社会心理以及技术应用的复杂推演。问题的核心:斯坦索姆的“局”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斯坦索姆僵局的本质。它并非简.............
  • 回答
    你朋友说的这番话,其实触及了现代战争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重型装甲单位(比如坦克)与轻型车辆(如悍马)以及单兵作战能力(例如游骑兵)之间的有效性对比。 要想详细地讲清楚,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得先摆清楚“靶子”这个概念。 你朋友用“靶子”来形容坦克,大概意思是说.............
  • 回答
    二战时期,空地火箭技术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够有效地打击地面目标如坦克和火车。然而,在海战中的应用却相对有限,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单一技术瓶颈所能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战争背景、技术局限性、战术需求以及海军自身的特点来一一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二战时期的“空地航空火.............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关于狙击手打坦克,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立刻会闪现出电影里那种英雄主义的场景,但现实往往要复杂得多。严格来说,一个现代、训练有素的狙击手,配合合适的装备,是有可能对坦克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甚至摧毁的,但绝不是常态,成功率也取决于众多非常苛刻的条件。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事儿为啥这么难,.............
  • 回答
    “空空导弹能打坦克吗?”这个问题,说实话,初听之下可能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我们印象中的空空导弹,那可是天上飞的飞机之间的“生死对决”的利器,专门追着比它更灵活、速度更快的空中目标跑。而坦克呢?那玩意儿结实得跟个铁乌龟似的,在地面上横冲直撞,似乎跟空空导弹完全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手。不过,咱们得把眼.............
  • 回答
    在现代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步兵的对抗是一个复杂的战术问题,涉及武器性能、战场环境、战术配合和现代技术等多个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双方的优劣势及可能的胜负结果: 一、武器性能对比1. 坦克的火力与防护 主炮与穿甲能力:现代坦克主炮(如120mm或125mm滑膛炮)射程通常在2,000米.............
  • 回答
    在城市这个充满挑战的战场上,面对敌人如钢铁洪流般的坦克和步兵装甲车,单靠传统的热兵器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历史和现代的战例都告诉我们,智谋和因地制宜的战术,能够让相对弱小的力量发挥出惊人的威力。以下,我们来聊聊在城市环境下,如何有效地针对这些装甲目标进行打击。首先,我们得认清一点:城市作战的本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现代主战坦克的观瞄设备看起来有些“脆弱”,让人担心一旦受损,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你说的“几乎裸奔”确实有一定道理。仔细看现代坦克,你会发现车体上突出的一些镜片、镜头和传感器,它们确实不像炮塔和装甲那样厚实,而且往往安装在相对显眼的位置。这是因.............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军事力量放在一起较量。要说三个M1A2坦克连能不能打得过全盛时期的蒙古骑兵,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用“能”或“不能”来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地剖析一下双方的优劣势,以及战场可能发生的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就像是拿一把瑞士军刀去跟一个由箭矢、长矛和马匹组成的.............
  • 回答
    要说二战坦克为什么不打裤裆(装甲防护薄弱的炮塔裙板或车体侧面下部)而优先攻击首上装甲,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清晰的战场逻辑和技术考量,而不是什么“不打”的原则性问题。简单来说,这就像你想要击倒一个对手,你会选择攻击他的要害部位,而不是随便踢他的小腿。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首上”和“裤裆”在二战坦克上的含.............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用连续的拳头把坦克打穿,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感。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这1000次逐渐增强的攻击,能不能创造这个奇迹。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点:1. 伤害的增长模式: 你说的“每次连续攻击目标所造伤害是上次次攻击的105%”,这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攻击的伤害,都是前一次伤害的.............
  •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现代军事理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非对称作战和传统军事力量的对抗。 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3000辆坦克岸边硬杠(硬杠意指直接在岸边列阵,准备作战): 这意味着坦克集中部署在海岸线上.............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作战与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战争”打法,虽然核心目标都是依靠装甲力量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目标,但两者在实际操作、战术理念和技术支撑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现代主战坦克作战已经从“铁甲洪流的正面冲撞”演变成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精确化的立体战争的一部分”,其打法不再是孤立的。.............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中国主战坦克的穿甲弹能不能钻透银行金库的大门这事儿。这问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具体,不少人心里可能都犯嘀咕。首先得明白,银行金库大门可不是一般门。它那是经过严苛设计,用料扎实,目的就是为了防盗防破坏。它们通常是用高强度钢板,有时候还会夹层着其他防护材料,比如混凝土、陶瓷或者凯夫拉等等,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